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发布时间:2022-09-26 10:47:48作者:法华经全文网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八○九、本经详说沙门法及沙门果。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沙门之法及沙门之果。你们要仔细地听!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什么是沙门之法呢?就是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什么是沙门之果呢?就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什么是须陀洹果呢?就是已经断除身见、戒取、疑三种结惑的行者之果报。什么是斯陀含果呢?就是已断除了上面三种结惑之后,他的贪欲、瞋恚、愚痴都变得很微弱的行者之果报。什么是阿那含果呢?就是已尽除贪结、瞋结、身见结、戒取结、痴结等欲界五种结惑的行者之果报。什么是阿罗汉果呢?就是已永远灭尽了贪欲、瞋恚、愚痴,一切烦恼都永灭尽的行者之果报。」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八一○、本经说明沙门法、沙门、沙门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沙门之法、沙门及沙门的目标。你们要仔细地听!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什么是沙门之法呢?就是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什么是沙门呢?就是成就这八圣道的行者。什么是沙门的目标呢?就是永远断除贪欲,永远断除瞋恚、愚痴,把一切烦恼都永远断除。」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八一一、本经说明沙门果。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的话,就如前面所说的经文一样,差别的是:「有沙门之果。什么是沙门之果呢?就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八一二、
像这婆罗门法、婆罗门、婆罗门义、婆罗门果,以及梵行法、梵行者、梵行义、梵行果等经文,也都是与前面经文的说法一样。
八一三、本经叙说有五法于修习安那般那念很有助益。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五种法对于修习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助益很大。是那五种呢?就是能保持清净的戒行,遵守戒法,行住坐卧的威仪,以及心念所行之处都很圆满,对于微细的罪过,也能生起怖畏的心理,受持所学的戒法,这就是对修习安那般那念助益很大的第一法。其次,比丘啊!减少内心贪欲,减少人事缠扰,减少世务经营,这就是对修习安那般那念助益很大的第二法。其次,比丘啊!饮食知所节制,饭量多少适度,不会为了饮食而生起贪求的欲念,能精勤思惟道法,这就是对修习安那般那念助益很大的第三法。其次,比丘啊!在初夜与后夜时分能不贪嗜睡眠,而精勤思惟道法,这就是对修习安那般那念助益很大的第四法。其次,比丘啊!在空旷幽静的森林中,远离各种纷扰喧闹,这就是对修习安那般那念助益很大的第五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一三经注释:
1、安那般那念:又译安般念、安般守意,意译为入出息念、持息念。是一种专注于呼吸的出入,以摄心于一境,止息妄缘,而使身心得到安定的法门。
八一四、本经叙说若修习安那般那念,则身心可得止息,明分想修习满足。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你们应该修习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如果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后,又重复多修习的话,就可得到身的止息与心的止息,使觉、观寂灭,纯一明分(指智慧)之想修习圆满。」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一四经注释:
1、「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据「瑜伽师地论」二十七卷说:「毗钵舍那品(修观)诸烦恼所染污时,发生种种寻伺(即觉观)、妄想,谓欲寻伺等不正寻伺,及无明分寻伺所起诸欲想等种种妄想,由正修习入出息念,令寻伺等悉皆静息。为欲对治彼无明分诸妄想故,纯修明分想,令速得圆满」。
八一五、本经叙说修习安那般那念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你们应该修习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如果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后,又重复多修习的话,就可得到身、心的止息,使觉、观寂灭,纯一明分(智慧)之想修习圆满。怎样叫修习安那般那念,又重复多修习后,身、心就会止息,使觉、观寂灭,得到纯一明分之想的修习圆满呢?就是比丘如果依着聚落、城邑而居住,早晨时穿著法衣,拿着钵盂,进入村中乞食,要善于摄护自身,守住六根的门户,完善地系住内心。乞食后,回到住处,收好衣钵,洗完脚后,或者进入林中、幽静的禅房、大树下,或空旷的露地上,端身正坐,系念于面前,断除世间的贪爱,远离贪欲,而得清净;也能断除瞋恚、睡眠、掉悔、疑等诸盖,度越各种疑惑,对于各种善法,内心能够抉择。其心远离了五盖烦恼,这五盖会使人慧力减弱,是障碍正道之法,以致不能趋于涅槃之境。观察入息时,要系念而善于修习;观察出息时,也要系念而善于修习。对于息(呼吸出入息)的长、短,都能觉知。能觉知入息的一切过程,对于觉知入息的一切过程能善于修习;觉知出息的一切过程,对于觉知出息的一切过程能善于修习。入息时觉知静止一切呼吸动作,对于入息时静止一切呼吸动作能善于修习;出息时觉知静止一切呼吸动作,对于出息时静止一切呼吸动作能善于修习。能于出、入息时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理的活动,乃至于入息时觉知静止心理的活动,对于入息时觉知静止心理的活动能善于修习;出息时觉知静止心理的活动,对于出息时觉知静止心理的活动能善于修习。能于出、入息时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乃至于入息时觉知心解脱,对于入息时觉知心解脱能善于修习;出息时觉知心解脱,对于出息时觉知心解脱能善于修习。能于出、入息时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乃至于入息时观察寂灭,对于入息时观察寂灭能善于修习;出息时观察寂灭,对于出息时观察寂灭能善于修习。这样就叫做修习安那般那念,使身得止息、心得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之想修习圆满。」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一五经注释:
1、内息:即入息。
2、外息:即出息。
3、息长、息短:南传「清净道论」认为息之长短是依时间而计,长时间的出与入为长出入息,短时间的出与入为短出入息。而「瑜伽师地论」则以缘入息与出息境时为长出入息;缘中间出入息(呼气与吸气互换时之短暂微细气息情况)为短出入息。
4、一切身入息:有关「一切身出入息」的解说,南传「清净道论」认为「一切身」是指出息或入息之初中后之全部过程,也就是指出息或入息之全部息身而言。「瑜伽师地论」则认为是指身中一切毛孔,这一切毛孔谓之细孔穴,也能出入息。白话译文采用南传说法。
