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今天听到阿弥陀佛名号的人很多,为什么没有“得忍”
发布时间:2024-05-16 02:46:33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名号是最简单的。这一句名号声闻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讲经教学没有不讲“净土三经”的,而且我们有理由明了“净土三经”是一切诸佛教化一切众生的中心理念。教什么?就教这个。所讲一切经无量无边、无量法门,最后都汇到这个中心点,证得无上菩提,这一点要认识。认识这一点,大事就圆满了,解门就圆满了。下面是我们行门,不必再求解了,终极的目标就是“信愿持名”,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是圆满的佛法,我们不能不知道,“当人自性”。
“故能有如是不可思议真实之利也”,这不可思议真实之利还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惠能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里头本自具足,“当人自性”,这是真的,不能怀疑。
【解】但名号,则声闻十方,普被三根。
“声闻十方”,是因为十方诸佛都宣扬,十方诸佛都劝人,十方诸佛没有一尊佛不讲《无量寿经》、不讲《阿弥陀经》、不讲《观经》,找不到的,统统都讲。这是佛法的核心、中心点,到这里就成佛了,没有一个不成佛,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
【解】见树则唯有神游净土,目瞻宝树,方能获益。
看见树了,才能得到树的利益;你没有看到树、没有接触到树,这个树的利益得不到。所以你看到了、听到了、摸到了,尝到果实的味道了,经上讲的利益统统得到了。
【解】两者相比,则“闻名得忍”之益,更为显著。
“闻名得忍”要功夫。今天听到阿弥陀佛名号的人很多,为什么没有“得忍”?功夫不够,在六道里头迷得太深了,完全被这个世间五欲六尘迷了,不知道五欲六尘是假的,把假的当作真的,亏吃大了。我们算非常幸运,在这个阶段能得人身,又能闻佛法,还遇到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太幸运了!真正叫稀有难逢,我们都遇到了。遇到怎么样?不相信。所以诸佛都说,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我看到这个句子感触特别深。为什么?我学佛三四十年才接受,这说明什么?难信,我一学佛就遇到了,那个时候就相信,现在不能得“理一心”,“事一心”肯定得到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白费了,搞什么去了?搞经教。
过去讲过经论几十部,都将近百部,那些怎么样?那些都不能了生死、都不能出三界。最后讲在《华严经》当中,把这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年轻学佛,心目当中所向往的文殊、普贤,文殊智慧第一,普贤大愿大行第一。三十年前走普贤菩萨的路,学了三十多年的时候,还是走普贤菩萨的路。
普贤菩萨什么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走这个路,对于净宗接受了,完全接受。那个年头,人请我讲《华严》、讲《法华》、讲《圆觉》、《楞严》,这些大经大论,我欢喜。现在有人来找我了,我会劝他老实念佛,别搞那些了,浪费时间。我讲的话愈来愈真实、愈来愈简单,为什么?一生决定成就。要想明了,一切诸佛刹土的真实相,往生极乐世界见菩提树就明白了、就豁然大悟了,多省事!哪有那么多麻烦?!所以心行力量要集中,集中在名号上,希望这句名号二六时中都不会丢失。一切时、一切处,口没有念,心在念。重要是心,口不方便念,心里佛号不断,这叫真功夫。
【解】故会疏曰:“以此况彼,闻名得忍,益弥著明也。”
愈来就愈清楚了。
【解】“得忍”。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
这个“忍”是这个解释,难信之理。什么难信之理?大乘所说的、净宗所说的,听了,听了怎么样?有疑惑,那就没有忍了。“忍”是承认,相信,不怀疑。
【解】净影云:“慧心安法,名之为忍。”
慧心是真心,不是阿赖耶,安住在法。“法”是什么?阿弥陀佛,名号上,安住在法号上,这叫“忍”。
【解】又《大乘义章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名忍。”
一切法的真相,你完全同意,你不怀疑。今天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那“物质”是什么?“物质”是念头在高频率所产生的幻相。这个跟《金刚经》上讲的完全一样,“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有为法”就是生灭法,有生有灭,有生有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假相,不是真的。
科学给证明了,科学家不怀疑了。不怀疑怎么样,他是不是智慧开了?好像开了,得不得受用?得不到受用,还要搞生死轮回。这什么原因?不够透彻。科学家亲眼看到的,眼看到不行,要“意看到”才行。“意看到”什么?
