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文网

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实例为主

发布时间:2022-10-08 08:49:31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

  --以《杂阿含经》所见实例为主

  佛法作为一个实践的宗教,它的救赎意义在于透过对诸法实相的契证而达到一切烦恼忧苦的止息。开启这一法门的释迦牟尼佛以及他的及门弟子如何引导人们契证佛法,在《杂阿含经》中有一些原则性的说明和为数不少的实例。本文就是透过对这些资料的考察,来探索原始佛教指导人们悟道的方法。

  初果的意义

  本文所谓的‘悟道\’专指证入初果而言。《杂阿含经》三九六经有:

  ‘圣弟子,所有集法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得法眼生,与无间等俱,三结断:所谓身见、戒取、疑。此三结尽,名须陀桓,不堕恶趣法,必定正觉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边。’

  二六二经有:

  ‘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见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于他,于大师教法得无所畏。’

  由这些经文,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所谓证初果就是‘见法\’‘得法眼生\’,是对佛法的如实正慧;它所断的三种烦恼:身见、戒取见和疑,都是属于知见方面的;此外,证入初果也代表着踏上了解脱道的决定性的一步。正是由于它有这些特征,所以我们称之为‘悟道\’。

  听闻与思惟而悟道

  《杂阿含经》一○二三经,佛陀对阿难说,一个烦恼未尽的病比丘,他可能透过‘得闻大师教授教诫、种种说法\’或‘遇诸余多闻大德修梵行者,教授教诫说法’或者\‘彼先所受法,独静思惟,称量观察’而得以\‘断五下分结’或\‘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诸漏,离欲解脱’。也就是说,断除烦恼的因缘可以是听闻佛陀或其他善知识的直接启发,也可以是自己对以前所闻佛法的思惟观察。

  从《杂阿含经》所载的悟道实例来看,大部分是佛陀说法,而闻者当时得法眼净的,但也有经由佛陀的弟子的说法而悟入的,如三○经、一○四经、一○七经、一○九经都是舍利弗使人言下得法眼净的,阿难指导而悟道的有二六二经及五六四经,其余所记载的悟道指导者还有:富留那弥多罗尼子(二六一经)、差摩(一○三经)、优陀夷(二五三经)、难陀(二七六经)等。

  而由思惟渐入的实例也有,如二○○经记载,罗?罗四度向佛陀请教佛法,都由于‘尔时,世尊观察罗?罗心,解脱慧(智)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而先后要他‘汝当为人演说五受阴\’‘汝当为人演说六入处\’‘汝当为人演说尼陀那法\’‘汝当于上所说诸法,独于一静处,专精思惟,观察其义。’罗侯罗遵照佛陀的指示,才对佛法有进一步的体认。

  八九二经也记述佛陀的说法,对内六入处(或外六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六界、五阴),‘于此六法观察忍名为信行\’‘增上观察忍,名为法行’\‘如实正智观察,三结已尽、已知,谓身见、戒取、疑,是名须陀洹’\‘正智观察,不起诸漏,离欲解脱,名阿罗汉。’此中,‘信行\’‘法行\’都是趣入须陀桓果的前一阶段。由此可见,在原始佛教的教法中,‘专精思惟、观察其义\’的渐悟方法是相当受重视的一种指导方法。

  因此我们在《杂阿含经》中可以看到一些经文介绍某一些渐修的方法,并指出这个方法可以引导行者趣向悟道乃至解脱。如六一八经说修习四念处,八一四经说修习安那般那念,七三五经说修习七觉分可以证初果乃至四果。六四八经说如实观察五根(信、精进、念、定、慧)可以证初果。

  悟道的内容

  但无论是言下悟道或是透过思惟观察而悟入,悟道者所悟的佛法是有其一定的内容的,这就是对四圣谛的如实正慧。三九三经说:

  ‘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彼一切所应,当知四圣谛。……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修无间等。……三结尽,得须陀洹,一切当知四圣谛。’

  四圣谛的内容是苦、苦集、苦灭、苦灭道。它是对染净及染净因缘的了解。三四四经记述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了解什么内容,可以称之为‘见具足、直见成就、成就于佛不坏净,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由于摩诃拘絺罗一再追问:‘正有此等,更有余耶?’所以舍利弗提供了五组答案,它们分别是:(一)‘于不善法如实知、不善根如实知;善法如实知、善根如实知。’(二)‘于食如实知、食集、食灭、食灭道迹如实知。\’(三)‘于漏如实知、漏集如实知、漏灭如实知、漏灭道迹如实知。\’(四)‘于苦如实知、苦集如实知、苦灭如实知、苦灭道迹如实知。\’(五)‘老死如实知、老死集如实知、老死灭如实知、老死灭道迹如实知。\’最后,舍利弗针对拘絺罗的第六度追问,诃责说:‘摩诃拘絺罗!汝何为逐?汝终不能究竟诸论,得其边际。若圣弟子断除无明而生明,何须更求。’舍利弗的意思是,若要具体的说,圣弟子悟道的内容可以从很多不同的侧面来说,但是归纳舍利弗所说的几种内容,仍可以说不外乎四圣谛所要表达的染净及染净因缘而已。