5、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身行,是入出息之异名,根据「瑜伽师地论」入出息有四异名:一、名风,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第五六七经亦云「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根据泰国佛使尊者所着「观呼吸」一书所引南传经文此处作「『我吸入息,宁静此(气息)身之动作。』他如此训练自己。」(慧炬出版社,郑振煌译)
6、觉知喜、觉知乐:比对南传相对经文,此处作「学『我觉喜入息』,学『我觉喜出息』,学『我觉乐入息』,学『我觉乐出息。』」可知本经这二句乃是省文。佛使比丘「观呼吸」一书引用经文此处作「『经验喜,我将呼气。』他如此训练自己;『经验喜,我将吸气。』他如此训练自己。『经验乐,我将呼气。』他如此训练自己;『经验乐,我将吸气。』他如此训谏自己。」
7、觉知心行:即「觉知心行出入息」之省文。心行,「瑜伽师地论」指所生起之愚痴想、思;「清净道论」则说是受、想二蕴。
8、「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比对南传相对经文,此处作「学『我觉心入息』,学『我觉心出息』,学『我心喜欢之入息』,学『我心喜欢之出息』,学『我心得定之入息』,学『我心得定之出息。』」可知本经这三句乃是省文。
9、「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于观察灭出息善学」:观察无常,即「观察无常出入息」之省;观察断,即「观察断出入息」之省;观察无欲,即「观察无欲出入息」之省。比对南传此处作「观无常」、「观离贪」、「观灭」、「观舍」出入息,叙述稍有差异。
10、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本经实即就四念处而修习安那般那念││
一、「念于内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为于身观身念处修习安那般那念。
二、「觉知喜……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为于受观受念处修习安那般那念。
三、「觉知心……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为于心观心念处修习安那般那念。
四、「观察无常……于观察灭出息善学」,为于法观法念处修习安那般那念。
八一六、本经为前经之略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你们应该修习安那般那念!因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后,又重复多修习的话,就能断除各种的觉想。怎样叫修习安那般那念后,又重复多修习的话,就能断除各种觉想呢?就是说如果比丘依着聚落或城邑居住,余如前经所详述,……乃至于出息时观察寂灭能善于修习。这样就叫做修习安那般那念,又重复多修习的话,就能断除各种觉想。」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断觉想」的经文所述,像这不动摇,能得到大果福利;以及得甘露、究竟甘露,就能得到二果、四果、七果之报的经文,每一经也都与前面说法相同。
第八一六经注释:
1、乃至于出息灭善学:比对前第八一五经及后之八一七经,此处应作「乃至于灭出息善学」。
八一七、本经叙说阿梨瑟咤比丘告诉佛陀他已修习过安那般那念,佛称许后,又告诉他更有胜妙过其上者。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为大家讲说的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你们是否都修习了呢?」
当时,有一位名叫阿梨瑟咤的比丘,他坐于大众之中,就从座席起来,整理好衣服,向佛陀行礼,右膝跪地,恭敬合掌回答佛陀说:「世尊啊!您所讲说的安那般那念,我已经修习了。」
佛陀问阿梨瑟咤比丘说:「你是怎样修习我所说的安那般那念呢?」
比丘答佛陀说:「世尊啊!我对于过去各种事物不会再去顾念,未来各种事物不会生起欣乐,对于现在各种事物不会生起贪着,对于被内外各种精神与物质所拘束,不得自在的心理,善于正确地将它灭除。我已经如此地修习世尊所说的安那般那念了。」
佛陀告诉阿梨瑟咤比丘说:「你是已真实地修习过我所说的安那般那念了,不是没修习过;然而比丘啊!在你所修习的安那般那念之法,还更有胜妙超过其上的。什么是胜妙超过阿梨咤所修习的安那般那念之法呢?就是比丘依止于城邑、聚落,余如前面经文所详述过的一样,……乃至于出息时观察寂灭能善于修习。阿梨瑟咤比丘啊!这样就是胜妙超过你所修习的安那般那念之法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一七经注释:
1、内外对碍想:指被内外各种精神与物质现象所拘束,不得自在的心理。对碍,依「俱舍论」说有三种〡〡一、障碍有对,指二种物质互相障碍,无法同时占有同一空间。如五根、五境之十色法(物质),均由极微分子所构成,彼此互碍而被碍。二、境界有对,指六根、六识与伴此而起之心所(心之作用),为所取之对境所拘束,而取境之作用不得自在。三、所缘有对,指心(六识与意根)与伴此而起之心所,为各所缘之法所拘束,而缘虑之作用不得自在。
八一八、本经叙说罽宾那比丘正身端坐,专心修行,佛陀教诸比丘也应如是修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在早晨穿上法衣,手拿着钵盂,进入舍卫城中乞食。乞食毕,回到精舍,收好了衣钵,洗完脚后,就拿着坐具走入安陀林中,坐在一棵树下,在昼日里禅思。
当时,罽宾那尊者也是在早晨穿著法衣,手拿着钵盂,进入舍卫城中乞食。等回到精舍,收好了衣钵,洗完脚后,他就拿着坐具进入安陀林里,在树下静坐参禅。他与佛陀坐处相距不远,端身不动地静坐着,身心保持正直,作胜妙地思惟。
那时,有众多的比丘于下午时分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你们看见罽宾那尊者了吗?他就在距我不远处正身端坐,身心不动,作胜妙地思惟。」
众比丘回答佛陀说:「世尊啊!我们经常看见那位罽宾那尊者正身端坐,善于摄持其身,不倾斜也不动摇,专心一意作胜妙地思惟。」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比丘修习三昧(禅定),身心保持安定,不倾斜也不动摇,专心作胜妙思惟的话,那么这位比丘就能得到这种三昧,就是不勤于运用方法修习,也能随其所欲而获得。」
众比丘问佛陀说:「是那一种三昧,比丘如果得到这种三昧的话,就能使身心安定不动,专心作胜妙地思惟呢?」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比丘依止于聚落,早晨穿著法衣,手拿着钵盂,进入村中乞食完毕,回到精舍,收好了衣钵,洗完脚后,就进入树林中,或在幽静的禅房、或露天之处而坐,专心思惟而系住心念,……乃至于出息时观察寂灭能善于修习,这就是比丘端坐思惟,身心安定不动,就能作专心胜妙思惟的三昧。」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一八经注释:
1、尼师檀:即坐具。
2、罽宾那:又作劫宾那,憍萨罗国人,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为众僧中第一。
3、乃至息灭观察善学:参阅第八一六、八一七经,此句应作「乃至于灭出息观察善学」。
八一九、本经叙说世尊坐禅二月,修习出、入息念,从禅觉后对诸比丘告以所证。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奢能伽罗园林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想要静坐参禅二个月,这期间,只除了送食的比丘,以及举行布萨(每半月的说戒忏过)时之外,众比丘不要再往来这儿。」当时,世尊吩咐这些话后,就开始二个月的静坐参禅,众比丘除了送食及布萨时之外,没有一位比丘敢往来这儿的。
