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圆满的尽孝就是圆满成佛

发布时间:2024-06-14 02:45:05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圆满的尽孝就是圆满成佛

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里讲的“净业三福”。三条十一句经文,不仅是净宗修学的根本,也是大乘佛法所有一切法门的修学基础。所以,世尊在末后总结说,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讲得很清楚,“三世诸佛”是指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一切修行成佛的人。当然不只是一个法门,而是包含无量无边的法门,都要依“三福”做为修行的基础。因此这三条非常重要。

实在说,这三条里的大根大本就是第一句——孝养父母。这一句经文意义无限深广。其内涵就是“心性的全体”。我们一般人以为孝养父母就是指今世的生身父母,这意义太过窄小,是凡夫知见。而世尊在大乘戒经里,像大家常念的《梵网菩萨戒经》,佛就告诉我们要孝顺一切师僧父母。经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诸位想想这样的经文,岂不是圆满的性德!佛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佛是看到十法界的事实真相,明明白白。十法界的众生无量劫来互为父子、互为兄弟、亲属。由此可知,孝养父母的范围有多么广大。“父母”可以包括“上自诸佛,下至一切众生”,这才真正做到了尽孝。以上是从事上说。

从理上讲,特别是中国的“孝”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是“老”与“子”合起来的。让我们体会其中意义,“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它的意义是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的,决定不能分割,决定不是二体。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个整体,无始无终就是一个自己。这样的义理岂不是真如自性全体的显现。

由此可知,整个佛法的修学,禅家讲明心见性,净宗讲一心不乱,其实就是把“孝”字做到圆圆满满。圆满的尽孝就是明心见性,就是理一心不乱,也就是圆满成佛。即使是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圆满的性德还欠缺一分,这就是不孝,孝道没有尽到圆满。我们要从这些地方深深体会这句话的教诲,这才是真正作佛的根基。“净业三福”总共十一句,是以第一句为根本,后面十句都是事修,完成这一句的。这一句就是整个佛法修因证果的总纲领。

学习佛法,不能不把“孝养父母”讲清楚,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找到下手之处,也就是孝养父母从哪里做起?从孝敬现在的父母做起。孝是理,养是事。理离不开事,事离不开理,理事一如。就事而言,我们要尽心尽力供养父母,使他们的物质生活不缺乏。除此之外,我们要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志。如果我们让父母操心、失望,那就是不孝。譬如我们在学校念书,成绩不好、不守校规、不敬师长、不能善处同学,让父母操心,这都是不孝。在家庭里兄弟、妯娌、亲戚不和,令父母担心,这也是不孝。在社会上,我们工作不认真、不努力,不能尊敬服从长官、领导,不能与同事互助合作,让父母担心、失望,这是不孝。我们学佛,违背了佛陀的教训,不能修行证果,这也是不孝。这些全都包括在“养”的范围中。“养”字的范围也是无量深广,这都是我们要明了,要尽心尽力做到的。

孝养父母,“孝”的理论要清楚,“养”在事上要做到,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功德。如果家境清寒,贫贱之家有贫贱圆满的孝养;若家境富裕,富贵之家有富贵之家的孝养。所以,圆满功德不分贫富、贵贱、老少,人人都可以做到圆满。也就是尽心尽力,以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慈悲心来修学,就能做到事事圆满。

由此可知,心若不真诚、不清净、不恭敬、少慈悲,那就很难做到圆满,理、事都不圆满。

三福具体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后面的十句:“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条十句若不能尽心尽力去实践,孝养就有亏欠。净业三福若不能认真修学,奠定良好的修学基础,所修的任何法门就很难成就。因为这三条就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在“净业三福”上认真学习,然后参禅可以得定,念佛可以得事一心,得理一心,决定往生见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