  这是从正面的途径来表达见谛者所悟的内容,若从负面的表达来看,舍利弗在一○九经解释什么是‘见谛者所断的邪见\’时说:‘若凡俗邪见,身见根本。’也就是色、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他说:‘圣弟子见四真谛,得无间等果,断诸邪见,于未来世永不复起。’也就是说,见四圣谛与断诸邪见,乃是一体的两面。

\

  三○六经,佛陀也从断除身见的侧面来回答‘比丘云何知、云何见而得见法?’的问题。佛陀在此经中首先指出,因缘和合的五蕴,就是我见生起的所缘,而了解我见的虚妄,便能了解它就是苦的根源;而虚妄的舍离,则是寂静、胜妙。‘如是知、如是见,则为见法。’

  正是因如实的观察五蕴,以了解无我,是悟道的重要途径,所以二五九经,舍利弗回答摩诃拘絺罗的问题:‘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时,他说:‘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如病、如瘫、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须陀洹果证。’由此可见思惟观察五蕴无我对证入初果的重要性。

  言下悟道的方法

  至于言下悟道的方法,其核心也在于说明五蕴无我这个道理。譬如一一○经记载佛陀在回答毗舍离国的尼犍子‘云何瞿昙为弟子说法,令离疑惑?’时就说:‘我为诸弟子说,诸所有色彼一切如实观察,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归纳《杂阿含经》中言下悟道的例子,有些是说法者只是剀切的宣说佛法,闻者就得法眼净的。如二六一经,阿难自述尊者富留那弥多罗尼子为他宣说五蕴无常、苦、无我,圣弟子于五蕴生厌、离欲、解脱,‘我从彼尊所闻法已,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二七六经载难陀受佛陀付嘱,为五百比丘尼两度宣说应于六内入处等观察无我,后来‘世尊为五百比丘尼授第一果记\’。三七九经,佛陀为五比丘说四谛,‘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尊者憍陈如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九一二经,佛陀告诉王顶聚落主‘众生依于二边\’,一是乐受欲乐,二是非法自苦,接着说由远离贪嗔痴而常受安乐的八正道,‘当其世尊说是法时,王顶聚落主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九二六经,佛陀告诉陀迦旃延‘当修真实禅,莫习强梁禅’,并解释它们的意义,‘佛说此经时,陀迦旃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也就是说,佛及其弟子可以透过铺陈佛法奥义的方式,引导人们得法眼净。这种铺陈佛法奥义的方式,在实际上可能是相当活泼而随机的,但是在一些经文中,我们也发现了经典的撰述者有将佛陀指导人们悟道时的说法次第加以格式化的倾向,此即所谓‘世尊次第说法\’。如九二经:

  ‘尔时世尊为憍慢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如佛世尊次第说法:说布施、持戒、生天功德,爱欲味、患,烦恼清净,出要远离,诸清净分,如是广说,如白净衣无诸黑恶,速受染色,憍慢婆罗门则于座上,解四圣谛──苦、集、灭、道,得无间等。时憍慢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得无所畏。’

  九三经也有类似的文句,作‘如律世尊说法先后\’。一一七九经最简略,说:‘如佛常法,次第说法:布施、持戒,乃至于正法中心得无畏。’五九二经,述给孤独长者悟道事,也作类似的文句。一九二三经亦然。

  这种格式化的说法次第,表示了在原始佛教时代的佛教徒认为,指导一个人言下悟道可以透过一种规范化的程序来达成,那就是先说施、戒、生天法,再说解脱之道。这是值得注意的。

  破疑解惑而悟道

  除了上述这种由说法者主导的悟道方法之外,《杂阿含经》有许多实例是较具互动性的,那就是问者形成他的疑惑,被他的疑惑困住了,而向指导者请教;透过指导者针对其问题,为他破疑解惑,而达到悟道的结果。这些疑惑和困境,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情形:

  (一)对外道学说的疑惑。如三○经,长者子输屡那问舍利弗:‘为什么沙门、婆罗门会不见五蕴无常、变易、不安稳而计执有我?’二五三经,毗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问优陀夷:‘有些沙门、婆罗门说苦乐自作,有些说苦乐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作,您怎么说?’三○二经,在家人阿支罗迦叶、三○三经玷牟留外道出家也对同一问题向佛陀提出疑问;九七七经尸婆外道出家向佛陀请教对耆那教学说的看法:‘有一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如是说:若人有所知觉,彼一切本所作因;修诸苦行,令过去业尽,更不造新业。断于因缘,于未来世无复诸漏,诸漏尽故业尽,业尽故苦尽,苦尽者究竟苦边。今瞿昙所说云何?’

