了解这个道理,我们念佛不会产生迷惘
发布时间:2022-10-16 14:38:11作者:法华经全文网【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段文也是《观经》流通分很重要的一段文。世尊为韦提希夫人讲十六观法完后,最后付嘱阿难尊者流通《观经》这部教法,是付嘱阿难持名念佛,并非付嘱阿难观想西方依正胜境的观法,这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原来《观经》世尊是教我们念佛的修行,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是同样的修行,所以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同彰显念佛的修行道理。所以我们今天念佛的人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依《观经》也好,依《无量寿经》也好,依《阿弥陀经》也好,我们都能知道,原来世尊殷切鼓励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照世尊的开示去实行,就是依教奉行,是真正的佛弟子。
“汝好持是语”,世尊对阿难尊者说:你好好的受持前面我所说的这十六观法。受持这十六观法,就是持无量寿佛的佛号,也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因此我们知道,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究竟圆满将前面这十六观法受持,所以这句佛号是很了不起的修行。佛说完十六观法本意,是要我们众生念佛。对烦恼厚重的众生而言,要有禅定之心来观所观之依正胜境,而观法成就,解脱往生成佛,很不容易做到。但对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人人只要有心便做得到。所以古德开示我们:净土法门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印光大师也在《文钞》说: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既然是连钝根的人、连下根的人都能成就,那么钝根、下根的人就是有烦恼、有妄想、有执着的人。有烦恼、有妄想、有执着的人,念佛能往生,可见非是靠自己的功夫本事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靠这句名号大慈大悲愿力的救度。
我们念佛的人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一定要清楚明白。清楚明白就叫做正信、叫做智信,不清楚不明白就叫做迷信,叫做糊涂。我们念佛的人当然不能迷信,也不能糊涂。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解释《观经》这段流通分付嘱阿难持名的经文,善导大师解释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上来所说的定善十三观、散善三观这两门,虽然依之修学都能得到往生利益,但是佛的本愿是希望众生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一向”,就是《阿弥陀经》所说的一心,也就是《无量寿经》三辈文所说的一向专称无量寿佛名。《观经》世尊教我们念佛,并没有说一定就要念到入禅定、证三昧、伏烦恼、断无明才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世尊在《观经》的教典并没有这样开示,只是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这段经文在上回也有向诸位报告过。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花,就是很稀有难得的人;念佛的人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善亲友。
“当坐道场”,这个“当”字就是当来、将来的意思,“坐道场”就是成佛的意思,将来一定成佛叫做当坐道场,因为世尊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参禅悟道,夜睹明星,开悟证果,成就佛道,所以坐道场就是成佛。“生诸佛家”,这个“生”字就是指往生。诸佛之家就是西方佛国。所以如果将这段芬陀利花经文,中间这段经文拿掉,直接看“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当坐道场,生诸佛家”,用比较白话来翻译就是说:念佛的人是人中很稀有难得的人,将来一定能往生西方成佛。这话是世尊在《观经》对我们的开示。世尊所说的是真语、实语,《金刚经》说:“如来者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世尊所说的话,当然我们身为佛弟子要信受奉行。
世尊对我们说,念佛的人是很难得的人,将来绝对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并没有对我们加限任何的条件,并没有对我们说:念佛的人是人中的芬陀利花,要念到梦寐一如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念到入禅定,得所谓的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才得以往生西方成就佛道;念佛的人要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念到很有功夫、很有本事,清净心现前、智慧心现前,才得以蒙受阿弥陀佛的接引,往生西方成佛。世尊在《观经》并没有这样对我们开示,只是说念佛的人能往生,为什么?因为这句佛号,就是要救度任何一个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誓言。誓言是阿弥陀佛所超发,不是因为我们众生的祈求、礼请、拜托,佛才发愿修行成就名号,要来救度我们,不是。如果这样,《观经》彰显念佛就能往生,在《无量寿经》三辈文,不论上辈、中辈、下辈都一向专称无量寿佛名,刚好与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所开示的相同。所以善导大师所开示的,与世尊在《无量寿经》所开示的一样,相同。
