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文网

净土眼藏

发布时间:2022-07-18 10:24:14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佛出世弘传无量妙法,以各种方便法门,救度颠倒妄想执著的众生脱离苦海。净土宗自庐山东林寺慧远祖师至今印光大师十三祖,都主要依据三经一论----《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大乘无量寿经》和《往生论》;其它各经论也都处处提示。恩师徐老言:在佛所说的无量法门中,念佛是最方便的一种,其中持名念佛,是一种特别法门,称为易行道。所以历来禅、教、律、密各宗大德,发愿回向,求生极乐,以迅速圆满功行的很多。

  就我心密初祖大愚祖师,也是在庐山东林寺苦修般舟三昧, 日夜经行, 不坐不卧,恒持弥陀圣号不断,三五日后,双腿浮肿,寸步难行,乃咬紧牙关,用手爬行,每前进一步,须经艰巨努力。于力尽爬不动时,立誓除死方休,以身体滚动前进。经此艰苦卓绝的奋斗,偷心死尽,泯然深入大定,感普贤菩萨现身,为之灌顶,授以心中心密法,并谓大藏经中有此法本即《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心密至今大弘于世受益者不计其数,每每想起大愚祖师苦修般舟三昧,都止不住含泪膜拜!南岳慧思禅师的净土往生传曰:若十人能修般舟三昧,随其所须,吾当资给,如无此人,吾其去矣!

  恩师徐老所谈净土修持法要是经过多年,真实修持实践,从自性流露而来,十分珍贵为现实众生留下了解脱往生净土的方便易行的窍决,人天共赞,十方共鸣,功勋无量。

  恩师徐老在圆寂前几月招我,再三叮嘱曰:“2007年3月5日走期间大家可念佛敲引磬念四字洪名,给大家种福田,走后停放十天荼毗。”我长跪合掌请求上师长久住世,上师微笑着摸着我的头说:“我并没有离开你们啊!”我随即含泪写下《祈请上师住世文》!

  《祈请上师住世文》

  伟大慈悲的上师啊,您就是佛!

  祈求您常住世间!

  众生需要您那清净的戒体;

  众生需要您那自在无漏的禅定;

  众生需要您那般若之光的照耀;

  众生需要您那大慈悲的摄受;

  无为的大慈悲根本上师啊,

  祈求您永住世间,常转*轮!

  弟子来生顶礼!

  2007年1月19日

  上师走后留下了全身舍利,尤其是完整的头舍利和舌舍利,从历史上看很少见。与佛无别的舌舍利,实在是智慧慈悲的最高结晶,也是佛一般的功德庄严。

  我等初学弟子只能刻苦修行,争取早日离苦,发起慈悲心,发起无分别心,发起无所求心,发起无所得心,发起平等心,发起成佛的心,以报师恩佛恩!

  今有寂照居士转交给我恩师徐老的《书信集》和《净土文集》,我看后十分欢喜。其中《书信集》收集前许洪亮居士曾打电话给我说过,我也十分赞同。许洪亮居士发菩萨心,今又发心编辑恩师徐老的《净土文集》,难得可贵,我随喜赞叹。由于本人文化有限,无法细致地表述,还望天下各路大德善知识怜悯摄受为谢!

  顶礼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顶礼西天东土历代祖师!

  顶礼天下弘宗演教善知识!

  顶礼根本上师徐恒志阿阇黎!

  古儿山初学惭愧沙门来生和南

  於2009年8月22日

  一、《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座》序

  佛法流传世间二千五百多年,或渐或顿,或显或密,以无量法门引导众生,就路还家,同证菩提;其中净土念佛法门,更是下手简易契理契机的殊胜法门,所以历来高僧、大德无不极力赞叹,苦心弘扬,以期一切众生背尘合觉,离苦得乐,化除烦恼,了脱生死,解决生命史上这一重大问题。

  黄念祖老居士正是这样一位大德。老居士法号龙尊,亦名心示,生于一九一三年三月,幼年早孤,母梅太夫人笃信佛教,礼敬三宝,居士常随侍左右,听经闻法,并得净宗大德梅光羲老居士开示熏陶,尽力栽培。二十岁时,在北京工学院学习时,见到了《金刚经》,对“无住生心”妙旨深有体会,当时自觉如醍醐灌顶。从此进一步深信佛教。抗战期间,曾皈依当代禅宗大德虚云老法师;皈依密宗红教大德诺那上师嫡传弟子莲华正觉王上师及白教大德贡噶上师。抗战胜利后,经梅老居士引荐,参谒净宗大德夏莲居大师,深蒙奖掖,成为入室弟子。夏莲老出入儒佛,显密融通,尤其对净土能深入参研。曾居楼三年,稿经十易,集成《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1959年黄老居士承莲华精舍金刚阿阇梨位。

  黄老居士虽深入禅密,融会贯通,但悲心恳切,常以净土法门示导行人,认为此法善巧方便,一句弥陀能摄佛功德成自功德,若能从事持达理持,便可转凡心成佛心,远离众苦速登莲邦。1979年发心注解《大经》(即《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历时六载,稿经三易,以有病之身,奋力完成。我忝为校阅,觉此解引经据典,博大精深,从此常通鱼雁获益良多。1987年《大经解》印成,流通海内外,使法界有情,普沾法益。嗣后,又以通俗笔调撰述《大经白话解》,由于劳顿过度,仅述一半,老居士竟于1992年3月27日凌晨示疾往生。众生失导,同深悲仰!老人在临终时洒然一笑,了无挂碍;荼毗后获坚固子百余粒,大士现瑞,永为道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黄老居士曾应邀在北京讲授《大经》,听讲者约二百人左右。所讲有事有理,契理契机,深入浅出,法喻交显,使人闻后憬然念生死苦,发菩提心。果晨居士等几位同修,集中力量,将70盒磁带边听边写,记录成文,前后历时二年,其间斟酌推敲,煞费苦心,在三宝加持下终于完成菩提心愿,深为赞仰!为此略叙缘起,普愿法界有情,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莲开九品,果证无生,不负黄念祖老居士弘法利生,导归极乐的无尽悲愿!

  徐恒志

  2001年10月

  (原载于《书简吟草》)

  二、记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经因缘

  徐恒志

  北京黄念祖老居士是一位显密双修、宗教俱通的大德。他经净宗大德夏莲居老居士的嘱咐,发心解释《大乘无量寿经》(会集本,后称《大经》),前后历时六年,遍览群籍、广引博征。一部《大经》把净宗心髓阐述无遗,真可谓冥心孤诣,饶益当来!近年他不顾年迈体弱,继续撰写《大经白话解》,为法忘身,悲愿无尽!老人家已于1992年3月27日安祥往生,遗体柔软,并发异香,荼毗后,获五色舍利数百余粒,瑞相昭著,叹为稀有。大德云亡,回忆往事,不胜感慨!

  《无量寿经》是净土宗主要经典之一。根据清代沈善登居士的考证,此经由于世尊多次宣说,梵本不一,译本尤多,自汉至宋,凡有十二译,宋元以后,仅存五译。后来王龙舒、彭际清、魏承贯诸大德,鉴于五译互有优劣彰晦,又校辑、会译了三种,但或不依梵本,未顺译法,或去取旧文,不尽妥善;甚至不取原语,任意行文。夏莲居老居士为防后世因袭,甚至纂改经文,对译本、会本独多的《无量寿经》发愿重行会集。据黄念老所著的《大经解》说:夏老居士于1932年起,“掩关津门,阅时三载,遍探五种原译,洞察三家校本,无一语不详参,无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祷佛前,千斟万酌,时萦梦寐。及其成也,四众欢喜。”梅光羲老居士赞叹说:“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这已为举世所公认,并将本经采入新印之《续藏》中。佛法如大海,深广无量,唯信能入,唯智能度。目前各地学习、读诵《大乘无量寿经》的热潮正在形成,《大经》放光,众生蒙庥!

  约在1986年6月黄念老完成了《大乘无量寿经解》,当时上海佛教协会出版流通组负责人郑颂英老居士深为赞叹,发心付印流通,要我先作一番校阅,自念德薄慧浅,恐难胜任。继念夏公与黄老发愿会集与注解《大经》,十年辛苦,难能可贵,岂可任其搁置!于是将原稿,细为校阅,历时一年,校正七次,并与黄老居士往返通信二十次,慎思明辨,共同切磋。黄老教眼洞彻,行解相应,且处处卑以自牧,使我深受教益。1986年11月19日,黄老来信说:“拙著蒙大德发无上菩提之心,独力校对改正,既以所提之四项原则,修改印刷错误,复重审拙稿,亲校古籍……念祖赞佩感叹,无以复加,惟有顶礼、顶礼、再顶礼,以表感谢之忱……对念祖所下文,内中如有欠妥之处,敬祈一并校正,因当前正是良机。敬请大德把住此关……”至诚恳切,感人肺腑!在校经过程中,黄念老发现文中“念祖”二字,排印中并未向右缩进半格,坚决要求改进,以示谦卑,他的谦虚谨慎作风,于此可见一斑。感佩之余,我在1986年12月曾写信给他,对他的道德文章表示敬仰:“素闻大德乃久修大士,戒德严净,定慧圆明,显密融贯,宗说俱通,愍众生之沉溺,作苦海之慈航,发愿释经,冀广弘化,今复得郑颂英老居士之赞助,付之梨枣,时节因缘信不可思议也。行见《大经》重光,泽被含灵,莲公与大德剖心沥血,功在万世!后学德薄慧浅,难副厚望,爱语相摄,弥增惶恐!”

  1987年8月1日,黄念老来信说:“现已办妥出国手续,静待美国维州莲华精舍派人伴同赴美。”并谓,“此行虽以传扬密法为主,但同时将弘讲净土法门。”他希望我在8月上旬先将《大经解》印刷清样寄去一份。在这封信中,他还自述修证过程说:“弟从南禅打开缺口后,以密法为基本修持,以宏净为根本愿力,美言之为圆融,质言之,则是个四不象,老老大大,罗啰嗦嗦,海外归来后,应知所自返矣。”一段谦光,尤使人肃然起敬!

  他老人家在美国华盛顿,由于说话过多,特别在临走数日问道者络绎不绝,造成嗓音沙哑,几乎不能出声,中气大伤,劳顿不堪,归来后尽量休息,渐渐平复。来信说:“此行幸蒙上师三宝加被,超额完成任务。此次赴美之主要目的本为美国维州及台北两地莲华精舍之骨干传讲无上密乘,不料能与华盛顿之华府佛教会结一殊胜因缘。其会长净空法师早于今年四月到华府大讲夏师所会之《大乘无量寿经》,并引用弟为此经所写之跋语一小段,印为讲习之篇首,激发大众。”信中特别说明,所谓莲华精舍,是他的灌顶师贝麻布达金刚阿阇黎继承诺那祖师和贡噶上师所传之无上密乘而创建之红白教道场。并说:“先师示寂海南,预立之遗嘱经组织传到北京,命弟继承弘法。此事弟在国内始终保密,但在国外则流传甚广。”黄念老弘净土于国内,传密法于国外,随机施教,方便接引,他的悲愿与智慧,实不可限量!

  据老人家告诉我,净空法师出家前是台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的弟子。李老对于内典及《易经》都有很深造诣,德高望重,为台人所敬仰,李炳老是黄念老导师北夏(夏莲居老居士)南梅(梅光羲老居士)的弟子。后来黄老与净空法师两位大德都发愿弘扬净土法门,广度群萌,可见因缘和合,都非偶然。黄老在1987年10月的一封信中告我:“李氏前岁往生,寿九十余(九十七岁),据净空法师云:李氏生前念佛时,曾亲至极乐世界。至于先师夏老在天津闭关时,如是境界,当属初步,当念佛功纯之时,其妙境实不可说。”两位尊宿皆以专一念佛,亲得受用,足证我佛慈悲,开此超情离见、广大微妙法门,导三根出火宅,济群盲于衽席,大恩大德,真是粉身难报!

  现在黄老居士西归已逾半年,捧读遗书,回忆前尘,使人仰止弥深!但愿他老人家分身尘刹,乘愿再来,广济含灵,同登彼岸,圆满成就无上菩提。

  (原载于一九九二年《法音》杂志)

  三、《观经白话译义》序

  释迦如来说了无量法门,以适应不同根性,其中念佛求生极乐净土,是一种特别法门。念佛法门又可分为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观无量寿佛经》是佛过去在中印度摩竭陀国王舍城的王宫内,应国王夫人韦提希的要求所说。当时太子阿阇世把父亲频婆娑罗王囚禁在牢房内,并把母后韦提希也在深宫里禁闭起来,使不能接济王的饮食。韦提希忧愁万分,无可奈何,便遥礼佛陀,哀求指示清静生处,不愿再住此五浊恶世。佛便以威神力详细开示了十六种观法,以便韦提希及后世的一切凡夫,修此净业,往生乐土。经中所说虽以观想为主,但也包含了其他三种法门:前十二观是观想念佛,第十三观是观像念佛,后三观是持名念佛;如果了知能观所观都不离自性,都不可思议,便是实相念佛了。所以此经可以说是念佛法门的综合性经典。

  十六种妙观包括观佛、菩萨的身相和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学人通过观想,一心清净,诸佛法身,便入众生心想中,含融互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生佛不二的性体,便可彻证。但观境深细,凡夫障重,可能心力不及,佛又慈悲开示三根普被的持名念佛法门,这是转凡成圣的洪炉,畅佛本怀的大法,使下根人可以可以带业往生,中根人可以断见思惑往生,上根人可以破无明往生。如果没有持名念佛的善行方便,一切苦恼众生,怎能出火海而登彼岸!?目前,有些学人认为经中并未提及“带业往生”,因此觉得非消尽惑业,不能往生,这是执着文字,未查经义,把横超妙法,视同竖出行门,不知他力法门的殊胜,不免辜负佛慈了。至于如何行持观想,有一定的层次和方法,最好要在善知识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偏差。

  佛经文字很深,义理深奥、微妙,不易被人们所理解,故“佛经白话化”已成为越来越多学人的需要,也是时代文化所提出的要求。但佛经译白,要做到在义理上不增减,不失真;在文字修养和表达能力上,也能达到高水平,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林凡音居士有鉴于此,在编写《佛陀的遗教》以后,又以语体编译了此经,使之通俗易懂。为了理顺前后文句,根据经义采取了“译义”的方法——适当地作了一些演绎和补充,这是一种介乎“白化佛经”和“白化解释”二者之间的另一种类型,也是一种合乎当前需要的尝试,希望大家阅读后不吝指教。因此,略序缘起,普愿读到此书的善信,同修净业,共出苦海。同时,也希望把通俗化的弘法工作,不断地推向前进,为完成续佛慧命的历史使命而努力!

  徐恒志

  1987年4月

  (原载于《书简吟草》)

  四、《明理念佛论》序

  佛法汪洋浩瀚,博大精深,世出世间大无不包,细无不举;在修行法门上,也是禅、净、律、密教,各宗具备;尤以净土持名法门,被普遍受持,使业海众生,得以出水火而登衽席,功德巍巍。所以释迦如来无问自说,十方诸佛同声赞叹,真是不可思议的大事因缘!

  佛法以般若为先导,以般若为佛母,若不以般若观照,明悟理体,难免着相粘境,心外取法,这样舍本逐末,岂不成为外道?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教内别传,下手易而成功高,三根普被:上根人破无明,见法性,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心佛不二,能所双忘,理上念到一心不乱的,生实报庄严土;中根人断见思惑,出三界狱,念到事一心不乱的,生方便有余土。下根人虽惑业未断,但至诚恳切,十念一念,即生成就,也可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若无净土法门,广大罪苦众生实无从出离生死大海,登菩提彼岸。虽然如此,但从佛法的根本上说,明理体,悟实相,实为修证的要领,成道的关键,净土法门并不例外,念佛而明理,明理而念佛,成就自不一样。

  满树声居士,攻《易经》、习科学、学中医、修密法,融会贯通,终于领悟“明理念佛”的重要性,常悯知识分子中,“以有思维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圆觉经》)。甚为可惜!于是广引博征,采撷古今大德著述,附以己意,编写成文,不仅冥符佛旨,且以善巧方便,应机施教,功德不可思议!

  此书的出版,实有助于加强净业修持,提高修持层次;有助于知识分子破除我见法执,涵泳真理,庆快平生!因此,略序缘起,深愿见者闻者,同发菩提心,共成无上道,庶不辜负满居士的一番苦心。

  徐恒志

  2000年12月

  (原载于《书简吟草》)

  五、《净宗心要》序

  释迦世尊成道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以无量法门,对治众生种种烦恼,善巧方便地引导众生息妄显真,背尘合觉,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净土念佛法门更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易学易修的殊胜法门;同时也是超情离见,不可思议难信之法。一句弥陀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能使因心,顿同果觉,只要蓦直念去,便可由生灭入于不生灭,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所以佛曾指出:“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进一步说,一句弥陀正是自心实相,正是法界全体,“一声弥陀一声心”,所以古德偈云:“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近世修净土法门的人,非常普遍,但大都着眼于下品带业往生,对念佛明心这一要领,很少注意。实际上,一切佛法都要求息妄显真,明悟自心,净土念佛虽是特别法门,也并不例外,离开心地法门,往往着相粘境,心外取法,难免成为外道。总之,若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逐步能所双忘,根尘脱落,自能证入念佛三昩,而满九品往生的本愿。

  元音老人,根据切身体会,曾对净宗有关义理,进行阐释,道前人所未道,释前人所未释,可谓慧眼独具,妙契心宗,有助于净业学人的加深理解,各如法修持。老人于2000年2月5日圆寂后,由其门人金慨夫居士发心根据遗着,加以编集,方便学人,并志纪念,功德不可思议!其中除《谈谈往生西方的关键问题》曾刋载于1993年《法音》月刋、《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曾刋于《广化文选》、《净土宗之证成》曾刋载于1991年《禅》刋外,《净宗修证语录》则摘自老人所著的《心经抉隐》、《中有成就秘籍》、《恒河大手印.安心法要》、《佛法修证心要》等,《净土修证要义》也为老人悲愿之体现。敬祈净业同修,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莲开九品,果证无生,愿与天下道侣共勉之。

  徐恒志

  2000年8月25日

  (原载于《书简吟草》)

  六、最后的一次救度-------《中有成就秘笈》序

  人生百年,弹指而过,生死大事,岂可草率!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释迦如来觉於众生无始以来六道流转,生生死死,轮回不已,因此发大悲心,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对机施教,因病与药,使众生就路还家,各各回头,复本心性,直证菩提。

  从根本上说,自性本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动不摇,离念灵知,原无生死。但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业重障深,不能解脱。正像普贤行愿品说:“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因此必须剔垢磨光,勤加修持。释迦如来,针对不同根性,说了禅、净、律、密种种法门。其中禅宗适宜上乘根性,净、密两门,则普被三根;尤其是净土法门,把一句洪名作为系心之境,心念耳闻,简单易行,由清静念,入清静心,由都摄六根,而净念相继,念佛三昧和实相正定,法尔现前。但末世学人,往往不务实修,故古来大德有念佛者多,生西者少之叹!

  这本《中有成就秘笈》,原名《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凡生前修不得力,未能解脱,只有依靠本法,在中阴时期得度,作为人生最后一次救度。这本书是西藏秘密部中宝典之一,是红教初祖莲花生大士心印传承,写后藏在洞中,后经大士化身持明羯磨洲大师取出流通,并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伊文思博士和喀齐达瓦桑杜喇嘛将藏文译成英文,再由妙定居士转译成汉文。以后又经孙景风居士觅得藏文原本。多次修正成为现行的译本。心密三祖元音老人,悲心肯切,在九十四岁时,应门人之请,将此书加以演释,广徵博引,充分发挥,实为难得因缘,希望有缘得此作难遭想;如能于生前奉为日课,明记勿忘,对书中文字语句涵泳玩味,通达了解,更将灭罪消业,获得解脱。谨略序缘起,愿法界有情同沾法益。

  徐恒志

  2000年3月

  (原载于《书简吟草》)

  七、《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

  ( 2000年5月)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文字不多,而内容丰富,妙义无尽,谨将大旨略予试释,尚祈诸方大德指正。

  佛在楞严会上,普问诸大菩萨及大阿罗汉:“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当时大势至菩萨与他的同伦五十二位菩萨,都从座起,顶礼佛足,恭敬地说:“我回忆过去恒河沙劫之前,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位如来在一劫中相继出世;最后佛名超日月光,曾教我念佛三昧。”

  念佛法门有四种方便: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其中持名念佛可分为事念和理念。

  一、所谓事念,就是系念于佛,好像有要事待做,忆念不忘。大势至菩萨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忆佛念佛是与持名念佛密切联系的。念时必须字字从心起,字字从口出,字字从耳入,使心念、唇动、耳闻三者打成一片,摄心专注而念。大势至菩萨比作母子相忆:“子若忆母,如母忆子,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因母子天性相关,自然忆念不忘。一切妄想随来随扫,随扫随空;即使有较强境界现前,也不取不舍,只管念佛。由于信真愿切,久久用功,自能折伏现行烦恼,带未断的惑业,出三界的牢笼。这种带业往生,正是“净土法门”的特点所在,命终便生凡圣同居净土;如能念至见惑、思惑(粗惑)逐步断除,证入事一心不乱,命终便生方便有余净土。

  二、所谓理念,就是在事念基础上,即念返观,能念心外,别无所念之佛;所念佛外,别无能念之心,心佛不二,能所双忘。正像印光大师说:“事持佛名,久久可通入理性。”大势至菩萨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谓“心开”,即心得开悟,见本性佛,心既开悟,不得少为足,悟后起修,于一切时,一切处,不稍放逸,保养自性,“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忽然妄想脱落,寂照现前。这正是由执持名号而任运证人无相、无住、无念的清净心态。当此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之际,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心性无染,但不同木石,逐步证人理一心不乱,命终便生实报庄严土,也分证常寂光土。大势至菩萨还在佛前陈述了自己的修证过程:“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菩萨依念佛之因,感得无生忍之果。“无生忍”也叫“无生法忍”心体离念,得无生忍力,名“无生忍”;也即远离生灭的实相理体,破尘沙惑(细惑)后,进破无明(微细惑)、见法性的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和七、八、九地菩萨都证此忍,因理体虽同,功行不无深浅。大势至菩萨位居等觉,所证当然非浅。同时,菩萨不但自利,而且“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接引、摄取念佛之人,往生极乐国土。

  最后,大势至菩萨总结说:“佛问我们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我在六根、六尘、六识的十八界中,并无选择,唯仗一句佛号,都摄六根,使不逐妄迷真,净念相继。”所谓净念,即是正念,也即是无念,久久持名自然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相净念,相继现前;实相妙理,彻底呈露。总的说来,菩萨极力赞叹念佛摄心为“得三摩地第一法门”,给我们业苦众生指出了即浅即深、三根普被、简易直捷、至圆至顿的持名念佛妙法。普愿同修,共同砥砺,横超三界,速证菩提。

  (原载于《徐恒志佛学文集》)

  八、念佛大圆满

  1、净 宗 讲 话

  又名:浅谈持名念佛法门

  (1990年6月)

  一、念佛往生是怎么一回事

  二、持名法门的三大特点

  (一)下手简单,不碍众务

  (二)可浅可深,三根普利

  (三)即生成办,圆证不退

  三、持名法门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积储三种资粮

  (二)具足正助二行

  (三)依靠自他二力

  (四)达到一心不乱

  四、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一)带业往生,还是消业往生

  (二)怎样理解“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三)为什么说“禅净不二”

  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大乘八宗之一。它的教义是以念佛往生净土为目的,所以称为净土宗。净土宗的主要依据是三经一论--《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大乘无量寿经》和《往生论》;此外,千经万论也都处处提示。在佛所说的无量法门中,念佛是最方便的一种,其中持名念佛,是一种特别法门,称为易行道。所以历来禅、教、律、密各宗大德,发愿回向,求生极乐,以迅速圆满功行的很多。现在我们就教言教,站在净土宗的立场,按照净土宗的教义、观点和方法来浅谈持名念佛法门,对广大净宗学人来说,是有普遍实践意义的。

  一、念佛往生是怎么一回事

  学佛的目的,可概括为四句话:断烦恼,了生死,度众生,成佛道。释迎牟尼佛为了救度在生死大海中挣扎着的一切苦难众生,针对惑业的轻重,根机的利钝,敷演无量法门,或顿或渐,或权或实,各随所宣,依法修持,出生死大海,登菩提觉岸。在无量法门中,禅净二门,最有代表性,可以普摄一切法门,因为禅宗主张离心、意、识,直指本性,灵光透露,当下悟入;净宗也正是彻证自心清净之土,心土不二。下手方法,虽各有不同,但都很简要,都是法门中的瑰宝。但禅宗全靠自力,要人在“不思议处”拈取,一旦触及,体认不误,便可开正法眼,得大受用。正象永嘉大师《证道歌》说:“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然而谈何容易!从前有一位姓张的居士作了一首偈:“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遍参无一事,始知虚费草鞋钱。”意思是说:赵州从谂禅师为了心头尚未悄然,八十岁还去行脚参访,但遍参归来后,却又了无所得,徒然化费了草鞋钱!可见宗下意在言外,每使人无从下手,更谈不上解粘去缚。即使伏惑发悟,破参见性,而习气仍在,离了生死尚远,总之仗自力比较困难。所以永明寿禅师语重心长地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它去。”

  净土宗就不同了,除自力外,兼仗他力。《大乘无量寿经》上,载有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其中第十八愿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仗佛慈力,伏惑往生。我们无量劫来起惑造业,还没有解脱,但只要从今以后不造现(新)业,(现业刹那便成过去,故实质上,现业与夙业不二。且业由心造,上根人悟三心不可得,业从何起?虽然如此,仍须顶礼十方诸佛,忏悔余习。中下根人,心地未明,更须“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正如服药必须忘食,否则难以愈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就可往生极乐净土。《佛说阿弥陀经》上,开宗明义地指出:“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二个“有”字份量很重。佛是戒妄语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这说明西方极乐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象我国古代玄学家庄子,常喜以空阔的言词,来论证他的学说:说什么“有个名叫混沌的人,生下来就没有七窍,有人很怜悯他,替他凿了七窍,结果虽然有了七窍,但混沌却死了。”意思是说:天地未分以前,人是无知无识的,等到知识多了,有了七窍,就促使人们早亡。这是一种寓言,实际上没有这回事。

  但是佛教所说十方有无量世界,其中有西方极乐净土,这不但不信佛教的人不会相信,在已信仰佛教教理的知识分子中,也往往表示怀疑。他们的目光始终没有超出所居的地球。他们不知道宇宙在时间上的无限性和空间上的无边性。七十年代以前,人们认识宇宙的边缘还只有100亿光年。1972年发现了距离地球160亿光年的类星体,那时又有人认为160亿光年将意味着宇宙的边缘。但近年来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天文学家又发现了一颗200亿光年远的类星体,代号为PKS2000-330。天文学家预料,新的发现又将引起科学家们关于宇宙范围的新的争论。实际上,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空间是无量无边的。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为佛学作了注脚。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要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根据《华严经》所说:华藏世界海的每一世界种高二十层,每层中有无量诸佛国土,婆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同在刹种第十三层。如果我们只相信佛说的义理,而不相信佛说的事相,这就叫“执理废事”,既废了事,那末理也不圆。因为事与理是对立的统一,从来是不二的。又要知十万亿佛土,并不在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所以古德说:“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因为心性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也不能以大小、内外、远近来衡量,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凡夫的分别情见。心性既没有界限,佛土也原无定向,佛说“从是西方”,是为我们指方立相,使能系心一处,易成念佛三昧。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说:“不颠倒处,全身生极乐莲台;颠倒才生,应念住娑婆国土,即心即土,即土即心,西方去此不远。”这是理事圆融的微妙开示。

  释迦牟尼佛了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惑业深重,愚昧无知,无常执以为常,无我执以为我,苦恼执以为乐,不净执以为净,种种颠倒,根深蒂固,要大家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很不容易。所以从同体大悲心中,无问自说,开示这个持名念佛法门,善巧地将一颗清净佛珠安放在众生染着心中,念念消除烦恼习气,净化心地,往生净土。我们必须不辜负佛的悲心,实践、护持这一广大微妙法门。莲池大师说:“假使驰骋狂慧,耽着顽虚,于自本心,曾未开悟,而轻谈净土,蔑视往生,为害非细。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者也”。这段开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持名法门的三大特点

  持名念佛既是一种特别法门,那么特别在什么地方呢?根据历来祖师大德的教导,大致有下列三个方面:

  (一)下手简单,不碍众务

  就是说,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人人会念,随时随地,提起便是。一念提起便一念是佛,念念提起便念念是佛,虽目的不在见性,见性也自在其中,真可谓“妙契实相,暗合道妙”啊!只要我们在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之间一句弥陀不离心口,至诚恳切,专精用功,便能逐步从有念入无念,即凡心为佛心。即使在人事纷繁,八面应酬的情况下,这一句佛号,仍不妨见缝插针,“竹密何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确是很好的描写。从前湖南衡州地方,流传一个故事:有一位姓王的打铁佬,大家叫他王打铁,一家四口,靠打铁度日。他为了生活,终日在炉旁忙个不休,觉得做人没有什么意思。有一天,有一位出家人,从他的门前经过,王打铁忙上去施礼,要求出家人慈悲,教他一个解决痛苦的方法。那位出家人见他十分诚恳,便到屋里坐下,对他说:“这很简单,你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就是了,你可随着打槌和拉风箱的动作,手里一槌、一拉、一推,口里跟着念起佛号。天天这样,痛苦自然可以解除。”王打铁听后十分高兴,觉得既不碍工作,又可使精神有所寄托。从此一面打铁,一面念佛,不但不感到打铁的辛苦,而且感到很快乐。因为他把全副精神集中在佛号上,整个希望也寄托在极乐世界上。这样念了三年佛,临终时预知时至。一天,他对妻子说“我今天要回家去了。”他妻子惊异地问道:“这里不是你的家吗?还要到什么地方去!”他说:“我的家在西方。”这才使他的妻子知道原来他要往生净土了。不一会,他又站在炉边煨铁,并高声念佛。当把铁煨红取出时,说了一首偈:“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举槌念佛一声,敲下时便去了。异香芬郁,面不改色,从此衡州念佛的风气很盛,可见净土法门,真是难信易行之法啊!

  (二)可浅可深,三根普利:

  这就是说,其它法门往往只适宜于惑业较轻、上根利智的人,对中下根性人不易相应。持名法门却是利钝普摄,三根齐收:

  1.下根人往往表现为烦恼惑业重,分别执着深,甚至多造恶业,不知惭愧,以致众苦逼迫,无法摆脱。这种人如果改过为善,忏悔既往,勇猛回头,并以深切的信愿,执持佛名,从朝至暮,念念相继,久久纯熟;妄想便能逐步减少,执着便能逐步放松;虽没有完全断除见思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六种根本烦恼,或分而为十种惑),但由于依靠真信切愿和自他二力,命终就能带惑往生极乐的“凡圣同居土”。《观经》中说到即使是五逆十恶的人,临命终时,由于生大恐怖,听从善知识的教导,至心念佛十声,也能往生。正象有人被贼追赶,前无出路,后无退路,一心寻船渡江,这时只此一念,更无二念。这样便能伏住惑业,顿出生死。《大智度论》说:“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解形,死苦来迫,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但这种不断惑业,而得往生,决不能侥幸而得,如没有平时笃实念佛功夫,决不可能有临终往生的效应;就是那些作恶多端,能临时十念往生的,也是夙因成熟,故能碰到善友安慰劝勉,便生信发愿,至心念佛,可见仍不离因果的网络。但这种情况,实是万中没有一个二个啊。

  2.中根人惑业较轻,一般说来,能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具足五戒、十善等道德规范,不谋私利,助人为乐,至诚仁厚,表里相应,净化心身,完成人格;并逐步学习四摄六度,实践大乘佛教,打好成佛基础,同时一句洪名不离心口,前句后句,相续不断,在一切顺逆境界上锻炼打磨,日积月累,能在事上念到粗垢脱落,一心不乱,见思烦恼逐步由伏而断,命终便能往生极乐的“方便有余土。”

  3.上根人般若气分较厚,智慧猛利,深信因果,对于实相妙谛,心不惊动,有的参禅明心,有的说法利生,并以清净心,执持名号,回向极乐。他们在念佛名号中,即念即观、即观即念,观念合一、理事双融;了知能念心外,别无所念之佛,所念佛外,别无能念之心,能所不二,心佛一如,在理上念到一心不乱,做到了“恰恰念佛时,恰恰无佛念,无佛恰恰念,当念恰恰无。”这种于念而无念,于相而离相,正是实相念佛和禅净不二的境界。功夫到这一地步,便能破无明,见佛性,了知一句弥陀,即是本觉理性,即是法界全体。也就是说,正当念佛时,此心便是圆融清净宝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何等直捷,何等痛快!所以幽溪大师在《净土生无生论》上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这种人因平时已智慧花开,本性佛见,一期业报终了,便生极乐的“实报庄严土”,因已分破无明,故也分证“常寂光土”。

  众生根性万别千差,修证也有许多层次,三根只是大致的分类。以上总的说明,下根人可以伏惑往生,中根人可以断见思惑往生,上根人可以破无明往生,随各人功行的深浅,所生虽有四土不同,但生到“同居土”,就可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就是说生同居土,就已横生上三土,极乐四土圆融具足。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赞叹净土法门“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以上讲到五逆十恶临终十念便可往生,这不是可浅吗?《华严经》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指导他和华藏世界诸大菩萨,求生极乐,早成正觉;还说到破无明,见佛性的十地菩萨,一切所作都不离念佛。这说明念佛法门正接上根大器,旁及中下根人,这不是可深吗?所以念佛法门是可深可浅的。

  (三)即生成办,圆证不退

  按照一般的修持法门,要经历多番生死,才能脱离三界流转。象初果圣人—须陀洹,断见惑后,要经历天上人间七番生死往返,才能断尽欲界中的九品思惑,然后再进断色、无色界共七十二品思惑,才证第四果—阿罗汉,了脱生死。这是竖出三界,而净土法门就能在这一生中带着惑业往生。往生后,由于境缘殊胜,就不会退转凡夫之位,叫做位不退;并能不断进修,断除见思、尘沙等惑,利济众生,悲愿无尽,叫做行不退;进破无明,中道正念永不退失,叫做念不退。象经中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就是说,往生人中,还有很多已成就了等觉菩萨果位。这说明从凡夫十念成就,带业往生,虽居下下品的位次,但都能即生成办,圆证三种不退,可见净土法门的优越性是无以复加了!

