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文网

瑜伽菩萨戒讲记

发布时间:2022-07-26 16:49:47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瑜伽菩萨戒讲记

  (2006年10月2日讲于宁波奉化雪窦寺)

  一、讲戒缘起

  此次雪窦寺传二部僧戒,这可以说是历史上没有的,也是落实宗教政策以后,经过怡藏法师和两序大众的共同努力,修好了寺庙,在此形势大好的情况之下,而举行的这么一个特殊因缘。现在的雪窦寺,殿堂庄严,环境幽静,又是中国历史上唐朝以后的五代时期弥勒菩萨降生应化的地方。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天之兜率天宫内院,内院是一个极乐净土。

  弥勒菩萨秉着悲愿,在五代时降生在浙江奉化雪窦寺。他生时有很多神异事迹。为何晓得他是弥勒菩萨呢?他在圆寂之前,坐到石头上说了一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以后就入涅槃了。当时有些人根据他平常的一些事迹,知道他是弥勒菩萨现身。弥勒菩萨在兜率内院现天人相,戴天冠。下生为一个布袋和尚,背个布袋经常乞化,一般喊布袋和尚。我们现在各大寺院天王殿正中供的弥勒菩萨,就是五代时布袋和尚的形相。

  20世纪30年代初,太虚大师曾在雪窦寺任住持。太虚大师就是信仰弥勒菩萨的。他生平有这么两句话:“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他的志向要整理僧伽制度,在行动上呢要学菩萨,实行菩萨戒,特别是瑜伽菩萨戒本。瑜伽菩萨戒是弥勒菩萨讲的。根据这个思想,太虚大师就建立人生佛教、菩萨学处。太虚大师在晚年,始终坚持弘扬人生佛教,提倡建立菩萨学处。因为整理僧伽制度没有成功,就从事文化教育,宣传佛教文化,办理佛教教育,培养僧伽人才,这方面的成绩很昭著。

  中国在唐代建立八大宗派,为性宗、相宗、律宗、密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在这八大宗派中,性宗、相宗、律宗、密宗都是印度本有的。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是中国的祖师学习佛教的经典,根据自己修学心得加以发挥,而建立起来的。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般称之为中国佛教。但不管八大宗派怎么样,佛教的中心思想,一是性宗即般若,二是相宗即唯识法相。般若讲空,唯识法相讲有。性宗就代表印度的般若系,唯识法相就代表印度的瑜伽系。其实性相是一体的,讲相不离性,讲性不离相,性相平等,这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自证境界,是阐扬释迦牟尼佛的心怀、本怀。不管哪个宗派都是如此,离不开性和相,性相平等。所以太虚大师主张八宗平等,不能分高下。

  瑜伽系具体代表就是弥勒菩萨所讲的一百卷《瑜伽师地论》,唯识宗的一本十支,一本就是《瑜伽师地论》,这是根本论,其他的《唯识三十论》、《显扬圣教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大乘庄严经论》、《大乘五蕴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分别瑜伽论》、《阿毗达磨杂集论》叫十支,是根据根本而发扬出来的。瑜伽菩萨戒就是根据《瑜伽师地论》里的《菩萨戒品》抽出来作为一个单行本的。

  今天讲瑜伽菩萨戒就是根据太虚大师的有关这方面著述,进行讲解。这是缘起,由于戒期的因缘,大家聚会一堂,所以能够讲瑜伽菩萨戒。这个地方是弥勒菩萨降生、应化的地方,也是太虚大师曾经住持过的地方。因缘很殊胜,希望大家认真听讲。

  二、认识瑜伽菩萨戒的特点

  (一)三要义

  1.以发大悲菩提心为体。大悲心就是菩萨的戒体,有大悲心就有菩提心,有菩提心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才能证得佛果。就是说大悲为根本,这个悲一般讲有无缘慈、同体悲。慈能给众生安乐,悲能拔除众生痛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能予众生安乐,拔除痛苦,不能使众生烦恼,不能使众生身心都受痛苦。无缘慈,就是不要分别计较,不要分别男女老少、高下尊卑。动物界中,不要分别水、陆、空,也不要分别大的、小的、美的、丑的,哪怕是一只蚂蚁都不要损害,都要爱护。同体悲就是把别人的身体当成自己的身体,别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别人的安乐就是我的安乐。

