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文网

末法为何多示准提咒令人持诵

发布时间:2022-10-18 09:51:38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一、 应世尊悬记,应众生机缘

  经文说:‘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并诸菩萨。及诸天龙八部前后围绕。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即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不空译)

  另一版金刚智大师翻译的经文说:‘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思惟观察愍念未来诸众生故。说过去七俱胝准提如来等佛母准提陀罗尼。乃至我今同说。’

  不空大师翻译的准提经里有提到准提咒的缘起是因为释迦佛以佛眼观察未来众生因缘,而入于三摩地中,在此定中说出准提咒;众所皆知,咒语是佛菩萨于禅定中发出的音声,如普庵咒即是普庵禅师其境界中发出的咒音。大成就者或佛菩萨了悟宇宙实相,能在禅定中因应不同情况而说对治的咒语,而娑婆世界又以耳根最利,故诸佛菩萨多以音声来引导众生进入其所说咒音的境界,如与准提咒相应时,即是入于准提三昧中,与世尊当时说咒的住心相应,因此能调整我们不协调的生命波动渐渐和谐于准提平衡(三昧)中。

  在经藏中有很多法门也是为“薄福恶业众生”所说,此举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说:‘此咒名净除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能除一切罪业等障。能破一切秽恶道苦。天帝此大陀罗尼。八十八殑伽沙俱胝百千诸佛同共宣说。随喜受持。大日如来智印印之。为破一切众生秽恶道苦故。为一切地狱畜生阎罗王界众生得解脱故。临急苦难堕生死海中众生得解脱故。短命薄福无救护众生乐造杂染恶业众生得饶益故。又此陀罗尼于赡部洲住持力故。能令地狱恶道众生。种种流转生死。薄福众生。不信善恶业失正道众生等。得解脱义故。’

  如经中言此咒其中之一功德是为了饶益:‘短命薄福、无救护众生、乐造杂染恶业众生。’

  龙树菩萨造的十二门论中说到:‘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达。’而准提经也说到:‘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此未来应指“末法”,因为龙树菩萨认为末法众生大多是薄福钝根。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说:‘复白佛言世尊。后五百岁众生垢重薄福者。 多不能专念。设有持者或被鬼神之所侵害。 今我持以佛威神力自在通力。广为饶益一切众生。’

  三论玄义言:‘而正意为申大乘。故论文前明略解大乘。而后则言末世众生薄福钝根。’

  《占察善恶业报经》:‘坚净信菩萨言:“如佛先说:‘若我去世,正法灭后,像法向尽,及入末世。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绕。我诸弟子失其善念,唯长贪、嗔、嫉妒、我慢。设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尔时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衣食,充养躯命。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鲜。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

  有一首偈云:“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凡此种种岂不是末法薄福众生的艰难环境的真实写照吗?

  种种经论皆认为末法众生大多薄福、垢重、乐造杂染恶业。

  另外何以见得准提经中说的“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是指末法?在此之前应先了解佛涅槃后的教法分为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关于法的三时有以下说法:

  ‘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释尊法运期限,各经所载不同,古德多依用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佛学常见词汇 (陈义孝居士编著))

  贤劫经卷三、大乘三聚忏悔经等之说,正法有五百年,像法亦五百年。

  而像法进入末法大约在于一千五百年后进入末法(约宋朝)时,之后到了明清时准提法更为盛行

  佛当初在给孤独园,以佛的证量思惟观察未来薄福恶业的众生,为了慈悯这些众生而进入准提三摩地说出“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

  薄福:“谓薄德少福。今世福德浅薄,乃因宿世作恶多,为善少,无宿世之善根,故苦多乐少,不得见闻三宝。”(FROM:【佛光大辞典(慈怡 主编)】)

  仔细想想末法众生多是此薄福之辈,因为工商社会,没有大福报能够供给生活无忧的人,只好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就像启动的时钟只有一直走下去,没有休憩的片刻,往往无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安心、专心修行。往往一天紧凑忙碌的工作结束后,又哪有精力去投入修行中。许多艰深的密法或佛法需要闭关或全心全意的力量去修持才容易成就,所以没有福报,也就是所谓的薄福众生,要到何年才能与佛法相应?有句话说开悟者需有七世皇帝福,说明了福报对于修行也有影响。