  三、持名法门基本要求和方法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其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里,已开门见山地将持名念佛法门的要领,和盘托出。其中“善根”(因)“福德”(缘)是条件;“执持名号”是方法;“一日至七日”是过程;“一心不乱”和“心不颠倒”是目标;“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和“即得往生”是效果。具体说来,修持名念佛法门,有下列一些基本要求:

  (一)积储三种资粮

  这譬如远游,必须准备资粮。信、愿、行则是往生净土的三种资粮。所以这部《阿弥陀经》以实相为本体,以信、愿、持名为宗旨,以往生不退为力用。在信、愿、持名的宗旨中,以信居首,因为“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有了真信,必能发起切愿和笃行。一个人如果一直怀疑极乐世界是否真有?自己念佛能否往生?他就不可能发起真正的愿行。另外《大乘无量寿经》说上、中、下三辈往生都要发无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观经》则说九品往生,其中包括五逆十恶的下下品人,至心念佛十声,命终便得往生。既能“至心念佛”,必定具足信愿,既有信愿,即是发菩提之心。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又说“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可见修此念佛法门,必须具备这三种资粮。

  (二)具足正助二行

  这就是要求福慧双修,凡是发菩提心,修念佛行,即是正行——善根(亲因);孝养父母,尊敬师长,积极工作,见义勇为,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等等,即是助行——福德(助缘)。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主要是指示我们要具足正助二行,来达到往生的愿望。

  (三)依靠自他二力

  实践佛法首先要依靠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要以“八苦”为师,把修学佛法与人事的磨练结合起来,与痛改习气结合起来,在种种障碍中忍得过,越是在困难中练成的,功夫越靠得住。但净土法门还可兼仗他力,因为阿弥陀佛曾发临终接引的大愿,只要念力猛利,就能感应道交,使我们多障凡夫,十念、一念都可往生。(在《大乘无量寿经》、《观经》和《念佛三昧宝王论》上都有说明。)《称赞净土经》还说:“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北京黄念祖老居士在《大乘无量寿经解》中,把“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二句,看作是“净宗的心髓”。因为佛力加被,行人心才不乱,于是十念相续,便得往生。所以称净土宗是他力法门,是易行道。当然,如果我们不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而误认为念佛法门,轻而易举,留恋尘缘,心存轻慢,正不知何年何月才得解脱哩。从根本上说:众生是弥陀心中之众生,弥陀是众生心中之弥陀,自他二力,正是二而不二的。

  (四)达到一心不乱

  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乱,久久烦恼便能圆伏圆断,证入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所谓一心就是无心,这时便无心可乱了。“一心不乱”有事理二种,念到触境逢缘,妄心不起,叫“事一心”;念到心契实相,心佛不二,叫“理一心”。这二种“一心”是断惑一心,是往生净土的正因。但一般人要做到“一心不乱”很不容易,净土宗就有一个特别办法,就是“伏惑”往生——伏住惑业,使无量劫来习气种子不起现行,心得不乱,便生净土。可见伏惑亦能一心。不论断惑、伏惑,只要“一心”便能往生。世亲菩萨《往生论》说:“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净土。”当代净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曾有偈说:“净土难信却易行,全由二力正助功,必得一心方有效,方便伏惑即感通。”正说明这个道理。

  要达到一心必须生死心切。从前有个国王,看到出家人整天只是念佛,很不以为然。有一天他问出家人:“你们修行人,只念佛,不刻苦,怎能成就?”出家人说:“修行不在刻苦不刻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如果生死心切,虽整天六根对六尘,也不会影响正念。”“你这话能用事实来说明吗?”出家人答道:“可以。明天请安排二班宫廷美女,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叫一个判死刑的犯人,持着盛满了油的罐子,绕街走去,后面跟着拿大刀的力士,如果犯人落下一滴油,立即斩首。”国王同意照办。到时犯人想:“今天是我生死关头,不能丝毫大意。”绕街结束,果然没有落下一滴油,便赦他无罪。国王问他:“你绕街一周,见到什么?”犯人答:“大王,我什么也没见。”国王大怒说:“你在我的面前,还敢胡说八道,这还了得!”犯人说:“我在生死关头一心管着油,哪有心思去顾到歌舞?”国王这才相信。所以念佛人如果生死心切,一定能做到“一心不乱”,往生极乐。

  至于念佛的方法,由于根性、环境、忙闲等种种不同,功课的繁简,佛号的多少,可以因人、因时、因地而制宜。《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说,念佛时,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放下,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摄在一句佛号上,心声相依,相继不断,自能于不知不觉中转化其颠倒妄想,从事持达理持,转染心为觉心,这真是持名念佛的总持法门!所以说:“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译为正定。摄持六根,净念想继,这是得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所谓“净念相继”起初是以六字名号作为净念,念念相继,随着念佛功夫的深入,六字净念转化为无相、无住、无念的清净心态,根尘脱落,寂照同时,无相净念,相继现前,正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了。

  祖师大德们对念佛方法,也有很多开示。如(一)随息法,即随着呼吸的长短、不急不缓、自然、安详而念。由于呼吸出入的自然规律,佛号也随着念念不断,心息相依。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心念越来越细,呼吸也若在若亡,佛号仍绵绵不绝,渐渐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地。(二)计数法,即当念佛时,要至诚恳切,从一句到十句,或从一至五,从六到十,分二气念;或从一到三,从四到六,从七到十,分三气念,要句句相续,字字分明。(不必二十、三十连续记数)作事时,则可恳切直念。这种方法能使妄念无处落脚。此外事务繁忙的人可用朝晨十念法,借气束心。发心勇猛的人,可打精进佛七,克期取证。元音老人说得好:“念佛如能象推车上山一样用力,句句相接,字字分明地随着呼吸细细缓缓念去,虽下下根人,亦不怕念佛不能成片。”净宗大德夏莲居老居士,昔年将念佛经验和受用,写成四偈,现恭录二偈,借花献佛,普作供养:

  (一)

  念佛最忌  精神涣散

  字句模糊  先快后慢

  既无音节  又不联贯

  心不应口  声不摄念

  轻忽养识  古德所叹

  如此念法  永难成片

  (二)

  声和韵稳  字正音圆

  恳切绵密  沉着安闲

  声合乎心  心应乎声

  心声相依  妄念自清

  四、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一)“带业往生”,还是“消业往生”

  这是净土宗的关键问题。过去在教友中,曾有人提出不同看法,现在根据佛言祖语,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就教于净宗大德:

  1.执持名号,至心恳切,可以带着惑业往生净土,这是净土宗的重要特色,是释尊悲智双运,为头出头没、速生速灭、浮沉于生死大海的迷妄众生,指示一条出路——横超三界,使一切利钝诸根,都得度脱。所以《大乘无量寿经》说:“当来之世,经道天尽,我以慈悲哀悯,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如果说必待惑业消尽,不许带业往生,这便同一般的竖出生死,不成其为特别法门了。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上,曾指出净土法门是“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大师所谓“胜方便”就是不断惑业,带惑往生。大师说:“依余宗修,直至惑尽,始得出离。……唯兹念佛,带惑往生,以己念力及佛摄受大神力故,一生彼国,即超三界,不受轮转。”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也说:“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此外历代祖师大德,也都处处阐明这一要点。

  2.有人认为既有惑业障住,如何往生净土?这一方面是弥陀如来“十念必生”大愿的感应,譬如把巨石放在船上,便可不沉;一方面由于此人临终“至心念佛,便能暗契一心,顿出生死。譬如千江万水,只要没有狂风巨浪,虽有微波,也能显出月光。莲池大师说:“令谓至心者,即一心也。……此之至心,正属理一心。一心既朗,积妄顿空。”这里指出“至心”念佛的重要,也正显弥陀本愿的不可思议。

  3.《观经》所说九品往生中,下品上生是“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随化佛后生宝池中。”下品中生是“……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下品下生者是“……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观经》所说,下品三种人,都是造恶众生,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令念佛,消除了五十 —— 八十亿劫的生死罪业,而得往生。可见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只要信真愿切,心力坚强,便能于念念中,消除罪业,往生极乐。但正象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所说:“虽百年昼夜弥陀十万,一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然所灭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可见这些人虽得往生,但必有余罪未消,如罪业都已消尽,那末二菩萨为什么还说“除灭罪法”呢?又如果罪业都消,往生者个个断除了见思惑,生方便有余土,那末生凡圣同居土的又是何人?再看《观经》九品往生中,前四品或悟无生法忍,已破了无明惑,或得阿罗汉道,已断尽见思惑,都是断惑往生;而后五品有的要经半劫或一小劫成阿罗汉,有的要经十小劫,才入初地,可见往生时,都是带惑而生。由于带惑有深浅,故证果有迟早。所以经典中虽没有“带惑往生”的提法,但实际上对“带惑往生”的涵义,已作了具体表述。总之,博地凡夫,惑业尚在,而能横超三界,长谢生死,非带业而何?严格地说,在没有证到妙觉位以前,都可名为带惑,罗汉虽断见思惑,还未断尘沙惑,未破无明惑。圆教初住菩萨,虽破一品无明,尚有四十一品无明待破。所说虽是教相,但教相正说明理性,性相原是圆融一体的。

  综上所述,带业中有消业,消业中有带业,不宜说只有消尽惑业才能往生,以免使人畏难,摧人善根,这才好啊!

  至于另一些人,听说只要具足信愿,可以带业往生,临终自有佛来接引,即使下下品也于愿已足。这是走到另一极端。由于依赖心强,平时不重视老实念佛,临终怎能至心念佛,伏住惑业,往生净土?只有随业漂流去了!

  (二)怎样理解“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凡是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心不散乱,光明显发,与佛光光融通,就“生则决定生”了。正象每一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遍满虚空,这比喻佛的光明无处不照。如果我们能转动接收器的旋钮,调准波长、频率,世界各地声音,立即就在当前。这比喻念佛到心不散乱,也能起感应作用,在刹那间,由佛接引生到净土去了。那么为什么又说“去则实不去”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真性广大无边,周遍法界。正象《楞严经》说:“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又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可见十方世界无不在自性包含之中,极乐净土,也正是自心本具之土,哪有来去之相可得?“生则决定生”是说事,“去则实不去”是说理,而却理事无碍;知佛无来去,而见佛来,明本来无生,而现往生。正象一座大圆镜中,显现数十层楼阁、山水,层次分明,但镜光并没有去来。有些行人喜谈理性,厌说事相,但理事不二,本来交彻,又何必舍事就理,离相觅性呢?如果我们以生为生,这是常见;以无生为无生,这是断见,生而无生,无生而生,这才是第一义谛啊!

  (三)为什么说“禅净不二”

  禅净一门,归源都是一样,但门庭设施有异,下手方便不同。禅是主张即心是佛,直下无念,顿悟清净心体,空寂灵明,妙用恒沙。净是从第六意识下手,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久久功纯,念到根尘脱落,自然寂照现前,这就是所谓“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所以古德说:“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二门不但是分无可分,而且是合无可合;分合都谈不上,还论什么同与不同,二而不二呢?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又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净宗行人,应从这里死尽贪心!

  回 向 偈

  我写此文   严净佛土

  上报四恩   下济三途

  见者闻者   度人自度

  尽此报身   共生乐土

  (原载于《般若花》、《念佛大圆满》)

  2、上师关于净宗念佛的圆满开示

  (2003年讲于上海麦克花园)

  弟子问:师父啊,请您对佛教关于净土法门多多开示,让大家能够如法修学,好好念佛,了生脱死,往生极乐,然后再回入娑婆,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徐老开示:释迦牟尼佛根据众生不同根性,应机施教,密宗、禅宗、净土宗等等。由于众生的根性个个不同,所以佛应病与药,不同病根,不同习性,应机说法。因为众生根性无量,所以法门也就无量。

  佛法无量法门,归根到底,总的目的,就是希望众生能够离苦得乐,息妄显真,明心见性,了脱生死。这是佛教的宗旨。

  虽然有无量的法门,但是根据古来大德的开示,想即生了脱生死,成就这一大事因缘,并非简单容易啊!而净土宗念佛修持十分特别,非常殊胜,主要特别在三根普被:上根、中根和下根。

  关于念佛的方法,首要的是两句话,很值得我们注意,是十六观经里讲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谓“是心作佛”呢,我们念净土宗念佛,主要用功就“一心不乱”四个字。一部《佛说阿弥陀经》,重点只是两句话:一句是“一心不乱”,另一句是“心不颠倒”。经上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其中,一句是“一心不乱”,一句是“心不颠倒”,而“心不颠倒”就是“一心不乱”,所以归根结底是“一心不乱”,要求非常明确。

  一心不乱分为两种:一种是事上的一心不乱,一种是理上的一心不乱。

  事上的一心不乱,就是碰到各种五欲六尘境界,能够心不散乱、不动摇,事相上做到杂念不起,这是“事一心不乱”,相当于阿罗汉的境界。阿罗汉证到无生,断除了见思惑两种烦恼,因而出离三界。念佛修持,念到事一心不乱的人,实际上也断见思烦恼了。但是,还有两种惑烦恼没有断:一种叫尘沙惑,尘沙烦恼;一种叫无明惑,无明烦恼。因此,有些大阿罗汉回小向大,继续前进,先破尘沙惑,再破无明,见法性,就成为法身大士。《华严经》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都破无明,见法性。三种惑:见思惑比较粗,尘沙惑比较细,无明惑比较微细。《首楞严》里谈到三惑时说,不尽三惑,即使有神通,亦为入魔道。修持必须逐步地破尽三惑。三惑破尽之后,在位置上讲,等于圆教初住菩萨,等于别教初地菩萨。破无明,见法性,到这个地步,才谈得上理一心不乱,理上的一心不乱。

  什么是“理一心不乱”呢?晓得自心就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念佛时,能念之心就是所念之佛,所念之佛就是能念之心,心佛不二,能念所念双亡,叫理一心不乱。在这个境界里,寂而常照,照时不起妄念,灵明觉照。寂而常照,也就是照而常寂,既有体又有用,既有定又有慧——寂就是体,就是定;照就是用,就是慧。到这时候,定慧、寂照属于不二境界。

  我们念佛人,从最初一念下手,如果能念念不忘,一丝不挂,不入迷惑,紧紧凑凑,绵绵不断,净念相继,到后来逐步逐步就可以进入寂照境界。到寂照境界时,实际上就是禅。所以,禅净不二。常说念而无念,又说无念而念。念,还是念的,但没有挂碍。心里没有挂碍,无能念之相,也无所念之相,全没有的。虽然在念,等于没念;若说无念,但念念阿弥陀佛,很清楚,并不是不念,一句句阿弥陀佛清清楚楚。这在禅宗讲,就是禅的境界,所以禅与净不二。对初下手的人来说,好像分禅分净,实质上是一回事。从结果来讲,净土宗的一心不乱,就是禅宗的灵光独耀,实际上是一回事。禅宗说“妄想脱落”、“灵光独耀”,又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到寂照境界时,灵光独耀。在密宗,又有密宗的说法,叫“当相即道,即事而真”,实际上还是一回事,同样境界。

  我们现代人,大多数修净土宗比较稳当。对上根人来说,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明心见性。并非不可以明心见性,上根人可以修到理一心不乱。念佛念到妄想脱落、一心不乱的时候,自性了了分明。中根人呢,比如阿罗汉,念到两惑断掉,凡碰到事上境界,能杂念不起,自然而然被定力摄住,心不散乱,这就达到了事一心不乱。以上两种境界,对下根人来说,不下非常的苦功夫,是很不容易达到的,尤其是我们在家居士。但是,根据永明大师的四料简,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并不要开悟。所以,净土宗的特点在于带业往生。理一心不乱之外有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之外还有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属于下根凡夫。下根人念佛,于惑业没有断,但因信心真切,愿力坚强,临命终时一心求生西方,盼望阿弥陀佛慈悲加持,这样有信有愿,又有他力加持,便“至心信乐”,十分信乐地求生而就生到极乐世界去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说:“若有众生,愿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就是第十八愿。这第十八愿,实际上是四十八愿的关键和精要。如果有众生,至诚恳切地相信,希望生到极乐世界,“乃至十念”,“乃至”的意思是超越,“乃至十念”是最少十念,少到十念也可以,多念总归益善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阿弥陀佛亲自发的愿。阿弥陀佛是修成正觉了的,四十八愿,包括第十八愿,当然是条条都兑现了的。所以,我们生死凡夫就有了大靠山,靠这个法门,临终时至心信乐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最少十念,一口气断掉时,阿弥陀佛就来接引而生西方了。如果这样念佛而佛不来接引,佛便妄语了,当然没有这回事。由此可见,即生成办了生脱死这件大事,只有靠念佛法门最最稳当。因为,修其它法门要断三惑,难哪!只说断见惑,就有我见、身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见统统断掉,共八十八品,才是须陀洹,还不过是初果。初果见道了,消除了见道惑。再修上去,二果、三果,到四果阿罗汉,见思惑才断尽。再修,断尘沙惑。上根人修持,就要破无明了,见道时是初地菩萨。佛法无量法门之中,净土宗称为特别法门,特别就特别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利根、钝根都有相应的法门:上根,修理一心不乱;中根,修事一心不乱;下根,可以带业往生,即生了脱生死。能够即生了脱生死的法门,除净土宗外,其它法门都没有讲到。因此,我们要至诚恳切地相信佛菩萨的话,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决不是虚愿,相信本师释迦牟尼决不会妄言,我们好好念佛并回向西方,临命终时,仗佛慈力,往生净土。因为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仗佛慈力主要是他力加持。但是,他力法门也不离自力,自己心愿的力量。自己信心越强,就越清净,与阿弥陀佛加持的力量也就越相应,感应的程度就越快越大。所以,我们念佛时,一定要至诚恳切,以清净心持念名号。

  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自心作佛。自心怎么作佛呢?念佛的心当下就是佛,并不需要借助其它的力量,心作心是。自心不作佛,就不是佛。自心作人,就到人道;自心作畜生,就到畜生道;自心作地狱,就到地狱道。自心作佛,念阿弥陀佛,就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道理啊,很清楚,很清楚!

  其次呢,古德讲,念佛时“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话讲得好,非常重要!为什么“一念相应一念佛”呢?因为,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的时候,这一念正当念的时候,妄想一定歇下来,所以念的时候是相应的。如果第二念不接上来,妄想又来了。念佛一次,等于相应一次,这一念就是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呢?若不断念佛,则不断相应,就不断是佛,不断就是佛。由此可见,一句佛号,当下立竿见影!所以,我常和大家勉励,劝大家老实念佛。当妄想来时,一句阿弥陀佛提起来,妄想马上走掉,因为心无二用啊!念阿弥陀佛至诚恳切,妄想自然解脱了,自然而然地接受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因此,净土宗念佛法门三根普被,非常特别。上根人,通达即心即佛,念念是佛。中根人,肯自念自听,自念自唤,就能唤醒自己。一般根性的人,迷惘颠倒,用不着多讲道理,就劝他多念佛。念阿弥陀佛就是唤醒自己,赶快醒悟啊!赶快觉悟啊!他只要肯念,多念,慢慢地就解脱了,不念就不能解脱。所以,净土宗提倡老实念佛。

  再有呢,在高层次讲,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实相。我们引用一首偈语来说明: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这一偈语,出自天台宗幽溪大师(就是传灯大师)撰的《生无生论》。这篇论著,十分出名,被藕益大师收入《净土十要》之中。《生无生论》说,虽然生到西方净土,但生而无生。因为自性本来不生不灭,所以自性无生无死,本来无生无死。然而,生肯定还是生的,不是说不生,不是说净土没有的,是“生而无生,无生而生”。佛法是辩证法啊!《生无生论》的偈语非常好!“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法界”,就是众生的本性,也就是自己的佛性,自性具足的清净佛性,是一个圆融之体啊!用来作我一念之心。“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我现在念佛之心,自然遍及法界全体了。这样,一句阿弥陀佛是全法界体所作,那么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法界全体。换句话说,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法界,就是实相。不用其它法求实相,就念这句阿弥陀佛,实相就现前,非常了当!所以,“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这首偈语好极了,味道好!

  还有,在修持中我体会到,修净土法门,方法上需要有所改进。许多时候,大家谈为啥修心中心法,为啥修六字大明。因为修心中心和六字大明有三密加持。而念阿弥陀佛,大多数人只有一密——口密。身不密,意也不密。所以,一心念佛修净土者,最好盘腿、结手印,就是身密。每天早上,五、六点钟或六、七点钟,坐念一小时,至少半小时,一般来说一小时比较好。夜里,睡觉前也坐念一小时。口里念,四字名号或六字名号都可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小音声念,自己两耳能听到。不要出大声,大了伤气。嘴巴要动,不动,口就不密了。意密呢,就谛听这句佛号。因为众生的耳根比较伶俐,耳根的摄受能力比较强。这样念佛,心念耳闻,身密、口密和意密三密加持,力量就大,当然进步就快了。

  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返闻自性,入流亡所”进而“性成无上道”。“返闻自性”,是不去听外面的声音,反过来闻自性,实际就是观心,这是禅宗法门。净土念佛,就听自己念阿弥陀佛,这等于是观心,不必再观心,不必再观想,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断地念,同时又一句一句地听。到后来呢,杂念不起,却了了分明,了了明了。正当此时,实际就是无生境界,就是真如佛性境界,也就是法身如来境界。可见念这句阿弥陀佛,确实微妙,不可思议,下手却非常方便,成就又相当高,和禅宗啊、密宗啊,没有什么两样。所以,以前的祖师大德,在开悟之后,大多数都归向净土。譬如善导、莲池、藕益、印光等大师,都是大彻大悟的大善知识啊,他们都归向净土,依仗阿弥陀佛的力量求生极乐。在《华严经》里谈到,十地菩萨一切作为不离念佛。十地菩萨都是法身大士,他们度众生的一切善巧方便,处处不离念佛,还要依仗佛力的加持,何况我们凡夫!因此,我们一定要自力、他力并用,信愿真切,心念耳闻,一门深入,求生极乐。当然,不否定明心见性,中上根人努力修持,可以明心见性,可以见到本来面目,见到《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金刚经》上说“无实无虚”。我们念阿弥陀佛,念到妄想息下,就是“无实”;但是,灵光独耀,了了分明,就是“无虚”。一切事用不到考虑,饭来张口,衣来上身,自然会做的,是妙用。虽然无所得,无所依恋,但是妙用纵横,大起大用,与一切诸佛所证无二无别,这在禅宗讲起来叫“一鼻孔出气”。所以,并不是修净土所证到的低,低与不低完全在根性上说的,从证到的目的来说,“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没有高下。念佛法门,不同根性人修持,就如大象和老鼠饮水,各得其饱。大象喝起来喝得多,饱了;老鼠喝一点点,也饱了,只要饱了就好了么!所以,念佛法门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微妙法门啊!佛在经上讲:“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仗念佛得度生死。”只有念阿弥陀佛,才可以了生脱死啊!

  以上这些点点滴滴的体会,提供参考,大家共勉,同生西方,同圆种智。

  (根据徐恒志老居士“净宗念佛”录音整理,并与《念佛大圆满》校对。)

  九、佛七讲话:信愿持名  即生成办

  ——讲于上海佛教居士林  (1999年3月)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终日忙忙碌碌,所为何事?说到底不外穷通得失,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真所谓:“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

  佛教小乘说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所说的都是客观真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大乘佛教更说一实相印。所谓实相者,就是真实之相;实相虽然无相,却又是无不相,只要于顺逆诸境,不粘不着,自能随缘起用,心得自在。《心经》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是非常非断、无实无虚的。但我们凡夫无始以来,妄想分别,已成习惯,执我执法,愈迷逾深,以致情识污染,昏迷颠倒,所以佛成道后曾开示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佛的开示,一方面说明成就佛道人人有份,同时亦说明转化妄想执著,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但所说虽似简明,由于见思、尘沙、无明种种粗细惑业,积集深厚,打扫转化,亦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佛为广度有缘,说法49年,谈经300余会,禅、净、律、密,妙法纷呈;特别是净土法门,不但即浅即深,三根普被,而且只要信愿持名都可带业往生,即生成办出世大事。

  得闻净土法门,福德因缘实是不可思议!深愿天下有缘人,念生死苦,发心念佛,信愿求生,使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正念分明,蒙佛接引,如愿往生。

  持名念佛的要领,是要求念力集中,一心不乱,由于多多持念,烦恼便能渐渐转化,甚至妄想脱落,证入一心不乱,正像大势至菩萨所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总的说来,一心不乱,可分两种:念到触境逢缘,妄心不起,叫事一心不乱;念到心契实相,心佛一如,叫理一心不乱,这都是往生的正因,是断惑一心,一般人不易做到。还有一种是仗信愿的力量,伏惑往生,就是临终时,仗平时信愿力、修持力伏住惑业,使无量劫来习气种子,不起现行,心得不乱,而不论“断惑”或“伏惑”,都有达到一心不乱的可能。所以当代净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说:“净土难信却易行,全由二力正助功,必得一心方有效,方便伏惑即感通。”这是三根普被,即生成办的奥妙,亦是净土法门的殊胜所在。佛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普愿法界有情,听佛诚言,发愿求生,上不负佛、菩萨救度之苦心,下不负自心本具的灵明觉性。佛法难闻竟得闻,佛恩难报终需报,希望大家努力精进再精进!

  (选自《徐恒志佛学文集》)

  十、浴佛节上的讲话: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讲于上海佛教居士林

  (1999年5月22日)

  各位同修,各位居士:

  今天四月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生日,也就是所谓浴佛节。我们礼拜仪式已做过。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本来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叫悉达多。父王本想他作为接班人,但释迦牟尼佛心目中不想做皇帝,特别是在游四门后,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种种苦恼,看到病人、老人、死人和出家和尚,对他触动很大,一直想出家修行,父王当然不同意他出家,因此,双方纠缠很久时间,后来终于离开了他可爱的妻子和家庭,牵了一匹马,走向修行的地方。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苦恼,碰到了许多外道。这些外道虽是修行的,但解决不了生死。佛法的目的是要了生脱死。释迦牟尼佛了解到无量众生受到种种苦恼,正如《法华经》所讲:“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学佛人都晓得人生有许多不如意之事,非但身体上生老病死,在心理上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等种种痛苦,每一位学佛居士都有切身体会。释迦牟尼佛经过了许多艰难弯路,六年之后,在菩提树下静坐观照,夜睹明星,豁然开悟。照见自性不生不灭的实相境界。证到实相境界之后,了解世间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假的。为啥是假的呢?因为都是因缘所生。《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是虚妄?因为是因缘所生,所以是虚妄靠不住的,生生灭灭,不断变化。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开悟以后,了解到世间一切众生所受苦恼都是冤枉,都是不了解事物的真理,不了解自性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实相境界,这实相境界是人人都有的,每一位修行的居士对这一点首先要相信:就是任何人都有佛性。《华严经》讲“信为道源功德母”,如果不相信自己是佛,修行就不能成佛。虽然我们现在不是佛,还要经过许多修持功夫,但是从理体上讲,我们本来是佛,这一点对我们每一位修行居士来讲非常重要。

  各位同修,各位居士: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根据大悲心,讲了许许多多妙法,根据天台宗智者大师所讲的五时八教,他先讲华严时,讲大乘教理,很深,一真法界就是以万行因华,去庄严此佛果,所以叫华严。小乘人听了之后,莫名其妙,因为华严经所讲,来听的都是法身大士,所谓法身大士是破无明,见法身。我们普通凡夫在教理上讲有三惑:见思惑;见惑,初果断见惑。我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惑断了之后,叫须陀洹。译为入流,入圣人之流,见惑断了之后,其思想境界就不同于我们凡夫。凡夫是人我是非,以我为中心,处处我执。在见里,我见也就是身见非常厉害,有我见之后,有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乃至于有许多是是非非。还有边见,或断或常,有些以为人列之后,就完结了,一切断灭,叫断见;还有一种叫常见,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各位,佛教不讲灵魂,灵魂还是生灭的东西,正像佛教所讲的业识。业识也是生生灭灭的东西,不是真正不变的。因此,或说断,或说常,这叫边见,着于二边。还有邪见,邪见是不信因果。因果难道可以人不信吗?但我们在明白佛理之前,在未接触到圣贤的言教之前,许多人就不信因果,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做了坏事,迟早要受到恶报,做了好事,迟早要得到善报。譬如在困难时,人家帮你忙,虽没马上报答他,过了一定时期,当他困难时,你一定想法去报答他,否则心里会不安。同样,你待人一分好,甚至于在小地方协助他,他总要想法子来报答你。当然,佛教所讲的因果,更加远、更加深。不但讲前世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还讲因果通于三世。有些人讲我心里并不坏,也并不想害人,但碰到事情、碰到命运总是不好的。实质上因果是很复杂的,可能宿世、前几世情况就不可能了解。因此,我们还是要相信佛讲的话,有因必有果。须陀洹破了见惑之后,三界见惑与疑全断了,进一步要修思惑。思惑是经常现前的,就是使我们苦恼的贪、瞋、痴、慢。办为思惟道中才能断这个惑、所以叫思惑。见思惑还是粗惑,到大乘境界非但见思惑要破掉,还要破尘沙惑,无明惑。破尘沙惑后,思想境界进一步提高了,对于一切众生如尘如沙的烦恼并不怖畏,“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救度众生,破掉尘沙惑。破尘沙惑之后,等于破了细惑,还有个微细的惑,就是无明惑。这三种迷惑到初地菩萨破了无明惑,就成为法身大士,所以初地菩萨是大乘见道位,小乘见道位是须陀洹。大乘见道位就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破无明,见法身以后,部分见到了自性不生不灭境界,广大圆明的佛性与一切诸佛平等无二。所以《金刚经》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法即真如之法、实相之法,无有高下,人人都有份。这样就能提高我们信心,我们学佛是一个非常积极、奋发向前的境界。许多人说佛教迷信,是求福报、求发财、求儿子升大学,实质上完全不是这回事。当然佛教也讲求福报,也讲消灾免难,也讲解除病痛,但是主要目的不在此。主要目的,学佛的居士、学佛的同修,必须要了解,否则会被人讲你是迷信。应该如何来认识佛教呢?我们所谓修行,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的,就是要认识自己本有的实相境界,要认识自己不生不灭的东西。从世间法来讲,我们所有的一切,眼前的一切事事物物,不管物质上的东西也好,精神上的思想境界也好,无不是生生灭灭的。学佛的目的就是要你开悟、明白自己本有的实相境界。因此,这是学佛的关键问题。如果不是从这根本上下手,从根本上着眼,慢慢就会不相信佛教。因为求福报、求消灾免难,虽可求到,有求必应,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但毕竟不是究竟解决问题。临命终时,如果平常没有深入的定慧功夫,难免要流转六道,有生死之苦恼。因此,我们修佛法过程中,非但要除掉粗的见思惑,也要除掉尘沙惑、无明惑。一般来讲,叫粗惑、细惑、微细惑。可见,我们要除掉烦恼、妄想是不简单的。无始以来不曾离开过烦恼习气,烦恼者,就是贪、瞋、痴、慢、疑、恶见,所谓根本烦恼。这些习气人人都有,譬如见色闻声,心难免要动乱。投胎到世间上来以后,就是被六尘境界所流转,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来时,都要随它流转,自己不能作主,所以流转生死。要处处自在作主,这是修行的重要关键。我们可以考量自己,究竟我这修行能不能了生死;究竟这修行有没有效果。在平时境界来时,喜怒哀乐来时,能不能自己作得了主。如果作不了主,毫不客气还是要生死流转,无有止境。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可以说一直要受苦流转下去。当然,我们学佛的所有善根还是带了去,不会消灭。即使现在功夫不到,不能做到随缘自在,但念佛功夫、打坐功夫决不消失。佛世时,有一老人到释迦牟尼佛处号啕大哭,佛问他为什么哭,他说要想出家修行。当时舍利弗等几位弟子不让他出家。为什么不让他出家呢?认为这老人没有善根。因释迦牟尼佛关照过,没有善根的人,不可能出家。所以他大哭。佛陀明了这情况后,凭智慧观察,说他可以出家。这样按佛陀的意思,就让他出家了。弟子就问佛陀,你过去讲过,没善根不让出家,为什么现在又让他出家。佛讲过去八万劫前,这老先生在山林中碰到一只老虎,老虎见到他就赶过来想吃他,他发现后马上爬到树上,老虎无法吃他,过一会儿就走掉了,老人下树庆幸自己拾到一命,无意中口念一声“阿弥陀佛”。经八万劫后,这种子还在,而且成熟了,到佛世时,这句阿弥陀佛种子出现,就出家,而且具足善根。就是当时从树上下来时念一声阿弥陀佛的善根,八万劫不消失。《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就是念一声阿弥陀佛,就能成就佛道。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讲了无量法门,断见思惑的法门,破无明的法门,种种法门都有。断见思惑什么境界,有些大德可能还不太熟悉。所谓破见思惑,就是日常之间,财、色、名、食、睡五欲境界中能作得主,能转化得了,就叫破见思惑。见思烦恼都破掉了,这是阿罗汉境界。阿罗汉翻为无生,见到无生本性,所以到阿罗汉地步,就能了生脱死。他不是由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是凭自己力量就能了生脱死。但有些根性高的还可由小乘转大乘,非但自己了生脱死,还要救度众生了生脱死。《法华经》中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一乘就是佛乘,就是成佛。所谓二乘、三乘、阿罗汉、缘觉、辟支佛,这些都是善巧方便。正如《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讲的一样,在半路中化一城子给大家休息休息,因为众人是一听到佛道长远,三大阿僧祇劫,有些退堕,太辛苦了,所以佛讲可以成道、成阿罗汉、成辟支佛,实质上是善巧方便,好比长途旅行,半路中到一城子中休息一下。弟子们很高兴,总算到了目的地。但在城子休息好后,又要前进,回小向大广度众生,所以归根到底没有二乘三乘。十方佛土,就是讲一乘。从这里我们可以相信,更得引起我们信心,在座的每位居士既然已经接触佛教,一定能成佛,与佛菩萨一样“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佛的开示,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小乘见思惑断了之后,了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是分分段段的,像父母生我们身体,一段一段有形色的,这个生死叫分段生死。断了贪瞋痴慢疑各种烦恼,各种污染,依靠自己力量把分段生死了脱。有些弟子知道这不是究竟的,回小向大发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一方面自度,上求佛道,成就无上菩提;一方面下度众生,见众生苦恼而去救度。因为众生心性与我一样,我有苦恼众生也有苦恼,无二无别。另一方面从佛教角度来看,许多众生互为眷属、朋友,甚至于有许多众生是我过去的父母。清定老法师开示时经常讲“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生生世世不离开生缘,不离开这亲属关系。因此,不要忘记众生。在眼前来讲,每一位同修的家庭,可以自己观察,没有苦恼、没有烦恼逼迫的很少,即使有钱有势、有名有利地位的,也不久就转化,一切无常,都是假的。虽然是假,也得假戏真做,还是要认真对待,照样应付。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开世间觉”,否则,难免人家讲佛教是消极的。

  佛法是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并不是叫你消极逃世。《金刚经》有句话可证明“一切法皆是佛法”。因为一切法皆是佛法,“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都是佛法。过去有些大德说法时,上座醒木一拍,就下座了,说法说好了,拍醒木就是佛法。今天浴佛节向释迦牟尼佛顶礼、浴佛、拜愿,这是事相,但事相就是理性。我们修行人一定要注意这点,理性上本来空无一物,一切烦恼就是菩提,一切生死就是涅槃,了无一法可得。但不能抛弃事相,理性要顾到,事相也要顾到,理事不二。今天四月初八大家来顶礼释迦牟尼佛,就是事相,这事相就是理性。所以在佛菩萨圣诞、出家、成道日子,凡是有佛事可做的,我们佛弟子都来顶礼、供养、很好。佛教中有两句话“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在佛法佛事门中任何活动,布施、供养、礼拜、赞叹、回向,这一切一切都是佛事,这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每一法都有利于本心的修证,有利于证到自性的清净三昧。还有一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实际从理性上讲,对六尘境界一点不随流转。从理性上化空,从事相上照做,但不粘不着。《金刚经》中处处讲破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一切相、我相、法相、空相等全破掉。但又讲布施波罗蜜、忍辱波罗蜜,讲修一切善法,都是理事不二,理就是事,事就是理。修行人对于理事不二这一点应很好领会。我们聚在一起庆祝释迦牟尼佛生日,因缘十分难得。而且人生无常,佛问弟子人命有多久,有的弟子讲几天吧,讲不定过几天就死了,化掉了;有的讲人的生命很快,一餐饭的时间就死了,现在心肌梗塞、脑血栓特别多,一下子就死。但释迦牟尼佛认为还没讲到点子上。“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生命结束,与世界告别、与亲人告别,这完全是事实,在现实世界中也可看到、听到。在医院里生癌的,特别是心血管病的,子女送进去后,第二天就死了,人命真的在呼吸之间。根据释迦牟尼佛讲的不生不灭的实相境界,我们还是要深刻的体会,才能获得学佛的利益。

  第二部分简单讲修行的方法。众生根性万有不齐,众生习惯、环境、文化、背景都不同。所以释迦牟尼佛五时说法,说无量法门。但这些无量法门中,都是靠自力,说难也不难,只要把妄想转化,把我执转化。我们修行惟一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转化我们的妄想、习气。我执者,就是以我为中心,这“我”就是法相中的第七识,第六识专门是分别的,是是非非;第七识好比货物进来,要经过他检查好、坏、是、非,第七识是以我为中心来看待一切事物,是我执。第八识好比检验员检验过后送到仓库。因此,六识是分别依、七识是染净依、八识是根本依,互相依赖,主要转化第六、第七识。从法相来讲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和第八识都是现量的。所谓现量者,他本身不起分别,起分别最容易造业的是第六识、七识,而第六识、七识中最猛烈的是第六意识,第六识是我们普通讲的妄心、妄想。因此,修行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妄想、我执转化了,就成就菩提。当烦恼妄想转化后,清净的境界就是菩提心。不必怀疑,佛菩萨一直都有这样的开示,《楞严经》所谓“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所以我们修行时,修任何法门都是把妄念化空,把我执破掉,就能成就菩提,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在第八识里都含藏起来,八万劫前念一句阿弥陀佛还没忘记。在修行时种种习气都会翻出来,如没办法对付它,就要受生死流转之苦。众生毕竟是众生,苦恼很深,释迦牟尼佛深慈大悲,因此,说了种种法门之后,又说了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今天将念阿弥陀佛的道理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修持有限,非常浅薄,也不一定讲得清楚,供大家参考,互相交流。

  释迦牟尼佛见一切众生业障深重,见思烦恼不断涌现,因此,在许多经典中讲到西方极乐世界。特别是大本《大乘无量寿经》、小本《阿弥陀经》中讲得很是明确,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阿弥陀佛如何成佛?法藏比丘如何发愿?特别大本中劝谕策进,讲得入木三分。小本中很重要一段:“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连续念佛到七天(七天不是一个定法,不能把佛法看成一成不变),要求达到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四字很重要,就是一心不乱嘛!因此,临终一关每一个修行居士都要碰到,究竟能不能了脱生死,是不是自心颠颠倒倒,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时亲爱别离,大哭小嚎,悲伤哀悼,难免心有所动,或财产、子女、房子放不下,或债权债务放不下,临终时,这样要了生脱死就较困难,因为其心颠倒不安。心不颠倒就是正念头分明,临终时万念皆空,欢欢喜喜上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释迦世尊为我们开导,弥陀世尊慈悲接引,我们按佛的教导依法修持,就可往生。坚持做功课十分重要,全事即理,不能光空讲理论,事相上不能忘记。当各种生死苦恼境界来时,特别在修行中间,非但要静中修,而且要动中修。上座做功课时是修行,大悲咒、心经、普门品或大乘无量寿经念一遍都可以,各人安排不同,但功课后多数居士忘了修行的任务,忘了自己是一个佛弟子。佛弟子就是以修行为家务,二六时中念念不忘,寂而常照。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照。在功课时要念,平时也需要念,念就是转化习气,消磨习气,处处与习气斗争。这是修行重要关键。功夫不易上去,得定开慧,不易做到,境界来时往往不易洒脱自在,因此,不但要理事不二,同时还要动静不二,静中要修,动中也要修,上座时修定,下座时用智慧对付一切、影响一切、化空一切、把一切法化空,一切法化空就是般若波罗蜜多。我们做功课时,常念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从这里可看到,为什么不讲其他波罗蜜,而讲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对我们学佛人来讲是不能少的。因此,归纳这两点,劝请各位大德、同修,在修持时一方面身口意事相上恭敬礼拜、恭敬修持,特别在日常生活中,境界来时,喜怒哀乐来时,要提高警惕,不能随它随随便便流转,否则,功夫白用。讲得通俗一点,是处处与自己反对,与自己过不去,这是修行的重要关键。希望在座各位同修、居士,不要辜负释迦牟尼佛一片好心,在无量法门中开出一个净土法门,这法门提起就是,用不着布坛场,如密宗一样;用不着研究深的道理,如止观法门一样;一句阿弥陀佛蓦直念去,随时随地提起就是。这法门三根普被,法身大士普贤、文殊、观音等菩萨也不离开念佛,只有依佛才能究竟圆满菩提心。凡夫大多数业障深重,很痛苦,家庭干扰也大,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要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奉劝各位对一切世务、家务也要安排,好比做戏一样,明知是做戏,但做得不好大家不要看。所以要精心处理好,安排好,尽自己能力做好世务、家务,在这基础上要“心无所住”,过而不留。《金刚经》妙义无穷,任何四句偈可胜过七宝布施,胜过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因为一个是无为法,一个是有为法;尽管七宝布施,还是有为的,而《金刚经》四句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还是要生,但要生无所住心,不要粘住。每位居士要反问自已,一切六尘境界来时,不住牢,也不断灭,还是有心。这是什么心?请各位自己去参究。

  总的来讲,净土法门即事即理,即心即佛,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是不可思议的奇妙法门。所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用不着其他方便,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心开。自心开悟,知道去了妄心,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真心,还有一个如如不动的实相,这是一方面;还有“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收摄起来;这时清净之念,就是正念,正念就是佛念,净念相继,念念不污染,念念都是实相境界,这时也就是涅槃境界,“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通过今天祝贺浴佛节,大家皆大欢喜,继续努力用功吧!