这时,世尊静坐参禅已过了二个月,就从禅定中出定,在众比丘之前坐下,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有其他外道出家人来问你们:『沙门瞿昙在这二个月中是怎样静坐参禅的呢?』你们就应该回答说:『如来这二个月是以安那般那念来坐禅思惟。』为什么呢?因为我在这二个月中就是在修习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专心系念思惟,观察入息时,如实觉知入息;观察出息时,如实觉知出息。或长息,或短息,都能如实觉知。观察入息的一切过程时,能如实觉知;观察出息的一切过程时,也能如实觉知。于观察入息时,能如实觉知静止呼吸的动作,……乃至观察出息时,能如实觉知寂灭。我都能觉知这些出、入息情况后,这时我这样地思惟着:这都还是属粗糙的思惟,我现在把这些粗思惟止息后,应该更去修习其余极微细的思惟,系念于此而安住禅定中。
当时,我息止了粗思惟后,便立即进入极微细的思惟,系念于此而安住禅定中。这时,有三位天子,身色极为庄严美妙,在夜里来到我住处。有一位天子这样说:『沙门瞿昙的生命已尽。』另外一天子说:『这不是生命已尽,而是生命即将尽了。』第三天子说:『不是生命已尽,也不是生命将尽,而是修习甚深的禅定,是阿罗汉寂灭的境界!』」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有人正确讲说,有能使人得到圣住、天住、梵住、学住、无学住、如来住之法,使修学中的行者所未获得的能够获得,还未到达的能够到达,还未觉证的能够觉证,也能使无学的圣者(阿罗汉)在现世中住于安乐,而这种法就是安那般那念,这就是正确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就是使人得到圣住、天住、梵住……乃至使无学的圣者能在现世中得到安乐之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一九经注释:
1、奢能伽罗林:位于憍萨罗国之婆罗门村。
2、时到:指生命已尽,逝世的意思。
3、时向至:即向于时至,指生命将尽,快死掉了。
4、圣住:得如实知苦、集、灭、道四圣谛者住于圣住。
5、天住:得初、二、三、四禅者,住于天住。
6、梵住:得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定〕者,住于梵住。
7、学住:仍在修学中的圣者住息处。
8、无学住:证得阿罗汉之圣者住息处。
9、如来住:得无上正遍觉者住于如来住。
八二○、本经叙说学住与如来住之异。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越城的尼拘律树园林中。
那时,释氏摩诃男去到尊者迦磨比丘住处,向迦磨比丘顶礼后,退坐一边,问迦磨比丘说:「怎样呢?迦磨尊者啊!修学圣者的住息处就是如来的住息处吗?还是修学圣者的住息处不同于如来的住息处,如来的住息处也不同于修学圣者的住息处呢?」
迦磨比丘答说:「摩诃男啊!修学圣者的住息处是不同于如来的住息处,如来的住息处也不同于修学圣者的住息处。摩诃男啊!所谓修学圣者的住息处,就是经常多修习断除五盖烦恼;而如来的住息处,就是能如实知道五盖都已断除,并且断除了它的根本,就像截断了多罗树头一样,不会再生长,在未来世成就不生之法。
有一个时候,世尊住在奢能伽罗园林中。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想在这奢能伽罗林园中坐禅二个月,除了送食比丘及布萨之时外,众比丘不要往来这儿。』详细解说就如前经一样,……乃至无学的圣者(阿罗汉)能在现世中得到安乐。由此可知,摩诃男啊!修学圣者的住息处不同于如来的住息处,如来的住息处也不同于修学圣者住息处。」
释氏摩诃男听闻迦磨比丘的说法,满心欢喜,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第八二○经注释:
1、释氏摩诃男:世尊之叔父。
2、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指此生为最后身,于未来不再生此烦恼身。
八二一、本经叙说佛陀教导诸比丘修习不净观,诸比丘习后,却引发比丘之自杀行为,为防止此偏行,佛陀乃改教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金刚聚落跋求摩河边的萨罗梨园林中。
那时,世尊为众比丘教导不净观的道法,并且赞叹不净观说:「众比丘修习不净观,重复多修习的话,就能获得大果报、大福利。」
当时,很多比丘修习了不净观之后,极为厌恶这色身,有人就拿刀自杀,有人服毒自尽,有人挂绳上吊,有人投崖而死,或者教其他比丘来杀害自己。
有一位比丘他对这恶露不净的身体生起了很大的厌恶,就到鹿林梵志子住处,告诉鹿林梵志子说:「尊者啊!你能杀死我的话,我的衣钵就给你。」
那时,鹿林梵志子就杀害了这位比丘,当他拿着刀到跋求摩河边洗刀时,有魔天在空中称赞鹿林梵志子说:「真好啊!真妙!尊者啊!你已得到了无量的功德,能使那些沙门释子持戒有德之人,还未得度的,助他得度;未得解脱的,助他得解脱;还未得休息的,使他得到休息;还未入于涅槃的,使他得入涅槃。那些衣钵杂物等财利,都属于你的了。」
这时,鹿林梵志子听闻魔天的赞叹后,更增长他的恶邪见,他这样地想着:我今天是真实地在做大福德,使那些沙门释子持戒有功德的人,还未得度的,助他得度;未得解脱的,助他得解脱;还未得休息的,使他得到休息;还未入于涅槃的,使他得入涅槃,他们遗留的衣钵杂物,全都归属于我的了。于是他就手拿着利刀,沿着所有房舍,以及经行处、别房、禅房走去,看到了比丘就问说:「那位是持戒有德的沙门呢?他还未得度的话,我能使他得度;还未解脱的话,我能使他解脱;还未得休息的话,我能使他得到休息;还未涅槃的话,使他得到涅槃。」
当时,有一些厌恶色身的比丘,都走出房舍,告诉鹿林梵志子说:「我还未得度,你应该度我;我还未得解脱,你应该助我解脱;我还未得休息,你应该助我得休息;我还未得涅槃,你应该助我得涅槃。」
这时,鹿林梵志子就以利刀杀死那位比丘,次第……乃至杀死了六十人。
当时,世尊到了十五日的聚会说戒之时,他坐在众僧之前,问阿难尊者说:「到底是什么原因,众比丘怎么愈来愈减少了呢?」
阿难告诉佛陀说:「世尊您为众比丘教导修习不净观,并赞叹不净观,众比丘修习了不净观之后,极厌恶这色身,……这样详细讲说,乃至杀死了六十个比丘。世尊啊!就是这样的因缘,所以才使众比丘愈来愈减少,希望世尊您能再教导其它的道法,使众比丘听闻后,勤于修习而有智慧,乐于接受正法,乐于住持正法。」
佛陀告诉阿难说:「由于这样的缘故,我今天将依次第讲说安住于微细处之法,依此随顺开悟的话,已生起或未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就能快速地使它息灭,就如天下大雨,已生起或未生起的灰尘,都能把它洗除一样。就像这样,比丘如果修习安住于微细处之法,一切已生起或未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便都能使它息灭。阿难啊!是什么法多修习后能使人安住微细处,依此随顺开悟的话,已生起或未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就能使它息灭呢?那就是安那般那念。」
阿难又问佛陀说:「怎样修习安那般那念,依此随顺开悟,就能使已生起或未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息灭呢?」
佛陀告诉阿难说:「就是比丘要依止于聚落,就如前面经文已详说过的,……乃至要如观察出息时能觉知寂灭而修学一样。」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阿难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意遵奉修行。
第八二一经注释:
1、不净观:为对治于身起贪欲者,令修不净观,即观五蕴之色身充满不净。
2、鹿林梵志子:鹿林,地名;梵志,指婆罗门;梵志子,即婆罗门之子。
3、贤首:犹言贤者、尊者。
八二二、本经叙说多修习安那般那念,可使四念处、七觉分、三明与三解脱得到满足。本经可参阅八一五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金刚聚落跋求摩河边的萨罗梨园林中。
那时,阿难尊者独自在僻静之处,思惟禅思,他这样地想着:可有一种法,修习又重复多修习后,能使四法得到满足;四法修习满足后,能使七法得到满足;七法修习满足后,能使二法得到满足的吗?