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三种忍得到了。这是什么?科学用的方法跟佛学不一样,虽看到结果了,受用不相同。佛法看到了证果,得忍;科学家看到了,用仪器看到的,也不是假的,他搞明白了、搞清楚了,他不得忍,他不能放下。一切物质是假的,假的要舍掉,他舍不掉,他还是要追求,他还是迷在其中,不一样。在最初选种就不相同,科学家没注重选种,他的种是阿赖耶的含识种子;大乘佛法不是的,是甚深禅定,从禅定里面看到的。什么样的禅定?“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什么?看到一切法不生不灭。一切法的真相,科学家看到有生有灭,阿赖耶的种子。佛在大乘经上说过,用第六意识用到极限,可以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他不能见性,他见不到自性,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物质现象、念头现象(现在科学研究“念力”,念头现象)、自然现象。业相,在佛学的名词,是“业相、转相、境界相”,阿赖耶的三细相。
还是佛法高一着,佛法不用仪器,也不需要数学,用什么?真心。真心是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大彻大悟。他所见的,就是《大乘义章》所说的,“于法实相安住名忍”,他真搞清楚了,真搞明白了,万缘放下。
【解】《会疏》云:“智行增进名法忍”。
这里头要重视的两个字,有“智”、有“行”。科学家有智、没有行,所以他看到,得不到真正的受用。
【解】“获三种忍”者,《净影疏》曰:“寻声悟解,知声如响,名音响忍,三地已还。
三地以下所得到的“音响忍”,他禅定的功夫怎么回事?他是听讲经、闻法明了的。听经明了,他知道音声不可得,为什么?音声是生灭法,生灭法不可得,但是生灭法帮助自己悟解,知道它不可得。
像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告诉我们,听经要懂得道理,那就是“离言说相”,不要执着他的言说,言说是假的,声音说过就没有了,不要去执着声音。不要去执着名词术语,也不要执着你的悟处,你听经有悟、读经有悟、念佛有悟、打坐有悟,都会有悟处,这个悟处也不是真的,不放在心上好,放在心上变成了所知障,你的悟就到此为止,不能提升了,这很可惜!不要放在心上,你第二次悟一定比第一次高,第三次悟一定比第二次高,放在心上就死了,它成了障碍。
心要保持什么?空。真心不可得,真心没有现象,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它能生一切现象,它自己没有现象。阿赖耶是妄心,妄心本身有现象,有业相,“业相”就是动,不觉,“一念不觉”,有这个“一念不觉”,叫做无明。从“一念不觉”产生“转相”,从“转相”转生“境界相”,“境界相”是物质,“转相”是念头,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假的不可得,真的也不可得。
不要以为假的断掉,我还找个真的,错了!又坏了!真假都不可得,这个心是真心,才放光,才遍照一切。大乘不懂这个道理你修什么?净土是大乘,净土也要懂这个道理,不断把自己层次往上提升,好境界!
无论怎么提升都不能着相。所以《金刚经》上讲绝了——“无住生心”。“生心”是起作用,起作用的时候心里不能有,心里有就坏了,所以“生心”跟“无住”是同时,“生心”就是“无住”,“无住”就是“生心”。高明到极处,谁做得到?法身菩萨,到极乐世界就能做到,为什么?到极乐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可以做到。
我们在这个世间要修成阿惟越致不可能,要经过无量劫,很难!到极乐世界去就方便了,去就得到了。我们这个经本会集本,四十八愿第二十愿,愿文里头有一句话说,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我们为什么把大、小乘佛法统统放下,专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这一句话。没有这一句,我也不学这个法门。就是这一句,这么容易就得到,那得赶快去,去就得到,因为得到这个“无生忍”,所有佛法、世法,一切佛法全通了,智慧大开,全明白了。学大乘想开智慧的,这个法子妙绝了。不去,太可惜了,这个“音响忍”是一、二、三地,别教一、二、三地。
【解】舍诠趣实,名柔顺忍,四五六地。
因为它对面是“实”,是真实的,权巧方便就是阿赖耶,“舍诠趣实”就是转识成智。
【解】名柔顺忍,四五六地。
地位升了,他能够恒顺众生,九法界众生相处都欢欢喜喜,为什么?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他用的是“清净、平等、觉”,所以能顺众生。
下面说“证实离相”:
【解】证实离相,
证到一切法的真实相。离相是什么?不着相。证得圆满也不着圆满的相,这叫“无生”。这个高了,七地以上。
【解】名无生忍,七地以上。
我们再看念老给我们解释,用白话解释。
【解】其意谓,闻法悟道,知一切法,如声之回响(回音),如梦幻泡影,名音响忍。
这个“音响”是跟“回响”说的,我们在山谷长啸一声,就听到回音,那叫“响”,“响”是回声。“梦幻泡影”意思跟“音响”是一样,虚幻不实,不是真实的,它不存在,回声不存在。做梦也不存在,醒过之后,你再去找那个梦,找不到了,永远找不到。所以这个忍讲清楚了。
【解】是别教三地以下之菩萨所得。舍离言诠,趣入实相,名柔顺忍,是四五六诸地菩萨所得。若证入实相离一切相,名为得无生法忍,则在七地菩萨以上。
这个我们都要把概念搞清楚,会帮助我们提升。总的原则就是记住《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要“无住”就是菩萨,“生心”要“有住”是凡夫。
什么叫“有住”?说浅一点,“生心”,心里觉得有这叫“着相”,并不以为那是假的,所以他“生心有住”。“有住”他就“生心”,他不能“无住生心”。
菩萨有本事,“生心”跟“无住”是划平等、等号,“生心”就是“无住”,“无住”就是“生心”,那功夫成就了。
我们凡夫“生心”,“无住”就没有了,“无住”不能“生心”,也就是“生心”就“有住”,“有住”就“生心”,决定做不到“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做不到。真功夫在这练。
我们净宗用什么方法?“生心有住”,但是不住生心这个“住”,“住”哪个?住“阿弥陀佛”那个“住”,妙在这里。我里头住的是“阿弥陀佛”,外面生心可以恒顺众生,不受干扰。我里头是念佛,学谁?学乡下阿公阿婆,你看他们念“阿弥陀佛”,手上拿着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跟他讲话,他跟你笑笑点头“阿弥陀佛”,他回答你“阿弥陀佛”,我们讲什么,可能他都没听到,他全是“阿弥陀佛”,他回答我们的统统是“阿弥陀佛”,妙绝了!
2014大经科注267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