  (选自《徐恒志佛学文集》)

  十一、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1993年11月1日, 根据徐老对胡书金居士讲话录音整理)

  智金仁者:

  听到你的声音,感到很是高兴!(录音讲话也是录好后托某居士代转呈徐师的)我知道你是一位有文化、有知识的虔诚的佛教徒,这是非常难得的!至于说,你要我讲一些对佛教的道理,我感到很惭愧。实际上,我对你的帮助,还是不大。现在根据平时我们通信的情况,来简要地讲一些关于佛法用功的问题,也就是说,怎样来实践佛法,其主要的目的,作为我们互相的交流。但是因为方言的关系,不能被完全听懂,但我想,能被听懂一些也是好的,或许对你有一些帮助。

  从我们第二次通信的情况来看,你是用过方法用过功的,同时,要歇下妄想,这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一个学佛的人,一般都会碰到这个问题,但是这也不奇怪的,因为我们无始以来造作了种种的妄想、烦恼,并不是一下子能消除,也可以理解。所以,下面对佛法用功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不妨互相的探讨。

  一、首先讲一讲关于见道的问题

  见道,简单讲就是,明了自己的佛性,见到自己的本性。一般来讲,我们众生或凡夫,大概都是在生生灭灭的、虚妄的思想境界中,根本不了解那个不生不灭的东西,因为不懂得那个不生不灭的,就不免总在生灭中流转。总的根源就是不离贪、嗔、痴三毒,其次是骄慢,还有疑、恶见。贪、嗔、痴这三毒力量很大,每一个众生、每一个凡夫,都受到它们的驱使!由于贪、嗔、痴的关系,便造作了种种的恶业,由贪、嗔、痴发动我们的身、口、意,所造作的种种杀、盗、淫、妄等各种恶业,真所谓无量无边。所以在《普贤菩萨行愿品》里“忏悔业障”这一个行愿里,普贤菩萨是这样讲的:“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经上讲,如果这个恶业有体相的话,“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所以,我们修行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转化贪嗔执着,控制我们的身口意,不造那个杀盗淫。佛教导我们就是要用戒定慧三学。一切佛法都离不开戒定慧,因戒定慧对治我们的贪嗔痴毒。至于具体修法,还要根据根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法门,才能更好的产生相应的效果。但不管你修什么法,一定要转化妄想,歇下妄想,把妄想转化了,那么也就是说,生灭心歇下来了,同时空寂灵明的本体呀,自然现前!所以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就是说,你当下这个妄想,如果歇下来的话,当下就是菩提!大乘经典里面这种话很多,《圆觉经》中讲,“诸幻灭尽,觉心不动”。一切幻化境界灭尽之后,不动的觉性就是自性了。所以我们修行用功,到了妄想歇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回光返照,观照我们本具的灵、明、空的本体,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们要一念把它悟透,悟透这个不生不灭的体性,认得它,体会它,默契它,这就是见性!

  五祖对六祖大师讲,“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就是说,我们修行的人,如果不认识自己本心的话,那你这个学法是没有好处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没从根本上下手。因此说,见道也即见性是很重要的。

  智金同学,你有智慧,年纪又很轻,希望你能走这样一条路,明心见性,从根本上下手,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二、关于修道的问题

  见道而后修道。真正的修道一定要在见性以后,因见性以后自己本来的东西体会到了,当烦恼、妄想来的时候,你就有办法对付它。所以古人讲“悟后起修”。见道以后这个修才是真正的修,不然的话,他都是盲修瞎练。所谓“悟后起修”,就是由寂定的本体上起观照的妙用。我们修行最主要的功夫就是观照法门。用观照这种方法,照见自己的妄想习气,念念生灭,缘生性空,只要不取不舍,便能见到我们本有的法性。这个观照功夫,就是要在各种境界中时时返观,利害得失、人我是非,是不是以我为中心,对这个境界执着不放,这就是功夫还不行。对这个境界放松了,能够脱开了没挂碍了,不被它逆转,这样子用起功来就能够进步。所以说,我们对于一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都要受而不着,用而无住!接而不染,过而不留!所以我常常讲,我们凡夫跟圣人、跟佛菩萨的差别就在这里,佛菩萨遇到一切境界都能够用而无着,起妙用而不执着啊!“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而我们凡夫呢,就是处处挂碍,处处妄想,处处烦恼。心中总是有一个东西,把你缚住,使你牵挂,这就是我们最大痛苦、吃亏的地方。因此,我们经过磨练,能够在各种境界上不粘着,就能事事自在,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同时,我们修行中碰到逆境,碰倒不如意的境界时,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不是坏事,是好事情!如果没有障碍的话,没有磨练的机会,那么我们的业障和习气就不易消除。换一句话讲,如果我们不经过一番逆境的磨练,那你这个功夫也不会落实的。

  我们应该知道,不管念佛还是持咒,还是修心中心密法,这些法都是佛法,但是这还不是真正的用功,真正的用功是在修法见到不生不灭的本来以后,在一切境界上磨练。消除一分无明,增长一分智能。这才是真正的修法,真正的用功!所以到真正见性以后,这些法门不再是主要的,而是要时时返观自性,时时不忘记自己的观照功夫。当一切法来的时候,要不取不舍,不去跟它流浪,又不要着意去掉它、讨厌它。一味不理它!你为什么要理它呢?我们的本心,我们的佛性本来就是清净的,这妄想它是一时现象,你一定要去掉它,那就是妄想上面又加妄想,也就不能清净了。因此见性以后,我们只要明白自性本空,自性本来清净,这些虚妄想就不用去理它,反正它是虚妄的。《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跟下来马上又讲:“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果知道一切相并不是真正的实相,也不去执着这许多相,就见到如来的本性了。因为即相可以见性,譬如金器虽妄,却全体是金子。所以修行人,不管动静忙闲,时时刻刻都要回光观照,用照住(定)的功夫,进而达到照见(慧),因此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

  如果智金居士,你对这个观心功夫注意的话,我的《般若花》里有一篇文章“学般若,化二执”,你可以参考一下。照,由体起用,一个照住,一个照见,能够起妙用,就不被境界所转。

  三、怎样验知自己用功是进步还是没有进步

  就是说,我们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上,可以时常反问自己,碰到这些境界,还粘着不粘着。如果还执着、挂碍、粘着它,这就是功夫还不行,还是要磨练!我刚才讲,我们跟圣人的差别就是:佛菩萨是无挂碍,不粘不着,我们就总有挂碍,碰到境界就粘上,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痛苦!六道的生死流转等等苦恼也是从此而生的!所以修行上主要就是能够把这个妄心歇下!不是说断,断不能断,因为烦恼就是菩提,妄心一断就断灭了。总之是粘不粘着,粘着就是妄心,不粘着就是妙用!我们跟圣人的差别就在这个方面。

  经过修法,经过磨练观照,我们体会到这个自性时,当境界来的时候照样应付,照样工作,但心里没有挂碍,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就是体用一如,体就是用,用就是体。好比明镜照东西,明镜的镜体虽然是空的,但是它能起照东西的妙用;虽然它能照见镜子里面各种各样的影子,但是镜体还是空的;虽然是空的,但是影子还是有。所以,镜不离影,影不离镜,也就是体不离用,用不离体。进一步地讲,我们世间的一切,万事万物,一切的事事物物,都是不离开我们自己的法身的。乃至山河大地,也是不离开我们的自性的,因此说“空有不二”!真空妙有,镜子就是真空,影子就是妙有,你说它是两个,不是两个;你说它是一个,不是一个,不异不一。总起来说是空有不二的,性相不二的,性就是相,相就是性,镜就是影,影就是镜,理事也是不二的,这样讲,一切都是不二法门。

  四、最后讲一讲关于家庭的问题

  我们修行的人(指在家居士)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问题对修法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家的居士,如果家庭关系处理好了,对我们修法是极为有利的。佛法里有“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总的来讲,我们要对家里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都要关心,尽力地帮助照顾,互相团结,同甘共苦,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普贤菩萨行愿品》中也讲到,对于所有众生(也包括家里人),"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又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总之,我们通过与家里人的和睦相处,共同努力,定能吉祥如意,皆大欢喜;彼此尊重,互相关心,特别要一起的修习佛法,一起的了解佛法的真理,大家共同地向戒、定、慧方面不断前进!

  在这个方面,智金仁者,我们要注意到,我们是在家居士,跟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的情况不同的,我们不能离开世间,所以我们的所作所为,还要根据世间的世故人情来对待一切、处理一切。所以六祖大师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在世间上,不离开世间,关键要加以“觉”,照样做事,照样办公,照样学习,照样地工作和生活,不离世间法。因为离开世间的一切,我们就无所谓修行。就是要在世间中、烦恼中锻炼,念而无住,用而不着,由热恼转为清凉,由痛苦转为智慧。《法华经》也讲:“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所以我们对世间的事情,要处处考虑到人情世故。有两句话:一句是“不离佛法而行世法”,我们不要离开佛法而行世间法;另一句话是“不离世法而证佛法”,就是说,也不要离开世间法去求证佛法。以这两句话,送给智金居士,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策进吧!

  好吧,今天我就讲这些,以后我们再互通消息。

  十二、介绍观心修法

  1、观心

  (一)学佛的目的

  根据上面的叙述,我们已可了解宇宙人生是生灭不停的假相,是惑、业、苦三者的连锁,而惑、业、苦又总不出自心的昏迷妄动。因此学佛的目的,就在于端正行为,澄清妄念,转迷为觉,明心见性,革除一切主观上迷妄的、暂有的烦恼习气,证悟到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以广大法界为范畴的客观真理--常住真心;开发智慧,明达生死烦恼本不可得,因而从根本上彻底解脱生死流转和世出世间的一切苦厄,证悟到不是与苦相对的极乐;并广泛地做自觉觉人的工作,达到觉行究竟圆满的境界,即所谓“佛”!

  (二)几个学佛的基本条件

  学佛的人,必先养成一个“人”应有的优良品质,具备下列几个基本条件,譬如要造摩天高楼,必先巩固地基。

  一、要常思己过。我们平日举止行动一定有很多缺点,应该常自检点,发露忏悔,努力改正,并要养廉、忠职,要慎言、择交。勤息贪、嗔、痴、慢,戒除杀、盗、淫(邪淫)、妄(妄语)。

  二、要存心诚厚。常常悲悯、敬爱和协助众生,因为一切众生同具心性,他人受诸苦恼时,正与我受诸苦恼时的苦,无二无别,易地一想,自然油然而生大悲之心。《华严经》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又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就是教导我们要常修慈心,护念众生。

  三、要生正信。信有生必有死;信眼前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信诸法推求本来无我;信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信世间、出世间离不开因果的规律等等。更要时常涵养省察,以作学佛的准备。

  四、要发大愿。学世间技艺、学术尚须发愤立志,方克有成,学佛是关系自他死生大事,非同小可。因此必须发百千万劫永行佛道的决心,愿 度无边的众生,愿断无尽的恼烦,愿学无量的法门,愿成无上的佛道,有此大愿,必有大成。

  五、要务实行,就是要痛切而实在,恒久老实,坚毅勇猛,不偏执自是,不自欺欺人。学佛的人具这五项,自然进趋有路。

  (三)修心的一般法则

  “佛”是觉的意思,觉悟了的人,就称做佛。学佛就是学觉,学觉就须修心。修心与修理物件不同,修物须仗工具,修心还仗自心。不断以觉心对治妄心,到光明自在为止。所以学佛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过程。

  修心本来没有一定的方法,譬如用药,要看各人的病况而有不同。众生习气无量,因此修心的方法,也就无量。但方法虽多大致不出于六度:一、以布施度悭贪,二、以持戒度放逸,三、以忍辱度嗔恚,四、以精进度懈怠,五、以禅定度散乱,六、以智慧度愚痴。六度又可约而为三学,就是戒、定、慧三个总的法则。戒是禁戒,不造恶因,自无苦果。欲使自心清净,就不能做足以使心染污的事。所以实际上一切佛法无不是戒,戒是学佛的根本。定是正定,世人病根,在终日动乱,必须以定来对治,因此佛说一切法,无不嘱咐学者努力修定。慧是慧照,惟智慧观照(观时不起分别心),方能息妄,所以佛说一切法,无不以智慧为前导。戒如防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而且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说戒则定慧在其中,说定则戒慧在其中,说慧则戒定在其中,所以三者是相资相成,一体圆融的,也正因为三者本来就是自性圆具的功能。

  修心的总的法则,虽然一样,而具体的下手方法却各有不同,有的是直指人心,顿悟入道,或借一句话头,发起疑情,专精参究,逼得无路可走,无理可究,到山穷水尽,忽然妄念脱落,亲见本性,这叫禅宗;有的执持一句佛号,心心不异,念念不忘,久久能所两忘,证入一心不乱,这叫净土宗;有的严净毗尼,精持禁戒,举止语默,合乎规律,自然妄心不生,事理圆融,这叫律宗;有的精研法相,深探妄源,有相皆妄,转识成智,这叫唯识宗。此外,或诵经礼拜,或弘法利生,法门极多,难以尽述。不过法门虽多,目的是一,譬如医道虽多,愈病则一。病愈药废,法门也就无所用了。

  (四)介绍一种简要的修法--观心

  学佛的目的,即在于解脱生死苦恼,而解脱生死苦恼,必先明心见性,而见性的切要功夫,便应从观心入手。譬如伐木必须断根,灸病必须得穴。所以《大乘心地观经》说:“汝等凡夫,不观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又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观心的方法,先要将一切万缘放下。善事恶事,过去未来,都不思量。直下内观自己当下心念,此时但见念头憧憧往来,生灭不停,切勿执著它,也勿随逐它,也勿着意遣除它,只管细细静看(观即是看)。妄念起时,一看即不知去向,但旋必又起,仍如是看,至念头不起时,仍只看着(此时正是慧照),久久纯熟,看到一念不生,便证入空净之境。此时眼前种种,都是客观的真实(现量),明明了了,非不见闻(非空),然而寂寂然了无一念(非有),即此光景,正是自性的本来面目(注意:此时也没有这段言语文字)。但贵在认得透,咬得实,常常与这真实相应,这样就称做见性(可见明心见性,是当然事、平常事,毫无奇特处)。见性以后,一切惑、业、苦,自然有办法逐渐消释,因为慧眼既开,照知惑、业,都是因缘和合所生,本是性空,心无住着,妄念便失其依据。常修此行,这就叫“般若波罗密”(智慧到彼岸)。

  上列观心的方法,本来不拘时间,要行住坐卧,时时警惕,刻刻不离观照,方能成就,天下无不劳而获的便宜事,况学佛以了生死。初学的人,每日至少要观照数十次,庶可逐渐纯熟。假使自觉心念纷飞,难以措手,那末不能不借用静坐的方法。坐时是以右趾押左股上,名单跏趺坐,假使能双趺更好。身体必须端正,不动不摇。手结定印,即二手仰掌,右安左上,二大指头相拄,安于脐下跏趺之上。合目断光,闭口,舌抵上颚,呼吸听其自然,要宽衣松带,从容安详。有风处勿坐,两腿在秋冬等寒凉时,必须盖好。坐毕,两手搓热,抚摩面目,以活血,然后下座。这样每日至少静坐半小时至一小时,愈多愈久则愈妙。在坐中静静观照,逐步训练,到功夫纯熟,便可无时无地无事不观心。观力愈强,那末定力就愈足,定慧交资,妄心自息,妄心息处,我们便能非常清楚地见到自己的本性。

  (选自《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观心一法,是修心的要务,一切大乘经典所说的,处处不离般若,正是处处不离观照。由于我们平时不能一念回光来返照自性,终于使妄念象脱缰之马一般,奔驰不停。现在我们用自性来照于自心,是伐木断根的根本办法。所以《涅槃经》说:“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大乘心地观经》也说:“若能修习深妙观,惑业苦果无由起。”观心的方法,初下手时,是要随时随地放下一切妄想杂念,是、非、善恶都不思量,直下细细静看自己当下的心念。这时但见念头忽来忽去,幻生幻灭,切不可分别执着,也不可随它流浪,又不可着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无可遣除的。我们只要平心静气地细细看察,妄念被自心所照,当下便能湛寂不动,以至自然化于无形。但在初观的时候,往往易于忘记,所以必须多练,每日至少须起观数十次,自可逐步纯熟。观至中途往往一念起后,力量甚大,有盘桓三四日不去的情况,这正是习气种子在内翻动。这时我只一味观照,不去管它,毅力坚强,埋头忍受,用“不取不舍”的办法。用功久久,就会觉得妄念不流,心地空净,寂照同时、灵光独耀。这种观心的道理,简要的说来,能观照的智,就是般若,被智所观照的境,就是无明;但无明原是依于真如而起,所以观无明妄心,就是观自性清净心。这样以般若熏于无明,正象以日光照于坚冰,照得时间久了,没有不分分融泮而消归于自性的。又观照般若是始觉,实相般若是本觉,由回光返照的始觉,逐步息妄显真,观力愈强,定力愈足,定慧互资,则始本合  一,如珠吐光,还照珠体,诸妄既息,寂照现前。这正是《圆觉经》所说:“圆照清净觉相”的办法。所以观心一门,《大乘心地观经》说是“入如来地顿悟法门”。

  其次,关于止观法门,当然是以天台的圆顿止观,系缘法界(止),一念法界(观),初后不二,行解俱顿,为尽善尽美。因此,我想来扼要介绍一下关于台宗一心三观的初步修法。《摩诃止观》开所观之境,共有十种,在十境中,先拣定阴入境中的第六意识为所观之境,因为第六意识是我们的妄想,日常现前,为生死的根本,所以必须从第六意识下手观起。此外,立能观的方法有十乘,在十乘中,以观不思议性德最为圆妙,这性德有即空、即假、即中的三方面。自性不生不灭,本来空寂,叫做真谛;自性应用无尽,具足妙假,叫做俗谛;自性即空即假,而又非空非假,叫做中谛。这三谛,实际上就是一谛,一谛就是三谛,是自性一物的三面,圆融而不可分离。在这三谛圆融的自性中,自然具足百界千如的三千诸法,这三千诸法,包括尽了世间出世间的心物、因果、性相、体用等等一切诸法在内。我们日常一念之间,三千诸法,同时具足,既不是本无今有,也不是前后纵横,而是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议。现在下手修观,就在这性德不思议境上,起空假中的三观之修,用横竖四句推理检点这性具三千的道理。所谓横四句就是推检这性具的三千诸法,究竟是我主观的自心所具备的呢?还是客观的诸缘所具备?是心缘和合而具备的呢?还是无因自然而具备?若说是自心所具备,自心的生起,必有待于外缘,这样,心尚不可得,怎能具备这三千诸法?若说诸缘能具诸法,那末诸缘本来与我无涉,怎能具有这三千诸法?若说是心缘和合而有,心缘还没有和合前,既各各都不具有,和合时又怎能真有所具?若说无因自然而有,无因就等于空无,既空无又怎能具足诸法?这样用上列四句来推检,来挖根,就可知一法尚不可得,怎么会有三千诸法呢?所以《中论》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在推检过程中,如果有一句相应,就能使六识妄想入于空寂,那时可不必再用其他各句;若不能入寂,可再用各句一一推检,乃至用竖四句(就是一念心灭生三千法呢?还是一念心不灭生三千法?是一念心亦灭亦不灭生三千法呢?还是一念心非灭非不灭生三千法?)及亦横亦竖、非横非竖等句推检,必使妄想入于空寂为止。若果能一念澄澈,当下湛湛寂寂,万念俱空,这叫做一空一切空的不思议空观,照于不思议的真谛境。恰当空空寂寂时,便顿了自性中原本具足的一切诸法,并不象木石般冥顽不灵,所以能妙用无尽,法法全彰,这叫做一假一切假的不思议假观,照于不思议的俗谛境。又正当诸法宛然时,即照而寂,却当体全空,即寂而照,却法法具备,这样非空非假,即空即假,这叫做一中一切中的不思议中观,照于不思议的中谛境。但以上所说,由圆具三谛的本性,起圆具三观的妙修,所说似有次第,实际上并无先后,行起解绝,唯寂唯照。假使能蓦直照去,则圆融三观,一时现前。能观的心与所观的境相冥合,则破见思、尘沙、无明的三惑,证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三智,而成般若、解脱,法身的三德。那时自性体、相、用的三谛妙理,就全体显现。虎溪大师说:“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忘照何曾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所以叫做不思议的妙观。假使观这识阴等境不能悟入,可再用能观的十种法,历其余所观的九种境,一一观之,就是所谓“即境观心”。读者欲知详细,可研阅《摩诃止观》十卷。以上所述两种观法,下手方法虽有不同,究竟理趣,殊无二致,学者可随性之相近,择一专修。不过《摩何止观》广博深细,初学和事忙的人,恐怕难以下手,那末不如修第一种观法,较为简切了当。

  (选自《怎样实践佛法》)

  一切凡夫由于我执和法执,枉受无量身心大苦,因此必须实践佛法,逐步转而化之,才能获得自性本具的无量光明和自在。

  由於人们根性,因缘万差千别,因此有修持方法上,因病设药,法门无量,不离戒定慧三无漏学,摄心为戒,定慧交资,便能去执化障,成就觉性;而止观法门则是得定开慧的重要功夫。止与观原非二法,在具体实践中,则每以修观为下手方便。《大乘心地观经》说:“汝等凡夫,不观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又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释尊随机施教,教三界内的钝根众生,修苦空、无常、无我的析空观;教三界内的利根众生,修诸法缘生无性,当体不可得的体空观;教三界外的钝根菩萨修先空、次假、后中的次第三观;教三界外的利根菩萨,修称性圆妙、直下照去、三观任运圆成的一心三观。

  般若法门,不外由文字而起观照,由观照而达实相。所谓实相般若即是本觉,观照般若即是始觉。由一念返照的始觉,逐步息妄显真,观力越强,定力越足,定慧互资,则始觉与本觉合一,便能破小我的执着,而悟证常、乐、我、净的大我,岂不庆快平生!所以《大乘心地观经》说:“一切凡夫亲近善友, ,闻心地法,如理观察,如说修行,自作教他,赞励庆慰,如是之人,能断二障,速圆众行,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说:“诸法缘生皆是假,凡愚妄计以为我,即此从缘法非真,妄想分别计为有,若能断除於二执,当证无上大菩提。”

  这里特将般若观照法门的具体下手方法,作一归纳和介绍。

  观心方法的重点,是要随时随地回光返照当下的心念。在初下手时,宜於静中进行,先结跏趺坐,调整身、息,放舍万缘,合目断光,细细静看(观即是看)自己起心动念的情况,这时定觉妄念忽来忽去,生灭不停。我只是一味耐心观照,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不舍。由于妄想分别被自心所照,便能湛寂不动,随着观力的深入,无不逐步消於无形。妄念再起则再观,反复用功,这样每日至少坐一次,每日至少半小时至一小时,在静中观照纯熟,渐渐看到一念不生,心源空寂。这时虽寂寂无念,却了了常知,就与般若自性相应。这是第一步,可说是做由照而住的“照住”功夫,也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住”功夫。

  此后,不论行住坐卧,常常从这寂定的性体上起用观照,妄念才现,立即察觉。用功日久,由於觉照时时现前,妄想执着起时,便能如片雪洪炉,顷刻消融。这时正是依圆觉自性之光明,照寂灭清净之觉体。《圆觉经》说:“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性,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可见彻证觉性,更无别法。这一阶段的功夫,实际上正是《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功夫,也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生心”(生清净心)功夫。

  这样再继续前进,渐渐体会到自性本来清净,不必着意起照,入於忘照而终日未尝离照的地步。《圆觉经》说:“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功夫到这一层次,不观而观,心即非心,二执齐消,我法双空,并空也空,证入“终日无住,终日生心;终日生心,终日无住”的境界。

  此外,做观心功夫,必须与六度万行紧密结合起来,与种种顺逆境界的磨练结合起来,以坚强的毅力与自己的烦恼习气奋斗,见为我执,解而空之,情为我爱,转而疏之,在障碍中忍得住、透得过,逐步功行纯熟,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证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圆觉经》)便能迅速与空有不二、寂照同时的实相境界相应。

  《金刚经》:“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乘起信论》说:“於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速成不退。”《华严经十地品》说:“此菩萨以深智慧,如是观察,常勤修习方便慧,起殊胜道,安住不动,无有一念休息废舍,行住坐卧,乃至睡梦,未曾暂与盖障相应。”以上经论所说,都是学般若、化二执的宝贵指示。

  (选自《学般若 化二执》)

  十三、人事磨练与除习气的过程

  1、人事磨练

  学佛至见性以后,并非就算功行圆满,譬如枪法纯熟之后,正需破敌,假如遇敌而不抵抗,那末贼兵纵横,天下无太平之日。因此这时正需仗慧照的力量,逐步扫荡习气,并需借一切人事来锻炼打磨,因为种种烦恼皆我练心之处,种种艰巨,皆我练智练力之处,而且也只有在尘劳忧患之中,方能提高警惕,激发志气,正先哲所谓:“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在观心过程中,要坚毅奋发,自强不息,常与自己习气斗争,见(见惑)为我执,解而空之,情(思惑)为我爱,转而疏之,越不易化除,越要化除,常与自己逆,于有碍中忍得过,方能进功。当观而得力时,中途必将发生心思格外纷乱的现象,或欲念横发,或心生烦闷,这是由于第八识中所含藏的过去许多习气种子,被功夫迫急而翻动出来,正是进步的时候,切勿怀疑,只要知道它是本空,不取不舍,沉着应付,(《圆觉经》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翻动愈烈,则去泥愈多,经过千百次的翻腾上下,自然证入不动。

  (选自《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2、除习气的过程

  实践佛法的过程,也就是降伏、断除烦惑习气的过程,习气除到怎样的程度,就是开发佛知佛见到了怎样程度。所谓习气,原是自心的虚妄作用,有善、恶、无记的三性,是由六尘缘影的妄心,数数熏习造作而成。我们现在既要断除烦恼习气,还得从烦恼习气上下手,躲避压制是绝对无用的;而且习气是往往随人事而发露,因此借一切顺逆人事来磨练,把病苦作良药,把患难作解脱,甚至“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逆如获至宝”,历境验心,刻苦忍受,实是除习气的重要关键。二祖开悟以后,韬光混迹,或入酒肆,或习街谈,正是做这个除习气功夫。我们平时的习性,不论好坏善恶,凡是执著不舍,不易化除的,就是苦恼生死的根本,便应用大精进力、大忍耐力,常常与自己习气战斗,练个无住无着的功夫,由小战而大战,由小胜而大胜,学习再学习,深入又深入,才是成佛作祖的样子。《华严经》说:“善观诸法,慧根增长,勇猛精进,摧伏众魔,无量智慧,威光炽盛。”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除习气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功力愈深,习气翻腾出来也愈多,它常会忽然而来,突然兴起,如果不经过长久的努力磨练,督饬照顾,决不能一觉便直下顿消,必得用种种善巧方便,使它销落,这正是力量和功夫的问题。概括说来,除习气有下列的过程:一般人们终日烦恼妄想,认妄作真,总是坠入于主观的迷阵而不自知。一旦因痛苦而感觉,知妄想习气为害不浅,方肯修习佛法,来作对治。但在初修时,其意境必定是半信半疑,忽明忽昧,只有理解,没有事证,说戒则偏于事相,说定则执于死定,说慧则用禅门的口习,习气来时,仍无力和它相抗,正是“说时则有,用时则无”。经过专精地修习佛法,千百次的磨练、抵抗之后,意境逐步开朗,力量逐步充足,便能悟见自己本来的体性。这时便知一切是非、顺逆、美丑、憎爱等等,无非都是自心的虚妄分别作用,而能不随其流转,并逐步灭除自己的习气:由粗重转轻微;由长时转短时;由浓厚转平淡;由大事转小事;由勉强转自然;由无力转有力;由着意转不觉。总之,习气之根,已经拔松,不象过去的坚固执著。这样,再继续不断以般若扫除习气,定慧力便日益强盛,有沛然莫之能御的情况,对自己习气,能处处圆照,时时成觉,自性渐渐成为一浑然圆明的整体,寂寂然了无一念,却又活泼泼地不可思议,不必去着意收摄,自然能心不散乱,习气来时,一转就了不可得,无可捉摸,迷固捉不着,觉也摸不到,无动无静,非凡非圣,超然于思议之外,这正是所谓“圆觉”。

  修一切法门,离不开觉照,因心和境相接时,不照就不转,不转就不空,不空就不定,不定就不慧。在扫除习气过程中,觉照力量的进步,可分为下列几个层次:一、心起在前,觉照在后,且必须竭力提起;二、虽觉照在起心之后,但提起可不甚费力;三、起心时就能觉照,但还是略有先后;四、起心时,觉照也同时而起;五、觉照在前,心念在后,但也有时忘照;六、觉照能时时在前,但还是顾及觉照;(以上在用功地)七、不知有照,却未离照,明知有境,本来无碍;八、入于常寂常照的地步。我们可以考问自己,究竟到了那一种境界。

  (选自《怎样实践佛法》)

  十四、弥陀大法仪轨

  弥陀大法又名弥陀印修法,是无相密乘心中心法传承的一部无相大法,是能够做为终生修持的修法。此法三根普被,方便修持,能迅速得定开慧、明心见性、了生脱死、往生净土。

  徐老说:“弥陀印法是了生脱死,成佛的大法。修此法,什么法都可以不修。又说:如修弥陀大法,加修六字大明咒(莲花印)法,弥陀大法是主法,莲花印是助法(辅助),一主一辅,尤如拉车、推车,修持进展更快。但要主辅分明。”

  徐恒志老人寓所开示简记

  一、了生死是修行的根本;根本的根本是明心见性。

  二、学佛人多,悟道人少;悟道人多,了生死人少。

  三、明心见性,就是开灯。开灯后还不一定了生死,因还要打扫。

  四、一要修,二要悟(自性),开灯后还要真修。

  五、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境界。

  六、净土宗是三根普被,带业往生,其它宗无有,了不起。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实相,要老老实实念,净念相继。但有些人不契机,往生人不多。

  七、不学佛法,无有出路。主攻方向是破妄想执着。息妄想,执着。(这是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众生皆有佛性,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众生轮回的根本就是四个字:妄想执着(一个我字)。妄想是第六相,执着是第七相。要转化,如冰化成水,不是搬掉。要在去妄想上下功夫。

  八、下功夫要一门深入,阿弥陀佛。自然而然,妄想脱落。不要看得太复杂,不要把明心见性看得高不可攀。

  九、净土宗,不讲明心见性。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要把阿弥陀佛念到底。

\

  十、(我说:我业重。)师问:业是什么?(我答:业性本空。)师答:对,空了,不实有。

  十一、念阿弥陀佛,打坐,结法界定印,耳听念佛声,这就是三密,每天打坐1至2小时,这就是大法,不需再修其它,(此法)不需灌顶。[此法称为弥陀印法或弥陀大法,编者注]

  (刘志强老居士记于是1995年4月2日晚七点至九点半)

  弥陀大法仪轨

  徐恒志上师传授

  一、入坐、合掌,念四皈依:(七遍)

  南无古鲁贝 南无布达亚 南无达鲁麻亚 南无桑格亚

  二、 祈求文:(三遍)

  祈求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金刚护法神祗,慈力加被消我业障,使我安心入佛,虔修念佛法门,速得念佛三昧,救度众生。

  三、念佛

  结印(法界定印):右手放在左手上,两手大拇指尖碰合,放在小腹部位,手心向上。

  南无阿弥陀佛(念佛1至两小时) (四字、六字洪名均可)

  四、回向(三遍)

  愿我此生开慧见性,救度众生,得生净土。

  十五、调息念佛的坐法

  我们平时的心念,顷刻千里,最难降伏,因此修心的人,每每苦于无从下手,以致流而忘返,痛苦浩然。而佛法中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实是收摄万念,最易下手,最为稳妥的一种方法。这一法门,以深信、切愿来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为纲要,不但下手简易,随时随地提起就是,便于任何人的学习,而且即浅即深,能圆摄一切法门。若能至诚恳切,蓦直念去,不管妄想纷飞,我只全身靠倒,一念提起则一念觉,念念提起则念念觉,久久纯熟,自能使烦恼妄想,潜移默化。所以彻悟禅师说:“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子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假使我们能这样念得一句弥陀熟,自然生时远离热恼,死后迳生安养,不离当念,得大法乐,真是我们生死凡夫,迷途的良导,苦海的明灯!所以大乘经典随处赞扬,祖师大德苦心提倡。