这时,阿难尊者从禅定中出定后,就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过礼,退坐一边,向佛陀问说:「世尊啊!我独自在僻静之处,思惟禅思,这样地想着:可有一种法,重复多修习后,能使四法得到满足,……乃至能使二法得到满足的吗?我现在请问世尊,可真有一种法,重复多修习后,能使……乃至使二法得到满足的吗?」
佛陀告诉阿难:「是真有一种法,重复多修习后,……乃至能使二法得到满足。那一种法是什么呢?就是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重复多修习安那般那念后,就能使四念处得到满足;四念处修习满足后,七觉分就能得到满足;七觉分修习满足后,三明与三解脱二法就能得到满足。要怎样修习安那般那念,使四念处得到满足呢?就是比丘要依止于聚落,……乃至要如于出息时观察寂灭而修习一样。阿难啊!就像这样,圣弟子观察入息时,应如观察入息而修学;观察出息时,应如观察出息而修学。要观察或长或短的出入息而修学。乃至观察入息觉知一切呼吸动作时,应如观察入息而修学;观察出息觉知一切呼吸动作时,应如观察出息而修学。观察入息静止呼吸动作时,应如观察入息静止呼吸动作而修学;观察出息静止呼吸动作时,应如观察出息静止呼吸动作而修学。圣弟子此时要系心于对身念处的观察,如果有异于身念处的,他也是如此地随依身念处而比类思惟。
如果有时圣弟子要以出入息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理活动,乃至要观察入息觉知静止心理活动时,应如观察入息静止心理活动而修学;观察出息静止心理活动时,应如观察出息静止心理活动而修学。这位圣弟子此时要系心于对受念处的观察,如果有异于受念处的,他也是随依受念处而比类思惟。
有时圣弟子要以出、入息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乃至要观察入息觉知心解脱时,应如观察入息觉知心解脱而修学;观察出息觉知心解脱时,应如观察出息觉知心解脱而修学。这时圣弟子系心于对心念处的观察,如果有异于心念处的,他也是随依心念处而比类思惟。
如果圣弟子有时要以出、入息观察觉知无常、断、无欲、灭等法时,就应如观察无常、断、无欲、灭的出、入息而修学。这时圣弟子要系心于对法念处的观察,如果有异于法念处的,他也是随依法念处而比类思惟。这样就叫做修习安那般那念,而使四念处得到满足。」
阿难问佛陀说:「如此修习安那般那念,就能使四念处得到满足。那么要怎样修习四念处,使七觉分得到满足呢?」
佛陀告诉阿难说:「如果比丘观察身念处,专心一意后,就能系住心念而不会忘失,这时就应运用方法修习念觉分,修习念觉分后,念觉分就能得到满足。念觉分修习满足后,就能对于诸法加以选择、思量,这时就应运用方法修习择法觉分,修习择法觉分后,择法觉分就能得到满足。对于诸法选择、思量后,就能运用方法精勤努力,这时就应运用方法修习精进觉分,修习精进觉分后,精进觉分就能得到满足。运用方法精进修习后,内心就能得到欢喜,这时就应运用方法修习喜觉分,修习喜觉分后,喜觉分就能得到满足。心得欢喜后,身心就能得到安乐,这时就应运用方法修习猗觉分,修习猗觉分后,猗觉分就能得到满足。身心得到安乐后,就能得到正定,这时就应修习定觉分,修习定觉分后,定觉分就能得到满足。定觉分得到满足后,就能灭除人世的贪忧,得到平等的舍离,这时就应运用方法修习舍觉分,修习舍觉分后,就能得到舍觉分的满足。对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也是要像这样去修习,这样就叫做修习四念处,而使七觉分得到满足。」
阿难问佛陀说:「这样就是修习四念处,而使七觉分得到满足。那么要怎样修习七觉分,使三明与三解脱得到满足呢?」
佛陀告诉阿难说:「如果比丘修习念觉分,就能依于远离,依于无欲,依于灭,而向于舍了;修习念觉分后,就能得到三明与三解脱的满足。……乃至修习舍觉分,就能依于远离,依于无欲,依于灭,而向于舍,如此修习舍觉分后,就能得到三明与三解脱的满足。阿难啊!这样就叫做每一法都相类似,每一法都相辅助。如此十三种道法(四念处、七觉分、明与解脱),都是以安那般那念这一道法为增上之力,也以这一法做为门路,次第增进,而得修习满足。」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阿难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意遵奉修行。
第八二二经注释:
1、明、解脱:指三明、三解脱。三明││一、宿命智证明,二、生死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三解脱││一、欲(欲界)有漏心解脱,二、有(色界、无色界)有漏心解脱,三、(三界)无明有漏心解脱。
八二三、八二四
像这异比丘所问,及佛问诸比丘二经,也是跟前经说法相同。
八二五、本经叙说以出、入息念修习四念处之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金毗罗聚落的金毗林中。
那时,世尊告诉金毗罗尊者说:「我现在将讲说精勤修习四念处之法。你要仔细听!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解说。」当时,金毗罗尊者保持静默,佛陀再问他,他都是如此。
这时,阿难尊者告诉金毗罗尊者说:「现在大师要对你说法了!」如此说了三次。
金毗罗尊者始答阿难尊者说:「我知道了,阿难尊者!我知道了,瞿昙尊者!」
那时,阿难尊者告诉佛陀说:「世尊啊!是说法的时候了,世尊啊!是说法的时候了,善逝啊!希望您能为众比丘讲说精勤修习四念处之法,众比丘听闻后,将会受持奉行。」
佛陀告诉阿难说:「要仔细地听!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讲说。如果比丘观察入息时,能如观察入息而修学,……乃至于出息时观察寂灭,也能如出息时观察寂灭而修学。这时,当圣弟子观察入息时,就能如观察入息而修学,……乃至观察出息静止呼吸动作时,也能如观察出息静止呼吸动作而修学。这时,圣弟子就要观察身念处,当圣弟子已经观察身念处后,如此便知善于内自思惟了。」
佛陀又告诉阿难说:「譬如有人乘着车舆,从东方一路颠沛而来,当那个时候,是否会践踏过一切的土丘呢?」
阿难答佛陀说:「会的,世尊!」
佛陀告诉阿难说:「就像这样,当圣弟子观察入息时,也应如观察入息而修学,如此修学,乃至能善于内自思惟。如果这时圣弟子能以出、入息觉知喜,乃至觉知静止心理活动而修学,圣弟子此时就要观察受念处,圣弟子观察受念处后,如此便知善于内自思惟。譬如有人乘着车舆,从南方一路颠沛而来,你觉得怎样呢?阿难啊!他是否会践踏过土丘呢?」
阿难答佛陀说:「会的,世尊!」
佛陀告诉阿难说:「就像这样,圣弟子观察受念处,即知善于内自思惟。如果圣弟子能以出、入息觉知心,觉知欣悦心,觉知定心,乃至观察入息觉知解脱心时,能如观察入息觉知解脱心而修学;观察出息觉知解脱心时,能如观察出息觉知解脱心而修学。这时,圣弟子就要观察心念处,圣弟子如此地观察心念处后,即知善于内自思惟,譬如有人乘坐车舆从西方来,他是否会践踏过土丘呢?」