  这个悲讲得再具体一点,有三种:众生悲、法缘悲、无缘悲。

  众生悲是想到一切众生都在痛苦中、在灾难中、在生死大海中,我们应该念众生苦。思地狱苦发菩提心,念众生苦发菩提心。念众生苦而发的悲,叫众生悲。佛以慧眼观察,一切众生多生累劫以来都是我们的父母师长、六亲眷属,现在由于肉眼障蔽不能认识,他们在痛苦中,我的六亲眷属、父母师长都在痛苦中,我怎么能不救他呢?这叫众生悲。

  法缘悲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的存在,在空间上不是孤立的。在家里靠父母,学校靠师长,生活要靠农夫、工人、商人,安全要靠国家、靠警察、靠法律。一切人都是为我而生存,人人为我,我应该为人人。彼此相望,互相依存,互相资助,平等平等。那么人们对我有恩惠,我应该加以反馈,应该报答。从这方面来讲叫法缘悲。

  无缘悲,说明大悲心的广大,大悲心广大如虚空。一不计较、分别;二不执著相。不要分别,视众生如一体,就象父母一样,哪怕儿女再多,但都一样,视儿女如一体。佛视众生也是如一体,就像只有这一个儿子一样关心爱护。不要分别,不要执著,体现悲心的广大,叫无缘悲。

  2.以智慧为先导。智慧是啥?就是要有正知正见。这个正知正见就是要符合三法印、缘起性空的道理。明白因果,相信业果,了解诸法皆空、没有实体之后,就可具足无我之见,即真空见,这一种见解叫正知见。如果不相信因果那就是邪见;执著于世间上常有,就是常见;执著于世间上万法都是断灭,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就是断见。我曾在经典上看到,解释“智慧”很有意义。什么是真正的智慧?第一要有胜解,对于佛经教理要有殊胜的了解,决定不疑;第二要有大悲心,悲不离智,智不离悲;第三要有实际行动,能够布施,舍弃一切。这样修学就是真正的智慧。胜解、悲心、布施具体结合,就是真正的智慧。

  3.以三皈七众戒为律仪戒。瑜伽菩萨戒重在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但是这里讲必须要以三皈七重戒为基础。受了三皈五戒的,为优婆塞、优婆夷(男居士、女居士);沙弥、沙弥尼是十戒;式叉摩那,具学三法,一学根本,二学六法,三学行法;比丘是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是三百四十八戒。必须要以这个七众弟子的律仪戒为基础,这是根本,不能违犯,在这个基础上来修学菩萨戒。瑜伽菩萨戒特别发挥的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就是根据七众律仪戒法来修学的,而不是抛弃七众律仪戒。

  (二)三种殊胜

  第一个殊胜,如何修学六度以及诸善法?就要修学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饶益有情。这就是瑜伽菩萨戒实行的大乘菩萨的特殊精神,很殊胜。一般讲自利利他,在瑜伽菩萨戒来讲,你要自利,首先要利他,你不利他,也达不到自利,所以以利他为前提。

  第二个殊胜,要真俗圆融,由俗入真,由真返俗。如何理解呢?由了解世俗的因缘生法,达到了解性空、明白性空真如的道理,就是由俗入真。什么叫由真返俗呢?悟了以后再反过来,善查法相,法法平等,以慈悲精神来广度众生,以出世精神来做入世事业,出世而入世,就可达到真俗圆融,悲智兼运。

  第三个殊胜,瑜伽菩萨戒是弥勒菩萨为七众弟子讲的,不单是对比丘众所讲。根据这个内容,出家众、在家众发挥各自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瑜伽菩萨戒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就可悟得法性。太虚大师提倡的“菩萨学处”、“人生佛教”就是根据这个精神而提出的。僧众可以办文化、教育、医务、慈善。在家居士信仰三宝、修持五戒,也可以办文化、教育、医务、慈善,但由于居士在社会上活动比较方便,就可以遍于士农工商学兵各个领域,搞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经济、政治事业等,这都符合瑜伽菩萨戒的精神,这是很特殊、很殊胜的。