  念佛功夫本来要在一切时一切处,抖擞精神,念兹在兹,假使悠悠忽忽,实难得念佛的实益。为了使念力容易纯熟,在坐中调息念佛,实是一个善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静坐时,心中跟随自己鼻端的呼吸,来默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可在吸时念“阿弥,”呼时念“陀佛”;或呼时念“阿弥”,吸时念“陀佛”。念时的快慢,可随呼吸的长短,总以不急不缓,听其自然为宜。这样在坐中万缘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规律,佛号也就随之而念念不断,心息相依,经过持久练习,心相愈来愈静,气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号仍绵绵密密,不散乱,不昏沉,渐渐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地。所以《坐禅三昧经》说:“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首楞严经》也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样的静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现前,同时,因调息之故,又能使气血流畅,体力轻健。此外,若用数息念佛的方法(即一呼一吸,念佛号一句,随默数一,这样连续数至十,再从一数起;或连续数至一百,再从头数起)也是可以的,可随各人的情况相宜而行。

  净土宗有十念法门,即连声念佛,尽一口气为一念,正是借气束心的作用。唐飞锡法师在《念佛三昧宝王论》中,对随息念佛,更有明确的说明。他说:“世上之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琲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于息不还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令昏寐,念佛而寝,觉即续之。”这正是调息念佛的宝贵指示。

  (选自《静坐入门》)

  十六、念佛与止观

  现在特别须要提出的,持名念佛与止观是完全可以一致的。因为一句佛号蓦直念去,杂念不起便是止;一句佛号。心念耳听,明明历历便是观。古德说:“一念相应则一念是佛,念念相应则念念是佛。”所以简单易行,直捷了当,无如念佛。当然我们在念时,必须一心专注而念,都摄六根而念,才能获得真实之利。

  从深入一步来说,净土法门是超情离见、不可思议难信之法。这一句佛号惟佛与佛乃能究竟,所以《华严经》说,十地菩萨一切所作不离念佛。我们凡夫至诚恳切念佛之时,即是善根福德同佛之时,因为以佛的果地觉,作为我们因地心,所以因地心,即同果地觉;而且一句弥陀即是自心实相,即是法界全体。因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自心起念,还念自心。而极乐净土无量清净庄严,全显当人自性,正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故经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愿与在座诸上善人共勉之。

  (选自《“三无漏学”略讲》)

  十七、论修持方法的统一性

  1、修法总说

  众生和佛为什么有苦乐的不同,关键只在于觉与不觉,因此学佛的方法,就是转念觉照的方法。我们要时时凛觉,练得此心,能如悬崖勒马,说止就止,说放下就放下,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得快,转得快,热恼顿时可化为清凉。不过一般人总是不易觉,不易转,这正是自心业习的障碍,所以要依佛法来横修竖修,千磨百练,使烦恼妄心,逐步就范。

  佛教有无量的法门,但却是整个的。由于人们习气、根性、环境等等各有不同,为了适应客观的情况,不得不方便分立。实际上,门门都可归性,法法皆是般若,所以一切经典都称赞它自己的功德,这正因为一切佛法,都是从自性所流出,而又还归于自性的。因此,学佛的人,必须对各种法门有法法平等的观点,不生门户胜劣的执见。这样,见理圆融,会入不二,心量也就广大,进步必然迅速。假使“是一非余”,便成学佛的习气。

  各宗的修法,虽然有同一的目的,但立场和方法,却有所不同。从来祖师大德,因悲心激切,惟恐学人不肯专心于一个法门去学习,所以苦口婆心,特别强调自己法门的优胜,但这往往都是一个时期中破人执着的方便说法。例如六祖惠能大师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这正是以理夺事的说法。如果学者自己的脚跟没有站稳,听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不免彷徨不定,坠入歧途。因此初下手实践时,应以专一深入为主,多亲近本宗的明师益友,等到妄想销落,心地融通,这时正需遍参知识,广学多闻,由一门而会入普门。

  各宗的修法,虽然不同,但都要以愿力为主。愿力要切实、正大,痛念死生无常,决心要求解脱,并发广大悲愿,誓愿与一切众生共同获得平等圆满的无上正觉。这样以坚决、伟大的愿力来引导行动,就如严师的随时督察,方可警觉痛切,不至于中途懈怠。其次要以实修为主。所谓实修,就是实心实行,要从内心出发,不只是表面的一套唱念礼拜。功夫做得实在,就会冷暖自知。最初下手时,不宜用力过猛,要稳步前进,否则往往会犯“念佛三天,佛在眼前,念佛三年,佛在天边”的急进急退病。在修学的中途,必须一门深入,不急不缓,如切如磋,毅力坚强,愈久愈坚。等到发明心地后,则要涵养省察,不离觉照,在一切顺逆境界上,刻苦磨练,考验自心。

  此外,修心可分为救果与慎因两方面。救果就是根据佛法来扫荡过去已经熏成的旧日习气,所谓“随缘消业”;慎因就是审慎今后自己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动,勿再颠倒昏迷,乱作乱为,以免再增新习气,所谓“莫再造新殃”。假使只注意除过去的习气,而不战战兢兢改造其现在思想行为,那末正象服药而不忌食,病终不得痊愈,苦终无由解脱。所以持戒实是学佛的基础。学佛的人,无论修什么法门,必须注重戒律。云栖大师说:“持戒为平地,禅定为屋宅,能生智慧光,次第得明照,定慧力庄严,万行为具足,乃至成佛道,悉由戒为本”。《梵网经?心地品》说:“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我们假使能语默动静合乎戒的规律,那末圆明妙心自然应现;同样,如果能心地清净,杀、盗、淫、妄等恶行也无从发生。所以能真实摄心,内外一如的,是真持戒!

  佛法本来不必多,但我们既然谈到佛法的实践,为了适应各个不同的需要,觉得有将主要几种下手修持的方法,作一简明、扼要介绍的必要。读者可估计自己的根性,看哪一法和自己的兴趣相近,就可选择来修持。但必以专一深入为主,等到日久功深,自有互会融通的一日,假使以贪多为得,必将一事无成,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2、论修持方法的统一性

  上面我已介绍了各种实践的方法[关于参禅、修密的内容略去,编者注],这些方法,虽然在下手的时候,各有不同,但从修持方法的本质上来讲,却是法法可以融通,因为一切修法,总不出我们现前一念的心,心究竟没有什么差别的啊!但假使不加以说明,也很可能使读者“这山望见那山高”,流弊所至,必将影响专一修学的信心,因此我觉得有加以论述其统一性的必要。

  首先,我想把上面所说的参禅、观心、修密、念佛四个修持方法的名称来会通一下。在正“参”时,就寓有“观”的作用;观也就是“念”,因为观外无念,念外无观;至于观、念和参又都是“修”,这四个动词,无非都是能修的心。所谓“禅”是指真如“心”而言;真如心也就是“佛”;诸佛的三“密”,究竟不离于觉心,这四个名词,无非都是所修的心。这样说来,四种名称,意义上没有不同,名以表实,实际上岂非一样。

  其次,一切修法,能修所修,都离不开自性,自性就是真、俗、中的三谛,从性起修,就是空、假、中的三观。从空门入手的,但真空不空;从有门入手的,但妙有不有。正因为是缘起,所以说性空;正因为是性空,所以能缘起。可见修一切法门,愈空就愈有,愈有就愈空,圆融无碍,互相资成,究竟归于中道。所以永明大师说:“即相之性,用不离体,即性之相,体不离用。”陈瓘《三千有门颂》说:“不思议假非偏假,此假本具一切法,真空不空非但空,圆中圆满非但中”。

  虚云大师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又说:“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自性),就叫做看话头。”所谓观心,也就是观照这不生不灭的自性,蓦直照去,三观任运现前,三观现时,就是自性三谛现。可见参禅与观心,原是相同的。又所谓净土,原不离自性清净心,当体无心,就是净土。所以《维摩诘经》说:“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宗镜录》说:“自心遍一切处,所以若见他佛,即是自佛。”无生即生,生即无生,禅是净土之禅,净土是禅之净土。这样参禅与念佛,亦并无二样。又一声佛号,能念的体本来空寂,所念的佛也无形相,这就是空观;一句佛号,虽能所俱寂,但不妨能念分明,所念宛然,这就是假观;一声佛号,当能所俱寂时,即能所宛然,正能所宛然时,即能所俱寂,空假互存互泯,这就是中观。所以温陵禅师说:“念佛一声,入三观门。”可见念佛与观心,也没有差别。

  密咒为法身如来的真实言,虽为三密瑜伽的口密,但在显教的各种修法中,也普遍应用,最普遍的,象往生、准提、大悲,楞严等咒,而一句弥陀也正同无上密咒。(南无阿弥陀佛,本为南无阿迷达补达耶的化音,)且净宗观想于西方三圣,等于密宗的观想本尊,净宗以弥陀、观音为主体,密宗也未尝离却弥陀、观音;而且极乐世界所显种种清净庄严的事相,正是密宗所谓“当相即道,即事而真”,都显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境界。此外,一般坐禅,也常用法界定印,(就是两手仰掌,右按左上,二大指头相拄。也叫十方诸佛定印。)以助定力。至于密法的观想于四种有相曼荼罗(大、三昧那、法、谒磨四种)是从空之中而起妙假(即空即中之假,叫做妙假。)会归于中道实际。以般若为佛母,处处提示谛观净菩提心,入于阿字本不生际。又修密法中大圆满的“澈却”(意即立断)和无相密乘“心中心”等,正与禅有相通之点。可见显密两教,在修持仪式上虽有差别,从实践方法上来讲,也有其互通的地方。

  念佛三昧,可有三种分别:一、专念自佛;二、专念他佛;三、念自他佛,观心、参禅是专念自佛,以六根为所观所参念,以妙观察智相应心品为能观能参,观这现前一念的心,竖则穷于时间,横则遍于空间,非有非空,不生不灭,具足百界千如的三千诸法,与一切诸佛,平等不二。渐渐积功累德,便能圆伏五住烦恼,进而使六根清净,豁破无明,入于般若、解脱、法身的三德秘藏(即自性的体、相、用)。又象《摩诃般若经》说:“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是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则无所念,无所念故,是为念佛。”净土修法是专念他佛,以第六识摄持六根,专注观念于弥陀的名号、相好或依报,使眼所见都是佛色,耳所闻都是佛声,以至意所攀缘的也都是佛法。禅净双修是念自他佛,先须大开圆解,彻悟本来,了知心、佛、众生,自、他、依、正,本来不二,然后托彼佛的果德,显我本具的理性。而且只要具足信愿,那末参禅、持咒都是净土资粮。又修密法,也是念自他佛,行者住于三密相应的妙行时,本尊的加持力和自己本具的德能,互相配合融入,而于行者的肉身上,示现诸佛的德相。可见一切法门,原不出念佛的范围,而净土法门,乃成为一切诸法汇归的法海。

  根据上面的说明,我们只要就性之相近,来修任何一法,即具足一切法味,既不必见异思迁,也不要争论胜劣。药无贵贱,能愈病的就是妙药,法无高下,能契机时即是妙法。

  此外,大乘佛法的真精神,不仅仅以解脱一己的生死苦恼为满足,而当以慈愍众生、利乐他人为重心。换句话说:自利只是利人的手段,利人才是自利的目的;但是所谓利人,实际上又何尝不是用万行来严净自性的刹土。象《华严经》说:“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大乘起信论》说:“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得无净。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所以我们既决心实践佛法,必须以四宏誓愿为根本,随分随力逐步修习六度四摄等广大微妙行门,做好自利利人工作:一、布施度,就是以财施利济他人,解其急难;以法施化导有情,教育群众;以无畏施协助众生,拔诸灾横。二、持戒度,就是以摄律仪戒,从消极方面禁制恶行,造成严肃的生活;以摄善法戒,从积极方面摄受、学习一切智慧德行,培养优秀的品质;以饶益有情戒,把利人的悲愿,积极地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三、安忍度,就是不但能忍受别人对我的侮辱怨害,大量包容,不生嗔恨,而且能安受众苦,与艰苦的环境奋斗,所谓“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四、精进度,就是对自利利人工作,要能刚毅果敢,困知勉行,不骄不怠,精进不退。五、禅定度,就是要做寂定工夫,使散漫纷乱的主观思维,能专注一境,心力统一集中,随遇一境,便凝集于一境而得解脱。六、般若度,就是由定力所启发的觉照力量,对于宇宙人生的事事物物,能了了观察,发挥其应付无穷的差别作用,而能不违反其共通的真理。其次,所谓四摄:一、布施,就是关心别人的生活,予以物质上的帮助。二、爱语,就是以慈爱慰喻的言词,使众生生欢喜心而受感化。三、利行,就是对一切身、语、意的行动,都从有利于人的观点出发,自易生出感召的力量。四、同事,就是深入群众,接近群众,共同工作,以身作则,使人们归信大法。

  《华严经》说:“了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不惊不怖,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这样,妙行云兴,万善同资,探华严的性海,入一真的法界,又是一切大乘行者,所须勉力学习,共同遵循的道路!

  (选自《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十八、阶段和位次

  关于觉性显发的过程,假使用教理来说明其位次,那末各经所说,各有广略开合的不同。象《仁王般若经》说五十一位;《璎珞经》加上“等觉”说五十二位;《楞严经》加三渐次、乾慧地及暖、顶、忍、世第一等位,共说六十位;《大日经》则依十住心而说十位,及说十地的十位。天台智者大师,将流入此土的一代化导众生的佛法,根据时机说教的深浅,释成藏、通、别、圆四教。现在我把圆教断惑的程度和所证入的位次,来扼要介绍一下,以供修学同仁的参考。

  根据天台智者大师的发挥,把自性觉悟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六即佛)。一、理即佛,就是说一切众生虽然迷惑颠倒,生死浩浩,但就其不思议理性的本体来说,随拈一法,无非法界,本来智慧觉照,与佛不二。二、名字即佛,就是说:我们从经卷或师友处,闻到自性是佛的名字,因而能通达悟解,明白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也就是说,了知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皆是佛法。在这一阶段,就是教家所谓大开圆解,宗下所谓彻见本来。三、现行即佛,就是由名字位大开圆解之后,即起妙观,境观相资,正式修持的时候。在这一阶段,已能圆伏见、思、无明的烦恼,就是圆教的五品弟子位,也叫做外凡位。四、相似即佛,就是这时气分已经与佛接近。这一阶段就是圆教的十信位,也叫内凡位和六根清净位。到初信位时,是已断了见惑,不再有疑、邪见、身见、边见、见取见及戒禁取见等的妄见,这时便不再退转凡夫之位,叫做位不退;到七信位时,是已断了思惑,不再有贪、嗔、痴、慢等的妄情(见、思惑是粗惑),修持到这一地步,便脱离了三界分段的生死流转,出凡圣同居土,而生方便有余土;到十信位时,是已断了三界内外的尘沙惑(尘沙惑是细惑),这时能应病与药,以若尘若沙的无量法门,度无量众生,悲智双运,利济众生而不怯弱,叫做行不退。五、分证即佛,这一阶段,就是圆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位次,也叫做圣位。由十信位断尘沙惑后,进破无明的一品(无明惑是微细惑),就到了初住位,居于实报无障碍土,也分证常寂光土,从此亲见佛性,得真智不动的无生忍力,中道正念,永不退失,叫做念不退;(这是大乘的见道位,小乘断见惑的初果,便叫见道位。)以后破除一品无明,就证到一分觉性,到等觉位共破四十一品无明。六、究竟即佛,就是到等觉位,更破一品生相无明之后,便成为究竟妙觉的佛,居于究竟常寂光土,也叫上上实报无障碍土,这样才算彻底成就了清净的法身,彻证了圆满的真理。(圆教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所以本无位次,就以“六即”为位次。所说五品弟子位,依《法华经》,其余依《璎珞经》,是借用别教的。)

  此外,我们再把念佛九品往生的情况来说明一下。凡具足真信切愿,但念时仍散乱的,是下品下生;念时散乱渐少的,是下品中生;念时便不散乱的,是下品上生;以上虽还没有断见思惑,但能生安养的同居土(极乐四土都是清净的),一得往生,就是位不退。(其他的教相中,必须断见惑,才谈得到位不退。)若能在一切时,念念相续,不散乱、不昏沉,在事上念到一心不乱的,便同断见思惑的罗汉,是中辈三品生,生安养的方便土。若能体究到万法皆如,心佛不二,在理上念到一心不乱的,便同破无明惑的大士,是上辈三品生,生安养的实报和寂光土。这里也可见念佛法门的可浅可深、圆融普摄、利钝全收的优越性了。

  (选自《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十九、成就正觉的时间问题

  在佛法上对于成就正觉的时间问题,根据自始至终有系统的说法,须经三阿僧祇劫,这譬如读书由小学、中学而大学,必经一定的时间和程序,不能越级超登。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位次,为第一阿僧祇劫;从初地至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从八地以后为第三阿僧祇劫(依别教位次)。

  所谓阿僧祇,意译为无央数,正是说时劫的久远,我们就自性上烦恼垢污所积的深厚来说,当然必须有相当修治的时间,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过是就一般教义普遍性的说法,实际上,佛法并没有一定的时间相,要看各人执著深浅、学法因缘和主观努力的不同,来决定其成就的迟速;而且学佛一事,原不能只就今生一个时期来论断,所以不要作一般情见上的呆板执定。象密宗对这三劫,就不取其时间的意义,而是配合于粗、细、微细的三种妄执。根据密宗教义,那些夙植深厚、上根利智的人,由于用自宗不共的异胜方便,得三密他力的加持,现行又能苦到精纯,这样,在一生中修完一切学程,顿断三种妄执,即身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并非完全不可能,正象有些学校读完一定的学分,即得结业,而不限定其时间。(应当指出,既说“夙植深厚”,可见过去也曾修学,仍有积渐成顿的意义。)此外,密宗有三种即身成佛的说法:一、理具的即身成佛,就是说明我们的身心,本是大日、金刚两部的本体,换句话说,除我们现前肉身之外,更没有本觉的体性,这正相当于台宗“六即”中的理即佛;二、加持的即身成佛,就是我们本具的自性功能,与觉者三密的加持力相应,互相融会贯通,便能即身表现觉者超然的动作,显示本尊所具的德相,这大略相当于六即中的相似即佛;三、显得的即身成佛,就是由于自身成就三密妙行,而能显发本具的万德,圆成自性的实相,这便相当于“六即”中的分证和究竟即佛,所以密宗“即身成佛”的意义,正与台宗“即佛”的圆义,有其共通的地方。

  此外,禅宗又有“见性成佛”的说法,由于宗下是圆顿教,直截根源,先破无明,而粗垢也随之脱落,所谓一断一切断,本来没有位次,也不取时间相;且见性之后,一切便易于为力,所以见性时,就是成佛时。《华严经》说:“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正是圆顿的教相。不过就事修上来说,同一明心见性,而有透破初关、重关、末关的不同,这三关正是除粗惑、细惑、微细惑的各阶段。

  至于净土法门,以生佛感应,如磁石吸铁的力量,使即生往生为目的。一得往生,由于境缘殊胜,就可由一位不退而圆证三不退,由一同居土而横超上三土,一生便得成就,中途并无留碍,这正是净土法门的殊胜和圆满!

  总结以上论述,禅密诸宗所说,是不取时间相,先后不二,有力承当,视为当然,正是“六而常即”;而一般教义,则是示修证的宏轨,又是“即而常六”,理事不二,本来圆通。我们正不必偏执一面,怀疑莫决,但事耕耘,不问收获,虚空有尽,我愿无穷,百福庄严,自致成佛,实是我们实践佛法的正确方向!

  (选自《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二十、徐恒志居士法语选

  1、徐恒志老人对部分居士的开示

  (2004年1月27日岁次甲申正月初六)

  一、一切用功都要针对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主攻方向。贪嗔痴慢疑是根本烦恼,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有漏皆苦。要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无所住心。

  二、念阿弥陀佛是大乘。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学佛是生死大事,学佛是大福报,大智慧。我们学佛求生西方,了脱生死。末法众生,根机不同,明心见性不太容易。所以要念佛,回光返照,照见五蕴皆空。

  三、心中心法门无相无住无念,除打坐之外,还要对治习气。心中心打坐增加定力,念佛求生西方,各人情况不同。有的人以念佛为主,以心中心打坐为辅;有的人以心中心打坐为主,以念佛为辅。没有矛盾,不要有分别心。

  四、戒是基础,戒中最重要的是摄心。《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五、求神通方向错了。元音老人生前一直反对求神通 。

  六、净土法门是了不起的法门。念一佛,十方一切诸佛都念到了。阿弥陀佛和十方一切诸佛名号无二无别,一句佛号就是无上法门。有人把十方一切诸佛的名号都念一遍,实际上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够了。念佛是阿伽陀药,无上大药王。别的佛也可以念,但是必须知道,一句阿弥陀佛,只要念到一心不乱,十方一切诸佛都念到了。(举例福建省一位八十八岁老婆婆念佛往生的事迹)我们一定要相信净土法门的大愿大力。

  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是什么心?不要住在境界上而生其心体。心体本来是无住。为什么有烦恼?只因有分别。应无所住是空,而生其心是有。这个心是真心,是不可得的。应无所住是本体,而生其心是妙用。对事对物,随缘而用,不起烦恼。不可得之心,无所住的心,是非空非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话懂了,一切佛法就都懂了。佛法不说断灭相,这一句话是关键的关键,这一句话懂了,修行就有了方向!

  ( 三宝弟子张儒平执笔整理)

  2、介绍净土念佛法门

  我来介绍一下,广大微妙、空有圆融的净土念佛法门。佛经里所说的净土修行方法,虽然很多,如《般舟三昧经》所说的观像念佛;《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观想念佛;《佛说阿弥陀经》所说的持名念佛;以及《大集经》所说的实相念佛,依照这些方法去修持,都可往生净土,但其中以持名念佛为重心,因为这一法门,所摄收各种不同根机的人最广,利人也最多。上面所介绍的参禅、观心、修密等各种修法,固然法法圆妙,但有的需要精研教理,有的需具备相当根性,有的需有充分时间,有的需有受法机会;而且能不能得益,还须看各人的因缘和努力。只有持名一法,虽然也少不了自己的精勤用功,但不一定要具备上述的各项条件,而且下手简易,有事有理,真是“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对任何人都是相宜的。假使佛法中,没有这个法门,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信众,将没有亲尝法味的机会了。龙树菩萨是禅宗、密宗、天台、华严、三论、净土等诸宗的祖师,他在《十住毗婆沙论》里说:“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舟则乐。菩萨道亦如是,……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所以我们对持名念佛法门,必须深信、切愿和笃行。

  人们的苦恼,在于无法制止贪嗔等烦恼的发生,如果我们能观于无念,自然就可趋向佛智,假使不能做到无念,那末世间出世间的一切诸念,哪个念头有比念佛的念头更好的呢?这个道理不是很明显吗?何况一句佛号,随时随地,提起就是,一念提起,则一念是佛,念念提起,则念念是佛,古人所谓:“佛号投于乱心,则乱心不得不佛。”这样,由“执持名号”,而“一心不乱”,虽不求见性,却暗合道妙。即使念时心仍散乱,很难做到一心地步,也可仗自己深信切愿的力量,带未断的烦惑,出三界的牢笼,(注意:念佛法门,主要是建筑在深信切愿的基础上,所以藕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所以净土一门,普遍适宜于上中下三种根机的人,称为教内的别传。

  但念佛法门,虽说下手简易,实际上也并不简单,必须恳切专勤,唯精唯一,行住坐卧,动静闲忙,蓦直念去;尤其当遇到一切顺逆境界时,总要使一句洪名,不离心口,若有事打断,必须记起更念。只有这样,久久方能熟处转生,生处转熟,业消智朗,净念现前;方能在临终苦迫之际,提得起这句佛号,感佛接引。假使贪其简易,而悠悠忽忽,间断夹杂,虽能种植远因,难获现前利益。这不是法门的不巧妙,而是我们学者的不老实。

  念佛法门,也是自力他力配合的一种修法,用一句果地圆觉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作为我们因地修持的心念。念时有三种方式,就是默念、高声念和金刚念。平时以金刚念最为适宜,所谓金刚念,就是绵绵密密声在唇齿之间的一种念法,虽然不出声,但嘴唇必须微动,来帮助忆念,因高声易于费力伤气,默念又易昏沉散失;但也不可执定,总在自己看环境和情况而调适得宜。初发心修持的,最好能每日用金刚念跏趺坐念一小时,(坐法请参看前篇《学佛是怎么一回事?》观心一节)助其常摄在定,自能易于得力。(修各种佛法,本通于行、住、坐、卧的四仪,但初学的人,必定静中较动中容易得力,因此静坐一法,都不能不借用。)又持念时用四种方法,最易相应:一、摄心念。就是在念的时候,必须摄心专注而念,如果妄念纷飞,不容易收摄,则可一面在口里念,一面用耳根听,旋听旋失,旋失旋听,若一根被摄,则六根也自寂然。《楞严经》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实是念佛的要道。二、欣厌念。就是正念时要有意识地加以取舍,欣取极乐,厌舍娑婆,在无生中,炽然求生,念念之间,欣厌具足。久之,自然一句佛号提起,悲欣交集,浑身洒脱;且将自然渐渐入于不取不舍,《妙宗钞》所谓“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三、勇猛念。凡自觉业习厚重,念力无法提起,这时要勇猛着力,譬如大敌当前,只有奋勇抵抗,虽枪林弹雨,义无返顾;又如孝顺之子,为报杀亲深仇,虽磷途虎窟,心不退怯。四、悲忆念。这譬如他乡游子,久离慈母,客路颠沛,悲忆不止。《楞严经》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总之,能把全部心力,用在一句佛号上,自心起念,还念自心,日积月累,功夫纯熟,自然心心流入真觉果海,念念冥契客观实相,将成就一行三昧,而满九品往生的本愿!

  (以上选自《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一心念佛。假使我们能将一句佛号,至诚恳切,随时提起,行住坐卧,得空就念,久久用功,念佛得力,贪嗔习气,逐步消除,明朗的智慧,便得现前,所以能一心念佛,也正是修智慧的妙法。

  (选自《谈智慧》——佛青少年部教理学习会报告摘要,五十年代发表在上海佛教青年会主编的《觉讯》第六十期。)

  参禅的人因可直下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而真能老实持名念佛,心心相续,念念无间,久久功夫成片,也自然能进入一心不乱境界。只怕思想上执见深,障碍重,不肯信,不肯行,在佛法看来,是很可怜悯的。

  明心见性的人,离了生死尚远,正象上面所说,暗室的电灯,虽已开亮,垃圾尚待清扫,不能认为开电灯等于扫清了垃圾;也不能认为垃圾未清,就说电灯没有开。有些人虽已开悟见性,只因习染深厚,一时不能净尽,遇个别境界当前,未能不动此心,但并不妨碍其已开正眼,自能不失觉照,知其虚妄,不取不舍,不至于粘滞执著,留连忘返,譬如有线风筝虽在空中飘荡,却有一线牵住。只要假以岁月,勤加打扫,习染分分化,佛性分分显,毕竟能了生死、成佛道。另外,历史上高僧大德已明心性,而生死未了的事例很多,象唐朝惠林寺的圆泽和尚,曾与李源友善,有一天他们相约去朝礼峨嵋山,圆泽想取道斜谷,李源要取道荆州。最后圆泽和尚同意从荆州方向前去,当船到南浦,看见一妇人在汲水,和尚望而悲泣。李源惊问其故,他说:“我原想取道斜谷,正欲避开这妇人。因为她已怀身孕,正待我为子,不逢则已,现既相遇,实难避免。”他约李在三日后相见,以一笑为信,并说“十三年后,杭州天竺寺外,当再与公相见。”圆泽和尚当晚入寂。过了三日,到妇人家探望,果生一儿,并对李源微微一笑,李便把来龙去脉向家里人讲清。十三年后,李源自洛阳到杭州,以赴前约,在葛洪井畔听到一牧童扣牛角唱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李源上前招呼说:“泽公健否?”牧童说:“您真是诚信君子!但我世缘未尽,未能亲近,彼此勤修不怠,以后自可再见。”大家看!圆泽和尚已知过去未来,得了宿命通,在生死关头仍然不能打破,这正说明仅仅开悟见性,而见思烦惑未尽,还是不免随业流转呀!此外,草堂青禅师转世为曾鲁公,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历史上一直流传。这几位禅师都是宗门巨匠,有解有行,只以情染未脱,依旧生死轮回,实值得人们深思!

  人们依于般若正智而明悟本具的光明性体,这是学佛的根本。所以菩萨六度万行,都以般若为先导,若无般若,五度莫非世间有漏善法,不名为度。但众生根性千差万别,故佛随机施教,开示了无量法门。在无量法门中,学人必须自谅根性,择一专修。总的说来,专仗自力为难,兼仗他力为易。例如净土法门就是称为三根普被的、得他力加持的特别法门,也是普济一切含灵的大总持法门,这是许多往圣先贤——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莲池、蕅益、彻悟、印光等诸大祖师所走过的道路,他们为我们作出了光辉榜样。总结上面所说,“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实是我们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出离无尽无边苦海的正确航向!

  (选自《有关佛性答问》)

  我们知道佛教教理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而又能指导实践的。为了使我们实践不至于盲目,研究教理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理论和实践正像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譬如凡夫、外道得世间禅定时(四禅八定),往往误认为涅槃。如果他们能研究教理,便知道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定,虽已没有粗烦恼,但还有十种细烦恼(触、作意、受、想、思、龙胜解、念、定、慧),仍是四阴和合,不免生死流转。又如研究教理,知道“三不退”中必须断见惑,方得位不退(藏教初果,别教初住,圆教初信位)这是很不容易的,但深信切愿念佛,虽未断见思烦恼,却能仗信愿力量,生极乐的同居土,而得位不退。这样便知念佛法门的奇特,就会一心念佛了。所以明白教理,便能有助于我们勇猛精进地修习,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少走弯路。

  (选自《关于佛教经论的研究方法》)

  学佛的方法虽多,但有当机与否,并无高下之别。由于我们烦恼习气,根深蒂固,全仗自力,每觉不够,因此在这里再介绍一种最简捷、最圆顿的“持名念佛法门”。

  念佛的方法,是以深信切愿,执持“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在行住坐卧中,绵绵密密,摄心专注而念,欢喜时也念,烦恼时也念,无事时也念,做不用心事时也念。初行不免打失,要记得即念。不劳分别考究,只贵净念相继,老实行持。久久念头澄澈,证入一心不乱。

  一般人往往以念佛为迷信,那里知道一句佛号,是念念打破自己贪嗔痴迷信的有效办法,迷妄若去,智慧自照,它的妙用决非局外人所能想象。在已学佛的同仁中,又往往以念佛为浅近,不知佛法本来平等圆融,就在极平常处见功,若好高骛远,正是知见未忘。实际上,真能念佛,念念无住,即是布施;不起贪嗔,即是持戒;不计人我,即是忍辱;不稍夹杂,即是精进;一心不乱,即是禅定;明明历历,即是智慧。一句弥陀,不是大彻大悟的人,不能全提,而钝根下愚,也无少欠。但能蓦直念去,自然水到渠成,全身受用。《大集经》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况且参禅修观,全仗自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断尽见思烦恼,方能解脱六道流转的分段生死;而且在修持过程中,常有种种境界发生,譬如浓云将散,日光忽露忽藏,倏忽之间,变化莫测,若不是真具道眼,难免不被调弄而枉用功夫。念佛则因自力他力配合,只要一句顶一句,执持不失,妄念无处潜身,自然一路平稳,没有障难。由于信真愿切,报尽横超三界,直往安养。这个法门的妙用,确是超情离见,不可思议,各部经论一致赞扬,希望读者们能加注意。

  (选自《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在第一品《佛国品》里,叙述了当时佛在毗离耶城外庵罗树园与众集会,长者宝积说偈赞佛,并请问菩萨净土之行。佛开宗明义地告诉他:“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一重要开示,不仅为菩萨的不思议解脱,提出了总的要求:即心的清净是净化生命、庄严国土的关键,同时也为后来之修诸佛净土法门,特别是念佛求生极乐净土的人们,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选自《维摩诘所说经?对照译白》序)

  佛法流传世间,以无量法门济度群生,莫非转化人们的妄想、执着习气,修证方向十分明确。经上所谓妄想,是指我们第六识的分别颠倒;所谓执着,是指我们第七识的我执、法执。如果我们对症下药,时时返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虽能对一切事物,照常应付,但不取不舍,不粘不着;无住而生心,不入断灭,生心而无住,不起分别;特别应知一切事物,无不是因缘和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了了分明,不同木石,这是什么?!实际上,这时两边不着,非空非有,无实无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正是我们的实相理体,本具佛性。

  但近世以来,许多修行人,往往怕谈般若,以致这一佛法的纲要,弃而不究,寻枝摘叶,舍本逐末,茫茫苦海,不知何时才能获得解脱。江味农居士对这一现象很有感触,认为有些学人,“对般若不敢问津,甚至相互警惕,不谈般若,可悲之事,孰逾于此;违背佛旨,孰逾于此;误法误人,孰逾于此!”真可谓悲心激切,大声疾呼了。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诸部般若的纲要。江老认为这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慧彻三空,功圆万行,至极圆顿的大教,与过去把般若判为带通教、别教,正明圆教,有所不同。江老说:“正因为此经是诸部般若的纲要,而般若又是一切佛法的纲要;且经中明确指出,‘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佛语当信,不可诬也。”真可谓独具慧眼,发前人所未发,深符佛旨,功在万世!

  总的来说,我们幸闻此经,一切佛法无不包罗,经中的一字一句都关系到全经宏旨。深愿法界有情,念生死苦,发菩提心,深入学习此经,依文字,起观照,悟实相,开示悟入谛知佛见,报四重恩,济三途苦。经说:“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有些同修也可以从念佛法门下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转化狂乱妄想,而得定开慧,明悟本地风光。正象江老所说:“念佛的念,虽然不是真如本体,却是趋向真如的妙用。为什么呢?因为真如是清净心,念佛是清净念,两者都是清净,才能达到相应之故。所以念佛之念,如能念念相续,是能达到无念的,故念佛是胜方便。”我们应知般若与净土,本来融通,象车的两轮,不能偏废。一切佛法离开般若,势必着相粘境,心外取法,成为邪见外道。我们务必仰体江老居士的清净大愿,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莲生九品,果证无生,谨愿与天下道侣共同黾勉之。

  (选自《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语体文版)》序)

  我们在观心、看念时,寂寂无念,即真空,了了常知,即妙有。若能于此处悟入,便能彻悟空有不二,体用不二,寂照不二,逐步证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法界了。

  我们如能时时返照这本来不生不灭的自性,便知现前念念生灭的,无不是空华幻象,因而不取不舍,自然随顺法性,归于空寂。而念佛之人,执持一句名号,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声相依,明明历历,念念转化习气惑业,而达到一心不乱,这正是由观照般若,而达实相般若。所以般若与净土二门毕竟不分家。

  般若观照是大法门,是诸佛之母,若能当下回光返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无住而生净心,离相而证实相,自可度一切苦厄,得真实受用。

  (选自《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3、《书简节录》选

  欣知贤伉俪精修净业,行解并进,念佛时能做到“精神焕发,没有疲意”,自觉“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如此不断用功,必能妄想日消,智慧日朗,亲证念佛三昧,深为敬仰!

  佛说无量法门,大都是仗自力断惑证真,称为竖出生死。唯有持名念佛法门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他力加持,加上自己信愿内熏,感应道交,便能不断惑业,横出三界,普令含识,同出生死,畅佛本怀,故此法门称为"教内别传"。《大乘无量寿经》上说:“彼无量亿诸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又说:“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我们生死凡夫,得闻如此微妙法门,福德因缘真是不可思议!

