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骗子与信仰者?
发布时间:2024-11-18 02:52:24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在我们的生活中,老出现口不离信仰者,有些是真信仰,有些是假信仰。许多时候,政治家们也会谈信仰,其中同样有真有假。如印度圣雄甘地,肯定是真信仰,他被刺客打中之后,首先喷出口的,是神的名字。临终前,他还是宽恕了那些极端的杀人者。他从来没有仇恨和算计,只有爱和宽恕。
但有些谈信仰的政客,却是骗子,比如希特勒,他就是利用人们信仰产生的偏激情绪屠杀犹太人的。更有一些口必称信仰的政客骗子,一生里,他们都貌似有信仰,而没有真信仰,许多人却被他们迷惑了。比如,某些杀人如麻的暴君,谈起信仰来,口若悬河,飞流直下三千尺,似乎他们信仰着某种真理,而实际做事时,他们连一些基本底线也没有。暴君口中的信仰,仅仅是用来迷惑世人的。
那么,如何区别骗子和信仰者?办法只有一个:看他的行为。
无论其信仰宗教、信仰文化艺术,还是信仰其他主义,真信仰者都离不开三点:自省、自律和自强。这三点,是信仰的本质,能将骗子和信仰者区分开来。
区别骗子和信仰者,一要看他能不能自省,即反省自己的不足,进行忏悔,这便是毛泽东曾提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任何宗教中,忏悔是第一个必修的内容,基督教更是将忏悔贯穿于生命的始终,每个教徒临终的最后一课,便是忏悔。没有忏悔,便没有救度。佛教中也有大量的忏悔礼仪,如大悲忏、金刚萨埵净障法、大礼拜、阿字净障法等等。基督教亦将忏悔视为主要功课。没有忏悔,便没有自省。所以,不自省不忏悔者,肯定没有信仰。
二要看他能不能自律。真信仰者为了真正战胜自己的贪欲,他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便有了行为规范,宗教中称戒律。儒家有三纲五常,基督教有十诫,佛教有诸多戒律,等等。在宗教修行中,在没有战胜贪欲、证得无漏时,信仰者必须靠戒律来约束自己。没有戒律约束者,必然是假信仰者。是故佛说:以戒为师。还说,只要世上有六个守戒比丘,正法就不会灭亡。戒不亡,法不灭。
时下,许多喜欢所谓自由的人,总是不喜欢戒律。但却不知,真正的自由,只有靠戒律来实现。佛教追求的终极自由,它是戒、定、慧的产物,是自性光明焕发后本体智慧的显现。没有戒律的约束,便没有终极的自由。牛魔王虽和孙悟空本事相若,由于没有向往,不守戒律,就失去了许多机会,更上不了去西天取经这趟车,就只能永远是个妖精。孙悟空却宁愿戴着紧箍(象征戒律)艰苦西行,历经艰险,降魔伏妖(象征用戒律智慧调伏妄心)才会最终成佛。无论多厉害的《西游记》人物,要是不进入那“戒定慧”的大文化体系,就永远是游兵散勇,小妖一个。
也有人错解了大手印究竟见地中的“打碎”和“超越”之说,来否定戒律的意义。却不知,大手印谈到的终极超越,指的是证得真理之后对最后法执和无明的扫除,即证得真理却又不为真理的名相所束缚,证得光明而不执著光明。没有证得真理(实相光明)者,他根本就不知道何为实相,根本就谈不到最后的超越。所谓超越,是一瓶水装满之后溢出的部分——因为那瓶子已盛不下它了。要是一个空瓶子或是半瓶醋发出要超越的声音,显然是很滑稽的事。所以,一个行者真正证得真理时,才会处于朗然光明之中。只有到了这时,他才超越或打碎了戒律——因为他已经不会犯戒了。因此,所有没有究竟成就却不守戒律者,根本就不是真信仰。
狂慧是佛教中最可怕的灾难,属于“世智邪辩才”,被认为是人生“八难”之一。骗子大多是狂慧,谈密说空头头是道,观其行履却连门也没入。
那些假信仰者,因为其信仰的目的,仅仅是想得到,而不是奉献,他便会痛恨所有阻挡其贪欲的人和事物。他眼中的敌人,除了阻挡其恶行的大善知识之外——这也便是无数的真善知识总是遭到邪众诽谤的原因,戒律更是其大敌。于是,他们会利用各种理由毁坏佛陀制定的戒律。因为戒律的被损坏,社会上便出现了诸多的恶性比丘。佛陀在世时,就有六群没有调伏的恶比丘,佛陀叫弟子们对付其的办法是:“默摈之”,也即不要跟他说话,远离他。这便成为后来《佛子行三十七颂》中“远离恶友”的最早来由。
恶友如邪风,总能吹熄智慧的烛火。我曾有位学生,本来心很纯净,仅仅是因为交了恶友,便坏了信根。凉州人用形象的语言说明了这个道理:“跟好人学好人,跟上龙王当河神。”古人更用八个字简明其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在禅宗等教派中,一旦开悟之后,是要求远离人群去闭关的,怕的便是定力不够,那刚刚点亮的智慧之烛再被邪风吹熄。历史上,有许多由悟返迷、终而遭到恶报者。