  更有些人因为宿世恶业障蔽,而于三宝中有缘无份,没有那个因缘可以亲近三宝,就是上面讲的苦多乐少,不得见闻三宝。每天在生活的煎熬中,无暇无因缘可以亲近三宝修行。

  而当初佛观察到末法众生多是如此情况,所以才以慈悲心说出了准提咒利益众生。道殿大师也认为密分五部,而准提一咒最灵最胜。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FROM:【佛光大辞典(慈怡 主编)】)

  末法众生多是身口意不清净者,对于众生生不出慈悲心、发不起菩提心,对于逆境恶缘往往发出恶念,在如此的身口意恶业深渊中无法自拔。尤其更针对造五逆十恶之大罪者,所以经文才说:‘诵持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造十恶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不空译)

  经文又言:‘又法若人无宿善根。无菩提种不修菩提行。才诵一遍则生菩提法芽。何况常能念诵受持’在在都说明了此咒所为何来的缘起。世尊说观察未来因缘发慈悲心说此咒,是解救末法多是恶业深重之众生。又没有福报者,因此咒而得应机。

  二、 有总摄之功德

  众所皆知,很多关于准提法的论述都会谈到,准提咒总摄25部的相关说法。这些著作的立论根据大多都是出自【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而【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立论根据则出自【七俱胝独部法】。

  在此录出【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关于总摄的文句:

  问曰:既专诵一咒疾得成就,何以多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诵?

  答云:

  一、为准提总含一切诸真言故:

  准提能含诸咒。诸咒不含准提。如大海能摄百川。百川不摄大海(准提总含诸咒如下所明)

  ‘谓准提真言总含诸部神咒。

  问曰:云何得知准提总含诸部神咒?

  答谓:一藏经中神咒。不出二十五部:

  一、佛部:谓诸佛咒。

  二、莲华部:谓诸菩萨咒。

  三、金刚部:谓诸金刚神咒。

  四、宝部:谓诸天咒。

  五、羯磨部:谓诸鬼神咒。

  此五部每部复各有五。即成二十五部。今准提总摄二十五部。

  故准提经云:独部别行总摄二十五部。又云若欲召二十五部天魔等。专诵此咒随请必至。又云五部金刚四天王。共结总持三昧界

  又大教王经云七俱胝如来三身。赞说准提菩萨真言。能度一切贤圣。

  若人持诵。一切所求悉得成就。不久证得大准提果。是知准提真言。密藏之中最为第一。是真言之母神咒之王

  (准提真言既总摄二十五部真言。准提镜坛亦总摄二十五部坛法。谓二十五部中坛法。或用形像印法梵字等。各各不同。今准提镜坛。总摄此一切诸坛法也。故准提经云。总摄二十五部大曼荼罗。’(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卷上·密教心要)

  日本的赖瑜大师写的 ‘秘钞问答--准胝篇’其中有一段提到:

  ‘无畏大道场法中出之说功能云:“若诵此准提真言一遍。即同诵一切陀罗尼一遍。”’

  所以圆通集所说:‘准提真言总含诸部神咒’应该不是道殿大师所推测的言论,因为日本的著述有谈到此概念:‘诵此准提真言一遍。即同诵一切陀罗尼一遍’

  房山石经的准提大身咒之“七俱胝启请”也说到:‘五部金刚四天王。共结总持三昧界’

  【金刚界五部】  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法门,转在迷之九识,成五种之果智,故分类为五部。

  一、莲华部,众生心中有本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在六道生死之泥中,不染不垢,犹如莲华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故名莲华部;

  二、金刚部,众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经无数劫,不朽不坯,能破烦恼,如金刚之久埋泥中,不朽不坯,故名金刚部;

  三、佛部,此理智在凡位未显,入果位则理智显现,觉道圆满,故名佛部;

  四、宝部,佛之万德圆满中,福德无边,故名宝部;

  五、羯磨部,羯磨华译作业,佛为众生而垂愍,成办一切之事业,名羯磨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二十五部】 (术语)金刚界之五智为五部,五智互具五智。则为二十五部。

  秘藏记下曰:“建立二十五部,如何五部即五智,一智所互具五智,所以成二十五部,如是展转有无量部。”

  且约阿[门@(人/(人*人))]佛言之,则阿[门@(人/(人*人))]佛为中台之法界体性智,萨王爱喜之四菩萨为其余之四智。

  更约金刚萨埵言之,则金刚萨埵为中台之法界体性智,欲触爱慢之四眷属为其余之四智。金刚界理趣会之曼荼罗是也。

  如是一一之法,皆具五智,则有无尽无数之意。故谓之无量部。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所以准提咒既然能摄他咒功德则对于末法薄福恶业众生是很方便的法门,能以少力而得多功,就末学所接触的一些案例,多数人持准提咒都能很容易与准提佛母相应,得其护佑。