  (三)三种意乐

  戒体是一种意识,属意识的思心所。不管受比丘戒还是受菩萨戒,都要有三番羯磨,就是以意识集中,静听羯磨,观想诸佛菩萨降临,由这个熏习,意识成为一种戒体,这个戒体就成为种子,熏习到阿赖耶识中,不会忘失。在菩萨戒里称为金刚光明宝戒,属于金刚种子,永远不会忘失的。

  这里有三种意乐,这三种意乐都是戒体。

  第一种就是净意乐,由凡夫的染污心转为圣贤的清净心,即是摄律仪戒。

  第二种善法意乐,一心向善,生活行动与善法相应。善法是很宽广的,有人天善、解脱善、菩萨善。善就是利于他人,不损害他人。与善法相应,普遍地应该生起这个心,即为摄善法戒。

  第三种要一切想到众生,以悲心饶益众生,即是饶益有情戒。

  这三种意乐相当重要,戒体就包含这三种意乐。菩萨戒是心戒,菩萨戒是佛戒,重点在心,犯与不犯都在心。所以《华严经》中文殊菩萨在《净行品》中讲,作为一个菩萨,发菩萨愿,必须要善用其心。这句话大家多体会一下,一般众生都是不能善用其心,所以走邪路,走魔道。学佛人就是要善用其心,就好像由此岸到彼岸,必须坐船,掌握船必须要舵手。舵手就要掌握方向,方向掌握得好,可以乘风破浪直达彼岸,不会迷失方向,步入岐路。这就是善用其心的重要。

  这三种意乐,都是说明重点要善用其心,才不会破坏戒体。菩萨戒的重点是以悲为主,假如你没有悲心,丧失悲心,处处不满意,怨天尤人,嗔心不消灭,处处有愤恨、怨恨,那你就忘失了菩萨戒,破坏了戒体,就不能够做菩萨。

  守戒的过程首先有意乐产生,意乐就是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犯戒就看你是有心还是无心,有心就是犯戒,无心还可以原谅,可以减轻。心是相当重要的,学菩萨一定要善用其心。

  三、释题、说者及译者

  (一)释题

  这个题叫瑜伽菩萨戒本。瑜伽如何讲?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瑜伽功或者说瑜珈功,这个词来源于古印度,在古印度讲瑜伽,与中国的气功相似,坐、卧、行动、练功,使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目的在此。但佛家讲瑜伽的内容与此完全不同,是相应的意思。对于学佛人来说,有个中心目标,要与涅槃相应,在教理行果方面,不管是持戒、修定、受用都必须有一个目标,要达到涅槃境界,达到解脱生死的境界、清净无烦恼的境界。这是佛家讲瑜伽的中心思想,而不是气功所讲“要长生不老”。

  这个“戒”就是从弥勒菩萨所讲《瑜伽师地论》里面的本地分中《菩萨地》中抽出来的,是《瑜伽师地论》的一小部分。弥勒菩萨讲瑜伽菩萨戒,是无著菩萨亲自到兜率内院请他讲的。《瑜伽师地论》是讲法相唯识的根本论。

  什么叫菩萨?具名菩提萨埵。对于菩萨的含义,在中国过去有些混淆,老百姓把什么土地爷、东岳大帝、城隍等等都叫菩萨,在佛家来讲,这些不叫菩萨,只能叫神、天神,属于神一类,不能神佛不分。菩萨的梵语是菩提萨埵,翻译成华语叫觉有情,就是说这一个有情,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自觉觉他就要发菩提心。菩萨就是发菩提心的有情。发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菩萨分因位菩萨和果位菩萨。因位是资粮位、加行位,由加行位入见道位。资粮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加行位即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由四加行而入见道,次第很明确。资粮位和加行位的菩萨都叫因位菩萨,也就是地前菩萨、十地之前的菩萨。由见道入了初地以后,从初地到十地,甚至十地以后到等觉位,都是果位菩萨。见道一般都叫开悟,密宗叫大圆满法。见道以后入了初地还要修道,一分一分的断除烦恼障、所知障,到十地以后的金刚道,才能把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断完,到达等觉,最后完成佛果。所以这个菩萨有因位菩萨、果位菩萨。

  你们受了菩萨戒都叫因位菩萨,你们正在这个资粮位的阶段,通过修福、修慧来积累资粮。修福就要广种福田,修慧就要多读经论,融通世、俗二谛。修福修慧,并发心度众生,都叫菩萨。