既然《无量寿经》与《观经》,同样都是彰显念佛就能往生,《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三经的修行是一致,哪里说在《阿弥陀经》念佛的一心不乱,才又要求称念这句佛号的众生,要念到入禅定、伏烦恼、断无明,才得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会。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误解佛经佛意。
净土的教法,我们如果细细去体会,了解到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愿心,我们念佛决定能安心、欢喜、感恩,并不会念得内心担心、恐慌、害怕。当然,能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念到梦寐一如、念到很有本事、念到得三昧,这是很好,很值得肯定、夸奖、赞叹。但是阿弥陀佛发愿的本意,不是只要救这些很少数能够念佛念到证三昧的人,不是。念佛能念到证悟念佛三昧的人,是很了不起的人,当然我们对他赞叹。但是念佛不能念到证三昧,一边念佛一边在打妄想,阿弥陀佛的十二光明其中的第三无碍光明加以普摄,不会因为他的烦恼妄想而有所障碍这个众生往生西方,才是可贵的佛恩,才是不可思议的佛愿。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阿弥陀佛的佛心。佛的心彻底大慈大悲,任何一个众生都要加以施救,不论是圣人凡夫,不论是善人恶人,不论是男女老幼,不论天上人间,不论地狱、畜生、饿鬼。所以,为什么鬼道的众生念佛能往生?为什么畜生道的众生念佛能往生?不是这些众生自己念佛之能,使他往生的,实在是阿弥陀佛慈悲的愿力使他往生的。
这个道理,诸位四众佛子初听,难免心中还会多少有疑问。在此信愿为了要让大家能了解这么高妙的净土教法,不妨做种种的譬喻。譬如说:我们在喝水,水原本就有止渴的功能效果,我们将茶杯的茶水喝下去,是因为我们喝的功夫很好使我们止渴的吗?不是。是因为水本身就有止渴的功能。你端这个茶杯的姿势很好或很差,不影响茶水使你止渴的功能。你用一个很高贵的茶杯来装茶水,还是随便用一个比较没有价值的纸杯来装茶水,这个茶水喝下去,它止渴的功能效果都一样。这是要说什么道理呢?就是说,你很会念佛,念到入禅定、开智慧,当然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很不会念佛,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照样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阿弥陀佛无碍的光明普摄救度故。就像你用什么样的茶杯来装茶水,一喝下去都能止渴,不是在你端这杯茶水的功夫多么好而喝下去止渴,是茶水本身使你止渴。
了解这个道理,我们念佛不会产生迷惘,就不会有盲点。我们吃饭也一样,是饭菜的营养长养我们色身,不是说因为我吃饭吃菜吃得很有功夫,吃得技术很好,使我的肚子饱有营养长养色身,不是,是饭菜的营养本身就能长养我们的色身。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是法乳,长养我们的法身,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往生的道理也在此。这样比较能让我们体会念佛能往生。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开示“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是因为名号是法藏菩萨发愿要救度众生的愿力,所以称念这句名号——就像喝到这杯水能止渴,称念这句名号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自然的。自然就是佛的愿力使然,譬如说:我们电视台的摄影棚里面,如果将灯光关掉,里面就会黑漆漆;当我们把开关一切,电流通过灯管灯丝,就产生热,就有光,光就是能将暗消除,明来暗去。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光明,佛的智慧之相就是光明普摄。普摄什么人?念佛的人。所以我们一念佛就像打开开关的动作,一念佛,这句佛号的法体光明开始起用,普摄念佛的人。
但是你会说:师父!我就没有看到阿弥陀佛的光明普摄。源信大师、亲鸾上人开示我们说:虽然我们凡夫烦恼障眼不能见到佛的光明,佛的光明是不疲不厌在照耀我们念佛的人。这有两句话说:“烦恼障眼虽不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虽然我们没有看到,实在有佛的光明在照耀我们。
所以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以后,我们知道念佛就是打开开关,开关一开,电流就通过灯丝,就有光来,暗就消除了。所以不是因为我们开电灯开关的功夫多么好,你用右手去开,用左手去开,用比较微妙的姿势手势去开,都产生同样的结果,就是电流通过灯丝产生热,有了光明,黑暗消失。你用什么样的心去念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能够往生,这就是这句佛号使我们往生的道理。因为善人来念、恶人来念,清净心来念、污秽心来念,散乱心来念、智慧心来念,都同样得到阿弥陀佛平等的救度。既然是如此,我们了解以后,更想要念佛,更想要用功,因为知道念佛能往生嘛!
所以这段要弘废立之文在《观经四帖疏》〈散善义〉的最后,是解释《观经》流通分之文,这就是《四帖疏》的结论。
结论就是最重要。这个结论显明,舍自力定散的要门,依专称佛号的弘愿。此文虽短,笔力万钧,净宗宗义,如拨云见日,朗然独照,似花落莲成,不带方便。此文是整部《观经》的核心、骨髓、结晶,是净土教的宗旨、方针、目足,是十六观的千里来龙,在此结穴。《观经》一部的千开万阖,在于引导群机进入“一向专称”的一行。此一向专称的宣示,即是《大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中本愿王——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的解释。善导大师在此文显示,《观经》一部的目的在于导归定散诸机进入第十八愿,犹如群星拱北斗,万流归大海;若依一向专称之行,必至无为涅槃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