  黄念祖上师也说过:‘准提的功德很大,一念准提准提就到,各个本尊都有自己的愿力,不一样的。准提有特殊的愿力,一念他就到。你好好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派二十五个大菩萨保护你,各个法它都有特殊优胜的地方。《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看过吧?念准提的人可以看《显密圆通》。《显密圆通》专门讲准提咒,它赞叹准提咒,那样会增加很大的信心。准提咒可以不要念那么长,念咒心,念个咒心就够了。’

  这除了是准提佛母与汉地众生有缘外,能以少力得多分相应,岂非五部总摄之功?

  三、 容易修学受持

  (1)咒字方面:

  有不少咒功德广大不可思议,但由于篇幅过大对于一般众生或许难以受持。而准提咒的根本咒不长,对长咒而言只能算是短篇的。而心咒只有九字,更容易受持,而且咒音有押韵重复之处,容易记忆。不需背诵多时即能上手。

  而且准提咒根本咒及心咒的梵音没有弹舌音,对于学不会弹舌咒音的人而言,非常容易学习。而且准提咒的梵音也非常简易,没有特殊难发的音。要学会标准的梵音准提咒音并不难。

  (1)条件方面:

  准提独部法条件宽容,若在家人饮酒食肉有妻子不简净秽。但依其法无不成就。如果暂时无法断除恶习者,如法修学也能够有所成就。

  此独部法不同诸部,诸部包括了佛部仪轨的准提法(即不空、金刚智译的仪轨)这些都要广修供养掘地作坛作曼陀罗。

  独部法只需一镜即成坛城。

  道殿大师说密分五部,而准提一咒最灵最胜,而准提诸译中又以善无畏大师所译:‘七俱胝独部法’是最为提纲契领的法门,赞为:‘诸坛之领袖,七众之药饵’。

  这里道殿大师即是说:

  ‘准提法在梵本中有十万偈之多,汉地已翻译的有各位大师的种种版本,虽然仪式有点不一样,但这些经典之中就属善无畏大师译的:‘七俱胝独部法’,是最总摄一切也最契心要的译本,是准提法种种坛城中作为主导的一种坛城法,也是能广度七众的法门,因此,可以流传及以此为依怙。东夏的高僧大德没有不依此法而持诵的。’

  四、 能灭罪障生福慧

  很多咒语及佛法都能灭罪生福,而准提咒亦是如此,有灭罪生福的功德。

  经文之灭罪功德文整理如下:

  灭罪无余益:

  1、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八十万遍。无量劫来所造五无间等。一切诸罪皆悉消灭。(诃罗译)

  2、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来五无间等一切诸罪。悉灭无余。(智译)

  3、若有修真言之行出家在家菩萨。诵持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造十恶、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不空译)

  4、佛言此咒及印能灭十恶五逆一切重罪(无畏译)

  十恶四重五无间罪之解释:

  十恶有三品,故有三途之异,五逆则必堕于无间地狱。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境颠倒,纵此感情于身口意,动与理乖,成此十恶也。

  由于身造者三:

  一、杀 杀谓杀害生命。

  二、盗 盗谓盗取财物。

  三、淫 淫谓淫狎行动。

  由于口造者四:

  四、妄语 妄语,谓虚诳不实之语。

  五、绮语 绮语,谓杂秽不正之语。

  六、恶口 恶口,谓骂詈恼人之语。

  七、两舌 两舌,谓离间两方之语。

  由于意造者三:

  八、悭贪 悭吝贪著。

  九、嗔恚 嗔恚忿怒。

  十、邪见 闇昧迷理。

  (FROM:【佛学次第统编(明,杨卓)】)

  【十恶果报】

  ﹝出华严经﹞

  谓众生前世造十恶业,感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报。受是苦尽,若生人中,余业未尽,每一恶中,复受二种果报,故名十恶果报也。

