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三)——演培法师
发布时间:2024-08-29 02:50:35作者:法华经全文网八 妙法莲华经题解
品题,已约略说过;经题,再略为解说。妙法莲华四字,认真讲来,是很麻烦的,天台智者大师,单讲一个妙字,就讲了九十天。所谓“九旬谈妙”,早成中国讲经史上脍炙人口的佳话。所以要在矩矩的时间内,予以详细的解释,当然是不可能的,只好简略的一说。 妙法的法字,是指一切法,如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凡夫法圣人法等,无不包含在内。如是诸法,一一说明,事实固不可能,实际亦不需要,所以佛教将无量无边的法,归纳成三大类,就是心法、众生法、佛法。不论那一类法,都是极为微妙。所以称为妙法,即心法是妙,众生法是妙,佛法亦是妙,各别而说固然是妙,三法无有差别更妙,所谓“心法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正是此意。这道理很深,虽不易听懂,但这不可思议妙法,却是人人所本具的,绝对不可予以忽视。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是因迷了这妙法,诸佛之所以为诸佛,是因悟了这妙法,所以现在有略为分别的必要。 为什么心法是妙?要了解这个,首当了解上面说的十法界。十法界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十法界,分开来讲,差别不同,容易了解。界界互具,其义深广,就难明白。 所谓界界互具,就是每一界中,都具有余九界。如说地狱法界,不唯是地狱法界,还具有其他九界;乃至说佛法界,不唯是一佛法界,还具有其他九界。界界具有十界,总共即成百界,且此百界,就在吾人一念心中具有。如以人法界说:以现前一念心为中心,凡有心者,莫不起心动念,所起心念时刻不同:有时动起一念嗔心,就落地狱法界;有时动起一念贪心,就落饿鬼法界;有时动起一念愚痴,就落畜生法界;有时动起一念嫉妒,就落修罗法界;有时动起一念戒善,就落人类法界;有时动起十善及四禅八定之念,就落天上法界;有时动起一念真空,就落声闻法界;有时动起一念缘起,就落缘觉法界;有时动起一念大菩提心;就落菩萨法界;有时动起一念慈悲平等之心,就落于佛法界。人法界具有如此十界,其他九界亦同样的具有如此十界。诸界互具而为百界,百界就在此一念心中。心法不可思议,所以称心法妙。 在众生一念心中,既然具有十法界,可见所谓释迦、弥陀,即在我们心中具有。所以大乘佛法常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明显表示:众生的一念心,当下就是佛,或众生的一念心,能修行而成佛。据此亦可说:“是心是菩萨,是心作菩萨”。菩萨是由吾人一念心所做成的,只要吾人想做菩萨,当下就可做为菩萨。不但如此,而且是心就是菩萨,菩萨不在众生心外。这是站在出世间的圣者立场说的,所以称为心法妙。 如站在世间法的立场讲,同样可表明这道理。如天堂地狱是怎样成的?天堂地狱本无路,唯人自造之而已。去天堂的光明大道,是自己开辟的;入地狱的黑暗崎岖,亦自己走出来的。别人不能捧你上天堂,打你入地狱。“是心具地彻,是心造地狱;是心具天堂,是心造天堂”。天堂地狱既都是人造的,就证明了我人的一念心,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说为心法妙。 怎知诸法都是由心所生?楞严经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本此证知世出世间所有诸法,都由心的生起而生起的。如没有现前的这念心,一切法皆不可得!可惜人们天天运用这念心,而并没有真正认识这念心,假定真正认识的话,一切问题都能解决。古德形容心的重要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因此,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无过于认识自己的心。心虽明白的存在又时刻的现前,但要认识它,不如想像的那么容易。因吾人本有心念的真相,无始来为其他东西蒙蔽,假定不经一番刮垢磨光的工夫,心的真相无法认识,所以佛法说要修心。 为什么众生法是妙?众生是指我们每个有情讲的。世间每个有情的活动,不外身口意的三业。三业的种种活动,不论指向那方面,都听烦恼指挥的,所以就造作了很多善不善的有漏业。由此善不善业的牵引,就在生死轮回中,感受种种的痛苦。