  您们来信说:“念佛到境空心寂时,如拨乌云,见到睛空,无智亦无得。”但须体会到虽无智无得,却了了分明。所以彻悟禅师说:“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又说:“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无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深愿贤伉俪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答宁波徐珊珊居士)

  函悉。知仁者对持名念佛法门,有甚深因缘。在各种法门中,唯此一法三根普被。下根人只要信愿真切,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舍此报身,可带业生于极乐的凡圣同居土。一生之后,见佛闻法,永不退转。中根人念到事一心不乱,触境逢缘,心不动摇,便同断见思惑的阿罗汉,可生于极乐的方便有余土。上根人念到理一心不乱,心佛一如,能所双忘,便相当于破无明、见法性的法身大士,就能生到极乐的实报庄严土,也分证常寂光土。可见净土法门,可浅可深,确为径中之径。同时应知执持名号,杂念不生,而正念了了分明时,正是无上深妙之禅,故禅净也本来不曾分家。

  至于各大德的开示,由于因缘、立场、愿力各有不同,故所说可能有异,但是以佛法为方便,息妄显真,得定开慧,明白心性,了脱生死,则无不相同。如果您能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必将亲得佛法的无边利益。

  (答成都樊莉居士)

  弟忆灵峰蕅益大师所著《宗论》中有云:“予初志宗乘,苦参力究者数年,虽不敢起增上慢,自谓到家,而下手功夫得力,便谓净土可以不生。迨一病濒死,平日得力处,分毫用不着,方乃一意西归,然犹不舍本参,拟附有禅有净之科。至见博山后,稔知末代禅病,索性弃禅修净……炽然合秽取净,与不取舍,原非异辙,较西来祖意,岂不更直捷耶。”可见净土法门,非大彻悟人不能全提,而钝根凡流亦无少欠,确是三根普被之教内别传,知仁者有志于此,谨录呈以供参考。

  (答上海李老居士)

  持名念佛法门可分为事持和理持。印光大师云:“事持佛名,久久可通入理性。”这说明一般念佛,必先从事持下手。正象《阿弥陀经疏钞》上说:“着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意思是说:但能念念接续,无有间断,便已能伏妄,即使得少分清净,亦可进入末品。如果此人夙有灵根,顿明谛理,也可进入上中二品,所以说:“不虚入品之功。”又说:“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如果行人口口谈空,步步行有,便会受三途流转之祸。事持力极功纯,便可了知能念心外,别无所念之佛;所念佛外,别无能念之心,能所不二,心佛一如,便进入理持境界了。这时即禅即净,非禅非净,也可名为念实相佛。

  (答辽宁曲居士)

  黄念祖老居士所说:“信愿具足,再加行持,三者具备,必生净土。”正是如此。故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二句成为净宗之要领与铁案,无可改易。至于所示莲池大师之说,主要着重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因弥陀不离自性,净土唯是自心,若能如此体会,则一句弥陀,心佛不二,理事交彻,无念而念,念而无念,生则沉着安闲,殁则径登上品矣。

  (答宁波徐珊珊居士)

  令友已修净土十多年。求生净土很好,不必改变。但是否调整一下修法:(1)把一句弥陀圣号当作无上密咒念,(2)早晚静坐各念一小时,用金刚念(唇动不出大声),( 3)手结法界定印,意则一心只顾到持名,不作观想。如此修法与修六字大明咒无相密法没有两样。念佛人并非不可修其它法门,但宜以念佛为主,其它为助,主助分明。如修净土的人也常念《心经》,《心经》是般若法门。修法总以简要为主,如念佛得力,则可一门深入,不必更换。

  蕅益大师曾开导念佛人:“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这段开示十分精要。希能转告令友。

  (答芜湖潘居士)

  古德确有昼夜念弥陀十万声者,如此速度已很快,约每秒钟1.5-2句。此种追顶念法,一般以念四字洪名为宜。正如长者所说:如此“妄念不易插入”,久久纯熟,便可从有念入无念,由事持达理持,无相、无住之清净心态便相继现前,不难现证念佛三昧矣。

  (答内蒙古王永光老居士)

  法门无量,但门门皆是般若,法法都可融通,惟学者根性不同,故方便设施有异。仁者所谓“以持名念佛一法,圆摄诸宗,融通世法,”乌乎不可!但念佛时必须一门深入,至我心、佛心相契相入时,自然由一门会入普门而圆矣;否则间断、夹杂,不免影响实效。中上根性人,也可先参本来,及有发明,再于顺逆境界中刻苦磨练,打扫夙习;特别要在障碍中忍得过,这是练心的要法。然后不离觉照,至诚持佛名号,并广行众善,回向净土,逐步圆满自性功德。此所谓“有禅(谓彻悟本来)有净土(谓信愿求生),犹如戴角虎”也。

  (答北京陈居士)

  禅净二门方便不同,下手修持时,决不能兼收并蓄,脚踏两船,而应一门深入,穷以岁月,否则势必二法俱败,一事无成。故从来祖师大德之提倡双修者,亦必参禅明心,先悟根本,洞彻源底,然后复修念佛法门扫荡而圆净之。当参禅到根尘迥脱时,而灵光独耀,终不断灭;念佛到念而无念时,虽洪名历历,终不粘着,可见从空门入者,真空不空;从有门入者妙有不有,空有本非二法,禅净实未分家。既非二法,何须融通;既未分家,何言聚合,寂照正是念佛,念佛不离寂照。故知学佛大事一人有一人之机,一时有一时之法,若有定法即非佛法。从根本处来说,有法终非究竟,无为岂即涅槃?

  (答上海李老居士)

  长者于修净要妙,提出“全身靠倒,勿忘勿助”八字,非笃实用功者不能道。盖勿忘,即无念而念;勿助,即念而无念。如此念去,自然空有圆融,理事交彻;既念念不落空,又不劳作道理会,分别既息,正智现前。故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至于念佛方法:由心起——口出——耳入——还心。这似适宜于初机念佛之人,实际上不必人人套用这一循环公式。因如此做法,反易分心,难得一心。“行起则解绝”,只要蓦直念去,自然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正由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故。所以幽溪大师《净土生无生论》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又耳听实即心听,若心不在焉则听而不闻,故《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说:“反闻闻自性”,即由耳根入门,而直观自心也。正如您老所说:念佛时“只守住意根,则其余诸根就随之皆摄了。”譬如君王正坐,则百官臣伏,一念单提,六根都摄,即来书所谓“不必分张,共凝一处”也。

  (答内蒙古王永光老居士)

  来函敬悉。仁者出家三年,修密学戒,明春将返五台山尼众学院学律,并有志安居阅藏,知见正确,愿力宏深,实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善根!闻五台如瑞法师领导的念佛、学戒道场,清净如法,甚为难得。仁者除“以戒为师”外,如生死心切,把一句万德洪名善巧地安住于杂乱心中,久久自能进入“一心不乱。”至此,自知一句弥陀即是实相,即是法界全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贵信真愿切,并要一门深入,必能转化惑业,彻证光寿无量之自性。

  (答五台山静戒师)

  仁者欲以六字大明咒的念诵,作为积累往生资粮,临终也以诵咒当作佛号求往生,并无不可。六字大明咒功德,说不能尽,在《大乘庄严宝王经》上有详细说明。红教祖师诺那大师曾说:“诵六字大明咒,三世业障悉得清净,了脱生死,究竟成就,且能断无明、开智慧,消灾延寿……欲生何佛土,均如愿成就。”故只要时时发愿,以此持咒功德,回向极乐,必能往生。仁者可把一句咒,当作一句圣号念;亦可把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当作无上密咒念。

  (答上海唐鸿生居士)

  仁者欲修学密法,可一心修习六字大明咒无相密法。此法简单易学,可依照法本,手结大莲华印契;口用金刚念法(唇动而不出声,自己听见。)持六字大明陀罗尼;意则一切不管,只顾到持咒,不取诸相,这便是三密加持法。每日修一座,每座一小时,修满一百座为一期,当有奇效;专精用功,修满千日,自可得定开慧。坐时两足或单趺、或双趺均可,不能结跏趺坐的人,也可两足交叉平坐。

  又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微妙本心,又名大悲心咒,凡持诵的人可治病、消灾、去障、得定、开慧、通佛法、明心地,了未来生死,种无量福田;也能助往生西方之愿,与观音大士结无上胜缘。《大乘庄严宝王经》专明此咒功德,便可参究。

  (答桂林廖彩兰居土)

  修此法后,由于心定、神宁、气旺,体力可逐步增强,但夙世杂染种子,很易被迫翻腾而出,这本是好事,但如果认识不清,便会被习气调弄,陷入苦闷,而枉用功夫。但亦不必顾虑,只要依法虔诚修持,一心持咒,即使有较强习气现前,也可立即转化;因业力虽强,心力更强,专精持诵,无不消融。治贪欲亦如此,《四十二章经》说:“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说明除淫以治心、治思想为重。(“思”和“想”即五阴中的行阴和想阴。)“非色、非行”即观一切色、一切行,如梦幻泡影,不以为实。再加持咒、念佛和常观男女根身之恶臭不净,淫意便可转化。

  承询“明心后当以何为归?”心本不可得,即归于不可得处,此在明彻后自知。未明彻前仍需借法修练,以便增强打扫习气之定慧力。习气打扫至如何程度,即悟证自心至如何程度。及其至,则灵明不昧,了了常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自不生,今亦无灭,十方佛土,随愿往生,无生而生,生即无生。

  (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来信所说您过去在山上寺庙里所出现的境界,很可能是您夙世所修定境的反映。但对一切境界切 不要去执着、回想、喜爱它,应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要老老实实修持,做到如您所说:“一句阿弥陀佛绵绵密密在心头”,并化除我执,放开心量,常常与自己脾气奋斗,终有离苦得乐、亲得受用的一日。

  (答成都樊莉居士)

  知仁者发愿持往生咒三十万遍,念满后拟一心以执持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为主,兼以持咒。仁者愿在西方,如此做法,颇为适当。因执持名号为往生正因,经有明文。但我辈凡夫惑业深厚,往往道力不胜业力,今仗陀罗尼总持之力以转化之,使业消智朗,障尽福崇。过去参禅大德,于夙种翻腾,无力把握时,亦每密持神咒度过难关,可见佛法皆是对治方便,实无定法可说。

  又仁者谓:“念满三十万遍,先消除业障”。能下扎实功夫,固然大有功德,但最主要的必先彻了业障本空,原不可得。故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如不从根本上彻了,误认为确有业障可消,执业障为实有,则用功多而得效少,应知业障如幻,今持咒功夫,莫非转化其如幻的力量而已。

  (答平湖许常觉居士)

  关于功课安排问题,由于各人根性、环境、时间、习染等等不同,原无定法。总的说来,功课不宜安排太繁太多,太繁多则不宜持久。总宜适当安排,主次分明,或一门深入,全身靠倒。凡修证层次愈高的,修法往往亦愈简。如修净土的最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禅观明心的,最后在行住坐卧中,简要地用一个“照”字。一法若通,则法法皆通。

  (答吉林刘慧真居士)

  近世学佛的人,往往不明真理,着相而求,随境而转,故着魔发狂,迷惑入邪的人不少。希仁者多接近有正知正见的人,端正身心,深信因果,不取诸相,一心念佛,于一切法不惊、不怖、不畏、不贪、不着、不动,自然逢凶化吉,诸邪尽退。同时,也要回向,愿一切魔邪冤魂同发无上菩提之心,使尽除烦恼,同得解脱,因他们亦都是流浪业海的苦恼众生,应相与为善,共趋觉道。

  (答吉林四平李居士)

  不论修何种法门,在用功严密、真妄交攻时,有时身上往往会发生颤动,或脑部也会有爆炸般的震动现象,心理方面有时也会影现种种幻境。这些现象可因各人心身情况而有不同,都出于自然。其原因大都是由于静极而定之后,由心理上的变化,引起生理上的反应,有时也是业习逐步消除的一种现象,并无神秘奇特可说。只要不求不着,自能任运进功。

  (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仁者夙根深厚,不论在家、出家,如能继续认真修学,成就必大。佛有四众弟子,出家修行,能离欲清净,减少俗缘,住持正法,自比在家为好。但在家学佛磨练的机会较多,在消除多生业障,转化无始积垢上,要比出家为有利,故宋大慧宗杲禅师曾说:“在家修行比出家得力且二十倍”。同时,必须了解,所谓出家,主要指出生死之家、烦恼之家。佛世时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一位在家的大菩萨,“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维摩诘所说经》)马祖禅师的弟子庞居士,全家都是成就者,但并无一人出家;傅大士也是以居士身,修天台宗一心三观,位至等觉菩萨。此外,历代居士获大成就或念佛往生者,不可胜数。总之,各人因缘、条件不同,总宜善自筹量。《优婆塞戒经》上说:“出家之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是乃名为不可思议。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答辽宁常林居士)

  修心之悟、证二者,确不能含混。“悟”者彻见本来也,而积习未除,必历缘锻炼,逐步证入自性;而除业习又有伏和断之不同。若以台宗“六”即判位言之,大体上修至圆解大开(即悟境)仍属“名字”位(名字即佛);进修观行,圆伏见思、无明,即入外凡位(观行即佛);进而断除见思惑,入内凡位,了分段生死,这是圆教七信位;到十信位时,已断了尘沙惑(相似即佛);然后分破无明,分证法性,直到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而成妙觉(分证和究竟即佛)。来信说:“初关所悟,仅相似于佛,尚不足降伏一切烦恼。”此就宗下行人破参见性、顿悟同佛而说。若就教相而论,则"相似即佛"是已断了见思惑和尘沙惑,唯未破无明而已。

  (答北京陈居士)

  4、《幻斋心鸿》选

  过去事让它过去,未来事尚未来,现在事亦如幻如化,转瞬既逝,故念起不随,无住无相,这是修心最好诀窍。做到妄想脱落,人生最大幸福!

  破相化空是定力增加时,必然现象。定慧力增加后自能念起即灭,不必费力,目前正是翻动打扫阶段,只要不取(不随之流转)不舍(不着意遣除,遣除也是妄心)。总之不理自能由粗转细,由长转短,时间一到,瓜熟蒂落。目前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即不要有求开悟的心,也不要放松,总是处处与自己过不去,与自己作斗争,功夫便可不断进步。

  相都是虚妄,当诸相皆空,却有一个明明不空者,说相不是相,但灵灵明明,叫做实相。一般人以为相是虚妄,但还有一个无相之相,都不了解。无相之相,即是“见诸相非相”,若见诸相非相(即空)便能见到不变随缘的如来本性了。但实相非可眼见,只可心见,“心见”即是心领神会啊!

  修心当妄想由多到少,逐步化空时,这时,妄想便能脱落。当一念不生,但了了分明,不是断灭,这便叫入定,功夫成熟自然进入一心不乱(寂)但灵光独耀(照)境界,这便是入定。“观心”方法和要领,请参考您所印《般若花》43-45页,其中有详细、扼要的说明,可作参考。上坐时打坐修定,下座时不是放松,要观心,看生灭妄心,若看心无力,不能转化,则念咒、打坐以作帮助。(平时不打坐,就观心即可)打坐、观心、念咒,随宜而用,目的是一,即遣除妄想。

  [一次杨振刚居士到沪看望徐老,在寓所“幻斋”徐老拉着他的手叮嘱学人:“老实念佛,念佛最方便、最直接、最安全、最当机、最把握!”连说三句“要老实念佛啊!”,每次杨居士向编者谈起恩师的教导,总是热泪盈眶。编者注]

  (答哈尔滨杨振刚居士)

  本来面目,空空寂寂,但又了了分明,若只有空寂而无灵明,岂不成为顽空。故当一念不生,“说是一物即不中”时,却灵光独耀,灵知不昧,“明”和“见”是无分别智慧,不是有分别的意识。

  见光见佛,可能有幻相出现时,只是不理不着。所谓“不准”,是不许粘着、追求而已。

  心身化空,一念不起,但灵知不昧,了了分明,彻证此一境界,即是明心见性,故重在自我认识、自我体会、自我默契,否则即成为“理悟”,即非“证悟”。明知虚妄,而不住相,也有理事深浅之别。若能妄想脱落,而灵光独耀时,非本来面目而何!

  观心,有很多境界和过程,能念起即觉,不随之流浪,令其自生自灭(即不取不舍),这都是功夫。《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即是空,“生其心”即是有,亦即“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清净心)之境界,能明悟此境,明心不可得,当下即是本性。是名明心见性。

  (答哈尔滨张春喜居士)

  仁者在学法过程中,以般若为先导,每日诵持《金刚经》,能做到一心无住,事来应付,事去不留,便能获得实际受用。如心情开朗,便是效果。在持诵经咒过程中,妄念纷飞,这往往是进步的表现,譬如暗室打扫,尘埃飞扬,势所必然,只要坚持修法,不取、不舍、不住、不著,自能逐步由乱而定,由动而静,慢慢进入“寂然不动,而灵知不昩”的境界。切勿心急,亦勿放松,能念念凛觉,刻苦用功,久久自会证入光明自在。

  ( 答芜湖卜年华居士)

  《金刚经》云:“应生无所住心”,所谓“无所住心”是什么心?乃是心无所住,而不断灭之心,也即妄念不起而了了分明之心,能时时寂而常照,心宝常现,即能于现前得无边受用,愿与仁者共勉之!来书云:“时有妄念”,无始以来积妄,原非朝夕可除,但能于妄念来时,不取不舍,不予理睬,习气力尽,则自然脱落;当妄想脱落,而灵知不昧,功用不失,即是体用不二之自性真实境界,只要不执,妙用无尽!

  关于真如是否缘起问题,仁者所述乃是正知正见。凡因缘和合的一切诸法,有生灭、有造作,正像经说:“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缘生缘灭,如幻如化。而真如妙体,则是虚灵凝寂,绝诸戏论,不生不灭,无实无虚,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决非因缘和合之体;凡因缘和合皆生灭有为之法,真如是“无为法”也。

  真如之体,虽是不变,但能随缘起用。《般若花》上“真如缘起”,不仅如仁者说“真如通过缘起显现”(全相即性),而且也说明真如能随缘起染净二种功能。随污染之缘,便成“六凡”,随清净之缘,则成“四圣”,所谓随染净之缘,成凡圣之事。至于彻证本体,则虽无所住,而生其心,随缘起用,体用一如,证大体大用矣,是名妙用。又《法华经》说:“佛种从缘起”,此乃指成佛的种子,也即闻、思、修、六度万行,皆成佛之缘起,非指佛性本身由缘生缘灭(即仁者所说:“而是通过修持(缘起)来显真”)。总之,若以佛性为缘起,则缘灭时,佛性亦灭,岂不成“断灭论”耶?

  仁者精进用功,于寻常日用处,彻见本来,因缘不可思议!古人云:“平常心即是道”,仁者于此有所体会,是真见道者。世人将此本来平而常者刻苦分别,颠倒使用,遂致流浪生死,今悟“平常”则恢复本来,了无一法可得,故《金刚经》说:“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但虽是平常,能得到它,却也是不平常的,“万世古今不离当念,十方刹土不隔毫端”,迷则四生六道由它作;悟则三贤十圣由它成。如此说来,平常之中有不平常的,又不能小看它啊!仁者说:“佛法只在觉与迷”,甚当!一念迷,苦海茫茫;一念觉,超登佛地。又说:学佛秘诀“只是无我二字”,说到点子上了,故《金刚经》须菩提问如何降伏其心时,佛开门见山,就先破我相(四相主要是我相),然后再破法相、空相。小乘人悟“人我空”,证入偏空涅槃;大乘人悟“法我空”,证入三德涅槃。凡夫因人我执起烦恼障,小乘因法我执起所知障,成分段、变易二种生死。印光老法师曾说: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则无尽烦恼皆化为大光明藏!故仁者之体会可说是“画龙点睛”。

  观心即是修心,两者不别,知“三心”不可得,当下见性!我们修心地法门,要悟在当下,修在当下,证在当下,用在当下,时时返照,刻刻用功,五蕴若空,苦厄顿消。

  世尊在证道时曾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可见修心要领就在转化妄想(第六意识)、执着(第七识),也即是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我执若化,势如破竹矣。仁者以“无我”二字,为学佛要诀,可谓提纲挈领。

  佛法所说“诸法”,即指一切事物。心生则法生,法生则心生,故心法不二,能所一如。经云:“法尔如是”,仁者还见么!?见是分别,不见是断灭,且道如何办?

  净土宗要求“净念相继”,即明心者之“动静一如”,言虽有别,义实无二,愿与仁者共探之。

  人生一切无常,梦幻泡影而已。吾人目前唯一大事即在悟心基础上,打扫多生习气,破一品无明,见一分法性;同时发愿归向净土,应知此一句弥陀,暗合道妙,巧入无生,禅净二门,从未分家也!

  众生苦恼,非佛法无从解脱,佛法难闻今已闻,普愿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同出生死苦海,同归圆觉性海。

  目前学佛者多而正见难得,大都着相粘境自陷苦恼,若知妄想本空,回光返照,顿得清凉,终日无住,不落断灭;终日生心,不生分别,久久行去,定有自在之分,愿与仁者共勉之。学佛重见地,古德所谓“但重见地,不重行履”,见地者何?彻悟本来,认清自家面目。若寻枝摘叶,舍本逐末,离道远矣。

  痛念佛法难闻,人生多苦,趁此康健,力超三界。上座犹如磨刀,下座练心,犹如用刀(杀敌)定慧等持,悟后起修,必将庆快平生!

  来书所说:“众生可怜不学佛的不明白,学佛的亦不明白”,的确如此,言之可慨!所谓“不明白”,即不以明心见性为要务,心外求法,岂不沦于邪见外道?故愚每于人前大声疾呼,不管禅宗、净土、密法,无不以明悟自性为要领,否则欲淘汰习气,岂不移东搬西,徒自困扰。即如净土宗乃三根普被之法,一般以带业往生为主旨,忘记此乃三根普被之法,中上根人亦有份,心地明白即“理一心不乱”,有何不可,当仁不让,在于智者,但亦不能小视修证,看得容易。如见性后,悟后起修,于境界中磨练,于六尘、五欲、三毒种种境界,必须一一透过,特别是财、色、名三关,非大力者不易转化。若保任精勤,随缘脱落于顺、逆境,自在无碍,斯名破重关。但按教相论,圆教须破四十二品无明,始成妙觉。特别是初地菩萨(即别教初住)已能现身百界,八相成道,故由修而悟,由悟而证,功夫岂易言哉!见性者每悟后求生极乐,恐习染未脱,悟而未证,成“悟后迷”也,藕益、莲池、省庵、印光等大师莫不如是,但这些大师,当然主要是给众生作榜样。吾侪须于成败祸福关头,有所主张,则弥善矣。元音老人一生也着眼于“明心见性”,吾兄弟于此相同,盖亦觉众生可怜耳。因仁者一言,引出许多络索,一笑。

  《般若花》以法供养一切有情,亦莫非一时因缘,言语文字皆用于一时,不能死于句下,“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仁者必能默契之。

  仁者能知一切如幻,甚为难得,《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但声闻初果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水,况思惑乎,况尘沙惑和无明惑乎。故从来大德悟心以后,悟后起修,如丧考妣,如防风灯,正为习染多生,非一蹴而就;圆教行人了分段生死以后,尚须破四十二品无明,才能了变易生死,成为法身大士,故禅宗破初关后,尚须勤于保任,奋除习气,否则成为“悟后迷”,故历来大德悟后提倡净土法门,以期利钝全收,同入弥陀愿海也。生死事大,愿与仁者共勉之。

  某老人乃净宗闻人,其所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走错路了”此语实嫌欠圆,因净土乃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之大法。从下根人来说,因不必高谈“自性”、“唯心”,全事即理,蓦直念去,理在事中,但对上根人说,则不妨念佛即是念心,念极情亡,则理事双融,心佛不二,根尘脱落,禅净不二。某老专为初机学人着眼,“自性”、“唯心”则专就一句弥陀,即是法界全体上着眼,各人设施不同,悲心则一。万法不离自心,若界外有个阿弥陀佛,心外有西方净土,岂不成为心外取法?所谓“唯心净土,即净土不离唯心;也即弥陀不离自性。仁者所论,亦即此义,圆融无碍之谈也。

  仁者所示“放下”语录颇为精妙。《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空)、无法相(法空)、亦无非法相(空空)。”三空之要,岂不在于放下。放下之义大哉!但问放下个什么,就是放下那放不下的,还不究竟,且道一句,曰:“家贼难防”。

  吾人处于娑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皆有因缘,一切无常如幻如化,故惟有“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早求出离,是为上策。仁者所说三际不可得,有两种理会,即方便说和究竟说,也即四种悉檀因缘。按究竟言之,过、现、未三际都不可得,非过去、未来,也无现在(当下),因刹那变灭,故《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实为究竟了义之说。又实相无时间相、无空间相,因时间、空间都是生灭法,现代科学家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的“妄想”,真是一针见血。仁者所举“两种体会”,可谓善巧说法矣。方便说,有过去和未来,没有当下;或说无过、未,只有当下,皆无不可,究竟说则三际皆不可得,因三际都是生灭法也。

  (答西安刘志强居士)

  仁者理事圆融,才华横溢,尤其对佛法修证,可称更上层楼,如说:“遇境会粘,但并不怕粘”;“我除了除习气之外,还能做什么事?”“但我就是要拼命体会难堪的滋味”……,这些都说明若非真实用功,不能有此体会!佛法唯证相应,若继续保任,打扫宿垢,终能打成一片;所谓打成一片,即是昼夜六时,妄想脱落,心无散乱,人生至此,得大解脱,岂不庆快平生!但多生积垢,亦非一时能除,总须“在有障碍中忍得过,能忍得过即无碍矣”,譬如爱面子一事,正是我们考验的好机会,能与之挨磨、周旋,久之自能脱然。

  文字无咎,损益在人,故亦无有定法可说。如“理悟”,可作道理上明白解,亦可作明白“理体”解,“证悟”可作破初关、亲见本来面目解(素法身),亦可作破无明,见法性的“分证”和“满证”解。(圆教破四十二品无明、别教破十二品无明)一般说来,以“悟”、“修”、“证”三个字作分别,最简要,即1.开“悟”自性,2.由悟起“修”,3.由修而“证”,列表如下:

  修 证 三 阶 段

  悟 (见道)根尘脱落,明悟自性——破初关

  修 (修道)绵密保任,长养圣胎——破重关

  证 (证道)放任而为,无所不是——破牢关

  “见性”意即“现性”,但原来都已用惯,可以不改,只要领会其义即可。何况古人曾说:肉眼亦可以见性。因为开悟以后,全相即性,山河大地全露法王之身,故目见山河大地即是肉眼见性,此意颇深,古人有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天台宗也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可助理解。

  “心态是粘还是不粘……”是出入三界的关键,此语说得何等精辟!圣贤、佛菩萨与我们凡夫的界限,就在粘与不粘,粘则系结、挂碍、不自在、生死;不粘则解脱、自在、出生死;圣人是念而无住,用而不着,凡夫是缠结、挂碍、着相粘境,界限十分清楚。我们必须努力用功,使妄想脱落,打成一片,随缘逍遥,放旷自在。自知烦恼即是菩提,妄想就是妙用,穿衣吃饭,迎宾送客等一切法皆是佛法。

  仁者所说“在观心时,其实正是念佛”,正是。凡内观自心,外参经论,实际上都是念佛法门,以一切不离自性故。又“任你如何在境界里攀援不舍,都是昙花一现”,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实)但不是断灭,所谓“一切法皆是佛法”(无虚),无实无虚,即是吾人的本来面目!

  五言偈一首,可谓道尽心要,承担如来家业,实是责无旁贷,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生苦恼,亟待匡济,大心救度,不愧佛子,愿与仁者共勉之。录古德颂一首,以助法喜:

  转处孤危万事休。随缘得旨复何求。

  群生造化乘斯力。一道灵光触处周。

  即事即空无剩法。全心全佛有来繇。

  填沟塞壑无人会。可笑骑牛更觅牛。

  (答南京齐伟居士)

  信中说,一看便了,观心很好,但不能执相,不管什么现象现前,一概不理,反反复复总是有的。都要看作是进步现象。当妄想断处,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不执一物,自然有个好消息。但此时“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也不可执,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连虚空也粉碎,还要这两句话作什么?总之,刻苦用功,努力保任,时时注意改习气,必有打成一片之日。

  从仁者的信中得知仁者在修持中,时常因腿痛而于座中不得静心,仁者要记住的是:佛法是心法,功夫不在色身上,而在修心上。至于座上的坐姿,当然能够双跏趺或单跏趺更好,这都是夙世因缘,应一切随缘,千万不可勉强,尤其对年岁大的学人而言。关键的是座上要“心念耳闻”,于妄念不取不舍;座下不忘观照。请记住:观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法门,若要见性,必持观心!

  另外,不论任何学人,修持中都有业障翻腾的现象,还有就是学人本身体内隐含的病症,在修持中都会发露出来。无论是业障翻腾,还是病根显露亦都是好事,望仁者不必惊恐和担心,仁者于座中只管“心念耳闻”如法的修持

  (答南通秦居士)

  观心,是学佛之重要法门,在拙作《学佛是怎么一回事》中有“观心”一节,文虽不多,但是观心的要领,依之实践,能有具体的下手方法。今再略告观心方法,(具体请多参究《般若花》,与“人事磨练”一节一起看)观心先看自己妄念即回光返照,不取不舍,既不随它流转,也不着意遣除,每日起观数十次,渐渐纯熟,妄念也渐渐息下。如此继续用功,虽然无念或少念,但继续返观,此时即由“观妄”,渐渐转向“观真(观自己真心)”,观到一念不生,“心空及第归”。这时虽一念不起,但见闻觉知,了了分明,并不断灭。此时即是动静不二,定慧双修,如明镜照物,虽镜体寂然,而诸影了了分明,前者即体、即空、即静,后者即用、即慧、即动,故观心的人最后悟心时,体用不二、定慧圆融,动静一如。据仁者所说是体用、动静、定慧都未圆融无碍,未能悟入不二法门,也即没有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故有种种障碍、疑问,如云:“内观与心上不着一物,没有形成统一。”所谓“注意当下”即是叫您默契“无念时的光景”,否则始终是“识神”用事,安能修悟自性?故参禅必须起疑情,而且必须在“话之头”上起疑,以一念转万念,若落入话尾,早已起种种分别,即不能起“参话头”作用。

  观心开悟后,一切穿衣吃饭、扬眉瞬目,都成自心的妙用,所谓“妙用”就是虽用而不粘不着,无所挂碍,即体即用,否则依稀仿佛,仍是凡夫境界。

  至于“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是形容自心彻悟境界,其实既是虚空,又如何粉碎,是一种无义味之语,教人不起分别,若追求其境界,便上当了。《金刚经》说:“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修、无得、无证”,亦即无功用道,八地以上菩萨乃能证此;至于“不除妄想不求真”,盖我执破后,进破法执之境界,属始破“牢关”,但“不除妄想”此语亦是妄想,所谓“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尚隔一重关”!

  阿弥陀佛第十八大愿,古德谓为真实中之真实,盖“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大悲愿力,无以复加矣!

  知于六字洪名,万分亲切,十分难得。此法三根普被,即浅即深,下根之人仗一句洪名,信真愿切可以带业往生凡圣同居土;中根人逐步深入,断见思烦恼,便可往生方便有余土;如能由生灭入不生灭,由有相到无相,逐渐做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便可破无明见法性,生实报庄严土,而成法身大士。到此时即念即观,即观即念一句弥陀不离实相,即由持名念佛而入实相念佛,念佛与观心并无二样。仁者既然念佛十分相应,便可由念佛入门,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也。应知一切妄念本来幻化不实,故仁者说:“念头生灭不居,而静言观之,则波偃涛泯。”《金刚经》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圆觉经》所谓“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总之,一切妄念如幻如化,若于妄念起时,能不取(不随之流转)不舍(不着意遣除,“遣除”之念,亦是妄心)。一切不理,只管念佛,则妄念不消而自消,终到“心空如洗”,得大法乐。

  仁者说:老是在观照上“通不过”,其实可先以念佛息其妄念;妄念息处,而了了分明,灵光独耀即是观照,也即是“平常心”,请仁者试从这里下手,或可有所把握。如能在本位上透相见性,于生灭心暂歇时,体认此“一念不生,而又灵知不昩”的自心,则当下明悟本来面目,亲见此不生不灭之实相,大事因缘,其在斯乎!