阿难答佛陀说:「会的,世尊!」
佛陀告诉阿难说:「就像这样,圣弟子应以观察出、入息觉知心,……乃至观察出息觉知心解脱时,能如观察出息觉知心解脱而修学。这样的圣弟子此时观察心念处,即知善于内自思惟。当善于观察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后,就能灭舍人世的贪忧,这时圣弟子就应观察法念处,圣弟子如此观察法念处后,即知善于内自思惟。阿难啊!譬如四条大路上都有土丘,有人乘着车舆从北方一路颠沛而来,他是否会践踏过土丘呢?」
阿难答佛陀说:「会的,世尊!」
佛陀告诉阿难说:「就像这样,圣弟子观察法念处,即知善于内自思惟。阿难啊!这样就叫做比丘能运用方法精勤修习四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阿难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意遵奉修行。
第八二五经注释:
1、意行:即心行。
八二六、本经叙说修习安那般那念有大果大福利。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你们应当修习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修习安那般那念又重复多修习后,身能不疲倦,眼也不用担心乐境,随顺观于乐境,能够觉知而不贪着乐境。怎样叫修习安那般那念,身能不疲倦,眼也不用担心乐境,随顺观察乐境,能够觉知而不贪着乐境呢?就是比丘依止于聚落,……乃至观察出息觉知寂灭时,能如观察出息觉知寂灭而修学。这样就叫做修习安那般那念,身能不疲倦,眼也不用担心乐境,随顺观察乐境,能够觉知而不贪着乐境。如此修习安那般那念的话,就能得到大果报、大福利。如果这比丘想要求得离欲(指五欲)、恶不善法(指五盖),有觉、有观,远离欲界而生起喜乐,圆满地安住于初禅的话,那么这位比丘就应该修习安那般那念。如此地修习安那般那念,就能得到大果报、大福利。如果这比丘想要求得第二、第三、第四禅,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或圆满地安住于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的话,那么灭尽三结(身见、戒取、疑)就能得到须陀洹果(初果);灭尽三结,而贪、瞋、痴微薄,就能得到斯陀果含果(二果);灭尽五下分结(贪、瞋、身见、戒取、疑结)就能得到阿那含果(三果);或者想得到无量种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的话,那么比丘就应该修习安那般那念。如此地修习安那般那念,就能得到大果报、大福利。」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八二七、本经叙说世尊于布萨时,称许诸上座比丘能行诸正事,摄受诸年少比丘及人间比丘,并言过去、未来诸佛所有比丘众,所行正事亦如此。末言修习安那般那念可息灭觉想。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结夏安居。那时,有众多的上座声闻比丘在世尊住处附近的树下或洞窟中安居。此时,有众多年少比丘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
佛陀就为众年少比丘讲说种种的佛法,给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后,就静默地安住着。
众年少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众年少比丘又转往众上座比丘住处,向众上座比丘顶礼后,坐于一边。
当时,众上座比丘这样地想着:我们应当摄受这些年少比丘,或一人摄受一人,或一人摄受二、三、多人。思虑完后,便立即去摄受,或一人摄受一人,或摄受二、三、多人,或有上座乃至摄受了六十人。
那时,世尊在十五日举行布萨(说戒忏过的聚会)之时,在大众前铺好了座席坐下。
当时,世尊观察众比丘后,告诉比丘们说:「真好啊!真妙!我今天很欢喜众比丘能践行各种正事,所以,比丘们!你们应勤勉精进!」
在这舍卫国的满迦低月(印度夏季最后一月),于各处人间游行的比丘们都已闻知世尊在舍卫国结夏安居。到了满迦低月结束后,他们做好了衣服,拿着衣钵,就到舍卫国的人间游行。他们渐渐地走到了舍卫国,收好衣钵,洗完脚后,就去到世尊住处,向世尊顶礼后,退坐一边。
那时,世尊就为这些人间游行的比丘讲说种种的佛法,给予示教照喜后,就静默地安住着。
当时,这些在人间游行的比丘听闻了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行礼后离去,然后他们便转往众上座比丘的住处,向众上座比丘顶礼后,退坐一边。
这时,众上座比丘这样地想着:我们应该要摄受这些在人间游行的比丘,或一人摄受一人,或摄受二、三……乃至多人。于是便立即去摄受这些比丘,或一人摄受一人,或摄受二、三……乃至有摄受六十人的。那些上座比丘们摄受了这些在人间游行的比丘后,就以正法教诫、教授他们,都善知先后次第的教法。
那时,世尊在月十五日举行布萨之时,就在大众前铺好座席坐着,他观察过众比丘后,告诉大众比丘:「做得真好啊!做得真好!众比丘啊!你们所做的这些正事,我感到很欣慰;你们所做的这些正事,我也感到很快乐。众比丘啊!过去诸佛也有他的比丘众,他们所做的正事也是像你们现在所做的一样,未来诸佛所有的比丘众,他们所做的正事,也应当会如你们现在所做的一样。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这些大众中的所有长老比丘,有的已经得到了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或圆满地安住于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了。有的比丘已灭尽三结(身见、戒取、疑),得到须陀洹果,不再堕于恶道之中,决定会正向于正觉,最多只要在天上、人间受生七次,就能彻底脱离生死轮回之苦了。有的比丘不但已灭尽三结,而且贪、瞋、痴也变得很微薄,得到了斯陀含果。有的比丘已灭尽了五下分结(贪、瞋、身见、戒取、疑结),得到阿那含果,往生色界再修习后,便能入于涅槃,不再还生此人世间了。有的比丘已得到了无量的神通境界││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有的比丘已藉由修习不净观,而断除了贪欲;修习慈心,而断除了瞋恚;修习无常想,而断除了我慢;修习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而断除了觉想。怎样叫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而断除了觉想呢?就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察出息觉知寂灭时,能如观察出息觉知寂灭而修学。这样就叫做修习安那般那念而断除了觉想。」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二七经注释:
1、摄受:为摄取容受之义。即以教法教导正善之众生,令得利益。
2、满迦低月:据佛光阿含藏注云:「月令名,为印度历第八个月,正当雨季的最后一个月,相当于我国阴历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
3、生般涅槃:指于欲界死,生色界已,未久即能起圣道,断除上地之惑而入般涅槃者。
八二八、本经叙说戒、意、慧三学,并以诗偈赞此三学为觉迹,能生第一清凉,使心善解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三种增上之学。是那三种呢?就是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这时,世尊就唱诵诗偈说:
「所谓三学具足,就是比丘能正行增上的戒、心、慧,
对这三法勤勉精进修习。
它就如勇猛又坚固之城一样,恒常守护着六根,
不管白天或夜晚,夜晚也如白天一样地守护着;
不管前面或后面,后面也如前面一样地护守着;
不管上面或下面,下面也如上面一样地守护着。
能使一切无量的三昧(正定),映现于一切地方,
所以说这三法是使人觉证的途径,能生起第一清凉之境(涅槃),
舍离了无明的诤讼,他的心灵就能得到完善的解脱。
我已成为世间的觉者,三明与正行皆已具足,
能安住于正念而不忘失,心灵已经得到解脱,
身坏命终之后,就会像灯尽而火灭一样的不再生起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二八经注释:
1、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增上,是有力的,能为他所因依的意思,因为三学有相依相因的关系,所谓因戒生定,依定发慧,所以名三增上学。一、增上戒学││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诠,能防止人们造作一切身口意业;二、增上意学││又作增上心学、增上定学。定即禅定,经藏之所诠,能使人们静虑澄心;三、增上慧学││慧即智慧,论藏之所诠,能使人们发现真理而断愚痴。修习此三学,最后能获得无漏道果,所以又名三无漏学。
2、明行悉具足:指三明与正行具足。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正行││指身、口、意的净行。
八二九、本经详说三学之内容意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又有三种增上学。是那三种呢?就是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怎样叫增上戒学呢?就是比丘能守住戒法,行依波罗提木叉(戒律)的律仪,威仪、行处(行作)具足,看见微细的罪过,就会生起怖畏,受持戒学。怎样叫增上意学呢?就是比丘远离五欲及邪恶不善法(五盖),……乃至圆满住于第四禅。什么是增上慧学呢?就是比丘能如实知道苦圣谛,也能如实知道集圣谛、灭圣谛及道圣谛,这样就叫做增上慧学。」
这时,世尊即唱诵如前经一样的诗偈。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八三○、本经叙说若成就增上慧学,则增上戒学与增上意学自会满足。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比丘具增上戒学,但不具增上意、增上慧学;有比丘具增上戒与增上意学,但不具增上慧学。如果圣弟子能运用方法随顺成就增上慧学的话,那么增上戒学与增上意学就会修习满足。像这样的圣弟子能运用方法随顺成就增上慧学的话,就能得到无上的慧寿而活。」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八三一、本经叙说戒、意、慧三学能摄诸戒。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对这所受持的二百五十余戒,要随次每半月来诵说戒法,使那些自求学习的人能依此而修学。然有所谓的三学,就能摄取一切的戒法了。是那三种呢?就是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三一经注释:
1、「过二百五十戒,……能摄诸戒」:「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诸比丘!此百五十余之学处于每半月诵,欲得利益之善男子应学此。诸比丘!此等三学,此(百五十余之学处之)一切即彼摄于其中。」
八三二、本经详说三学之意义,及修习之福利。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的话,就如前经一样,差别的是:「怎样叫增上戒学呢?就是比丘注重戒行,于戒行能向上增进;虽然不注重禅定,于禅定不能向上增进;也不能注重智慧,于智慧不能向上增进。然而他对于每一分细微的戒律,有犯错却能随时悔过。为何我不说他不能如此呢?因为他如果能持戒而随顺修习梵行、饶益梵行、久住梵行的话,那么这位比丘就能持戒坚固,与戒师常住,常随顺生起戒行,受持而修学。他如是知、如是见而断除了三结,就是所谓的身见、戒取、疑三种结惑。断除这三种结惑,就能得到须陀洹果(初果),不再堕于恶道中,决定会正趋于正觉之境,至多只在天上、人间受生七次,就能彻底地脱离生死的苦海,这样就叫做增上戒学。
怎样叫增上意学呢?就是比丘能注重戒行,于戒行能向上增进;也能注重禅定,于禅定能向上增进;虽不注重智慧,于智慧不能向上增进,然而他对于每一分细微的戒律,……乃至能受持修学戒法。他如是知、如是见,而断除了五下分结,就是所谓的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等欲界五种结惑。断除这欲界五种结惑,就能得到生般涅槃,获阿那含果,不再生此人世间,这样就叫做增上意学。
怎样叫做增上慧学呢?就是比丘能注重戒行,于戒行能向上增进;能注重禅定,于禅定能向上增进;能注重智慧,于智慧能向上增进。他如是知、如是见,而得欲界有漏心的解脱、色界或无色界有漏心的解脱、三界无明有漏心的解脱,解脱知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这样就叫做增上慧学。」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三二经注释:
1、「于彼分细微戒,犯则随悔。……受持而学」:南传英译本相对经文此处作 Whatever minor , trifling observances he may transgress , he is cleared of them . Why so ? I do not declare him to be rendered unfit because of them , for he strictly observes the rudiments of the holy life ,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holy life : he is stablished in morality , he trains himself in the rules of training by undertaking them . (大意是:不管他违犯什么微细之戒,他于此仍是清白的。为何如此呢?我不因此而说他是不能的,因为他固持根本的净行及制定的净行。他的戒行坚固,他受学于戒,坚住于戒。)
2、学增上戒:参考本经前后文,疑应作「增上戒学」。
3、生般涅槃:见第八二七经注释。
八三三、本经内容与前经一样,唯叙述文句稍有差异。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对这所受持的二百五十余戒,要随次每半月来诵说戒法。如果那善男子自己随意所要而修学的话,我就会向他讲说这三学。如果修习这三学的话,那么就可摄受一切的学戒了。是那三学呢?就是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怎样叫增上戒学呢?就是比丘注重戒行,于戒行能向上增进;虽不注重禅定,于禅定不能向上增进;也不注重智慧,于智慧不能向上增进。然而他对每一分细微的戒律,……乃至受持学戒。他如是知、如是见,而断除了三结,就是所谓的身见、戒取、疑三种结惑,他的贪、瞋、痴也变得薄弱了,成就一种子之道。如果在该境地还未能成等正觉的话,就名为斯陀含的圣者(一来、二果);如果在斯陀含境地而还未能成等正觉的话,就名为家家的圣者;如果在家家的境地而还未能成等正觉的话,就名为七有的圣者;如果在七有的境地还未能成等正觉的话,就名为随法行的圣者;如果在随法行境地还未能成等正觉话,就名为随信行的圣者,这样就叫做增上戒学。
怎样叫增上意学呢?就是比丘能注重戒行,于戒行能向上增进;也能注重禅定,于禅定能向上增进;虽不注重智慧,于智慧不能向上增进,然而他对于每一分细微的戒律,……乃至受持学戒。他如是知、如是见,而断除了五下分结,就是所谓的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等欲界五种结惑。断除这欲界五种结惑,就能得到中般涅槃。如果在中盘涅槃境地还未能成等正觉的话,也能得到生般涅槃;如果在生般涅槃境地还未能成等正觉的话,也能得到无行般涅槃;如果在无行般涅槃境地还未能成等正觉的话,也能得到有行般涅槃;如果在有行般涅槃境地还未能成等正觉的话,也能得到上流般涅槃,这漾就叫做增上意学。
怎样叫增上慧学呢?就是比丘能注重戒行,于戒行能向上增进;能注重禅定,于禅定能向上增进;能注重智慧,于智慧能向上增进。他如是知、如是见,而得欲界有漏心的解脱、色界或无色界有漏心的解脱、三界无明有漏心的解脱,解脱知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这样就叫做增上慧学。」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三三经注释:
1、一种子道:不还向之中,若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七品或八品,尚余一品或二品者,须于欲界之天界中受生一次,称为一种,又称一间。
2、斯陀含:华译一来,即二果。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来受生一次,此位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修惑前六品,方能证得。
3、家家: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之前三品或前四品之圣者;以其出一家而至另一家,从人间生于天界,又从天界生于人间,故称家家。
4、七有:即初果。指于人界与天界最多往返七次,即于十四生间必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
5、随法行:指声闻乘见道之利根圣者,于法能自作思惟,如理修行。
6、随信行:即从他人处听佛说之教法而生信仰,随此法修行者。
7、中般涅槃:五种不还之一。不还之圣者自欲界而生于色界之中有之身,即证得罗汉果而般涅槃。
8、生般涅槃:五种不还之一。不还之圣者从欲界命终,生于色界,即证得罗汉果而般涅槃。
9、无行般涅槃:五种不还之一。不还之圣者从欲界命终,生于色界,不加功用行,自然断除欲界烦恼余之修惑,证得罗汉果而般涅槃。
10、有行般涅槃:五种不还之一。不还之圣者从欲界命终,生于色界,更须加功用行,而断欲界修惑,才证得罗汉果而般涅槃。
11、上流般涅槃:五种不还之一。不还之圣者从欲界命终,生于色界,此人须次第上行色界诸天受生,而后断除欲界修惑,证得罗汉果入于般涅槃。
八三四、本经叙说若比丘具足戒住者,能令三学修习满足,并解说三学之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比丘戒行圆满的话,就能善于摄持戒律,具足威仪及行处,看见细微之罪,也能生起怖畏。如此比丘戒行圆满,善于摄持戒律,具足威仪及行处,看见细微之罪,也能生起怖畏,平等地受持学戒,就会使三学修习满足。是那三学呢?就是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怎样叫增上戒学呢?就是比丘戒行圆满,虽然少定、少慧,然而对于每一分细微的戒律,……乃至受持学戒。他如是知、如是见,而断除了三结,就是身见、戒取、疑三种结惑。断除这三种结惑,就能得到须陀洹果(初果),不再堕于恶道中,决定会正趋于正觉之境,至多只在天上、人间往返受生七次,就能彻底地脱离生死的苦海了。
怎样叫增上意学呢?就是比丘禅定满足,三昧满足,虽缺少智慧,然而对于每一分细微的戒律,一有触犯就能随时悔过,……乃至受持学戒。他如是知、如是见,而断除了五下分结,就是所谓的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等欲界五种结惑。断除这欲界五种结惑,就能得到生般涅槃阿那含果,不再生此人世间,这样就叫做增上意学。
怎样叫增上慧学呢?就是比丘修学戒行圆满、禅定圆满、智慧圆满。他如是知、如是见,而得欲界有漏心的解脱、色界与无色界有漏心的解脱、三界无明有漏心的解脱,解脱知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这样就叫做增上慧学。」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八三五、本经经文内容大都同于第八三三经,请参阅。白话译文略。