据此可知众生在这世间所有,没有别的什么,只是惑、业、苦三者的轮转。从这三者观察,只可说之为粗,怎可称之为妙?不错,如从另一方面讲,不妨可以说为“即粗成妙”。这话怎讲?如最高无上的佛果,所具般若、解脱、法身的三德,是从那里来的?还不是从惑、业、苦的三道来。惑、业、苦的三道,反成般若、解脱、法身的三德,是为即粗成妙义。 惑业苦三者,明明是生死边事,怎么可以说为三德?关于这道理,确实需要加以解说一下: 贪嗔痴等的烦恼,常人总以为他是实有的,而且钻在烦恼丛中不得出来。其实烦恼有什么实在性?还不是由种种关系激发起来的!只要促使烦恼生起的外在因缘没有了,那里还有什么实在烦恼可得?如了解烦恼原无自性,烦恼当下就是智慧,所以推求智慧的自体,原来就在烦恼中。离开烦恼另找智慧,智慧到那里去找?根本是不可得的,所以经中常说烦恼即菩提。一般说在烦恼外求智慧,是为不解烦恼性空者说,若善了知自己一念心,透彻了解烦恼没有实在自体,自能体会到烦恼即是般若德。 为什么说业力即是解脱?吾人所有善恶业力,是由烦恼的推动而造作起来的。但一切的行为活动,并非单独能发生作用,同样是在种种条件和合下产生的。如行布施的善业,没有受布施的人,怎能成就你的施业?如杀众生的恶业,没有被杀害的人,怎能成就你的杀业?其他持戒、修定等诸有漏业,无不如是。业力成熟时就去受生,业力消散时就又灭尽。在众生的立场看,有情总是随业力的生灭而生灭的,向东向西,上天下地,都是随业力的牵引而不得自在的。殊不知这是妄想分别,实际是业性本空的。不了解业性本空,似乎为业力所缚,不得自由自在,若了解业性空寂,当下就得自在解脱,所以业即解脱德。 为什么说苦报即是法身?生命的果报,生存在世间,怎么会是苦的?佛经中说:生灭为苦,无常故苦。由于生命不是永恒的,时刻在不息演化中。生灭灭生的无常迁流,所以不断的遭受苦痛的袭击。众生的生死流转,无始来就是生而灭灭而生的,生灭灭生,构成一生生不已的存在。生灭灭生,如有真实自性的,由生灭而来的痛苦,当就没有办法解决。但从缘而有的生灭,生不是实生,灭亦非实灭,生灭是无自性空的。无生而生,无灭而灭,如是生灭,即是如来法身。如来证得法身,就是证得不生不灭的自体,由此足可证明众生分上所有的生灭果报,当下就是如来的法身德。 由于众生所有的惑、业、苦,就是如来所有般若、解脱、法身的三德,所以众生法妙。 心法妙及众生法妙,已经讲过,最后再讲佛法妙。佛是证得最高无上菩提的佛陀,佛陀是断尽一切烦恼,解决二种生死,证得究竟解脱的大圣。以佛眼观察一切,一切无不是微妙不可思议的。众生固是佛心中的众生,万物亦是佛心中的万物,法法皆是实相,法法皆是般若,还有什么这个那个的差别?所以佛并没有别法,所证得的亦只是众生心法。所谓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是此意。佛的本义是不迷,亦即觉的意思。吾人现前的一念心,只要不为客观的尘境所迷,当下就是佛。经说:“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正是此意,所以佛法妙。 综合佛法妙、众生法妙、心法妙,名为妙法。而这妙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同时,妙法不是外在的,是本具的。凡有心者,无不有这妙法,不过众生没有证得而已。怎样始能证得这个妙法?这看各人修行,有不同的说法:有说妙法是很不容易证得的,有说妙法并不怎么的难证,有说妙法的证得既不易亦不难。三种说法不同,现举中国佛教中的庞居士夫妇及其女儿互相谈道为例: 庞居士是中国有名的大居士,家中原很富有,可说得上是百万富翁。但自他了解佛法后,就将家中所有财宝,丢到汉阳江中去,全家过著极淡泊的生活,专心一意的修学佛法。在修学过程中,忽有这么一天,家人集合起来,相互讨论修行的难易,其讨论的经过是这样的: 庞居士首先说:用功不是一件易事,欲证本具不可思议的妙法亦难。其难的程度到了怎样?他说:“难!难!难!十斛芝麻树上摊”!一粒粒的芝麻,摊在平地上晒,当然是很容易,若欲摊在高高的树上,这是多么一件难事?其意是:吾人平常起心动念,都是顺著虚妄分别,贪爱执著的熟路进行,自很容易的走来走去。现在欲将这一念心扳转过来,走上修证的道路上去。这是从来没有走过的陌生路,所以走起来不免觉得很难!确实是这样的,因为吾人心识,很不易于把定,你要它这样,它偏要那样,你要它向东,它偏要向西,你要它专注在一境界上,它偏要不断的向外奔驰,所以修行很难上路! 庞居士表示了修证经过后,接著庞婆亦表示意见说:在我修行的过程中,并不如你所感觉的那样难,而且觉得很容易的。