  知认识自己,已成熟路,此是根本法门,各宗都不离“观心”,因观心才能引出佛性,见到本来面目。但念咒念佛也有扫荡和转化之功,交替用之,毕竟妄息而真显,则受用莫大焉。

  能见能用,着在上面是凡夫,用而不着是圣贤,是般若放光。关键即是在粘着与不粘着上。

  当修法至“一念不生,但灵知不昩”,必须自我承当,即是见性,不必怀疑。

  念佛时须心起、口念、耳听三结合,加上手结定印,三密相应,能使妄念无法插入。

  “寂寂断见闻”是六祖方便说法,实际上是见闻了了,而不着见闻,因见闻若断,便成顽空,不能起用。心断即“心常空空”、“荡然无住”之义。

  不着即不着空有,不着断常,乃显真空,也即一切处无住。事来则应,事去则空,于心无事,于事无心。“即此见闻非见闻”也此意也。骧陆公说:“不是不见,不是不闻,见闻了了,不着见闻”。此时即是“性相不二”。

  (答深圳崔博居士)

  仁者在信中所说空明之体验,希能把握它、认定它、承担它,并能时时不离“这个”。坐上心念耳闻,灵灵分明。但关键还要在坐下,在事相上磨练。做到:“本位不移,起应万机”。望仁者努力精进,再讨个好消息。

  (答深圳莲明居士)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一凛觉,就了知这是本来面目,这点非常重要,必需认识它,古德所谓“识得不为冤”,若于此种境界,不加认识肯定,便永无明心见性的日子。六祖说:“汝等自性是佛,更莫狐疑!”可见明心见性,说易不易,说难不难,毫厘之隔,失之千里。望仁者注意及之。(总之,要不住不着)

  但这只是初步见性,古人有“大悟一十八,小悟无数次”之说,希望继续努力,由妄想脱落,至打成一片、能所双亡,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证道歌语)”!生死大事,非同小可,请仁者不可顾虑,也勿得少为足。

  (答南通王居士)

  《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是观想念佛,从有相下手,归入无相,理解不清者,易执相成病,其重点在第十六观,其中说明“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等,宜注意之。总之,信愿念佛是手段,一心不乱是要求,往生极乐是目的。故“一心不乱”很重要。

  所说的理事,就象一物的二面,理是理性,事是事相,有些人专谈理性,而废弃事相,则理性也不全;同样,有些人只顾事相,而不顾到理性,则所修也不能得益,所以必须理事圆融、不可执事昧理,也不可执理废事。若修持名法门,尤须从事入理,因事能带理,理难独立。当然明白理性,也是很重要的,从明理性开智慧,一切就好办。

  皈依自性三宝,即说要明白自己的心性,自性本来明觉,即自性佛宝;自性本具智慧,即自性法宝;自性本来清净,即自性僧宝,学佛不仅要归依住持三宝(事相),也要归依自性三宝(理性),向内而求,处处回光返照自性,才能得益。

  “心”与“性”是一,故说“自性”即心本具,即众生的心与佛的心,同样具足此灵明觉性,不过佛已明觉,众生尚迷。(“心”有时作真心解,有时作妄心、识心解,看用处有不同,具体细看《学佛是怎么一回事》释心、释性二节)。

  佛经上说,菩萨要学习五明:一、声明(言语文字学)二、工巧明(工艺技术)三、医方明(医学)四、因明(逻辑伦理学)五、内明(佛学)。《法华经》上说:“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能尽力完成本科课程,很好。学佛的人,必须是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处处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才是。

  修持的目的,主要在于澄清妄想杂念,使自己常觉不迷,(你在这方面已有体会)所以在日常行住坐卧中,(除专心学习外)必须常常放下万念,使自己常处于空空寂寂的地位;但同时又是明明了了。这种空而明,寂而照,正是自己的“本来境界”,(也叫本来面目)常常这样做,正是心经上“照见五蕴皆空”的观照方法,这方法是简要、实用和彻底的。其它方法,也可借用,如念佛号,不过都要归到心空智朗的地步。可见修持在刻刻用心提照,不仅是在静坐中。如能逐步做到随时心空智朗,这正是高级的静坐功夫。(具体可参考《静坐入门》中的“调心”和“观心”二节)(所以禅宗六祖以“见性”为主,并不主张人们呆坐,总之不可执定。)

  平时待人接物,要做到“和光同俗”、“和而不流”,即虽不戏论,也不孤僻;虽与人和通,也不随之流浪。若一味“孤高自赏”,也会生障碍。

  贪、嗔、痴烦恼,人人都有,不过有深浅不同。久久修习,自可渐薄。在方法上,调息念与观心结合,很好。但须有主有助,或先以观为主,以念为助,今后或以念为主,以观为助。至纯熟后,即念即观,观念便合一了。

  观身不净等四句,名四念处,对治四种颠倒(以不净为净,以受为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可常随境观察:人我身根都不净(九想观);凡所感受, 易生苦感;心念刹那生灭无常;五蕴和合,我不可得。随时观察,贪痴渐薄;而生明慧。

  仁者一心用功,看了大量经书,作为一个年青佛弟子,读诵大乘经典,打好教理基础,十分需要。至于理解“心体”和“自性”,则是更为重要,否则读经虽多,仍不得要领。所谓“心体”,也叫真如、实相、圆觉,等等,学佛就要证悟这个“本来面目”。你只要能于日常行住坐卧之际,时刻回念返看自己心念,此时但见妄念生灭迁流,如幻不可得,正在此不可得时,却是灵明空寂,非空非有,不生不灭,这一境界,正是自性的本地风光,但贵认得真,咬得实,常常与此真实相应,这便是见性。大乘经中处处指示,时时透露。如《心经》说:“是诸法(的真)空(实)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此不生不灭的,正是“心体”。《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息妄,生其心是显真,所生之心,即是无念心体。《坛经》中六祖教惠明:“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也即指点无念心体。仁者于此等处,能细心参究,则知大乘经典,处处以实相为印,不离实相。如此看经,方有受用处。

  “知念是妄,其性不实,即空,非灭后空”,不错!此“知”字很重要,知念是妄,乃是经过实践而“证知”,非依稀仿佛之“解知”也。妄性不实,其体本空,譬如明镜蒙尘,镜体光明不失,非尘灭后才有光;又如水本是湿性,非波息后才是湿,故曰“非灭后空”。

  法门无量,适应不同根性。一般说来,般若与净土二门,消业最为迅速,般若即真空,净土即妙有,空有不二,会入中道实相。

  六祖惠能大师说:“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祈细细领会之。

  人生无常、无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学佛法,我们都没有出路,长劫生死流转,痛苦实深!您时常追忆过去,考虑未来,这也难免,但只要想过快丢,过而不留,逐步做到离相、无住,与习气奋斗,自能不断增长定慧。现寄上《般若花》一册,前三篇都讲到观心看念,第9篇讲念佛法门,请依之修持,久久自能把握自己,妄念渐少,渐歇,则空寂灵明之性体,自然现前了。又观心念佛下手方法不同,但念寂心空、一心不乱时,归源都是一样。

  《圆觉经》说:“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这里:“彼知觉者”,此“者”字是指被智所照的境—即“清净觉相”。此觉体犹如虚空,广大无边。下面“知虚空者”,此“者”字是指能照的智光,即是说,此能照见如虚空的智,也是空华幻相,不可去执取它。虽不执取,但并不是没有“知觉性”;虽能所两忘,但智照之体(寂)用(照)依然明明了了,所谓“体用不二,寂照同时”,这正是“净妙圆觉”的境界,故说:“名为净觉随顺”。——即人人本具之佛性。

  “心静”,只是一种定的境界,但不一定认识“自性”。当妄念息落,眼前明明了了,悟知这正是“本来面目”, 这便是“见性”(本来面目)境界,与前只是静而不悟,相差很远。我们必须常参这“空空寂寂”而又“灵灵明明”的是什么?如果明悟,便是“见性”。六祖说:“不见自性,学法无益”。

  由于众生根性不同,因缘也异,故佛法也无有定法,随机施教,其中般若、     净土二门,则是普利人天之二大法门,因佛所说法都是以般若为先导,又多以净土为归宿。仁者修观心法门,即是修般若法门,能观自心,决可见性,所以佛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又凡学佛,总以见性为主,所谓“不识自心,学法无益”。而观心正是见性的方便。

  所谓见地,主要是见性——先见到自己本来面目,便有办法打扫习气烦恼,未见性前,难免盲修瞎练,故见道而后修道,十分重要。至于先度自己,而后度人,这是常途,但以三法印(无常、无我、寂静)或实相印为标准,随分随力引导别人,并无不可,功德亦不可思议!

  众生幻业,由心所造,今借自心三密加持之力,以转化之,即是以幻除幻,最后便如《圆觉经》所说:“诸幻灭尽(心空、法空、空空),觉心不动”矣。

  知仁者现正向“悟性”功夫上着力,很好!当念寂心空,现前却明明了了的便是。但转瞬又逝,故要多观、多修,做到常寂常照。

  一切佛法皆是方便,莫非是除凡夫执着之病,病愈药废,恢复本来天真佛性,才知一切诸法,不论物质和精神,都不离自性而有,都是法身的体现,色空不二,动静一如,虽起心动念,而不粘不滞,即是自心的妙用,所以说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也。仁者所说:“寂而不断,了了分明,照而不动,一无所得”,若实证此境界,即是明自本心,见自本性。

  (答南通钱居士)

  仁者念因缘难值,欲广结硕德,以自策进,其志可嘉!是否祈仁者先明本性,打好基础,似不需多所攀缘,以免影响定慧力。盖种种佛法,无不从得定开慧中,明悟自性,然后打扫积习,悟后起修,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性,并念佛求生,使即生成办大事。感仁者之诚,略抒愚衷,互相策进。

  仁者于一切境不起分别固好,若能通过修持,认知自性岂不更妙!修至一念不生,而灵知不昧,了了分明,正是认知心性的火花。

  佛法无有定法,莫非是善巧方便,济度有情。“泯见”……无我见、人见……实为破烦恼要领,由此进入“我空”、破除“我执”,才有超脱三界之分。

  根据某居士的兴味,自选出路。不过禅宗能明心见性,固然很高,但悟后尚须起修,破无明,见法性,生死尚不了,故以专修弥陀大法,带业往生,较为实惠,解决问题。

  (答河南李智田居士)

  仁者目前以修法去妄、明悟自心为主,阅经只要略带,也不要有意住着文字、言语,因依文作解,分别取舍,反会塞自悟门。阅读时宜一心恭敬,少加分别,便易与“实相”相应。(若研究,当另作安排,但目前以实修为主)一旦明悟自心,阅经时便了了分明,都成自心注脚。

  只要勇猛坚决,常与自己习气奋斗,于有碍中忍得过,便能不断进功。

  只要因缘凑合,条件具备,做正当生意,佛法是允许的(即“八正道”中的“正命”)但不要做菜馆酒店杀害生灵等行业。《法华经》说:“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虽不离世间法,但要时时觉悟)。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两者可并行不悖。若为修福修慧,圆成佛道,而做生意,作为一种方便,功德不可思议。

  时时放下一切,念佛、观空,可得真实受用。

  一切众生之苦恼,主要是被妄想、执着所缠绕,所谓因惑造业,因业受苦。现学佛法,即是以清净三业,净化惑业,明悟本具之灵明觉性,然后由体起用,打扫心垢,消一分业习,显一分法性,及至力极功纯,自能消除烦惑,于境界上作得主,随缘自在,了生脱死。

  关于福慧双修乃成道之要领,有福无慧,每成下世堕落之因;有慧无福,常有种种障道之缘,故必福慧兼修,始易成就。所谓修慧,主要是以般若为导,通心地,明根本,终至寂照同时,自在无碍。至于修福,凡布施、持戒、孝养父母,读诵大乘,排难解纷,助人为乐,代人之劳,成人之美,不作诸恶,力行众善,皆是修福内容。福慧虽似有别,实则圆融不二。因惟有开智慧、成佛道,乃真正无上福德也。

  身心皆妄,惟性海湛寂不动,永离生灭去来之相。在修持过程中,自宜保养色身,借俗修真,否则色身不健,亦会影响精进。但应知果能如如不动,真体内充,自有强身保健作用,故宜务本为主,本末兼顾,而不宜本末倒置,为盼!若过于重视保养色身,久则以幻为真,势必不利于般若慧命。

  身口恶业,能污染自性,学道人应予戒除。古人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为要。并以布施(包括法布施、力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同甘共苦)的四摄法,摄受众生,使皆大欢喜,安祥度日。

  (答河南王智洪居士)

  生死大事,非同小可;佛法难闻,愿共勉旃!见性悟理,是佛法之要领,依法修定,时时回光返照,于诸妄心不取、不舍、不分别,诸妄若息,不真何待!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时,正是本来面目现前,贵在行住坐卧,打成一片,动静不二,能所双忘,正是“照顾本来,不错用心”,随缘起用,而不粘不着,“一切法皆是佛法”,岂不随缘自在乎!

  修心密以悟性,不妨与求生极乐并行。盖净宗之“一心不乱”与“净念相断”即宗下之“灵光独耀,心行处灭”。功行至此,则妄念皆成妙有,烦恼即是菩提矣。

  凡修持必有过程,小乘只破我执,大乘破我法两执,《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即是我、法两空,并空亦空,因“非法”即空也。此种境界,全在努力返照(即念即观)循序渐进,若能都摄六根,心地融通,自然净念相继。

  以明见本性为主,打通气脉等等,乃是一种副产品,六祖说:“唯论见性法,出世破邪宗”也。请于一念不生,灵光独耀处,体认本来。古德所谓“截断众流”,开悟见性,然后悟后保任,打扫习气!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故知不仅破“我执”,亦需破“法执”、“空执”之重要。

  以顺逆境界,陶冶身心,可谓修行人本色,初以顺逆境界磨练,继则“顺行逆行天莫测”,可谓善学道者矣。

  古人大事已明,仍有一个“如丧考妣在”,所谓“如丧考妣”者,悟后保任,随缘起修也。必历境锻炼,渐至根尘脱落,尚须打成一片,菩提道长,愿与仁者共勉之。

  诸境皆灭,无境依附,即此玄奥,其桶底脱落之先兆乎!我人本具无量光明,与诸佛同体不二,一旦根尘脱落,则菩提心中接佛光,光光互摄,缘起无尽,心佛不二,能所尽忘,虽华严境界,亦何多让,因本来是佛也。但去垢有深浅,光明有大小,既不能不敢承当,也不能得少为足。圆教初住菩萨,即能破无明,见法性,现身百界,八相成道,何况此后层层深进,非凡情可测。

  (答辽宁宋世春居士)

  愚常以为明心见性是学佛之要领,不求明心见性,势必心外取法,往往成为外道,净土宗亦并不例外。但此义每多不谈,误导者多。

  一切佛法,无非善巧方便,利乐群生,无有定法可说。六字大明咒,亦是三密相应的无相法门,若能得其要领,于一念化空,妄想脱落时,却不同木石,了了分明,回光荐取,当下认清即是本地风光,即能悟在当下,庆快平生。即使修心中心一、二千座,仍不明悟者比比皆是,实知修而不知悟之失也。仁者悲心恳切,请方便开导之。若定力不足,保任力弱,则仍需修六字大明咒,以增强定力,或念四字弥陀名号,手结法界定印,口念耳听,万缘放下,也易得定开慧,而往生净土,实修心之要领。管见如此,质之高明,以为如何?

  (答青岛金慨夫居士)

  修心需破三惑,明心见性,明彻本来,除见思烦恼(即贪瞋痴等根本烦恼)证阿罗汉果(相当于圆教七住位),进破八住以上及十行、十回向破尘沙惑证三贤位菩萨。再破无明一品证圣位菩萨,共破十品无明,证圣位菩萨。再破无明一品证“等觉”位,再破一品成妙觉(佛)位。《大乘起信论》作者马鸣菩萨是八地菩萨,到八地入“不动地”,不久即成等觉菩萨(文殊、普贤、观音都是等觉菩萨);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共破四十二品无明成妙觉佛。

  按愚近年来之修持,除以寂照伏妄外,概以四字名号为主课,行住坐卧以念佛为日课,盖法界一体,真如无二,一门深入,必有奇应,千佛万佛理无二致。《文殊所说般若经》云:“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且《观无量寿佛经》云:“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仁者所撰“自度度他(它)简捷法”,化繁复之念诵,为简易之说法,创新意图十分可贵。原来之《中有教授听, 闻解脱密法》较为繁复,不但在亡者亲友中很难找到这样念诵的善知识,而且时间长达53天,目前多数人很难做到,仁者所撰内容简化不少。

  佛法本是善巧方便,救度众生,无有定法可说。且仁者已因此法度诸多人,故总认为此法可给有缘人实施,只要至诚,恳切,在诸佛菩萨的威神和慈悲感召下,在经咒力量的加持下,必能施众生以无畏,获得感应和加持。如果有条件的人,亦可依照孙景风居士所译的法本,依教奉行;有信心者及喜简的人,则可依照尊撰之法,恳切行之,必能得其利益,决不至有害于人。

  (答烟台范业信居士)

  “法门无量誓愿学”,以诸佛法药,济度众生,不但任重而道远,且明白根本,尤为修心要务。一切法门,都是救度含识之方便。《金刚经》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不是有为法)非非法(不是无为法。两边不着,也不取中道)”这是什么?会么?见性是根本,学佛而不求根本,即成外道。凡弘法利生者,尤为重要。

  (致卧龙山普净寺智正法师)

  徐恒志居士就萧平实之著作答刘东亮居士书(选自心灯文库)

  1.2001年4月25日某佛教杂志编者按:最几年来,台湾萧平实先生的著作在大陆渐渐传开,甚至有些佛教团体开始筹资印行他的著作。他的著作中有许多令人疑惑的地方,而初学者又往往莫衷一是。出于对法的尊重,年初,刘东亮居士特将自己得到的一套萧平实先生的著作,寄给徐老恒志先生,请他作判断。此信即是徐老的答复。

  东亮仁者慧席:

  手书敬悉,敬复如下:

  一、承寄之书,我因事忙、年老眼花,未及都看。大致翻阅了一下,觉得平实居士对宗下、净土、法相都有深入研究。不过整篇书中,充满-----着目空一切的滋味。凡祖师、大德、仁波且、宗喀巴、智者大师 (判教)等高人都在评点批判之列。尽管不迷信权威,但谦虚冲淡乃人品之美德,所谓“满招损,谦受益”。特别对月溪法师指斥有加,不是共同探讨、互补互益。令人读后颇为反感。

  二、萧居士所说明心与见性是两个阶段,明心是明悟自心无所有、不可得,属于破参开悟阶段;而悟后起修,逐步眼见佛性,也即在六尘境界中,历缘锻炼,属于破重关阶段。虽界线明确,前进有路,但真正悟证之人定能明确心性不二(出自《华严》)。明悟自心无所有、不可得,于不可得处,顿见本性,《楞严》所谓“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且体用、空有本来二而不二,真悟心人必不强分为二。

  三、据有人告诉我(书中尚未见到),萧居士对元音老人所说的“了了灵知”,也批评为是意识作用。如此便将老人所说一举推翻。按:是灵知还是意识,关键在是否有分别。故弥勒菩萨说:“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而是否有分别,关键又在粘与不粘。粘着便是分别,不粘便是无分别——妙用。元音老人《修证心要》上说:我人于不思善、不思恶——前念已灭、后念未起时,虽空寂无念,而非如木石。……既无有乱,亦无有定,随缘应用,毫无粘滞,即明心见性。又萧居士评为“常见外道”,因有灵知了了故。有断、常二见,当然不是佛法。而据元老所说,“空寂无念”,即非“常见”;又说“非如木石”,即非“断见”;远离二边,也不立中道。谓是常见外道,实未深究。本来禅无可说,开口就错,所以言语文字本非究竟,一有言诠,即乖法体;但真悟性人,也不妨借言语文字横说竖说,万变不离其宗。今执言废旨,实欠睿智。

  四、萧居士之《无相念佛》一书,在所寄书中,未曾见到,故愚未读。一句弥陀,本是无相无不相之实相。若究其本,与参话头本非两回事,只是下手方法不同。萧居士倾心极乐,书中评述九品往生情况,极有功德;至于相宗各书,弘法利生者势在必读,否则开口就错,误导众生。但当先以心地法门开路——明心见性,实为学佛之要领。法相宗,《华严》判为大乘“始教”,与圆教、顿教自有不同,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五、萧居士说,真心离见闻觉知(妄心)。此说似不全面,也可说“真心不离见闻觉知”,是不即不离。故祖师说:见色闻声不用聋。《楞严》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六祖大师也说:“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因见性明道后,虽无虚妄的六尘境界,但不无真知妙用,所谓从根本智起差别智也。

  至于萧居士说,判教时不宜以明心即是证别教初住、圆教初地。颇当。作此说者甚谬。因初关破后,进破重关,保任除习,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大有事做,并非一明心,即能证阿罗汉、三贤位及大乘十圣位(圆教初地是十圣初位,能现身百界,八相成道)。

  总的来说,萧居士是一位有行有解的人,他的书可以作为修证参考,但不能从他的字里行间求出路。因行起解绝,文字愈繁,去道弥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站稳脚跟,是有智者。至于他的自大狂慢、不够谦逊之处,应持反对态度。且道在自证,不在多诤。昔闻元音老人在时,有人告诉他萧的批斥,老人曾一笑置之,不为毁誉所动。此之谓乎!

  复颂

  法乐!

  (所寄各书,今后寄还时,是否仍寄北京,望回信时告)

  愚朽 徐恒志拜书

  2001年3月9 日

  原中华佛教在线按:惠承本站网友翁阿轰代某佛教杂志转来徐恒志老居士《徐恒志居士就萧平实之著作答刘东亮居士书》及上平居士之《护法乎?毁法乎?》,特此登载以飨读者,一切吉祥!

  2.徐恒志老人就萧平实之著作答刘东亮居士的第二封信:2002年6月10日河北。

  最几年来,台湾萧平实先生的著作在大陆渐渐传开,甚至有些佛教团体开始筹资印行他的著作。他的著作中有许多令人疑惑的地方,而初学者又往往莫衷一是。出于对法的尊重,年初,刘东亮居士特将自己得到的一套萧平实先生的著作,寄给徐老恒志先生,请他作判断。徐老的答复本站曾于2001年4月25日以《徐恒志居士就萧平实之著作答刘东亮居士书》为标题发表,对学人识别萧平实的错谬起到了积极作用,最近刘东亮居士又公开了徐老寄给他关于此问题的第二封信件,并通过本站提供给大家。以下就是徐老的第二封信:

  东亮仁者慧鉴:

  《无相念佛》和上平居士之批判文章,均已收到、拜读。 上平居士出于摧邪显正、救人慧命,为法忘躯地进行抨击,十分有力,不胜敬仰!下面略叙所感,供仁者参考,实因太忙,未能评述,至为抱歉。

  一,关于无相念佛,萧先生把“忆佛念佛”作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圭旨,故多次提醒大家不要持佛名号,也不要观佛形像,要求先拜佛,随后入于忆想。至于如何离名号、形像而忆想,概念上含糊不清。我觉得全事即理,由口业、身业落谢到意业,使下手有方,否则忆佛易成空话,故《佛说阿弥陀经》以执持名号为方便,使下根人伏惑一心不乱,往生凡圣同居土(李炳南居士说:“‘伏惑’亦能一心不乱”),中上根人往生方便有余土及实报庄严土,使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今不令持名,便失去了下手方便。且“忆”乃是“别境心所”中的“念”心所,仍非无相,必念极“忆”忘,根尘脱落,才入无相念佛而达实相念佛,证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心佛不二,能所双忘的境界。但实相念佛,已是禅净不二,修而证者不多,为适应广大根器,似不如从持名念佛下手为宜。

  二,萧先生竭力批评古今大德知识,一个根本原因是对离念灵知无所了知,误认此“知”即是意识,因此一概斥之为“常见外道”,从此一错再错,甘冒天 下之大不韪,其狂慢程度,出人意外。

  其实真心与妄心,如水之与波不一不异,粘着即成意识,脱落即成灵知,且 “本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起信论》说由根本无明起“三细六粗”的枝末无明;唯识也以六识为“分别依”,七识为“染净依”,八识为“根本依”,互相依存,故说“渊深七浪境为风”,波涛、细浪、微流,行相不同,实为一体,故六识、八识,分而不分。至于离念灵知,唯佛能证,等觉以下,无明未尽。此灵知,或曰“灵知不昧”,黄檗禅师名为“精明本体”,莲池大师名曰“灵明洞彻”,祖师也叫“灵光独耀”,其实都是假名。萧先生慢心未息,思惑未断,竟然目空一切,令人匪夷所思。又所谓灵知者,灵是体,知是用,非解知、了知、识知,是证后所知。《圆觉经》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皆指 “证知”、“妙用”。凡夫着于见闻觉知,粘缚不放,故成为妄;圣人无住生心,无知无不知,故成妙用。故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圭峰禅师说:“但以空寂为自心,勿认幻身;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故妄想分别,离道弥远。知讷禅师亦说:“妄心对境有知而知,于顺逆境起贪心;真心则无知而知,平怀圆照,异于草木;不生憎爱,故异于妄心。” 又真心无迷悟、能所、先后二元对待诸法,而能善分别。正如《维摩诘所说经》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此即印光大师所说:“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

  三,萧认为“见性”、“闻性”等乃因缘所生法,因此把它们作妄心解,实际上是非因缘、非自然的不生不灭法。《楞严经》言之甚详。祖师门下杜绝名言,应机施教,或曰妙心,虚灵寂照故;或曰无尽灯,照彼迷情故;或曰吹毛剑,截断根尘故。总之,妙体虚寂,绝诸戏论,但若昧诸名,则触处成碍,欲益反损。

  四,萧谓修心必须从第八识下手,其实并非一概。禅宗离心意识参,掀翻八识窠臼,固有可能;而大乘止观等,皆是从第六意识的慧心所依止净心修止观,从流溯源,逐步深入转为妙观察智,六七识若转,五八识则随之而转,六祖所谓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管见如此,未必尽当,书奉参考。余不一一。 请谅察。顺颂

  德健!

  愚朽  徐恒志合十

  2001年4月5日清明

  (答石家庄刘东亮居士)

  一切佛法都是方便,目的在使学者歇下妄想杂念,彻见常住真心,故经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由于各人根性不同,故修法也不一,或从有念入无念,或从有相入无相。

  近日既随息念佛,又回光返照心念,此即观念双修,并无不可,吾人妄心流浪,不用种种法对治,欲其安于一处,甚难,甚难。但须知念佛时能口念耳听,清清楚楚,即寓有观心作用,即念即观,即观即念,观念合一,定慧双融,贵在坚持勿见异思迁,勿得少为足,偶觉轻安,也勿自喜,为要。观心、念佛《般若花》中都已详说,不再一一。

  修净宗持名法门,重在净念相继,转化烦恼习气,逐步将进入无相、无念境界,而与实相相应矣。祈精进用功,自强不息。圣贤功夫,全在不动心处着眼,若妄念渐息,则空寂、灵明之境时时现前,岂不快哉!

  观心与参禅下手方便,略有不同,但开悟见性则一。六祖对惠明说:“汝若返照,密在汝边”。而观心、参禅都不离“返照”。仁者果能时时证入“顿然无念,却了了见闻”的光景,正是自性现前,既是“了了见闻”与六祖所呵“念尽除却”不同,因前者是“正念”、“妙有”,后者是“妄念”、“妄有”,故何须犹豫怀疑!(妄念不能除却,只是转化之。如去波觅水,则水也不可得。)

  观心时提起正念返照昏沉相,这正是以慧照力转化妄心,有何不可。永嘉大师之偈应为:“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这里“惺惺”指“了了不昧”(妙有)。“寂寂”指“寂然无念”(真空),也即空有不二,昧此即非真见性者,而落入“妄想”或“无记”中。

  观心、念佛交互使用,达到同一目的——息妄,完全可以,佛法皆是方便,亦无定法可说。有工作人思考之时,则“觉照”更为适用,此即起用也。

  与仁者通信累年,可谓无语不谈,今知仍苦闷彷徨,未入正修,可深浩歉!其病在于不曾老实依法修持,又想修净,又要观心,又拟参禅,又欲学密,如此用心,决定难得受用。盖“法门无量誓愿学”,在于会通诸法,利益众生,岂可于自修中如开杂货铺,样样俱备,而件件不精。为今之计,实应一门深入,如今既改净宗随息念佛,有何不可,因“自心作佛,自心是佛”,一句弥陀提起,一切妄想烦恼,便立即转化;且此一句佛号,正是自心实相,古人所谓“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实相)”。故在方法上可改变一下:可在清晨趺坐金刚持四字名号(取其简单紧凑,易于追顶),口念耳听(不出声,而用意回顾到这一句佛号)两手结法界定印,修时万缘放下,单提一念,此即三密相应之密法,以一句阿弥陀佛为无上密咒,不取于相,念来即扫,扫至无可再扫,便证三昧,得定开慧,见本来面目。其功用与“六字大明咒”、“心中心法”同一旨趣,同一效果。请试以上述三密法修“持名法门”,即改变一下修法,或可进展。净宗即浅即深,即事即理,不可思议之妙法也。

  仁者到处求法,甚至欲多参高僧大德,以为如此便能解我之烦恼乎?此即心外取法,不曾返照心地,如此学佛,何日才得受用!今后必须一面修念佛三昧,逐步转化妄想,一面要事事、处处,“与自己逆,与自己习气奋斗”,越不易化除,越要化除,于一切有障碍处忍得过,便能进功。

  佛堂有条件设之,可以即相证性;无条件不设也不妨,因到处是佛在放光,吾人自不觉耳。礼忏全在心田,心拜心香,皆无不可,偈曰“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记之,记之。

  忍辱: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金刚经》说:“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应常修忍辱波罗密。

  恒顺:十大愿王中有“恒顺众生”之愿。对一切众生“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恒顺众生,亦应恒顺于妻子。

  诚厚:应诚厚待一切人,亦当以诚厚对待妻子。《普贤菩萨行愿品》 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处处关心、尊重妻子,互相敬爱,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就能平安吉祥。

  慎言:慎言是修德行的一门重要功夫,应处处“敏于事,而慎于言”,在家庭中尤为重要。所谓“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希多加注意。

  “我慢”乃根本烦恼之一,亦惟有回光返照,及时察觉,以事理二种忏悔之,自可逐步转化而明达“我空”矣。总之,不论旧业、新殃总在时时觉照,惺惺不昧,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也。

  愚见仁者仍可照今所修“随息金刚持名法”,但:

  1、不念经,则开经偈可不念。

  2、念释迦佛后,便念“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接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一称,随着便吸气念“阿弥”,呼气念“陀佛”。(但不能过于着意于呼吸,听其自然)。

  3、以舌抵上颚,而唇动念佛、无声,呼吸即不从口出入,而以鼻呼吸为宜。逐步训练。

  4、坐时背痛、头痛,时而摇晃,皆气血不通之象,但因静坐,气血欲通而未通,故有痛、酸、摇晃等现象,坚持做去,渐能改变,所谓“病障渐除,舒适慢慢生起,”即是逐步打通气脉之现象。

  5、念佛号结束,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一称,功课以简要为主,功课后能心空无念,无牵挂,无系缚尤为重要。(一切法都要求得定开慧)。忏悔、四弘誓愿、回向。这些内容均可放在念佛结束之后。使念佛心力集中。

  6、凡修佛法是否会出毛病,只要看:修后反而粘着、烦恼或系缚即如药不对症;否则便是当机之法。仁者照此法而修,只要心不执着,勿胡思乱想是可以趋向清净寂灭的。凡修法以简要、深入为主,不必太多太杂。(特别贵在坚持,勿三心两意)。

  知能以随息念佛法门,持之以恒,甚好。凡一切修法总在一门深入,持之以恒。此法既可调息,又可调心,心身二利,座上念可手结定印,用金刚念,两耳唯听六字名号无声之声,此即三密相应,易入一心。若能从有念入无念,恬淡虚明,即与实相相应,也是禅净不二的境界。

  照上述修法,即是净心,即是净土,再加坐后发往生之愿,便与极乐相应。“信愿”是目标,“心安”(一心)是要求,故经云,“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故求“心安”,即是取得往生之资格,二而一也。

  “生则决定生”,是说事,念佛人定生极乐四土;“去则实不去”,是说理,自性尽虚空,遍法界,极乐乃自心中之一土,何尝有去。详见《般若花》“净宗讲话”。

  又人人有此四大幻身,病痛势所难免。当病痛时,首先要作空华观,想我此身父母精血和合,生灭代谢,如幻如化,缘生性空,本不可得;若知诸法无我,谁受苦者?同时,以至诚心念阿弥陀佛圣号。应知念佛即是念心,念心即是念佛,心佛一如,能所不二。果能心无所著,气血便得调和,病苦自可减轻。忆昔弘一大师有偈两首,录助法喜:

  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

  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而不服,是谓大错!

  “顽空”,即“空无”之意,如瓶中无油,便成空瓶。与“断灭”有类似处,如木石无知,便成断灭。真性则真空、妙有,二而不二,既不常亦不断,既不生亦不灭,…体用、寂照、性相、理事,都是不二,故曰不二法门。“无记”是三性之一,即善性、恶性、无记性。无记即不可称善,也不可称恶,无可记别,故曰无记,但也能染污自性,如逛公园、作娱乐,既无善恶之心,但也能使自心受到污染。按“法相学”,与第七识相应的叫“有覆无记”——虽非善恶而其性污染;与第八识相应的叫“无覆无记”——既非善恶亦不污染。总之与“断灭空”不同。仍属“心所”范围。与观照的无分别智,更大不相同,切勿混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所有现象,无不在变化之中,幻化不实,故曰虚妄。至于成佛后,自性具有体、相、用,即三即一,非三非一,因非虚妄之相,是万德庄严之相,故曰“实相”,此实相者,无相,而无不相,无知而无不知,实证后自能了然。

  《圆觉经》说:“以有思维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故希精进修持,蓦直持名,妄想息处,便能亲证本地风光,获得佛法真实受用也。然后一切佛理,一切经教,自可了然胸中,当知三藏十二部,莫非自心注脚,关键总在认识自性,但得本,就不愁末矣。

  应知一切佛法都是方便,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在息妄显真,得定开慧。如果所修之法,能使自己入于一心不乱、清净安定境界,便是妙法。如不能相应,便可更换。如随息不相应,便可用“静听”佛号的办法。一般来说,随息适宜于妄念粗重的人;随着妄念渐轻,便可改用“静听”,口念耳听,自心唤醒自心,易入念佛三昧。随息是随着呼吸自然规律而念佛,目的在易使佛号不断,此中似不存在“随得如法”不如法的问题。故仁者可灵活变动,以相应不相应,作为所修之法契机不契机的考验。经云“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对法亦不要死执,以免受“法执”之累,您这个“摆不掉这个执着习气,”正是“法执”啊 !当妄想、执着习气现前时,应采取不理它,不取它、不舍它的态度,力不足时,要坚毅奋发,并念佛号加持,转化之,假以时日,自然化于无形矣。

  一切佛法皆是方便,如因病服药,病愈药废。“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这也是摄心的一种方便,如能因此摄心,用之有何不可。但此只能用于一时,若心定后,仍执此不放,便成“法执”,反而使心不能入于空寂。观脚踏莲花,使引血下降,理也如此,如有心火上炎现象,则不妨方便对治,若无此病,则又何必执此幻相,以为究竟。有相修法,皆用于一时,执则成病,不可不知。特此再写数行,以为仁者助道。

  “心声相依,六字分明,专注而念”,此乃下手善巧方便,不会出现流弊。

  造成五十种阴魔,全是修证过程中的种种魔事。见性之人,虽明根本,而多生习气纷然坚固,分别颠倒,“客得其便”,归根到底乃是“坚固妄想以为其本”。故说“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仁者目前仍以依法修持为主,一旦妄想消歇,亲见此不生灭藏性,依体起用,渐扫魔障,增长智能。若从文字言语中卜度、揣摩而来,乃是识神,非无分别正智也。故目前不必急于从《楞严经》上讨消息,今后借此印证可也。若本来已彻,照见一切皆幻,而不取不舍,则一切魔事,无奈汝何矣。

  念佛时,自宜摄心专注而念,妄想旋散旋收,旋收旋散,久则渐少而成片,总在专精用功,假以岁月。念佛、念咒时头痛如裂,是业障翻动,影响血液循环,气血不通,故而有痛,渐渐自能缓和,业消智朗,自然体气和平轻安。但摄心专念虽重要,也不要用意太甚,总要“不忘、不助”,任运入道,所谓“巧入无生”。

  摄心而念,实即观心而念,因“摄”时即寓有“观”的作用,若观照不住,便不成为“摄”矣。

  “正统的观心法本无从何处起观的”此语正是,心不可得,“处”从何来。但初学人必有所依,才好下手,故或观脑部,因大脑是意识工具故;或观心窝以免引血上升,引发病症。但都是一种方便,不必执着。以念佛、咒摄住心念,可见正是妙法,实际上,上面已说,摄时正是观时,故印光大师有“即观即念,即念即观”之说也。

  持咒、念佛乃同一旨趣,目的都是息妄显真,促使“净念相继”。今只靠倒六字音声,自能逐渐风平浪静,巧入无生,但总在真实践履,勿以种种推理代修证证界,当知诸佛菩提,唯证相应。

  观心方法,动中观,与静中照,实是一回事,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时,便打成一片矣。六祖云:“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故仁者所说“努力观照,不取不舍,不随不遣”,是正法。至于经典所说“知幻即离”,“有相皆妄”是观心过程中之助力,久则由“解知”证入“证知”,定慧等持矣。又修心去妄,原似剥皮,层层去妄,先空“我执”,再空“法执”,最后“空执”也需空去,得光明自在之极乐。此乃功夫必经之过程,故宜少分别考究,多埋头实干,为要。

  人生、一切、都是有为法,有为法都是缘生性空,一切无常、无我、无法,平时修法,力与习气斗争,妄想脱落时,不生灭的本性,顿然现前,岂不是庆快平生吗?众生太苦,佛法难闻,愿互相促进,奋发图强!

  世间一切皆因缘和合而有,缘生性空,如幻如化,常作空观,我空、法空,便能转烦恼妄想为大光明藏!得佛法真实受用。

  人生无常,种种苦恼逼迫身心,只有学佛是唯一出路。修净土弥陀大法,即坐时手结法界定印,口金刚念弥陀圣号(六个字),两耳细听六字,万缘放下,这叫净土密宗修法,是身、口、意三密相应,每天早晚各坐1小时左右,能很快定心开慧,平时还须与自己习气奋斗,行、住、坐、卧不离心空念佛,求生西方,能即生了脱生死,不然六道轮转,众生太痛苦了。

  信函批语选:

  (一)念佛法门,念到什么时节便舍去呢?还是一直要念,以保一生了办生西之愿呢?念佛不存在法执问题吧?

  (徐老批语:由功夫深入,可以进入“念而无念”境界,故不必舍去,下根可信愿持名,直往西方,上根可进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境界。

  今仁者改弦易辙,决心修持名念佛,甚好!因“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一切法门无非都是善巧方便。念佛之法,先从忆佛念佛下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不但说明下手方法,而且可浅可深,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念佛之时,功夫深入,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能所双忘,由于念佛之心,全体即是圆融本体,故不存在法执问题。所以净土法门,称为“三根普被”。)

  (二)有居士来探讨,“临命终时,是以清净心念佛,还是以愿心念佛而保生西呢?

  (徐老批语:临终念佛,是愿心,也即是清净心。无信愿不能生西,而一句佛号,是最极清净故,与真如相应,故多念佛,即能证入无念。)

  还有“临命终时,是只念佛号才可往生吗?若念咒、观心等也可往生吧”?