三是要看他能不能自强。自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心灵上的向往,二是行为上的积极。向往是信仰的根本。向往一种伟大的存在,行为上使自己实现升华,接近或达到向往的目标。如基督教的向往天国、佛教的向往净土和即身成佛、道教的羽化成仙等等。没有向往,就没有信仰。真正的向往,必须同时体现在积极的行为上。向往的目的是实现自强,得到超越。
综上所述,自省、自律、自强是所有信仰的根本。自省是发现过去的不足,自律是把握自己的现在,自强是创造美好的未来。没有这三者,便没有信仰。
信仰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世界,而是为了战胜自己的欲望。
打碎需要资格。雪漠也常谈到“打碎”,但雪漠打碎的,多是自己的执著和贪欲。打碎是得到后的不执著和最后扫除,是拥有财富后的不为财富所困。一个乞丐无论如何叫嚣要打碎金钱,一见几个铜板,仍是会两眼放光的。
许多空谈智慧、唾如飞瀑者,只消过来一个漂亮的异性,便目露色光,方寸大乱,丑态百出。更有甚者,听到不合己意的逆耳忠言,便视如仇寇,必须诛而后快。试问,这样的口头“智慧”,有什么用?
信仰者需要打碎的,不是戒律,不是别人,不是自己眼中的对手。信仰者首先打碎的,是自己的愚痴、贪欲、执著和仇恨。真信仰者的对手永远是自己,他先是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在心灵上忏悔,在行为上改过,渐渐升华生命,这才能进入信仰之门。
假信仰者仅仅是拿信仰的棒子去打别人。因为其假信仰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或索取,而不是奉献。所以,他会将所有阻碍其贪欲者当成敌人。有时,他的敌人甚至包括了信仰对象,于是,一些所谓的基督徒在实现不了贪欲时,也会咒骂上帝,就像那些没有信仰的农民,在冰雹打了庄稼之后,会咒骂老天爷瞎眼一样。
所有宗教中,最怕的不是明显的恶魔,而是貌似信仰者的那类骗子。许多邪教教主,便是这类人。许多佛油子,也是这类人。他们言必称佛,而观其行色,却毫不自省、自律和自强。更有许多佛教徒,其进入佛教的所有目的,仅仅是混熟一个个圈子,利用人们对信仰的某种情感,来达到骗钱、骗色、骗取各种资源的目的。
其实,许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区别其真假的方法很简单,无论他信仰宗教还是艺术,你只要看他是不是为他的信仰做到了自省、自律和自强。若无这三者,那所谓信仰,仅仅是骗子的遮羞布而已。至于爱情,就更容易分辨了,因为爱也是信仰,同样需要自省、自律和自强。要是建立了关系或是成立了家庭,还要加上奉献、担当和责任。所有的索取,都不是爱。
需要补充的是,在生活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想真正拥有信仰、但不知道如何去做的人。他们也想成为战胜贪欲的人,只是还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他们虽然也不自省、不自律、不向往,但他们仅仅是不懂,而不是不愿。我们要将这类人跟那些骗子们分开。他们还需要得到正确的教育,这也是佛教存在的意义。
我想,只要他们明白了信仰的本质是自省、自律、向往之后,他们也会“信受奉行”,成长为真正的信仰者。世上没有天生的信仰者。只要让自己拥有真正的信仰,任何人都可能因为信仰而离苦得乐。当然,其中的那些死不改悔者,也会堕落为我们所说的骗子。
任何信仰的意义,便在于能够改变一些愿意改变自己的人。对于那些骗子,我们还是要明辨他,远离他。老祖宗于是说:“佛不度无缘之人。”
那所谓的缘,主要便是看他的行为中,有没有自省、自律和自强。
要是我们遇到那类口称信仰,却又死不改悔、自甘堕落者,办法只有一个,那便是佛陀的教言:默摈之!其内容,翻译为白话文便是:“别理睬,远离他!”
我当然更希望一些原本是骗子的人,看了以上文字之后,天良发现,智慧洞开,如智慧光明驱散那千年黑暗一样,开始自省、自律、自强,进而成为真正的信仰者。那么,我的这番话,便因之有了无量的功德。我将此功德回向给所有能够自省的朋友,因为骗子一旦产生自省之心,便不再是骗子,而开始进入信仰者行列。
信仰的终极意义在于得智慧,在于破无明,在于离恶趋善、离苦得乐。当所有骗子通过自省、自律、自强,成为真正的信仰者时,信仰的光明才算照亮了世界。
佛说,世上有两种人值得尊重,一种是永远不犯错的人,一种是犯了错误知道悔改的人。真心希望所有的骗子也能成为值得尊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