她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拈来无不是,翠竹黄花,无非般若”!其意是:打开眼睛所看到的,无一不是祖师意,随手拈来的东西,无一不是妙法。如手拿的粉笔,看来没什么意义,但如了解其缘起性空,当下就是实相,亦即妙法,如是洞达,有何困难?所以在我认为修证是很易的。如不能在百草头上觅取祖师意,以为这是普通的草,那就很难得到悟证。如能领会,眼见耳闻,一草一木,都是妙法,那有什么困难? 庞婆表示意见后,他们的女儿灵昭亦表示意见说:以我修行所得的经验,既不如爸爸所说那样困难,亦不如妈妈所说那样容易,而是“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疲来睡”!这像小孩说来玩的,“饥来吃饭疲来睡”,那个不会?还说是用功修行,简直是莫名其妙!殊不知这里面大有道理,不是说来好玩的。现在引一“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的公案,作为这个注脚。 有次,有源律师去见大珠慧海禅师,问道:“和尚修道,还用功否”?“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大珠这样答覆。“是不是一切人都像师父用著功呢”?“不像”,“为什么不像”?“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校,所以不像了”。 我们众生,的确坏在这遇事“百种须索,千般计校”上,以致吃饭睡觉都不安隐,修道当然更谈不上。修道的目的,在体认出自己的本性,饥要吃饭,困要睡眠,亦自己的本性之一。只因有了须索、计校,所以就被蒙蔽而体认不出。假定息灭须索、计校,则吃饭睡觉,何尝不可修道见性?是以慧海禅师说:“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本于此旨,所谓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正是行者修道之时。 如果行人,一方面用功修道,一方面须索计校,当然就难以上路。果能做到:终日吃饭,没有咬著一粒米;终日睡觉,没有起颠倒妄想,当下就是妙法。灵昭女说的“饥来吃饭疲来睡”,确是她修行所得的经验之谈,亦是她所悟证的特殊境界。 妙法,是每个人本来具有的,问题在我们能不能认识:假定从用功修行中获得证悟,妙法当下就是,根本不须外求;如果不善用功修行以与之相契合,妙法离得远远的,根本无法见到。虽说如此,但从没有失掉,始终是存在的,只要反观自心,随时都可获得。 如上所讲的妙法之理,实很微妙而不易理解,所以特举莲华做譬喻,以显难解难了的妙法。花,世间有著很多不同,但欲拿来显示妙法,唯有莲华别无他花。莲华与他花所不同的:诸花都是先开花而后结果,独有莲华,开花时就是结果时,是花果同时的。花果同时的莲华,可显因果不二的妙法,所以以之来做譬喻,是最恰当不过。而这莲华所具最大特色,天台以三句话把它特别表示出来: 一、为莲故华:莲为莲子,亦即果子。莲华为什么开花?是为莲子而有华的,且莲与花是同时的。这喻佛的为实施权:佛于菩提树下,悟证实相妙法,本想将己所证,无保留的说给众生听,但因妙法太妙,众生不能接受,所以不敢立即宣示。法华经说:“我法甚深妙,无信云何解”?要想了解妙法,首要有信心,没有信心,怎么能解?不解还没有关系,如因不解而起谤,不但对众生无益,且有极大的不利,所以佛在当时,对于说不说法,很费一番踌躇。经过相当时期的思考,觉得不说法无益众生,乃从无办法中,勉强运用善巧方便,先为宣说众生所能接受的权宜之法,如人天乘法,二乘圣者法,都是佛为众生方便说的。佛为什么说权?是为实而施权。其间虽说种种方便,而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真实之法。法华经说:“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就是为实施权的最好说明。 二、花开莲现:莲华的莲子,什么时候可显现出来?在刚开花时,莲子就在花中显现,并不要等花开完了落下来,才有莲子现出来。这喻佛的开权显实:如来用种种方便权巧为众生说法,渐渐调熟众生的根性,到了机缘成熟时,看看众生可以接受妙法,于是到了法华会上,佛就开权显实,告诉法会大众,过去所说一切都是方便,都是为了一佛乘而铺路的。真正而究竟的佛法,只有一佛乘,无有二乘三乘,所以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彻底显示究竟一乘妙法的旨趣,是要将过去所曾讲的一切善巧方便之法开除,是为开权显实。