  (二)对佛教学说的疑惑,如二六二经,长者阐陀表示已知五蕴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却不认同一切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一○五经仙尼外道出家对佛所说的‘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不见我’表示疑惑。三四七经,为盗法而出家的须深,首先怪异于佛弟子不得禅定而自记是阿罗汉,其次不了解‘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三)对佛法起恶邪见:如一○四经,焰摩迦比丘认为‘如我解佛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

  (四)出家人起染欲:五六四经载,一位比丘尼对阿难起染着心,佯称生病,请求阿难来探视,阿难来时,彼露身体,卧床上。

  (五)疯狂:一一七八经记载,婆四吒婆罗门尼,六个儿子相续命终,念子发狂。

  (六)比丘病时生变悔:一○二四经,阿湿波誓因病不能入三昧而变悔;一○二五经一位出家不久的少年比丘,病重将死,自念‘于过人法,胜妙知见未有所得。我作是念;命终之时,知生何处?故生变悔。’

  综合上述六种情形,前三种是属于知见方面的疑惑,后三种属于情意方面的困境,而佛或其弟子均能针对其人的困惑,使之心开意解,悟入正法,度越疑惑。

  在这类有针对性的指导中,指导者所说的法,不外乎前述的如实观察五蕴、六处,以明白无我、空寂,或爱欲是苦因,离欲则解脱等等。但由于这种实例的针对性,使这种说法的过程透露出犀利、生动和感人的真实感。

  引导学人悟道的技巧

  在指导悟道的实例中,除了说法的内容之外,还可以看到一些应对技巧的应用,以使来者能处在最佳的身心状态中领受正法。这些应对的技巧,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种:

  (一)拒绝:对于提问者,当然必须与之说法,才可能使之言下悟道,因此,许多的实例都是随问随答,但是也有一些例子是先拒绝回答,在重复的请求下才回答的。如三○二经三○三经,阿支罗迦叶和玷牟留外道出家,都是在拜访佛陀请问佛法被推辞两次之后,第三次的请求下才允许提问的。二五三经毗纽迦旃延婆罗门尼三次供养优陀夷尊者,并请问佛法,都拒不回答。原因是供养者‘现起轻相,傲慢而坐’,因此‘以敬法故,不说而去。’第四次供养者恭敬请问,优陀夷才答其所问,令入正法。

  (二)主动往教:如一○四经舍利弗对起恶邪见的焰摩迦比丘,一○二三、一○二四、一○二五经佛陀对病比丘的说法都是。

  (三)从闲谈中引入:如二八一经佛陀对外道出家萦发目犍连、一一七九经对觅牛的毗梨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一三二三经对一供养鬼神的女人,都是从很平常的对话引入的。

  (四)降伏问难,引入正题:如一○五经仙尼外道出家起初的疑问是:‘为什么佛陀能记说其弟子死后的往生处?’此外一一五八经、九二经、九三经等都是。

  (五)鼓励、安慰:如二六二经,阿难对阐陀,鼓励他‘汝今堪受胜妙法\’,使之‘得欢喜、胜妙心、踊悦心\’,然后对他说法。一○二四、一○二五经佛陀对心生变恼的病比丘都先问:‘汝得无破戒耶?’然后说:‘汝不破戒,何为变悔?’都可以算是鼓励与安慰。

  (六)人格感化:如五六四经,阿难见到裸露身体的比丘尼,庄重自持,使彼生惭愧心,整理衣服,顶礼。一一七八经因丧子而发狂的婆四吒婆罗门尼‘遥见世尊,见已即得本心,惭愧羞耻,敛身蹲坐。’都是。

  上述各种应对技巧,其目的应该就是上述格式化的‘如佛常法,说法次第’中所说的,能使闻法者的身心处在较为纯净的状态,使能‘如白净衣,无诸患恶,速受染色。’从这些实例尤其可以看出一个能指导他人言下悟道的人,所须具备的方便智、慈悲心和修行者的人格典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