  [一、杀生果报],谓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是名杀生果报。

  [二、偷盗果报],谓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是名偷盗果报。

  [三、邪淫果报],谓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是名邪淫果报。

  [四、妄语果报],谓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是名妄语果报。

  [五、两舌果报],谓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是名两舌果报。

  [六、恶口果报],谓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是名恶口果报。

  [七、绮语果报],谓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信,二者语不明了,是名绮语果报。

  [八、贪欲果报],谓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是名贪欲果报。

  [九、嗔恚果报],谓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常被于他之所恼害,是名嗔恚果报。

  [十、邪见果报],谓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是名邪见果报。

  【五逆】

  又作五逆罪。即五重罪。指罪大恶极,极逆于理者。有大乘五逆、小乘五逆之分。

  (一)小乘五逆(单五逆)指:害母(梵 ma^tr!-gha^ta,又作杀母)、害父(梵 pitr!-gha^ta,又作杀父)、害阿罗汉(梵 arhad-gha^ta,又作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梵 tatha^gatasya^ntike dus!t!a-citta-rudhirotpa^dana,又作出佛身血)、破僧(梵 sam!gha-bheda,又作破和合僧、斗乱众僧)等五者。

  前二者为弃恩田,后三者则坏德田,故称五逆、五重罪。以其行为将成为堕无间地狱之因,故亦称五无间业(梵 pan~ca anantarya-karma^N!i),略称五无间或五不救罪。

\

  分别而言,前三者指故意杀害父、母、阿罗汉。破和合僧复分为二,离开原来所属之教团,而成立新教团,行布萨、羯磨等事,称破羯磨僧;若立异师异说,而另组教团,则称破法轮僧。

  此外,俱舍论卷十八载,五无间同类业(梵 pan~ca upa^nantari^ya^N!i),又作近五无间、五无间同分、近五逆、类似五逆。即与上述之五无间业同类之五种罪业,指:污母阿罗汉尼(梵 ma^tur arhantya^ du^s!aN!am)、杀住定地菩萨(梵 niyatabhu^misthitasya bodhisattvasya ma^raN!am)、杀有学圣者(梵 s/aiks!asya ma^raN!am)、夺僧合缘(梵 sam!gha^yadva^raharaN!am)及破窣堵波(梵 stu^pabhedanam)。

  (二)大乘五逆(复五逆),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举出五大根本重罪,即:

  (1)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之物。或教唆他人行此等事,而心生欢喜。

  (2)毁谤声闻、缘觉以及大乘法。

  (3)妨碍出家人修行,或杀害出家人。

  (4)犯小乘五逆罪之一。

  (5)主张所有皆无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不畏后世果报,而教唆他人行十恶等。

  慧沼于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中,将小乘五逆中之杀父、杀母合为一项,再加上诽谤正法(佛法)一项,而成立三乘通说之五逆。

  关于五逆罪之轻重,大乘义章卷七说杀父最轻,杀母次轻,杀阿罗汉罪复转重,出佛身血转转弥重,破和合僧最重。[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四分律卷四十六、十诵律卷三十六、俱舍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九、顺正理论卷四十三、瑜伽论记卷三上、卷五、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八]p1142(FROM:【佛光大辞典(慈怡 主编)】)

  【四波罗夷】(四重罪):

  梵语 catva^rah! pa^ra^jika^ dharma^h!,巴利语 catta^ro pa^ra^jika^ dhamma^。又作四波罗夷法、四波罗市迦法、四极恶法、四他胜法、四波罗夷戒。略称四夷、四夷戒。有二种说法:

  <一>指比丘应远离之四种根本重罪。又称四波罗夷罪、四种根本罪。略称淫盗杀妄。即比丘所受持之具足戒中属波罗夷一类之四戒:

  (一)大淫戒(梵 a-brahma-carya,巴a-brahma-cariya),又作非梵行戒、不净行戒、淫戒、不净行学处。淫,指耽溺于女色;不净行,指自爱著染污之心所作之行业;非梵行,指染污净戒而退失圣道之不清净行。故禁止比丘与人或畜行淫。

  (二)大盗戒(梵 adatta^da^na,巴 adinna^da^na),又作不与取戒、偷盗戒、盗戒、取学处。即禁止以盗心取得非给与之物。所盗之物可分三类:(1)三宝物,指佛物、法物、僧物。(2)人物,指世间人之所有物。(3)非畜物,指天神、鬼神之物。

  (三)大杀戒(梵 vadha,badha,巴同),又作杀人戒、杀戒、断人命学处。即禁止杀人,或教唆杀人。杀畜牲则称小杀戒,或杀畜牲戒。

  (四)大妄语戒(梵 mr!s!a^-va^da uttara-manus!ya-dharma,巴 musa^-va^da uttari-manussa-dhamma),又作大妄戒、妄说过人法戒、妄说自得上人法学处、上人法、过人法、妄说上人法。即禁止于未体得上人法时,妄说证悟之语。