  (徐老批语:临终时能正念分明,即可往生,但必须有信愿力。念咒、观心,“愿”生西方,一样可生,无愿不能生。故藕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首先从理论上讲,一切诸佛都证菩提,乃至一切众生皆修证成佛以后,皆证入广大圆明之常寂光法身,还同时证圆满报身佛,此报身佛分二种:一、自受用报身,即诸佛亲得受用广大法乐,安住寂光;二、他受用报身,即为十地菩萨示现圆满报身,令随缘进趣无上菩提。其次,需知世界无边,众生无边,现在科学已证实2000亿光年以外,尚有银河外星系,尚有无量无边世界,所谓华藏世界重重无尽,法华经说,释迦牟尼佛尘点劫前早已成佛,而仍有广大众生六道流转,可见十方世界众生无边,若皆修行证道,一一成佛,此实“匪易所思”。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诸佛“多维”空间的事相,岂凡夫所能尽知和妄测。故圆觉经云:“以有思维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故请仁者对这些问题今后暂放一边,因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故,不必妄加测度,以增业累,果能三觉圆满,竟成妙道,则慧眼洞彻,法界圆明,必然无疑不释矣。

  二位比丘尼师,出于慈悲利生,教你改正修法,固很难得,但其所说,并不妥切。当知一切佛法,皆是方便,随不同根性,修不同法门,作不同行持,功夫纯熟则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逐步打成一片,在净宗叫“净念相继”,在禅宗叫“寂照现前”,所以修法并不拘一定形式,但初心学人都从静坐下手,较易得力,因静中,心力容易集中,万缘也易放下,故动中念佛拜佛固好,静中一心持念更好。“胡乱打坐,要神经错乱”,这是对不明修法或修丹田气功,大小周天之类,不明心性状态,错乱用心,或着相而求者说。仁者用功有年,何至因静坐而神经失常,故说法、修法必须对机对症,不能固执一方,以应万病,“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仁者脚跟未稳,妄心未伏,正知正见未开故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此修学者之大病,切宜注意。又说您有宿冤纠缠,当知更是着相取境,而不知返观自心。我们无始以来,谁无宿冤,其实所谓宿冤即是无始以来所作“业障”,故要念佛、礼拜、忏悔、发愿,若能刻苦修法,妄想脱落,则一切业障,本来是空,只因妄执不舍,认妄作真,自寻苦恼,妄想内魔不消,很易招致外魔,岂不冤枉可怜!故希您一心依法修持,并常与习气奋斗(过去已说很多),待妄念消落,则真心现前,一切烦恼、业障皆化为大光明藏矣。若听二尼师之说做佛事,度冤主,自心不安,外境又来,弄得彷徨忙乱,无事生非,真是极大可怜!

  做佛事,种善根,固是好事,但无钱何必勉强,一切福乐,都出自本人心地,心地狂乱,求佛何益?不能存钱等说,更是荒谬无智,当知各人虽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命运,但“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故应知命、安命,更应“立命”,立命之要,更在学佛法,明心地——因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五祖告六祖语)

  一切妄想烦恼,都由虚妄分别、执着所引起,而分别执着又是因不明自性本空,以致外被境转,内被习牵,遂致妄想颠倒,不能自拔。故学佛之人,应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为要领,否则纵有修持,难以究竟。一切佛法种种方便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息妄心、显真性,真性既显,于一切事物、一切境界,过而不留,接而不染,定慧圆明,便能获得自在解脱和真实受用。凡修心,功夫得力,第八识中习气翻出益多,此即内魔,内心散乱也可引起外魔,故以净心空念为主,心空境寂,诸魔齐退。《楞严》所说五十种阴魔,莫非是习气的显现,故经说:“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故不必恐惧、顾虑。

  大仙、巫婆等人更不可亲近,此辈人自心未明,着相取境入于迷信颠倒,以盲引盲,随而学之,无有不苦上加苦者。当知修心以无住、无相、无念为总要领,《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等,皆阐此旨,宜引起注意。《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心经》要领,通过智慧观照,证知身心都是因缘所生,条件组合,并无自性,空而不着,自然能解脱一切苦厄。您今日种种苦恼,正是心念不空之故,所以古德说:“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什么“冷气”、请天地、说是菩萨转世等等,切勿轻信,徒增痛苦,真正圣贤无不谦虚谨慎,自强不息)。

  修法时能盘坐固好,不能盘坐,就改为散盘,也无妨。趺坐只是一时借用之法,用于一时,待定力逐步增加后,要行、住、坐、卧都能观照,才是正修。

  学佛全在“成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种种法门,莫非度生之方便,随机施教,并无定法,一言半句,等沾法益。

  一切法都是佛法,世间事情都可以做,但不要执着,心空自在。一切法皆是佛法,举手低头不离佛性,所以行动不离佛性。烦恼本空,惟有一切放下才能得大自在。

  修心重要不忘“观心”,“观心”是观心法门,观一切法皆如幻象,《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圆觉经》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主要是多观,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打成一片便得受用。

  (答保定胡智金居士)

  所谓的“明心见性”即“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同时亦“非空非有”。这“一念不生”而又“非空非有”并“了了分明”之觉性,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叫见性。仁者平时的行、住、坐、卧应时时观照。并时时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试问仁者,这个无所住的“心“是什么心?请参之!

  仁者能持名念佛很好,“持名念佛”是三根普被的殊胜法门。如仁者能一门深入,脚踏实地,净续相连,打成一片,从而达到念佛三昩,即实相念佛,那就是“花开见佛”了。努力!努力! 望仁者能在学佛的道路上“依教奉行,早证菩提”,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随信寄去一册《念佛大圆满》供参用。

  修法贵在一门深入,多阅一些教理书籍也很重要,因要“通宗通教”嘛,但应以自己专修的法门为主。望发奋努力,自强不息,早证菩提,普度众生!

  做保任功夫。即:念而无住、了了分明。“法身边”即:知见错误,“法身正位”即:行道正位、知见正确。“法身向上”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破“初关”为认识心性即打开本来;破重关为做保任功夫;破牢关就是达到桶底脱落,彻悟本来,圆证菩提了。

  所谓的“末后句”就是无句之意。

  (答河北许洪亮居士)

  “观心”是佛法的根本法门,常观自己心念,妄想来时,不取不舍,逐步自能转化一切烦恼,逐步入于无念境界,而彻见自性。《般若花》“观心”及“人事磨练”,二节文章,文字不多,但每句都很重要,请细细体会。

  1、“观”即是“看”,也可理解为“注意”,注意时即是“观念”时,但必须注意,观时不起分别心,久久妄想由减少到脱落,此时一念不生,但了了分明,不是断灭、顽空,便叫明心见性。

  2、一般打坐用制心一处,万法归一办法,到万法归一时尚须一归于空,故往往不能直下见性。我所说是直下返妄归真,能彻悟自心本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自性;观心即能引出心性——明心见性。

  什么也不想,只是“静”,不是“定”。定能开智慧,故说戒、定、慧三学。静与动相对,仍是二元对待分别,不是究竟,这是二者质的不同;当然定和静亦可通用,如“禅那”也叫 “静虑”,文字无有定法,能明白其本质即可。

  3、所说出现如忽兮恍兮感觉,仍属于业识分别范围,故修心先以体悟本心为要领,以得定开慧为宗旨,以一门深入(如仁者之观心)为方法,待心地明白,再打扫习气,成就菩提。

  4、观心逐步深入,第八识习气翻出甚多(此是进步),若自无把握,便应念佛、念咒,作为助行,业习消除便平安无事。

  仁者宜先修“观心”法,禅宗六祖说:“各自观心,自见本性。”五祖对六祖也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祈仁者一心观照,久必得益。(修此法,即是“般若波罗密多”), 余请参考《般若花》。精进观心,必有受用。

  “观心”时能感到妄念渐少,正是进步。至于无聊的感觉,孤寂而无依,乃不能时常起观之故,如能随时提起正觉——寂然不动,而了了分明,做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则进趣有路,不至有孤寂、无聊之感!

  (答保定贾延居士)

  一切佛法皆是善巧方便,只要能修至妄想脱落,但灵知不昩,即是当人本具佛性、本来面目,能有此认识,即具无上福德因缘,至此“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矣。

  修六字大明咒也是密法中简要而效果显著之法,可以一直修下去,直至得定开慧,妄想脱落,然后明白本性,悟后起修,打扫习气;也可悟后转修净土法门,以期即生解脱,径生西方。

  《中有成就秘笈》乃人生最后救度之法,一般说来,应于生前精勤修持,自救解脱。中阴救度首先要有善知识讲述,时间又长,机遇难逢,力求此生明悟自性,悟后起修,打扫积习,背尘合觉,实系正道,故仁者暂放此书,研习《修证心要》等,很好!

  罗汉属于小乘,了三界生死,但以大乘究竟之义视之,可划入外道范围,96外道中,包括小乘在内,因小乘教,不了义,不彻底,故视为外道。

  菩萨修行有五十二位,其中有十地,《华严经》评说其行相。所询五地,可能指十地中之第五地,第五地并无专门意义。(烦恼粗细叫“五住”)。十地境界很高,已破无明,见法身,入菩萨上乘位。

  “地”是修行阶位之一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漏”即烦恼,如器有漏,不能盛水,无漏即是无烦恼。烦恼有6种根本烦恼,20种随烦恼,有关法相的书,专门研究这方面。

  打坐间期,“没有境界是最好境界”,这句话,非常重要,一切见光见佛,有色闻声,皆是幻象,皆是不真实的,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修至身心消失,万法化空是好事,这是“真空”,但万法化空,身心脱落时,灵知了了时,才是“见性”景象,此灵知了了,也即了了分明,也叫灵光独耀。此乃妙有。真空必具妙有,真空妙有圆融无碍,方是自性本来面目,方名“见性”。仁者必须有此认识,有此体会,方是开悟;所谓开悟,即是“明白”,明白自性,即此了了灵知而一念不生者是,否则容易落入“顽空”,“断灭空”境界,是外道所证,非大乘见性也。请以此自验,必能知其是否。

  “爆炸”等非人人都有,虽是业障消除现象,但未必见性,故不必以此为是。总之,仁者能埋头苦干,虚心印证,明心见性不远矣。妄想息处,本性现前,然后悟后继续进修,打扫无始来的习气,(即破重关)消一分境界,证一分本智,必有了生脱死,大快所怀之日,继续战斗,打好基础,不胜企仰之至!《随笔》一册,不知曾带给您否,我已忘记,另邮寄一册,不少地方,可作参考。

  自性之体是真空,自性之用是妙有,妙有即真空,真空即妙有,空有不二,体用一如,权名“自性”也。

  梦是第六“独头意识”,五官休息,它尚在活动,故名“独头”,很难控制。只要梦中不颠倒惊恐,一般的做事,有条理或正念分明,勿颠倒迷妄就好;但功夫到家,梦中能作得主,或梦中能常起观,不致流浪忘返,那就更好。孔子曰:“吾不复梦见周公”,圣人也如此,可见正当活动之梦,不碍用功,今后可趋入正智了了境界,也即寝寐一如,假以岁月,必有证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用功之人往往由于功夫认真使八识田中昏沉、烦恼、习气被逼翻出,或心生烦闷,或心念飘动,或无事而生烦恼,这些其实是进步现象,凡用功真切而习气翻动,不管心乱或心定都是进步现象,不必怀疑。一旦定力增加,自然步入佳境。“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但用力不宜过猛,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庶乎可矣。

  妄念不要急于消灭,有时越修越多,乃第八识种子之翻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是进步现象,请勿认为退步,而且更须处处与习气作斗争,反其道而行之,进步更快,譬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总之,妄念来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一味不理、不取亦不舍,自然太平无事。

  仁者所遇境界:如“凉水漫头,脱落下来”。而又灵知了了,不起分别。如果脱落的是妄想分别,达到“一念不生,而又灵知不昩,了了分明”,这正是本来真心出现境界,必须认清识透,自我默契,自我认识,一把抓住(认透)便能永远不忘,但个中着不得丝毫分别,即是顿悟本来面目。但每每转瞬杂念又起,故须多修多观,时时放下万缘,回光返照,便可由生转熟,逐步达到二六时中不离这个(本来面目)。若执着于“凉水”,执着于感觉,则又不是,此中“差以毫厘,失之千里”,祈仁者留意矣。

  又见性境界,虽属顿悟,其中亦有深浅之别,古人所谓:“大悟一十八,小悟无数次”,仁者所得亦是无数次中的一次,祝继续努力,埋头前进,望见“本来家舍”不远矣。但须知本来未出家门一步。仁者能珍重此番因缘,亦是多生福德因缘所致,我不过旁敲侧击而已,珍重、珍重。

  见性学道,知已有五六次同样感受,虽有感受,但切勿着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此语,需时时体会而默契之。见性开悟,只是见道,见道后,须“悟后起修”,时时在事上磨炼,处处与自己逆,与自己反对,才是真修,否则仍是“随境流转”,生死颠倒,愿仁者从此着力,不难彻见本地风光也。《金刚经》可以印心,语语精妙,亦不急于在文字上求解,水到渠成。绵密保护它,总在时时用心观心,回光返照,即古人所谓“保任”也。

  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必能卓有成就,祝勇猛精进,日进于道。常与自己习气斗争,进步必快。

  明心见性后,仅是开悟,还未证到自性,也未了生死,必须悟后起修,彻证自性,逐步才能成佛,故悟后必须历经磨炼,去除习气,(贪、嗔、痴、慢、疑)断见思惑,成阿罗汉,再往上升,成菩萨成佛,所以悟后起修,主要是除习气,断除烦恼,念咒、念佛都是方便,明心见性后,不打坐也可以,主要是炼心、观心。

  (答石家庄张孝谦居士)

  修心问题,文字不易讲清,届时大家面谈。总之,佛法重点在心,修心重点在“观”。返观妄心生灭不可得,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就能悟到不生不灭的无住本性。佛法不在多,一门深入,妄心息处,即见本来自性。

  (答广西劳文成居士)

  所谓“人天路上作福为先,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令堂大人高年多福,仍需经常请其一心多称佛号,经说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况多念之乎!且生前多念佛号,临终善根发露,必能强者先牵,正念现前。凡临终正念不失,对世间一切了无留恋者,必生净土。

  惊悉令堂大人撒手西归,深为悼念,愚即在佛前代为念佛回向,祝愿仗此念佛功德,使莲品增上,永出三界,成就无上菩提!根据令堂大人临终前后情况,甚为吉祥:

  1、能日夜高声念  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名号,常请诸圣众在她身边;

  2、断气时无人在旁干扰,让老人家安祥西归,心不散乱。(如亲属在旁,难免动情悲泣,会影响她一心求生)

  3、16小时后身体更衣尚属柔软;

  4、发现后大家轮流念佛,此时中阴身,闻佛号声便得一心西驰,得到加持;

  5、在七七期间,诚心做了不少佛事,广修供养,必能使存亡两利,有助于莲品增上,早证无生。

  综此几点,已说明老人家具备了往生条件。且临终时,只要心有佛念,无人干扰,正念分明,即使一念、十念也能往生净土,况令堂住近慈居,实际上等于闭关专修二个多月,福德因缘,实是不可思议,生时不离三宝,殁后必生佛国。仁等孝思不匮,尽心尽力,实是难能可贵,从此更可安心学佛,脱离六道生死之苦了。

  至于某居士,能劝人念佛、信佛,皈依三宝,确实做了不少好事,但所说神通之事,只能作为参考,真有神通者,一般不肯轻易显露,其所说老母亲仍在仙道修行,以老人家行原来说,虽也合乎情理,但往生西方,也并非难事,只要信愿具足,临终正念分明,即可往生,蒙佛慈悲摄受。又某居士说,半年后带您去“观梦”,可与老母对话,既已托生仙道。岂有效世间灵鬼附体“观梦”、“扶乩”等事,此等属于外道邪妄知见,幸勿轻信,致偏离佛法正道,而入迷妄颠倒,着相取境之迷途,为祷!

  学佛人以离苦得乐、得定开慧、明悟心性、成就菩提、了生脱死为要领,此外凡无益出世,生灭虚妄之法,均宜避免。某居士搞预测、看病、看风水等,皆是生灭无常之法,不是佛法,但一般人不懂佛法要义,往往着相取境,为生灭境界所误,实甚可惜!凡遇真修行的人,可以直言相告,劝其“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勿搞旁门邪道。

  仁者诵持《金刚经》三年余,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有所体会,此经是般若要典,诵持者要求心上于一切法无住无着,不但无我相、无法相,也要求无非法相,也即是空我、空法、空空,故是成佛净心要典,“为法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又此经前十六品说“不取于相(起用),后十六品说“如如不动”(证体),所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能领悟其义,便能无障无碍,得大自在!祈仁者口诵心行,此常返照本性,果能心空、意净,心无挂碍,便能得佛法的无比受用!至于所念各经,皆无不可,总以念后心地清凉,道念增盛为妙,如时间过长,反而成为负担,心生急躁,或有任务观点,于心不安,则可适当减少,似宜以《弥陀经》、《金刚经》、大悲咒、回向净土为日课,即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愿与仁者共勉之。(《地藏经》也可几天念一部,作为日课以外的作业。)

  (致卧答陆晓先居士)

  突然一切消失,只剩了了灵知,此时即是定相初现,当知这个一切消失,妄想暂时脱落,但又灵知不昧,了了分明,正是仁者的本来面目、本具自性,但多生妄习之故,时短而力少,但这正是亲见实相的开端,从此以法继续前进。真如实相便可时时现前,力量逐渐增大,寂照境界法尔现前。但目前似以一心打坐修定为主,于日常遇境逢缘,不忘练心,即所谓上座修定,下座修慧,定慧结合,寂照现前。遇事便能不粘不着,解脱自在,岂不庆快平生乎!

  仁者能“看着念头而不流浪”,此“看”,此“知流浪不流浪”,正是观照的功能。《圆觉经》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正是“证知”,而非“解知”,若非回光返照,就不能知流浪。

  上空一声爆炸,不是见性,这是心理上的统一集中影响到脑部和生理的变化,但也是业障消落现象。凡修坐到万物化空,寂然不动,但又是灵知不昧,不断见闻,非同木石,正当此时,即是自性的本来面目、本来风光,但都是出于自然,水到渠成,不能硬求,求亦无用。

  《金刚经》、《坛经》、《圆觉经》…都是与见性有关的书。《金刚经》的“此法无实无虚”,此法即真如之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是“无实”;“于法不说断灭相”、“一切法皆是佛法,”故是“无虚”。此经句,说自心实相,若能边修边读,理事不二,必能迅述体会,亲见自性。所说,仁者能“心空悠悠,不藏一物,宽宽坦坦,现现成成,轻松自在。”这正是道人榜样,所谓“平常心就是道”。如此下去,宁不庆快平生乎!

  总之,坐至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时,正是灵知现前,回光拈取,认清本来,彻悟自心,这在禅宗叫明心见性,也即净土宗的“净念相继”。然后历境练心,在动静中、境界中打成一片,返妄归真,才知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妄想也即是妙用,一切法皆是佛法(《金刚经》)。

  念佛之人,虽很用功,然依然分别痛苦,原因是妄想执着没有化除,处处随境流转不能做主,也是力量没有用在刀口上的一种表现。

  佛有四众弟子,在家二众,也可能成为佛法接班人,如维摩诘,庞居士,傅大士都是在家人,何得轻视之,至于成就的人少,仍末法时代现象,故净土法门是目前带业往生唯一办法。

  “粘即是执。凡事放不下,纠缠不清,即是执着,亦即是粘,故佛法重在解粘去缚。

  “心无染著“即是离念,亦是心无挂碍。一有念起,即随境流转,故流浪和无染者,正好相反,因不染著,即不流浪也。故学佛以处处作得主为主要,流浪失主,自心颠倒,实为世间第一等苦人。

  佛性尽虚空,遍法界,正像电磁波,无处不遍。若觉得太广了,仍是凡人情见,当知真如无时间相、空间相,时间、空间莫非是人的妄想所现,此即是“唯识”境界。佛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超情离见,不能以凡情卜度衡量。《楞严经》说,“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点片云点太清里。”可见非凡情所测,仁者能理解更好,若不能理解,旦勤于修正,自能有亲见实相,广大不可思议之一日。

  所谓打成一片,一方面与佛菩萨的法身打成一片,即菩提心中接佛光;一方面,不断清除无状习染使自性功夫逐步打成一片,想到一切皆幻,便浑身轻松,便说明一切唯心造。能时时警惕,保持无念状态,亦是打成一片的重要功夫。至于举心动念,《地藏经》云:“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故一念之微,便可影响吉凶祸福,乃至命运造化,“本来现现成成,一思便执着了,”说得很好,但现现成成仍需观照,不是放任自流。

  “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故万念放下,则灵明觉性自然出现,不加思索而随缘应付,此即灵知,一着意识,便又不是,总之不藏一物,放下又放下做到寂寂而惺惺,便是最大受用处。

  心空即妄想转为清净心,亦即真如,“气闲”即是“心平气和”的气,心能空则气自和,自闲,能应付一切而行所无事了。

  无分别即寂静,有是非人我,长短高下、远近等,都是凡去分别心。万念放下心不分别时,灵知不昧、灵光独耀时,即是佛的境界,可惜凡夫觉而不常,故要多修,以瑧圆满。

  寂照现前,便是灵光独耀,便是灵知不昧,是否寂照,看是否安定不动,而观照分明,若无想空,断灭空,则不一定是“寂照”,定慧功深,自能了了自知!

  “说来说去就这么点事,”这事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亲证实相。——证见不生不灭的真实相。

  “观心”,观即是看,心即是念头,“观心”就是“看念头”,时时放下一切,回头返看自己的生灭妄心,不取(不随之流浪),不舍(也不着意舍掉)逐步自能息妄显真,得大受用。

  仁者已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切勿执着于境。红光、黄光混在一起感觉达到高峰,都是好事,但不宜粘着,有时也是气血打通的现象。总之,不理不著、不喜不惊,逐步犹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才好。

  心无挂碍,和习气彻底决裂,是大事因缘,但愿仁者毕竟成就大事,彻证光寿无量之妙性。

  观心方法初观之人,所观之念,是妄境,而能观者也是妄心,逐步深入,具足定慧力量,则妄境脱落,而能观之妄心,也随之俱化,入于空寂灵明之境,此时便以初步了能观妄心为境,转能为所,而以般若智慧为能观,长期寂而照,照而寂,便自然进入为所观之境,能所双忘的寂照境界;既无能所,则寂照同时,任运彻见本来圆明之体性,即谓之明心见性,故天台宗讲观,能观所观有二重能所,仁者不妨知其理趣,在实修时不必作如此分别,以免反而心不能定,所谓“行起解绝”。

  “惺惺寂寂”即是如来境界,但有粗细不同,《金刚经》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不但如此 ,此时举手低头穿衣吃饭,迎宾送客都是佛法,因都不离自性之运作。但凡夫遇事即粘,处处挂碍,圣人不粘不著,自在无碍,故粘于不粘,实是凡圣的分界处。

  烦恼本空、本幻,世人着于尘境,看不破,放不下,故名曰迷,所谓“无事生非”,也叫“庸人自扰”。仁者今能,有空就恢复观照,正念分别,如如不动,是人生最大的受用。禅宗行人常常是“饥来吃饭困来眠,”正是“无心于事,于事无心”的境界,平平常常,自由自在,以至了脱生死,成就佛道。

  “不见本性,誓不罢休”好一个有志气的人,有志者事竟成,何况您本来是佛,六祖说:“更莫狐疑”!打座,莫非是见性的手段,实际上穿衣吃饭,举足下足,尽是般若放光,古人云:“青青翠行,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乃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性相双运、理事不二。

  座上境界,不管是光是佛,是色是声,不理不著,为第一妙法,古人所谓“魔来魔斩,佛来佛斩。”《楞严经》说:“不作圣解,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凡修行人,故须注意及之。

  修心本来无修,又何妨照修,不以有心修不以无心修,名曰“修心”,惟愿心心相印,同趋菩提。

  迷时意识是坏东西,悟时意识是自性起用,故六祖说:“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什么都没有了,就是妙明真心”。六祖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大悟。“应无所住”就是“什么都没有”,而生其心就是妙明真心,故此语为《金刚经》的“要眼”。

  本性并不神秘,本来清净,本来如此,这是您用功修法的成就,否则要明心见性,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迷时,“踏破铁鞋无觅处”,悟时,“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妄想就是妙用,”因念而无住故,有住即成凡夫,所以要“用而不著”,弥勒菩萨说:“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

  “观心”是从观妄想下于,到妄想不起,仍观照分明,即曰是“妙用”,也即《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

  仁者既明本来,正需悟后起修,在种种事境上(六尘、五欲、三毒)磨练,勿得少为足则成佛有份矣。修心过程,大都是妄念是由多到少,由粗到细。诸佛,菩萨无明断故,便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功夫实无止境!皆仁者一已之力也,与我何关,我不过是“增上缘”,正因还在您的本身!

  “众生无尽,烦恼亦无量,都引导自身走上烦恼之路”;而明悟之人,则一切障累,莫非大光明藏,此证为智者言了也!

  诸佛菩萨无明断故,便现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明断是根本智,三身等是后得智。我们目前主要断见思惑(即贪颠痴,色声香味触法…)见境无心,便是功夫。破无明是法身大士境界,目前先断见思惑,才能出分段生死。仁者但寂寂常照,遇财色名食等不动于心。出生死有份矣。要知见思惑断掉,即阿罗汉境界,破无明是大菩萨境界,行了不息总有到家之日。切勿求神通变化,否则心有所求,执境便违道。“终日惺惺寂寂,平平淡淡,无修而修,”功夫到家,归家稳坐。修心要领,尽于是矣。

  目前用功,在种种境界前逐渐自能把握,能做得主,去了生死不远矣。佛法不离世间法,但不粘着于世间,世情淡一分,则了生死近一分,吾辈共勉之。不流浪也有程度深浅之不同,梦中境界,大都是中阴身境界,今后去处不难明了。总之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净心为学佛主旨,不挂碍是学佛受用,如能“照见五蕴皆空”(我空、法空)便能“度一切苦厄。”

  人生无常,幻化性空,若能了“我空”,则一切烦恼,皆化为大光明藏矣!

  无明有“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二种,枝末无明即贪真痴慢疑;根本无明也名“无始无明”。是痴迷悟钝,障复自性。迷是无明,悟了即是本性,好比波浪停下来,就是水。其表现形式“粗的就是贪瞋痴,细的就是‘“无明”。自性迷即成无明。悟即恢复自性。无明与自信的分别,就在于“迷悟”。也是执着与放下的区别。一念执着,便迷妄颠倒;一念放下,便放下自在。也是粗惑(贪瞋痴)和细惑(根本无明)的关系。阿罗汉断粗感,菩萨才能断细惑。

  不跟念头跑,遇境不动,即成无漏智,“漏”即烦恼,“无漏”即是没有烦恼,而成智慧,修道成功,则无漏智自尔现前。

  所谓境界随时有变化,因习气种子在内翻动,螺旋形前进,不是一超直入。所谓于事无心,于心无事,才能真得受用,若动静寤寐不二,则是打成一片,那时理事亦不二了。

  宇宙万物尽在我中,这是“大我”境界,从前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就是此意,修心至妄想脱落时,妄尽真显,才算打成一片,但也有深浅,粗细种种差别,不是一磋而蹴。

  修心不要有着眼点,也不要落在里程碑上,一有落着,便能障道,“知而不著,才能归家稳坐”,此语不错。总之功夫没有止境,但事耕耘而已。

  观心总在时时凛觉,每日想到就观,至少数十次。具体方法,请参考《般若花》“学佛是怎么回事”中“观心”一节,包括“人事磨练”都十分重要。观之纯熟,便不至走失了。

  自性本来平平常常,古人所谓“平常心就是道”,它虽平常,可是与平常凡夫的心不一样,其间分别是粘与不粘,挂碍与不挂碍,散乱与凝定,智慧与愚痴等等差别,“内心隐藏着一种祈盼”这祈盼正是生死、障道之根,放下、速放下、也放下,才能相应。解悟,是停留在依稀仿佛的知解上,而见闻觉知,都是生死,证悟则是现量亲证,亲见此无实无虚,非空非有,不来不去的自性,但与切莫又落语句上,总之心空,放下,才能相应。功夫到家时,时时觉照,即是不修而修,严格地说,有修即落在“有为法”上,真是轻不得,重不得,心领神会,在乎智者。

  离相是佛,无分别是佛,……这些都是同一境界的不同说法,“简单得和平常一样”这才叫本来面目。古人说:“但复本来性 ,更无一法新”。但流浪与有把握,定力与散乱,毕竟不同!

  见思惑,即粗的惑,也即贪嗔痴慢疑遇财色名食种种的境界,能寂然不动,不生贪着,即是断见思惑,虽是粗惑,断也不易,靠长期磨练,否则随境流浪,即是生死。

  弘法利生,必须随分随力,功夫到时,便能随缘自在,于观机、施法都能得其妙处,随缘利生。

  所谓“轻不得,重不得”这是形容做功夫的情况,轻了则不得力,重了又落在有为意识上,学者既不能有心修法(这是指修持有一定基础的人)(恐落在意识分别)又不能漫不经意(恐放松懈怠)故有此语也。

  平常心是道,即体即用,体用不二,因平常心即实相心,实相心自有观照妙用,故说即体即用,也即惺惺,寂寂,二而不二。

  《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轻微的嗡嗡声,与实相无关,不要上当,一切不理,自然无事。(可能是心理影响生理的一种反映)观照是在心地空净、光明上,不在浑身酥麻上,嗡嗡声可能亦是逼出八识田中种子的现行,一切好坏,动静以不理为是,“五色光环放光,全身过电样抖动”都是幻觉幻像,过了此关才能心地太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相皆妄”牢记此语,不致步入歧途!您能知一切“缘生性空”自然放下。

  “一念不生,心无挂碍”是人生最大受用,也是学佛的主要目标,当前主要修法,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打成一片,其主要作用是以寂照化习气,即禅宗所谓“保、任”,也即是破“重关”。习气很多,时间也很长,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必有到家之日,有时要耐心等待,不能心急,习气的消落,真如的圆成,有一定过程。

  寂照功夫,目前不能放松,时时警惕,回光返照,一失觉照,便易回到烦恼痛苦的境地,故学佛人到能觉照时,便一心做“寂而常照”功夫。但此觉照也是随功夫而进展,有时仍有迷惘,有时则能“不观而观”,进退、得失是螺旋上升的,只要彻见本性,使不至退失,故见性为学佛要领。总之,注意不使“失照”。

  所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错,正是心闲气和,轻松自在境界,这“言语道断”即不可议,“心行处灭”即不可思,既不可议,又不可思,而又灵知不昧,不粘缚,不断灭,这是什么?可以大悟矣。又不可思议即“应无所住”,灵知不昧,即“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中的要领,前者说空,后者说有,而空有同时体用不二,回光一照,万德斯备!又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说空,而“有”在其中矣,为什么说“空有同时呢”?若只说“空”是小乘偏空,也可能成断见外道,若只说“有”是易成常见外道;故佛说,断常二见中可以分成62见也。故不能只说一边。又《圆觉经》说:“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功夫渐进,自然入于“无照无不照”境地,可见“时时观照,不使流失”也仍是有功可用,逐步将进入无修、无得、无证境界,所谓“无所得时这么得”也不是断灭,将有更大的受用!

  佛法无多子,只是转化“妄想、执着”,妄息则真显无功之功,法尔现前。《金刚经》说:“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岂有他哉!

  妄想习气不能转化,心多挂碍,是人生最大痛苦,故学佛以转化,扫荡妄想习气为主要目的。而转化和扫荡,只有靠念咒、念佛或观照自心才能达到,故修持虽是无修,但又不能不修也。

  所谓“正行”即依正知正见而修心地法门;以明心见性为主要目标,识本心、悟缘生,依戒定慧为基础,修无相、无住、无念之行,都是正行。

  《金刚经》说:“无有少法可得”,正是“但复本来性,更无一法新”。

  刻苦自励,既遇困难,逆境不自退堕,坚毅奋发,自强不息,自我教育,自我勉励。能行住坐卧不离观照,是真能刻苦自励矣。

  无所得时这么得,是本来无得,却非真无所得,是不得而得,得即无得。得亦是得本来有的,非从外来。

  明悟自性时,自能悟彻“空有同时,体用不二。”反过来若不明空有同时,而体用各别,都不免凡夫境界,因不能真知灼见故。

  “保任”包括悟心后全过程,也即破重关阶段。保到习气消灭,“能顺逆无拘,无所不是”才算不保,这时无所谓保不保,故保任时间很长,破无明、见法性的法身大士,都是做保任功夫。

  做别的注意事件,仍不离保任,因“一切法不离佛法”故,一切法皆是佛法故。即寂寂又惺惺,此时做一切事,都是妙用,因能不起分别,而随缘应付。能不被境迁,功夫扎实即能了生死,又寂寂惺惺,即正念分明,能“正念”分明,定能了脱生死。

  打座空心是修慧,做一切好事,乃至持戒忍辱,只要心不粘着,都是修福,故福慧双修者,做一切善事而心不粘缚,正是双修的境界。总之,以“无心”为主,从前有僧人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若心有粘着而修善法,是人无福报;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无上正觉,《金刚经》所谓:“离相修善”也。

  不观而观,即惺惺寂寂,即无妄念,亦不分别,心不动乱,却什么都知道,这正是“正念分明。”

  自性本不动摇,能生万法。但六祖说:“动上有不动”,悟后虽动仍不忘失不动,古人所谓“抛去拾来总家珍。”又妙用是调御万法。“万法”即是一切事事物物,所以万法与妙用不同。

  一切法都是佛法,因不离自性故。正是!一切事物,都离不开自性妙用。天台宗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此次打七,收效甚宏,勇猛精进。十分难得!功夫确实没有止境,断见思惑,才证阿罗汉,破无明,才是法身大士,仁者一步一个脚印,成佛有望矣。

  目前仁者功夫全在“观照”,以此为主,各宗各派,都不离观心,遇扫习气力量不够时,可打坐以转化之,无有定法,全在“因病施药”,打坐虽似没事找事,但亦是必要的过程,否则力量不够,妄想习气,不能脱落。到习气脱落时,才知本来现成,不必多事。

  由心不散乱——→妄想脱落——→打成一片(动静一片,忙闲一片,梦醒一片等等。)是修心进展的大致过程。

  放下自在,不被境迁,不受法缚,一切无碍,做一个大解脱之人。

  (答连云港王凤城居士)

  二十一、佛 教 常 识 问 答 选

  徐恒志 著

  (一九九五年九月)

  1、什么是佛?

  答:佛也称佛陀,译为“觉者”,能彻证人人本具的、寂然不动的、光明遍照的觉性;觉了一切烦恼都是因缘和合,虚妄不实;不受烦恼的干扰,朗然大觉,就称为佛。

  2、什么是佛法?

  答:能说明宇宙人生真理,能转化一切烦恼,能断除种种迷惑的方法,称为佛法。

  3、什么是菩萨?

  答:菩萨具体称“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有两种含义:一、是求大觉的众生,称为“觉有情”;二。是用佛法觉悟一切苦恼众生,称为“觉有情”。

  4、佛法包括哪些部分?

  答:佛法汪洋浩瀚,博大精深,它的内容可分为教法、理法、行法及果法四方面。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说的义理;行是依理所起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证的觉果。教和理是属于理论的范围,行和果是属于实践的范围。佛法的理论,完全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而能指导实践的。没有实践,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又是盲目的实践。因此,佛法的教、理、行、果,是相互联系,分而不分的。

  5、什么叫五乘佛法?

  答:乘各种法,使达到一定的果位叫“乘”。乘“五戒”法,生于人间的叫“人乘”;乘“十善”法,生于天上的叫“天乘”;乘“四谛”法而证“阿罗汉”果的,叫“声闻乘”;乘“十二因缘”法而证“辟支佛”果的,叫“缘觉乘”;乘“六度、四摄”法而达到成佛之果的,叫“菩萨乘”。

  6、“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如何理解?

  答:佛法实际上只说一乘法--成佛之法。说“二乘、三乘”都是方便引导,使中途不至于畏难而退。《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7、佛教与人生的关系如何?

  答:人生是整个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短暂片段,充满着矛盾和苦恼。佛法阐明宇宙实相和人生真谛,依之实践,能从根本上解脱一切烦恼与痛苦。《法华经》说:“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所以学佛的人,不作诸恶,力行众善;工作、学习一切照做。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觉照,净化心地,不妄想、执著,不迷妄、颠倒,便可做到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禅宗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可见,在世能“觉”,便是出世。佛法与人生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8、佛法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答:佛法最主要的内容,在于教导人们息下生灭妄心,体悟本来不生不灭、无实无虚的真心,--常住真心。换句话说,是要人们找回失落已久的本心,一一明心见性。

  9、什么叫“三法印”?“三法印”对行者的关系如何?