诸佛证此妙法而成佛,众生迷此妙法为众生,生佛既同具此妙法,众生当然可以成佛。法华经是开显这个真理的,所以称为妙法。 三、花落莲成:到了荷花正式落下来时,莲子也就完全成功可以食用。这喻佛的废权立实:权是方便不实的,实是究竟真实的。究竟真实的实,应该建立起来,方便不实的权,应该予以废除,是为废权立实。其实,佛是寓实于权的,即权就是实,离权那里有实?然既即权是实,可见实外无权,所以一切众生皆得成佛。 妙法是法,莲华是喻,妙法莲华合说,是即法喻立名。经是印度修多罗的意译,这如常释,不再赘说。 妙法莲华经五字,是一部经的总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八字,是经中一品的品名。九 译者史实的简介 经题与品题,都已约略的讲过,现在继续再将译者的史实,简单的予以介绍一下: 本经译者,是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在中国译经史上,是位最出色的翻译家。什公是龟兹国人,其父名叫鸠摩罗炎。本是中印度人,因游至龟兹国,国王仰慕他的道高学博,特将自己的妹妹给他为妻,后来生下鸠摩罗什法师。法师年幼时,不特聪慧超过一般常儿,就是风度亦复少年老成,所以其名译为童寿。 什公到七岁时,因母亲的出家,亦即发心出家。由于母是国王的妹妹,出家后受到很多人的供养,感到不胜其烦,有妨所修道业,于是带著什公到罽宾去求法。在罽宾有一天,其母至某寺礼佛,什公亦随进去,见大殿上,有一铁钵,为了好玩,就将铁钵戴在头上,一点不觉其重。后来动个念头,铁钵这样大,我人这么小,怎么能顶得住?因为动了这个妄想,于是立感压力重大。由斯悟到一切随心所转,没有分别心,就没有轻重观念,有了分别心,轻重观念随之而生。 在罽宾住了两三年,母又带什公回本国。经过一高山,山上有一罗汉圣者,见到什公是法器,对他母亲说:“你要好好保护这个小沙弥,到了三十五岁,如仍不破如来禁戒,可度无量无边众生”。 罽宾是小乘佛教的大本营,什公在罽宾所学的,当然是小乘法。后来经过沙勒国,国王的王子名叫沙车,出家学习佛法,专究大乘佛法。一天在寺内读般若经,老是在念空不可得,什公听了觉得很怪,我在罽宾学的,五蕴是有,十二处是有,十八界是有。现在这位法师,怎么在念五蕴是空,十二处是空,十八界是空..........一切皆空,这是什么道理?于是就过去问他为什么说空不可得?因而双方展开了大小乘的论战,结果,什公失败了,就从沙车学习般若性空大乘。不久,对于性空大乘,有了独到心得,成为弘扬性空大乘最有力的学者。不特一般人受什公感化,做了性空大乘的行者,就是从那学习小乘的业师,亦为什公转化过来信奉大乘。 什公母亲,后又从龟兹到印度去,临走时对什公说:“我现在要离开你了,有几句话须对你说一下。大乘佛法流行到震旦,对震旦众生是有大利益的,但能传过去的,唯你有这力量。可是对人有益,对你却不大利。为了你自己,我不赞成你去,为化导人群,我又不能让你不去,所以不知怎样是好”? 什公听了母亲的话,毫不迟疑的回答说:“大士舍己为人,只要是对众生有益的,自己那怕遭受镬汤炉炭之苦,乃至牺牲一己生命,亦在所不惜”! 什公母亲听他说后,很安心的离开什公。而什公舍己为人的精神,从这几句话中,可算表露无遗!大乘佛法的行者,应该是有这种精神的! 什公是于姚秦弘始三年来中国的。秦为五胡乱华时代十六国中的一国,标明姚秦,简别不是秦始皇的秦,亦不是前秦荷坚的秦,而是后秦姚兴当朝的秦。什公来中国的经过是:当时前秦荷坚,听到什公令名,对之非常倾慕,特派吕光大将军,远去龟兹迎接来华。吕光请得什公,回程行到凉州,忽听荷坚战死,后秦姚苌僭号关中。吕光于是就在凉州宣告独立,国号曰凉。但因什公足智多谋,恐为姚苌所用,就供养在凉州,不让他去关中。其后姚兴袭位,由于深信佛法,仰慕什公德学,派兵西伐吕隆(吕光的后代),乃将什公强迎关中,礼为国师。供养在逍遥园中,让公专心一意翻译经典,什公所译总有三四百卷。 什公译经的最大特点,是文笔流畅,意思完善。如法华经、弥陀经、维摩经等,文字都很优美,为一般人所乐读诵。奉诏译的诏,是皇帝的诏书,意即什公译的这部经,是奉姚兴王的诏命而译。 中国译经史上,有四大翻译家,而什公和奘公,尤为翻译界的翘楚。中国佛法的丰富完备,不能不归功这两位大译师。中国佛教,如前无什公,后无奘公,不会有这样光彩,这是敢以断言的! 什公译的佛典,自信没有错误,所以寂后火化,其舌完好不坏。因此,我们对于什公译的经典,应如法奉行,深信不疑。三藏法师者,是说什公一面以三藏教法,化度众生为他人师;一面深究三藏,自奉大法为自己所师,所以称为三藏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