  上记之四罪为极重罪,触犯者不得与比丘众共住。[四分律卷一、卷四、五分律卷一、卷二、十诵律卷一、卷二、摩诃僧祇律卷一至卷四、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卷三、四分律比丘戒本]((参照:波罗夷)3442)

  <二>指密教行者所受持之四种重禁。又作四重戒。即:

  (一)不应舍正法戒,禁止舍离正法而起邪行。如来之一切正教皆当修行,并受持、诵读,无厌足之心,犹如大海吞纳百川;若分别诸乘之了义与不了义,而产生弃舍任何一法之心,及造作邪行,即触犯第一波罗夷罪。

  (二)不应舍离菩提心戒,菩提心为菩萨六度万行之标帜,犹如世间大将之旌旗;旌旗丧失则三军败北,堕于他胜处,菩萨若舍离菩提心则万行败坏,即触犯第二波罗夷罪。

  (三)于一切法不应悭吝戒,诸胜法皆如来于因位舍弃僮仆床座乃至身命,勤苦修行所得,为一切众生父母之遗产,而非属某一人所有。若行者不舍正法,不离菩提心,却悭吝于正法,不愿见机惠施,其罪如同盗取三宝物,即触犯第三波罗夷罪。

  (四)勿于一切众生作不饶益行戒,菩萨发菩提心修万行,愿普遍摄化一切众生;若造作不利于众生之行,即生起障道之因缘,违犯菩萨之四摄法,乃触犯第四波罗夷罪。

  或以四重禁戒配于三聚净戒及三种菩提心,即不应舍正法戒相当于摄律仪戒、三摩地菩提心,不应舍离菩提心戒相当于摄善法戒、胜义菩提心,于一切法不应悭吝戒及勿于一切众生作不饶益行戒相当于摄众生戒、行愿菩提心。[大日经卷二具缘品、大日经疏卷九、大日经义释卷六、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五]p1720(FROM:【佛光大辞典(慈怡 主编)】)

  可以见得如法持准提咒能灭除以上之极重之罪。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赞曰:‘ 天上及世间,受福如佛等 ’

  由此偈观之,至心虔诚修持准提法,能得大福报、大智慧。以此咒感召之福德力能于人天中得如佛般的福报。所以释迦佛当初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以此法对治救度薄福之众生。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福报,没有世间福报者,要学佛法是非常难的。一般初机行者,并不是像不退转的大菩萨,对于五浊恶世的种种危难艰困的环境都能自在面对。

  对于业重障深凡夫,你不能期望他们作佛菩萨的难忍苦行,这是不太可能的。对于这种情形,佛开演了净土法门,以使怯懦众生能有一个安稳的修学佛法之环境,以免退转堕落。

  同样的佛也慈悲为不同根性的众生开示了可以令其离苦得乐的法门。如为世人所熟知的准提法门。

  经文记载:‘薄伽梵在名称大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并诸菩萨。及诸天龙八部前后围绕。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即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

  在准提经典里也有说到:

  1、所有资具随意充足(诃罗译)

  2、所有资具随意充足(智译)

  3、所生之处…丰饶财宝(不空译)

  4、若是在家菩萨。修持戒行坚固不退.....若下生人间。当为帝王家子。或贵族家生(智译)

  5、若是在家菩萨。修持戒行坚固不退......或于人间常作国王。不堕恶趣(不空译)

  6、佛言若人无福德相。求官不迁。对镜常诵此咒。福德官当能称遂(善无畏译)

  7、若复有人无福无相。求官无迁贫苦所逼。每十斋日常诵此咒。能令现世得转轮王位。所求官克当称遂(无畏译)

  这些都是修准提法所致的人天福。可见准提咒能得如帝王般的福报。所以宗传灯录中云:“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

  五、 能消灾免难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赞曰:‘一切诸大难,无能侵是人 ’

  由此偈观之,至心虔诚修持准提法,一切的灾难不能够对行者侵害。

  一般我们所知人类的灾难,是刀兵怨贼野兽等种种的险难的侵害。而所谓的“大难”就是指很严重的灾难。现今的世局正是灾难频传,有地震、海啸、劫盗等等。

  五浊恶世,人世间总有苦厄灾难,在大悲咒经里就有提到十五种恶死(十五恶死者:饥饿困苦死。枷禁杖楚死。怨家仇对死。军阵相杀死。豺狼恶兽残害死。毒蛇蚖蝎所中死。水火焚漂死。毒药所中死。蛊毒害死。狂乱失念死。山树崖岸坠落死。恶人厌魅死。邪神恶鬼得便死。恶病缠身死。非分自害死)