  至于戒本就好几种,今天所讲的是《瑜伽菩萨戒本》,其他的还有《梵网经》、《菩萨璎珞本业经》、《菩萨善戒经》、《优婆塞戒经》、《沙弥尼戒经》等,都是专门讲这个戒,说明这个戒相,把它单独列出来,叫戒本。

  (二)说者

  就是弥勒菩萨。弥勒翻译成华语就是慈氏,是他的姓。为何叫慈氏?因为弥勒菩萨在过去因位阶段修菩萨行的时候,世世生生修慈心定。有这么一段公案,在弗沙佛的时候,弥勒菩萨修慈心定已经比较成熟了。弗沙佛为了试验他,就在弥勒菩萨入定的时候,化成一只满身脓疮、臭不可闻的狗,趴到弥勒菩萨旁边。弥勒菩萨一出定就发现了这只狗,悲心生起,开始医治它。狗的脓血很多,他不怕臭,不怕脏,用嘴巴来舔吸,一直把这只狗全身的脓血吸完,脓血吸完后,疮就慢慢好了。此时,狗马上就恢复成为弗沙佛,给弥勒菩萨授记,赞扬弥勒菩萨修慈心定,说:功德很殊胜,将来你一定成佛,在释迦佛以后,继承释迦佛的位置,叫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所以弥勒就是慈氏,是他的姓,名就是阿逸多,阿逸多叫无能胜。

  什么叫无能胜呢?弥勒菩萨修慈心定,在释迦牟尼佛入灭,经过若干年以后,就由他来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位置。一生补处者,就是他只要过一生就可以补释迦牟尼佛的位置。这个时间就是五十六亿七千二百万年以后,弥勒菩萨降生人间,来补释迦佛的位置,很殊胜。这个殊胜没有谁能比得上,所以叫无能胜。那时,龙华三会本着弥勒菩萨的心愿,实现人间净土。这个时候的人间就不是浊土,而是净土,人们都奉行五戒十善,精神修养很高,物质相当丰富。所以弥勒菩萨是提倡人生佛教最主要的一个菩萨,太虚大师就是奉行这个宗旨,来实现人间佛教。

  释迦佛灭度后六百年间,龙树菩萨弘扬般若。八百年到九百年间,无著和世亲菩萨弘扬瑜伽、唯识法相。为解释大乘教法的很多疑惑,无著菩萨就上升到兜率内院,请弥勒菩萨下降人间,在中印度阿逾阇国重阁讲堂,一个很大的讲堂,说《瑜伽师地论》。据历史记载,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的时候,听的人很多,地前菩萨因根基不同,或者见相,或者听声音,或者见不到,各个不同。而对于地上菩萨来讲,则是既能见相也能听见声音。

  (三)译者

  译者就是唐朝时候很著名的三藏法师玄奘。玄奘法师从小就很聪慧,长相庄严,人品也好。为了求得佛法,他到印度留学,前后经历十七年,回到都城长安以后,唐太宗资助建立译经院。他翻译出来的经卷一共是75部、合1335卷,他翻译主要经典中《大般若经》就是六百卷。他白天译经,晚上讲学,相当辛苦。他译业彪炳,对佛法在中国的传播建立了很大功勋,鲁迅称赞玄奘法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写的《大唐西域记》,翻译到全世界,有很多种外文版本。

  四、释正文

  正文重点讲戒相。瑜伽菩萨的戒相一共是四重四十三轻,就是说四条重戒,四十三条轻戒。四重:一自赞毁他;二悭不布施;三嗔不受悔;四说相似法。这是四条根本戒。在《梵网菩萨戒》里面,是十重四十八轻。《梵网菩萨戒》的十条重戒的后四条就是这四条,前六条重戒是摄律仪戒。《瑜伽菩萨戒》也说明了菩萨修行包括摄律仪戒,以摄律仪戒为基础,在这里着重说明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

  轻戒有四十三条。属于障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应该戒除的有三十二条,其中布施七条,持戒七条,忍辱四条,精进三条,禅定三条,般若八条。障碍修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有十一条。一共就是四十三条,为四十三轻戒。