八三六、本经叙说三学││上戒学、上威仪学、上波罗提木叉学。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三学。是那三学呢?就是增上戒学、增上威仪学、增上婆罗提木叉学。」
当时,世尊就又唱诵诗偈说:
「修学的人学习戒律时,要随顺直道而行,
专心省察,运用方法勤勉努力,善于摄护自身。
首先获得灭尽烦恼的智慧,其次能彻底地灭除无知;
获得灭除无知的解脱,所有的知见(智慧)都已得度,
成就不退动于烦恼的解脱,灭尽所有的结使烦恼。
这位修行人的六根已修习圆满,六根寂静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持此最后一次的身体,摧伏一切的魔怨。」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三六经注释:
1、有三学:原作「有二学」,今依「杂阿含经论会编」改正。
2、上戒学:原本缺,今依「杂阿含经论会编」改正。
3、漏尽智:断尽一切烦恼之阿罗汉智。
4、不动解脱:六种阿罗汉中不动阿罗汉之称。不退动于烦恼,解脱烦恼之系缚,故名。
八三七、本经叙说比丘学戒,有多福利,能令三学满足。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学习戒律有很多的福利,能使人得到最上的智慧,有坚固的解脱,有最上的四念处观。如果比丘学习戒律,得到了福利,有最上的智慧,有坚固的解脱,有最上的四念处观后,就能使三学得到满足。是那三学呢?就是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当时,世尊就唱诵诗偈说:
「学习戒律能随得很多福利,专心思惟于三昧禅定里,
证得最上的智慧,现生是最后的生身,
我就是持此最后的生身,降伏魔怨而度达涅槃彼岸。」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八三七经注释:
1、「学戒多福利,……念为增上」:比对南传小部经第四如是语经第二集第二品之第九学处经,此处作「汝等当于学处,有大胜利(戒学、定学、慧学增上),有最上慧,有坚固解脱,有最大智(四念处观)」。(见黄谨良译,大林静舍八十二年印小部经)本经白话译文依此。
八三八、本经叙说学戒之种种福利,为前经之详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的话,就如前经所说的一样,差别的是:「众比丘啊!什么是修学戒法随得的福利呢?就是大师为众声闻弟子制定戒律,是为了所谓摄持僧团,极力摄持僧团,使不信的的人生起正信;有正信的人,能够增长他的信心,调伏恶人,使惭愧的人得住于安乐,于现世之中防护一切有漏法,对于未来的有漏烦恼也能得到正确的对治,使能长久保持梵行。就如大师已为声闻弟子所制定的戒律,所谓摄持僧团,……乃至能长久保持梵行。就像这样,学戒的人能坚固遵行戒律、恒守戒律、常行戒律、受持学戒,这就是比丘学戒的福利。
怎样叫最上智慧呢?就是大师为众声闻弟子说法,是因发大慈悲哀悯众弟子,而以真义利益他们,或使他们得到安慰、或使他们得到安乐、或既使他们得到安慰又得到安乐。就像这样,大师为众声闻弟子说法,是因发大慈悲哀悯众弟子,而以真义利益他们,使他们得到安慰与安乐;如此这般,对于每一法、每一处,都能以智慧去做观察,这样就叫做比丘最上的的智慧。
怎样叫坚固的解脱呢?就是大师为众声闻弟子说法,是因发大慈悲哀悯众弟子,而以真义利益他们,使他们得到安慰与安乐。如此这般的,讲说各种法;同样地,在每一处也都得到了解脱的安乐,这样就叫做比丘坚固的解脱。
怎样叫比丘最上的四念处观呢?就是戒身还未圆满的话,能专心系念而安住;还未观察的话,对于每一处,能以智慧系念而安住;已做观察的话,对于每一处,仍能再系念而安住;还未接触法的话,即能于每一处,安住解脱之念;已经接触法的话,也能于每一处,安住解脱之念,这样就叫做比丘最上的四念处观。」
当时,世尊就唱诵诗偈说:
「学习戒律能随得很多福利,专心思惟于三昧禅定里,
证得最上的智慧,现生是最后的生身,
我就是持此最后的生身,降伏魔怨而度达涅槃彼岸。」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有「尸婆迦经」,在后面(指第九六八经),佛陀将会讲说。
同样地,阿难陀比丘及异比丘所问、佛问诸比丘等三经,也都跟前面的内容相同。
第八三八经注释:
1、「谓大师为诸声闻制戒,……令梵行久住」:此处指释尊制戒的十种因缘。摩诃僧祇律卷一所列十种因缘如下:「摄僧,极摄僧,令僧安乐,折伏无羞人,有惭愧者得安稳住持,不信者能信,正信者得增益,于现法中得漏尽,未生诸漏令不生,正法久住。」
八三九、本经以农夫作田,随时善作,不急于收获,及母鸡孵卵,随时消息冷暖爱护为例,言修习三学随彼时节,自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农夫要有三种作田的方法,适时善于耕作田地。是那三种呢?就是那农夫要适时耕田磨平土地,适时引水灌溉,适时播种。那农夫适时耕田磨平土地,适时引水灌溉,适时播种后,他不作如此的想法:我要使作物今日就长大,今日结果实,今日就成熟;或者是明天,或者是后天能如此。众比丘啊!虽然那位长者(指农夫)耕田、灌溉、播种后,不作如此想法:我要使作物在今日就长大、结果、成熟;或者是明天,或者是后天能如此。然而作物的种子已经播入地中,它自己就会随时而生长,终至果实成熟。同样地,比丘对这三种学处也要随时善于修学,在善于修习戒学、善于修习意学、善于修习慧学后,不做这样的想法:要使我今天不会生起一切烦恼,心灵得到完善的解脱,或者是在明天,或者是在后天,就能如此。他虽不作这样想法,但自然会有神力,能使他在今天,或者是明天,或者是在后天,就能不生起一切的烦恼,心灵得到完善的解脱。他已随时修习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后,随顺那时节的流转,自然能不生起一切的烦恼,心灵得到完善的解脱。
比丘啊!又譬如母鸡生卵,或者十颗,乃至十二颗,母鸡随时爱护,调节适当的温度。但这母鸡并不做如此想法:我今天,或者明天,或者是后天,将用喙啄,或用爪刮破卵壳,使小鸡能安稳孵出。然而这母鸡善于孵卵,随时爱护,小鸡自然就会安稳地孵出来。同样地,比丘若善于修学这三种学处,随着时节的流转,自然能不生起一切烦恼,心灵得到完善的解脱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八四○、本经以驴子追随牛群,却自以为牛为例,言违律又不修三学愚痴男子虽逐于大众之后,其实去比丘大远。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驴子随着牛群而走时,它这样的想着:我且作出牛的吼声。然而它的形体不像牛,颜色也不像牛,叫出的声音都不像,它随在一大群牛之后,就自认为自己就是牛而要发出牛吼叫的声音,然而它与牛其实相差很远。同样地,有一位愚痴男子他违犯了戒律,追随于大众之后,自说:『我是比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