  这是人世间的悲剧,而准提佛母能给予仰信者最大的安慰与救度,只要您诚心修持。

  我人生活在如此不安的局势中,准提佛母能给予众生安心,正如释迦佛为未来薄福恶业众生所说,如法至诚修持能增福德寿、祛除灾难、保佑平安。最终能解脱生死、究竟成佛。

  经中言:

  ◎若有在家善男女等诵持之者。其家无有灾横病苦之所恼害。

  ◎若在路行诵此咒。无有贼盗恶兽等畏(诃罗译)

  ◎若欲往渡江河大海。诵咒而渡无有水中恶兽等难(诃罗译)

  ◎若乞食时常持此咒。不为恶人恶狗等类之所恼害。(诃罗译)

  ◎若在路夜行念诵不阙。无有贼盗。及虎狼恶魅鬼等怖畏难处。持心念诵并作护身。彼等诸难即皆自灭或发菩提心或生怖畏。或有言说心求免离若被执缚即自解脱(智译)

  ◎若欲渡江河大海。水中所有龙鼋等畏。念诵亦如前法即得不怖(智译)

  ◎若乞食时常持此陀罗尼。不为恶人恶狗等类之所侵害。乞食易得(智译)

  ◎若有王难被系闭枷锁禁其身者。诵此陀罗尼即得解脱(智译)

  ◎若在路行。诵此真言。不被贼劫伤损。亦离诸恶禽兽等难(不空译)

  ◎若于江河中行。诵此真言不被漂溺及水中恶龙摩竭鼋鼍等伤害(不空译)

  ◎若被囚禁系闭者。诵此陀罗尼速得解脱(不空译)

  ◎若常诵持水不能溺火不能烧。毒药刀兵怨病皆不能害(无畏译)

  六、 能究竟解脱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赞曰:‘ 从兹如意宝,定获无等等。 ’

  准提法的性质可以让无量众生得证佛道,故云此法能出生诸佛,七俱胝那么多的佛依靠这一个‘母法’、‘根本法’而成佛的,名为七俱胝佛母准提法、咒。

  准提法得菩萨位之经证:

  ◎于高山顶上念诵一俱胝遍。金刚手菩萨将此人领五百六十人。同共阿苏罗宫。寿命一劫。得见弥勒菩萨。听闻正法。闻法已获菩萨地得不退转(不空译)

  ◎若欲求见观自在菩萨。或多罗菩萨或金刚手菩萨等。如前修习。是诸菩萨必为现身。安慰行人与满所愿。乃至或作敬爱等法。或求种种圣药。或求阿苏啰王位。或求持明天位。如是之事必获成就。若久久修习专注不退。乃至菩萨之位亦可获得(法贤译)

  ◎行人往前正觉山顶。于佛塔前常持钵食。诵大明一俱胝。诵数满已。得见金刚手菩萨。菩萨自引行人入吉祥门。告行人言汝入此门。无诸魔难所求愿满。离一切怖受大快乐。而于将来得见慈氏。闻说妙法证菩萨地乃至或得阿吠[口*缚]哩底迦菩萨之位。(法贤译)

  阿吠[口*缚]哩底迦菩萨、获菩萨地得不退转,不退转菩萨是八地菩萨。

  阿吠[口*缚]哩底迦(Avaivartika)菩萨: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

  阿吠[口*缚]哩底迦菩萨即是“不退转菩萨”又称“八地菩萨”。

  而准提法证佛果之经证如下:

  ◎若是在家菩萨。修持戒行坚固不退。速得成就无上菩提。(智译)

  ◎应知罪灭。即成先行。然后依法画本像。或三时或四时或六时。依法供养求世间出世间悉地。乃至无上菩提皆悉获得(不空译)

  ◎若出家菩萨具诸禁戒。三时念诵依教修行。现生所求出世间悉地定慧现前。证地波罗蜜。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不空译)

  ◎结斋具戒。一心清净依法诵持。不转此身即证菩提有大功力(善无畏译)

  “无上正等正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新译,意思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亦即“究竟圆满的佛果”(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居士编著)

  由以上经文之圣言量可知,修准提法之最高成就:“现生所求出世间悉地定慧现前。证地波罗蜜。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不空 译)”、“不转此身即证菩提有大功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