  (一)四重戒

  下面着重讲一下四重戒。

  戒文:“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舍;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性悭法故,虽现有法而不舍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由是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内怀猛利忿恨意乐,有所违犯,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是名第三他胜处法。若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相似正法,于相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

  第一条重戒:自赞毁他。自己赞扬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毁谤别人。为什么呢?由于自己内心贪心很重,嫉妒心重,贡高我慢。贪是属于根本烦恼,佛家讲: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六个根本烦恼为:贪、嗔、痴、慢、疑、恶见。贪是首要的,因贪求利养、贪求恭敬,而嫉妒别人,自赞毁他。

  第二条重戒:悭不布施。悭就是悭吝,悭吝就是由根本烦恼贪而产生的,悭吝不舍,是大随烦恼之一。悭什么呢?悭财、悭法,有钱不愿意施舍,别人来求,不愿意给,有财不舍;自己懂经典,懂教义,别人来求法,不说,有法不施。悭不布施都是由于自私心、我见心很重,学菩萨不能这样。

  布施是很重要的,要施财、施法。学佛体现在行动上就要上供下施。上供就是供养三宝,供养父母师长;下施就是对于一切众生要解决他的衣食困难。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经济困难的施以财,不懂真理的施以法,不安全的施以无畏,使其离开恐怖。

  施是六度万行之首,而这两条自赞毁他与悭不惠施,都属于烦恼之中的贪心和悭吝心,学菩萨就不应该这样。当然在修行的人中,有的富裕,有的贫穷,每人情况都不一样。富裕的就随力多布施一点,钱少的就少施一点,没有钱的,安慰一下都可以,只要善用其心,不著相布施就有很大的功德。你供佛,供三宝,有钱的修庙、塑像,献金银财宝,没钱的哪怕供一支香,供一杯水,都说明你这个心哪,很广大,合乎佛心。

  第三条重戒:嗔不受悔。由于忿恨意乐,对别人不满意,或者求财不得,求利不得,求名不得,内心生起嗔恨,表现在行动上就是骂、打,甚至杀害别人;别人有过失,或者不原谅,或者不受悔,不宽容别人。这就是嗔不受悔。

  嗔也是根本烦恼之一。你们注意这个嗔字啊,嗔性就是恶,在善行、恶行、无记行三行之中,它是属于恶行。贪与痴尽管也带恶行,但有时候是无记行,无记行在不用心的时候,就是非善非恶。而嗔心一发就是恶,“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讲:无嗔即持戒,心净即出家,慈悲即观音。你若没有嗔心,就能持戒,不会损害别人;你能容让就可以行忍辱;你能施舍就可以行布施;你精进不已、常想到别人叫精进;你保持这个心不变,为禅定;你能观察一切,明因识果就是智慧。所以无嗔即持戒。嗔心不能起啊,嗔心是慈悲的反面,起嗔心就犯菩萨戒。因此,希望大家要提高认识,随常检查把握自己的念头,不要起恨心、嗔心,多学忍耐,多修忍辱。《金刚经》上讲“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不要争,不要过于分别,一起分别就要起是非,就有争论、争斗,会造恶业。

  第四条重戒:说相似法。何谓相似法?似乎是正法,实际上不是正法。合符诸法实相,合符如来的心意的就是正法,即三法印、缘起性空。反之,违反三法印、缘起性空的道理都叫相似法。

  在佛教的大乘宗派中,向来有这么一个不好的习惯,我懂这一派,就诋毁那一派,我信仰这一个宗派,就诋毁那一个宗派。实际上这种做法,也是违反佛说。为什么呢?各个宗派都代表佛说的诸法性相、诸法实相,你诋毁其他宗派,就是诋毁诸法实相、违佛的心意啊!这种做法也叫相似法。

  过去有些研究佛学的居士,只皈依自性三宝,认为我自己信仰就对了,何必去依止出家人皈依?何必举行什么仪式?何必去拜佛?这种说法也是相似法。皈依有自性三宝皈依、圣贤三宝皈依、住持三宝皈依。必须要建立起真正的信仰,信、解、行、证的基石才牢固。你信仰都没建立,光是解一点东西就以为自己皈依了,这是错误的啊!不能得到实际受用,你皈依什么啊?贡高我慢,还是相似法!

  还有些甚至说大乘经典不是佛说的,《楞严经》、《圆觉经》不是佛说的,《起信论》不是马鸣菩萨造的,这些说法,也叫相似法。是不是佛说的,要以诸法实相来衡量、判断,合符诸法实相,合符佛的心意,就是佛说,否则非佛说。你要是一下子否定大乘是佛说,那是相当错误的。这种说法也是相似法,毁谤三宝。类似情况过去有,现在也还有一部分人持这种论调。都应该纠正,应该警惕!

  以上这四条重戒中,前两条属贪,第三条属嗔,第四条属愚痴。贪嗔痴都包括在里面,学佛就是要消灭贪嗔痴。犯了这四条,不但是违反菩萨戒,也是违反了佛家的根本戒。

  “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什么叫他胜处法?这是个名称。就是说我们学菩萨本来是很殊胜、很特殊的,地位高,菩萨戒叫金刚光明宝戒,在七众弟子中地位是很殊胜的,但是你不能实行这其中四条,违反了这四条,就恰恰为外道凡夫所战胜,你不能胜他,他反而胜你。所以这是重戒、根本戒,叫他胜处法,为他所胜故。

  (二)四十三轻戒

  四十三轻里障布施的有七条。(1)悭心不供养三宝戒。(2)贪名利戒。(3)不敬有德同法戒。(4)不应供受请戒。(5)不受重宝施戒。(6)障法施戒。(7)障无畏施。

  持戒也有七条。(1)明遮罪。在遮戒方面有二条,第一、与声闻共学戒:律仪戒要与声闻同学,不能说你修学菩萨戒,声闻戒、根本戒就不学了,那不行的。第二、与声闻不共戒。声闻要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生活简单,少欲知足,甚至不积蓄财宝,过午不食。但从这一点来讲,你不用同他一道学。作为一个菩萨,要利益于人,生活物资、财物、资产要尽量丰富一些,才能上供下施。这就是与声闻不共戒。(2)别明性戒。在性戒方面,要守的戒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3)味邪命法戒。(4)掉动嬉戏戒。(5)倒说菩萨法戒。(6)不护雪讥谤戒。(7)不行处罚戒。

  障忍辱度有四条。(1)报复戒:不要报复别人,学菩萨要以德感人,以德化人,不能像普通人一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那个不行。(2)不悔谢戒。(3)不受忏戒。(4)怀忿不舍戒。

  障精进度三条。(1)染心御众戒:统领大众,带领群众有染污心,就是有贪嗔痴心。(2)非时睡眠戒:就是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的。(3)虚谈弃时戒:吹牛,谈些无意义的话。

  障禅定有三条。(1)惰慢不求禅法戒:惰慢就是懒惰,贡高我慢,不修禅。我经常给居士们讲,你一定要静得下来,哪怕你每天静五分钟、十分钟也可以,就会有好处,决定不要惰慢懈怠。(2)不除五盖定障戒:五个盖就是贪、嗔、痴、疑、恶作。(3)贪味静虑戒: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贪求,有所著相。

  障般若度有八条。(1)不学小乘法戒:小乘法还是要学的。(2)弃大向小戒:本来是学大,他专门学小,也要不得。(3)舍内学外戒,本来应该专门以学佛为主,他去精勤修习外论。(4)专习异论戒:对于诸异道及外论,专门学习研究,也不行。(5)不信深法戒:大乘法的深广境界他不信仰。(6)爱恚赞毁戒。(7)骄慢不听正法戒。(8)轻毁法师戒:毁谤法师,轻慢法师。

  障四摄的有十一条。(1)不为助伴戒。(2)不往事病戒。(3)不为宣说障爱语戒。(4)有恩不报戒。(5)患难不慰戒。(6)希求不给戒。(7)摄众不施戒。(8)不随心转戒。(9)不随喜赞扬戒。(10)不随行威折戒。(11)不随现神力折摄戒。度众的方法对于善良的众生要以慈悲摄受,对于暴恶众生,以威力摄受,现金刚忿怒相,中心是慈悲。

  以上就是《瑜伽菩萨戒本》的大体内容,一共四重四十三轻。重戒四条;轻戒里属于障六度的三十二条,障四摄的十一条,共四十三条。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只讲了个大概,大家回去以后要多看正文,多学习,多对照检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