  答:一切事物运动变化,不是恒常不变,这叫“诸行无常印”。一切事物周遍分析,无我可得,这叫“诸法无我印”。自性不生不灭,灭一切生死流转之苦,无为寂静,这叫“涅槃寂静印”。一切小乘经典,用这“三法印”印证,便可证明是佛陀所说,大乘经典却以“一实相印”,印证其所说的真理,明白这些世出世间真理,是学佛的重要基础。

  10、什么叫实相?一实相印?

  答:实相就是离一切虚妄之相的真实相状,也叫作真如、圆觉,自性……等等。当我们依法实践,妄心逐步息下后,真实之相便得现,“一实相印”是“三法印”的综合和深化。

  11、什么叫“诸法实相”?

  答:世出世间一切事理、因果、性相……等等,统称“诸法”;一切诸法都不离自性而有,全相即性,全性即相,真空妙有,融通无碍,故叫“诸法实相”;也叫真如、法性、法身、中道……等等。

  12、为什么说实相无相,亦无不相?怎样理解?

  答:通过依法修持,逐步证知自性本净,远离一切虚妄、生灭现象,故说“无相”。虽自性无黏、无著,但一切事物无不随缘显现,了了分明,故说:“无不相”。无相就是“真空”,无不相就是“妙有”。

  13、“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怎样理解?

  答:虽见诸相,知其虚妄而不执著,境寂心空,当下便见清净寂灭的自性如来了。但这全在勤苦修持、悟证,才能相应。

  14、什么叫“一切唯心造”?这个心指的是哪个心?

  答:“三界唯心,万物唯识。”说明众生流转六道,都是生灭妄心所造成。所以这个心,是指集起的妄心。《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从总的来说,世间、出世间“十法界”的四圣六凡,皆唯心所造,心迷随于染缘,便现“六凡”;心悟随于净缘,便现“四圣”。那么,这个心又是指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真如法性,因为从真起妄,全妄即真。所以,《华严经》又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5、“十方世界,不离一心”怎么讲?

  答:“一心”是指真如实相。实相无相而又无不相,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十方世界,都在自性包含之中。《楞严经》说:“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16、十方世界和十方佛土有什么区别?

  答:十方有无量世界,是一切众生所依止的国土。佛所住、所教化的领土,叫佛土。十方有无量佛土,其中有净土、秽土、报土、法性土等区别。世界和佛土含义不同。十方世界有无佛世界,如释迦已灭,弥勒未生的中间时期。

  17、禅、净、密三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学禅从不思议处下手,直指当人本性,全仗自力。净土以执持名号为重点,自力、他力兼顾。密法着重身、口、意三密齐修,仗自力外,也仗他力。故三宗下手方法不同,但归趣清净自心,彻证寂照本体,并无差别。禅之灵光独耀,净之一心不乱,密之当相即道,毕竟又有何别?这就是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18、为什么说净土法门是殊胜中之殊胜?

  答:这娑婆世界众生,大都事多身忙,业重障深。净土四种念佛法门中,以执持名号为重点,它的特点很多:(1)、下手容易,只念六字(或四字);(2)、收机最广,三根普利;(3)、带业可生,一生成办;(4)、自力之外,兼仗他力。而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今念佛之心,正是自心实相,即是法界全体。所以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第一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19、为什么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苦是怎样产生的?

  答:娑婆世界译为“堪忍世界”。因为这世界的众生,能够忍受贪、嗔、痴三毒,及种种苦恼的侵害、逼迫,不想出离。一切苦恼的产生,主要是迷惑不觉,妄想执著所引起,所谓“因惑造业,因业受苦。”

  20、有没有极乐世界?在哪里?极乐世界是什么样?怎样产生的?

  答:首先应该说明:世界无尽,众生无尽,十方有多种类型的无量、无数、无边世界。现在天文学家已证实二千亿光年之外(一光年约十万亿公里)还有星系,证明世界是无有穷尽的。佛经上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佛是严戒妄语的。佛教的宇宙观已逐步为科学所证实。当然,所谓“西方”只是“指方立相”,使学人有所归趣。实际上哪有定相?因为地球、行星等天体,都在不断运动中。又极乐世界与我们这里由微尘所凝结的秽土也不同,所说七宝庄严等,只是借此处物体,方便说明。正报也是莲花化生,“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与此处胎胞所生的不一样。总之,这个世界是清净藏心和大慈悲愿力所显现。在《密严经疏》上,已经说明:“今是密严藏(包括极乐国土),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故非微尘成。”我们知道,电磁波是四维时空连续区的波浪,可以透过墙壁,普遍存在于虚空之中,如果转动接收器,那么全世界各地的情况,立即出现在当前。在更高维空间的诸佛菩萨,他们的神通妙用,当然不是世间常识所能想像的。

  21、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一了百了。对吗?

  答:绝大多数的人,都存着这种“断灭见”,只知道有形的肉体,不知道无形的“觉性”。正如下棋,由于这一子之错,弄得全盘皆错。

  22、什么叫“六道轮回”?有没有六道轮回?它是怎样产生的?

  答:各种生命现象,概括为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由于自性迷妄颠倒,造作善恶诸业,执持不舍,不同的业力,形成了不同的生命现象--六道轮回。凡夫迷悯不知,甚可怜悯!

  23、求生极乐与求生弥勒净土有什么不同?哪个容易?哪个不容易?

  答:极乐世界要从此地经过十万亿佛土,弥勒净土在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兜率天之内院。好像往生这两种净土,有远近、难易的不同,近者易生,远者难生。但所谓远和近是凡夫的一种分别心。“心净则土净”,虽然西方极乐净土,远在十万亿佛土之外,但是往生的人,可以“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何远之有?求生两种净土,都是各人的不同愿力,如果信愿具足,都易往生;若无信愿,都难往生。24、什么叫妄心?什么叫真心?我们平时起用的是妄心还是真心?两种心有什么不同?

  答:起种种分别计度的是妄心。妄想不起,寂而常照,叫真心。没有修持功夫的人,平时都是分别、执著,妄心用事。真心用而不著,念而无住;妄心处处黏滞,事事挂碍。自在和不自在,正是两心的不同处。

  25、怎样去掉妄心,使真心显现?

  答:不能说去掉“妄心”,只宜说“息下”妄心。比如去波觅水,那么水也不可得了。一切佛法,目的都是息妄想,显真心。所以只要依照佛的教法,认真实践,一旦妄想息下,我空、法空、常住真心,便能现前。

  26、什么叫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答:念佛决生净土,故生则决定生;净土不离自性,故去则实不去。比如明镜照物,镜中种种影像,了了分明(生),但镜体仍寂然不动(不去)。这就是所谓“生而无生,无生而生”!

  27、什么是戒、定、慧三无漏学?

  答:戒、定、慧是修习佛法的总则,一切佛法都不离戒、定、慧。戒如防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又清净无染就是戒;寂然不动就是定;观照无碍就是慧。 是自心一物的三面,圆融而不可分离。

  28、什么叫五戒、八戒、十善戒?受持各戒有什么利益?

  答: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叫作五戒。在五戒基础上,改不邪淫为不淫戒,再加上不涂饰香鬘和不歌舞观听(也可以把这一条分为二条),不眠坐高广严丽床上,不食非时之食(即午后之食),这叫八戒;因有不非时食的“斋法”,故叫八戒斋。十善戒是五戒的开展,从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去除十恶,做到十善。行为上不杀生而保护生命;不偷盗而勤俭节约;不邪淫而纯洁清白。言语上,不妄语而说老实话;不两舌而说团结话;不绮语而说朴质话;不恶口而说和善话。思想上,不悭贪而广行布施;不嗔怒而难忍能忍;不愚痴而勤修智慧。持五戒得人身,持十善生天道。至于八戒斋是为在家人所制的出家法,以一日一夜为受持的期限。常受此戒,不堕阿修罗,恒生梵天,或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等。

  29、杀生有什么恶报?放生有什么利益?

  答:杀生得多病、短命等报。《楞严经》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历千劫,常在生死。”又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若能常存慈心戒杀、放生,自得长寿、吉祥、眷属和顺等利益。

  30、什么是法身佛、报身佛、应化身佛?我们能看到的是哪一种身的佛?

  答:法身佛是诸佛的理体。报身佛是功德所成就的果报,分两种:自受内证之法乐,叫自受用报身;为初地以上菩萨所显现,使其受广大法乐,叫他受用报身。释迦牟尼佛,就是应化身佛。也可以把应现佛身的作为应身,化现“五趣”之身的作为化身。

  31、什么叫心外求法?怎样做到不是心外求法?

  答:虽修佛法,但心仍向外驰求,执取种种境相,随外境流转,不从心地上做功夫,这会增加系缚,叫做心外求法。时时返观自心,念念消归自性,务使念寂心空,彻见真如本心,才不是心外求法。

  32、什么叫六度?六度中,前五度如“足”,后一度如“目”,是什么意思?

  答: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称为六度。因依此而修,能息烦恼妄想,度生死苦海。但前五度正像足的运行,全靠后一度--般若慧目的指引,否则方向错误,岂能超度茫茫业海!

  33、什么叫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

  答:上求下化,求正觉之心,叫菩提心。有两种菩提心:(1)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愿为体;(2)缘理菩提心,安住于实相理体,成就上求下化的行愿。至于发菩提心的“发”字,也有两种含义:一是发起,相当于缘事菩提心;二是开发,即心悟实相,明心见性,入见道位,悟后起修,圆证无上菩提。

  34、怎样理解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可以生天堂,可以入地狱?

  答:“介尔”是微细的意思。我们日常现前的微细一念,即是法界、法性,能随染、净的因缘,生于“四圣”、“六凡”的十种法界。所以,“十法界”都是唯心所作,可以生天堂、地狱。《华严经》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35、什么叫正信?什么叫“信为道源功德母”。

  答:深信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和世、出世间的善根;深信自性具足诸法实相,便叫正信。正信能使人趋向真理,生种种清净功德。故《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36、什么叫正知正见?以什么为标准?

  答:所谓正知正见,即远离一切迷妄颠倒的邪知邪见。例如以不净为净,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都是颠到。以转迷为觉,了生脱死,离苦得乐,趋向菩提为目的。便是正知正见。以“三法印”、“一实相印”为标准,便是正知正见。

  37、为什么学佛的人必须具备正知正见?

  答:学佛的人如果不具正知正见,不从根本处下手,往往著相迷境,只求人天福报,便劳而无功。正像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38、佛教有哪几宗?

  答: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分宗立派,曾立十宗。大乘有华严、天台、法相、三论、净土、密宗、律宗、禅宗八宗;小乘有俱舍、成实二宗。

  39、普遍修学的是哪些宗?

  答:以禅宗、密宗、净土宗为最普遍。净土宗更甚。

  40、这三宗大意如何?

  答:禅宗是佛法的骨髓,以明心见性为主,离心意识参,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于不思议处,直指本心,自参自悟,全仗自力。净土宗有四种念佛法门:观想、观像、实相、持名,而以持名念佛为重点,下手简易,人人可修,以即生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除自力外,兼仗他力。密宗则是手结印,口持咒、意作观,“三密”相应,修法紧凑,三业同作,能获得殊胜的加持力。三宗下手方便不同,但归元无二,都以自性实相为旨归。

  41、为什么说持名念佛法门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三根普被摄收?

  答:因为这个法门收机最广,下手最易,不劳分别考究,只要蓦直念去,念念即佛,当下圆成,一句弥陀,即是实相、不同偏渐修法,故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上根人念到理一心不乱,便同破无明的法身大士;中根人念到事一心不乱,便同断见思惑的阿罗汉;即使下根凡夫,惑业未消,也可仗信愿的力量,带业往生净土。

  44、什么是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和实相念佛?

  答:观念阿弥陀佛报身的相好功德,叫观想念佛。观念阿弥陀佛化身的形象,叫观像念佛。观念阿弥陀佛法身的非空非有中道实相,叫实相念佛。

  45、为什么说持名念佛最为殊胜?

  答:因观想念佛,境广心粗,不易成就。观像念佛,有像可观,离像难现。实相念佛也不易契入。而提起一句洪名,妄想立即转化,简单易行,故持名最为殊胜。

  46、为什么有人轻视念佛法门,认为太简单、难生信?

  答:许多人认为佛法深广,一句简单佛号,岂能摄尽!不知佛法虽广,而念佛是向业习切近处下手,恳切地一念提起,诸妄顿消,“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下手虽易,成功很高。若只知好高骛远,往往虚耗光阴和精力,难得佛法的真正利益。

  47、一句佛号,即是佛的法身,具足一切功德。怎么讲?

  答:蜂蜜一滴,具有百花之精。一句佛号也是这样,是阿弥陀佛多劫修持功德的结晶,念佛便是以果地之觉,作为因地之心。

  48、为什么说:称佛名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答:这是《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说:正因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至诚称名能消多劫重罪。

  49、临终十念乃至一念,也可往生,如何做到这点?

  答:《观无量寿佛经》中说到:即使是五逆十恶的人,临终之时生大恐怖,听从善知识的教导,至心念佛十声,也能往生。这时正像有人被贼追赶,前无出路,后无退路,一心寻船渡江,只此一念,更无二念,便能伏住惑业,顿出生死。所以《大智度论》说:“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解形,死苦来迫,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但这种不断惑业而得往生,绝不能侥幸而得,如平时没有笃实的念佛功夫,就难以把握。如能平时真为生死,信真愿切,行持踏实,临终十念乃至一念,也得往生。

  50、若人命终临危之际,不能念佛,怎么办?如何解决?

  答:在命终临危之际,种种善恶业力,自然现前。强者先牵,自力不能转化,又没有善知识在旁指点、提醒,难免刹那之间随业流转,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平时“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是何等的重要啊!

  51、带业往主指的是什么业?

  答:善业是菩提阶梯,与觉性相应,带去自不待言。所谓带业往生,所带的主要是恶业,因虽然念佛,惑业尚未消除,但平时信愿真切,临终至诚,恳切,便能“伏惑往生”--伏住惑业,使无量劫来,习气种子不起现行,心不散乱,便得往生。

  52、什么叫净念相继?

  答:起初是以六字洪名,作为“净念”,念念相继。随着持名功夫的深入,便能使自性清净心态相继现前,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定慧圆明,寂照同时了。

  53、什么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答: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别想便是“无念”,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了了分明便是“正念”。这样久久念去,便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境界。

  54、为什么说一句佛号“是名无上深妙禅”?

  答:一句佛号,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声相依,久久功纯,念到妄想脱落,自然寂照现前,这就是所谓“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所以经上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55、什么叫“万缘放下”?

  答:种种事事物物,种种六尘境界,念而无住,接而不染,心里没有粘著,这是真真“万缘放下”,不是一切抛弃。万事不管、消极逃世叫“万缘放下”。《金刚经》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万缘放下”的很好说明。

  56、什么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答:这是说明自性的本体和妙用。正像一座大圆明镜,镜体虽空寂不变,而能随缘照物显影。

  57、什么叫“我执”、“法执”?为什么要破除“我执”、“法执”?

  答:所谓“我执”,是对虚幻不实、五蕴和合的身心,固执是能自在主宰的实我;由于本来无我中,妄生执著,处处以我为中心,便产生了种种烦恼。“法执”是固执一切诸法,以为实有,不知一切事物都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由于执著于“我”,便成烦恼障,招感六道流转的分段生死。由于执著于“法”,便成所知障,招感三界的变易生死。所以学佛就是要化除这二种执著。

  58、迷是众生,悟了即成佛,怎么讲?

  答:以妄想为真实,迷妄颠倒,不知不觉,便成六道流转的众生。明悟自性本空,寂然不动,而能随缘起用,便成光明自在的佛道。

  59、什么叫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答:“见惑”可分为“五利使”和“五钝使”。五利使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固执自身的恶见等,以为最胜)、戒禁取见(固执不合理的禁戒等,以为最胜)。五钝使就是贪、嗔、痴、慢、疑五种。利使好像刀口,钝使好像刀背,利使的造业,是与钝使分不开的。所以修行到了小乘见道位,这利、钝十使(五见与“疑”,叫作“亲迷之惑”;依于五见等所起的贪、痴、慢,叫“疏迷之惑”)便同时断尽。因为这十使是见道位中所断之惑,故简称“见惑”。至于依于妄情而贪着一切可爱之境等的真正三毒--贪、嗔、痴和慢,是小乘修道位进一步思维与修习真理,渐断的惑,简称“思惑”。“见思惑”是粗惑,叫“烦恼障”,能招致三界内的分段生死。“尘沙惑”和“无明惑”是细惑,叫“所知障”,能招致三界外的变易生死,又前二种也叫枝末无明,后二种也叫根本无明。

  60、三毒是什么?如何消灭三毒?

  答:三毒就是贪、嗔、痴,在六种根本烦恼中,这三种力量特强,故称“三毒”。依照当机之法,努力实践,并常与自己习气斗争,就像经上所示:“譬如一人与万人战”,就可以使习气逐步转化。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61、为什么佛教特别强调因果?

  答:因果是事物的发展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佛法认为世出世间一切都不离因果法则。

  62、为什么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答:凡所作之因,迟早必然得果,只是时间问题。菩萨智慧明朗,为了怕得恶果,预先断除恶因。众生迷昧,不信因果。但不断除恶因,恶果终是难免的。

  63、有些人做坏事还享福,做好事的人不顺利。为什么?

  答:按照佛法所说的因果报应,必须结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来观察、分析。偈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64、为什么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答:菩提心即是成佛之心。我们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目的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如一切行持不以菩提为归,虽修善法,得福的时候很容易造业受报,这不正是为魔作事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故修行人时时不忘菩提心十分重要!

  65、什么叫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从教理上说明修行的阶段和位次。其中十信是修“观行”的位次,信常住真心的理体,并无疑惑。十住、十行、十回向是离真如不远的“相似”位次,也叫“三贤位”。其中十住是已断见思惑和三界内的尘沙惑(不能知三界内凡夫的病与应施的药,叫界内尘沙惑)。十行是已断三界外的尘沙惑(不能知三界外三乘人的病与应施的药,叫界外尘沙惑)。十回向伏无明惑。十地也叫十圣位,能破无明,见佛性,证到的人都是法身大士。以上是从“别教”立论,经过“等觉”到“妙觉”,共破十二品无明。如果按照层次较高的“圆教”,共须断四十二品微细无明,才证妙觉极果,成清净法身。

  66、什么叫“涅槃”?

  答:“涅槃”译为“圆寂”。德无不备叫“圆’,障无不尽叫“寂”。

  67、什么叫“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答:己灭生死之因,不再流转六道,但所依的有漏之身尚未灭掉,故叫做“有余涅槃”。已灭生死之因,所依的有漏之身也已灭掉,叫“无余涅槃”。

  68、什么是“分段生死”?什么是“变易生死”?两种有什么不同?

  答:由于见思粗惑未断,而受六道分分段段的生死叫“分段生死”。由于无明细惑未断,虽已出离六道生死,尚须经历无明渐灭,证悟渐增的变易,叫“变易生死”。前者是三界内的生死,后者是三界外的生死。

  69、什么叫大乘?什么叫小乘?两者有哪些共同处和不同处?

  答:“乘”即车乘,大乘载运多,小乘载运少。一般说来,小乘偏重自利,大乘兼能利他。小乘断见思惑,悟“我空”,证偏空真理,破烦恼障,出分段生死。大乘断尘沙惑、无明惑,悟“我、法二空”,证中道实相,破所知障,出变易生死。

  70、《弥陀要解》上所说:“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怎样理解?

  答:实相无相,但无不相,也即诸法无不是实相的体现。譬如以金子做众器,众器都是金子。就《阿弥陀经》来说,能说的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阿弥陀佛;能度的佛,所度的众生;能信的心念,所信的法门;能愿的欣厌,所愿的极乐;能持的“三业”,所持的“佛号”;能生的信愿行三种资粮,所生的四种净土;能赞的释迦等诸佛,所赞的极乐依正,都不离开实相,也无不是实相的体现。所以说:“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总的说明《阿弥陀经》是以实相为体的。

  71、什么叫了生死?怎样了生死?

  答:生死是虚妄识心的流转,如果能息下一切无明妄心,生死本不可得。但我们凡夫无始以来,污染很深,只有老实依教奉行,依法修持,自能逐步解脱一切系缚,彻证本具的常住真心,了脱生死,成就无上菩提。

  72、自杀的人能往生极乐世界吗?

  答:佛法以“心”为主,不想生活而要自杀的人,其内心必十分痛苦,以这种烦恼痛苦的惑因,作自杀恶业的业缘,而想得往生极乐之乐果,实使人难以相信。73、有人说:念三千遍《大乘无量寿经》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这样说对吗?

  答:不可说死。能否往生极乐世界,关键是有无信愿。如信愿具足,十念、一念也能往生,何况至心诵经三千遍。如无信愿,只是追求形式和数字,恐未必能往生彼土。

  74、有人说:自己已能来去自由,要去就去,要走就走。这样说可信吗?

  答:来去自由,全靠真修,坐脱立亡,须凭定力。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旁人似不必加以肯定或否定。

  75、有人说:老和尚赴宴,一看都是大鱼大肉,为了随缘应机说法,便既吃了鱼肉,又弘扬了佛法,使皆大欢喜。这样对吗?

  答:经说:“夫食肉者,断大悲种。”独身、素食、僧装是出家人必须做到的。但在《瑜伽菩萨戒》里规定,为了权巧方便,从饶益众生出发,“于诸罪性,少分现行,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云云。“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造多无间业,……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悯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这就是说,大乘菩萨为利益他人,见机得开,所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和处理。但总的来说,“以戒为师”是学人的一门必修课。

  76、有人说:佛子可以饮酒,只要不醉,少喝点可以,年老的人可以活血,不是破戒。这样说对吗?

  答:在家居士受“五戒”时,有“不饮酒”的规定,这叫“遮戒”,为遮住醉后易于犯戒。世人饮酒能控制自己“不要喝醉”的不多,而酗酒、闹事、丧德的却随处可见。所以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中,不但戒“饮酒”,而且把“沽酒”(买酒、卖酒)列为“十重戒”,“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为的是防止无量过失。

  77、有人说:只读一本《无量寿经》就可以,不必再读其他的经,否则就是夹杂。这样说对吗?

  答:经云:“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众生根性万差千别,有专读一经,便能摄心不乱的;也有须广读多经,才能渐渐摄心。总要对机施法便好。

  78、有人说:“密法兴,佛法就灭。”这样说对吗?

  答:法门无量,总在息妄显真。密法、显法莫非方便。《大日经》说:“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大约公元七世纪以后,大乘佛教开始密教化。在修法上,以身、口、意三密相应为特点,以“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性相不二,理事圆融为要领。佛法原是不二之法,你真懂禅、净,就不会轻视密法。

  79、有人说:阿弥陀佛圣号最进补,可以强壮身体,不老不病,健康长寿。这样说对吗?

  答: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主要妙用在于消业去障,得定开慧,了生脱死,成就正觉。业消智朗,神宁气旺,强身延寿,是附带的好处。如果仅以念佛作为进补、强身看待,未免“弃金担麻”、舍本逐末了。

  80、有人说:带着财、色、名、食、睡的念头念佛,也可以往生。这样说对吗?

  答:带着“五欲”的念头念佛,念佛决定不恳切、不专一。信不真、愿不切,要想往生,哪有可能?只有“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才能伏断种种烦恼,往生净土。

  81、已归依佛门的人,却一味去追求神通,搞特异功能,对吗?

  答:既已归依佛门,当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为旨归。况且业障消除,神自通达。若不从息心达本下手,一味求神通,必将劳而无功,甚至走火入魔。《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口诚言,为何不信?

  82、学佛与搞气功有什么根本不同?

  答:一般气功的吐纳引导和佛教所说的定慧等持是两回事。大体说来,气功和佛教的不同处,在于前者着重于保健益寿,调动人体潜能;后者着重于断惑证真,明心见性。佛教认为“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如果只是在身体上作些活计,最终不但会落空,且会增长我见和身执,不能完成戒、定、慧三无漏学的修持;即使在修禅定和藏密气功过程中,有些调身、调息方法,可以防止禅病,促使长寿、健康,并发生一些特异功能效应,但这不过是修习禅、密功夫的初级阶段和副产品。只有断除我、法二执,解脱生死流转,成就无上菩提,才是学佛的真正目的。

  (以上选自《般若花》)

  83、问:念佛往生的是真我还是妄我?

  答:真我妄我,如水之与波,从水起波,全波是水,所以色空不二,真妄一如。能信愿念佛往生的,总不离自性的妙用,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原不必分真分妄。但为解决诸位思想问题,不妨作一分别:念佛仍有散乱,但因信愿恳切,而带业往生同居土的,仍不离妄我,因惑业潜伏未断,尚有我见夹杂;就是念到“事一心”,生方便土,见思惑虽断,无明惑未破,仍非真我;必念到“理一心”,生实报土,分分证到常寂光土,破无明,见法性,才谈得到真我。

  84、问:心性理论怎样结合实践?

  答:实践佛法,必须行起解绝。但明白心性道理,实践时也有一定帮助,譬如知修行可以成佛,就有信心逐渐证入不生不灭的自性,知自性本空,於一切法能不取不舍,便不被妄念纠缠;知自性即空即有,就不至沉空守寂,而能圆融世法,起诸慧用。

  85、问:过去金刚藏菩萨在圆觉会上也曾向佛提出三个问题:1、“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2、“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3、“十方众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佛当时答复他说:“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以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此中“金非销有”譬喻妙性非因修有。惑未断时,本来有的。“既以成金,不重为矿”譬喻惑断之后,不会再起无明。“经无穷时,金性不坏。”譬喻妙性成后,一任为菩萨、为罗汉,历劫度生,本性仍自空寂。“不应说言本非成就”譬喻不应说此圆觉妙性,在无明未去时,本非具足。可见虽妙性本有,但不妨说有无明;虽有无明,不妨说本来清静。

  86、问:怎样选择法门?

  答:(一)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择一专修:譬如人们或喜音乐,或喜诗文,就性之相近来学习,进步必快。兴趣往往与过去熏习有关。(二)根据效果来决定:譬如药不对症,不妨更改,以免因循坐误。(三)依善知识指示:善知识能凭其过去经验,结合具体情况,来对症下药。但一般说来,大德祖师因悲心激切,为了使学人死尽贪心,往往专宏一法,能方便随机的较少。因此尚有下列一法:(四)念佛:用这一方法可以念念消业,上根人即生就能见性,明白自性弥陀,得理一心上三品生;中根的得事一心,中三品生;下根的带业,下三品生。由此可知道这一法门人人可学,自力他力兼顾,决无流弊,譬如阿伽陀药,能总除万病,确是实践中的异胜方便。

  87、问:念佛时妄想很多,怎么办?

  答:莲池大师指示我们说:“妄念是病,念佛是药。久病非片剂所能疗,积妄非暂  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纷飞,只贵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续,极力执持,方有趋向分。”可请体会。

  88、问:老太太也能念佛往生,我们何必学教理?

  答:你能真信无疑,心不分别如老太太吗?我们知见众多,疑障重重,非学教理不可;为提高自己,为利益他人,也非学教理不可。

  (以上6个问答,选自五十年代《觉讯》月刊437页《关于心性等几个问题的解答—在佛青少年部暑期教理专修班上报告》)

  二十二、学佛随笔选

  1、知生必有死,普天下曾无一人逃得,余於是而学佛;知心性是一而苦乐不同,余於是而学佛;生不知所自来,死不知所从去,悲欢离合,匆匆一生,万象森罗,真理何在?余於是而学佛;世界而名缺陷,好事终属无常,四大六尘,莫非幻相,穷通得失,同归春梦,余於是而学佛;贪痴习重,轮回路险,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余於是而学佛。嗟乎!人生数十寒暑,以视前之无始,后之无终,直刹那间耳。而世方争短论长,侷促辕下,背真逐妄,痛苦浩然。冀迷途之永出,愿彼岸之同登,舍佛法吾谁与归乎?

  2、学佛十年矣,自欺欺人,行不笃诚,三业所作,障累日深,圣贤气象,相去日远,纵有振作,每成弩末,人命呼吸,知来日尚有几何?一旦大事临头,未免随业漂沉,生死恩仇,从头做起,思之实堪一哭。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吾其勉哉!

  3、戒以生定,定以发慧,故戒为入道之要门。举凡参禅、念佛、礼拜、忏悔乃至一切佛法,盖无一而非戒,以摄心即是戒故。又有从事上戒者,有从理上戒者,实则事即理上之事;理即事上之理,初下手时即不二矣。故事修无异于理观,理观可融入事修。虽然,吾人心地未明,动辄得咎,若不从事上笃实戒去,所熏入者为恶因,则发起现行,不可得而善矣。空谈唯心,为害何穷!故吾人於三业所作,可不效法圣贤,以戒为师,而自陷於痛苦烦恼之境乎?

  4、尝闻师言: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抵不过我一修;千万个修,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轻重利害,不可比拟。当知众苦只缘不觉,极乐无过明心,每於妄念习气坚固缠缚时,三致意焉。

  5、我心与一切众生之心,无二无别;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时,与我受苦恼时之苦,亦无二无别,每一念此,不觉欲泪,一腔怨心、怒心、恨心、毒心皆油然而化悲心矣。

  6、有真空必具妙有,否则即是顽空;有妙有方显真空,否则便成妄有。是故体必有用,用必归体;体用合一,色空不二。行者明悟无生,不落偏空;虽具妙用,不执於有,方名见性成佛。世人一学佛法,即抛弃一切,不思振作,遂被讥为消极迷信,无益人世,呜呼!岂真佛法之过哉。

  7、善乎梁任公之言曰:“种种烦恼皆我炼心之处;种种危险皆我炼胆之处;种种艰巨皆我炼智炼力之处,随处皆我之学校也。”故修大定大慧者,不慕山林,不厌尘俗,工作生活,一切照旧,但心已出难,种种境界,无所粘着,喜怒哀乐不动於心。大心居士,当从这里下手。融一分境界,证一分本智,消一分妄念,得一分法身。在烦恼日用处炼出,更为得力也。

  8、人生数十年光阴,固无时不在烦恼之中,所谓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或生活压迫,或病骨支离,或有愿难遂,或怨憎相会,皆足以引起极粗烦恼,所谓精神痛苦,实无人无之。盖人事无尽,烦恼亦无尽。然克实言之,烦恼在心而不在人事。但能学习佛法,摄心不散,则古德所谓“一心无住,万境俱闲”,“智者除心,愚者除境”,《心经》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等等境界,吾人亦皆可切实证到。古德云:“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愿佛弟子共勉之。

  9、吾人一念心性,具十法界,如影随形,自作自受;譬如摄照,长短胖瘦,一一不爽。念正直则感赴天堂,念贪嗔则感赴恶道。一念关系至大。若吾人能观无念,自可趋向佛智;若不能无念,则世出世间,一切诸念,何如念佛哉!此理甚明显,人不肯信耳。

  10、学佛首重定心,以定能生慧;能去苦;能处乱;能履变;能强身;能容物;乃至能了生死。然得定必以戒,戒者不但戒身(如杀盗淫),戒口(如妄言等),尤须戒心。故曰“摄心为戒”。凡一切禅净佛法,其实无一不是戒。行之深,则戒之切,其有不获定慧者乎?学者能三业同戒,则理事圆融,功德便易於圆满矣。

  11、语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此何境乎?人每忽略,若细一观照,不觉大悟,原来正我本来面目也。《传心法要》说:“息念忘虑,佛自现前。直下无心,本体自现。”故得意则拈来即是,会心则宁待别求。

  12、初学佛法,固须文字般若,以起观照,而达实相。迨渐入渐深,则能观能照者,亦觉其为妄心,何况文字。世有终年寻经研论,入海算沙,以为学佛者,不知正为文字所障,求解而不起行,终是枉用功夫,徒增知见;盖言语文字,正如医案、药方,与本病了不相干。真学佛者,是学与佛不二,同一无着无粘,洒脱自在。固不是立变成佛,亦不是执着医案、药方,以为究竟也。

  13、一句弥陀,缘起清净;一句弥陀,种现互熏;一句弥陀,念念消业;一句弥陀,假即空中;一句弥陀,全性起修;一句弥陀,全修在性;一句弥陀,止观具足;一句弥陀,体用如如;一句弥陀,即空即有;一句弥陀,非空非有。心地明白后,方知一句弥陀之妙。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即是无上深妙禅。”天如禅师说:“悟后不修净土,保管老兄未悟!”

  14、我执是凡夫一大病痛,凡执著深者,必业重而障深;业重障深者,必福轻而慧浅;福轻慧浅者,必苦多而乐少,环视亲友,莫不皆然。反之,圆融无碍之人,往往具足福慧。盖能执之心是遍计执性,所执之事是依他起性,所依之体是圆成实性。情执若空,心体自融;心体既融则事事无碍矣。从知消妄执、去业障是学佛之大课题。

  15、凡夫之八个识,其用有八,其体则一。前五识是仗意识之功能,助成其用;第八识虽能摄持诸法,不能自造善恶,谓其是真妄和合者,因真心不觉,妄分能所,而成末那之妄执和意识之妄情。故八个识中,力用之大,惟六、七二识。然末那但能恒常审量,妄执我见,惟六识既明且利,无境不能缘,无事不能作,其力极强。故欲转识成智,必先转化意识,意识若转,诸识随转,所谓擒贼先擒王也。不宁唯是,修习止观,或持佛名号,皆从第六识下手,然则此识其功首罪魁乎!

  16、观行每用意识者,乃用其了别之功能,而除其攀缘之过咎也,念佛亦然,持名功深,循流溯源,从用入体,不期然而转识成智矣。方便善巧,孰逾于此。

  17、在学佛人中,每分禅、教为二,实则何可分耶?如蕅益大师云:“从上诸祖未有敢离经一字者;从上诸大教主无有不透彻心宗,得大机用者。”不仅如此,禅之与教又皆滥觞于净土法门,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灵峰宗论》卷六云:“无禅无净,笼统真如,即秽即净,颟顸佛性。信释迦之诚语,悟法藏之愿轮,始知若律、若教、若禅,无不从净土法门流出,无不还归净土法门。”学佛者应知所归趣矣。

  18、人生数十年光阴,弹指而过,其间不外悲欢离合、穷通得失、生老病死十二字。这一切又莫非是因缘所生,缘生缘灭,如幻如化。虽是幻化,执着则苦乐宛然,放下便解脱自在。故佛法之要,在乎去粘破执,粘著颠倒,心被境转,不但痛苦炽然,而且生死流转,百劫千生,不得解脱!因此解粘去缚,心无染著,乃至妄想、执着逐步脱落,实是学佛的重要关键。

  19、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敷座而坐,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悟世间一切诸法,无不是种种条件和合的缘起现象,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正因为是因缘和合,故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当体即空;虽是性空,但幻象宛然,客观地存在,名之为假;即空即假,非空非假,不执两边,就名为中道。从而使我们知道:一真则一切皆真,一假则一切皆假,一中则一切皆中。两边既去,中道也不立,这是什么?“荡荡乎民莫能名焉!”

  20、孔子是世间的圣人,曾一言而为天下法。二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言教,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等等,都体现了他老人家勤于修治和温柔敦厚的崇高品德与风貌。“过则勿惮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都是言简意深,是敦品励行的圭臬。至于佛陀更是大无不包,小无不举,对宇宙人生的真谛、立身处世的准则,无不详细开示。特别说明空间无量无边,十方皆有佛土,“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 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无量佛土中的一土;也说明时间无始无终,众生无始以来,随业流转。《法华经》说:“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深著于五欲,如犛牛爱尾”。有些知识分子往往自以为博极群书,但不免鼠目寸光,信理而不信事,认为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可以理解,至于佛教所说“极乐世界”“六道轮回”“因果法则”等,实难以想象。但应知佛法是整个的理事不二,性相一如,有戒定慧乃至真如实相的真理,就有无量佛土、极乐世界以及六道轮回等等的事相。问题在于本人对寂光真境这一客观真理没有体会、或知之甚少,譬如有人虽遇宝所,却过门不入,以致终身成为门外汉,岂不可惜!

  21、人人有生老病死,但不是人人都有警觉,都有体会。若能以菩提心、慈善心、惭愧心、忏悔心精进念佛,一定能度过难关。

  22、佛教提倡戒杀放生,是情理至当的。为了个人的贪味,杀它割它,弱肉强食,岂能心安!象蟹是全身捆缚,渐渐蒸死;青蛙杀头以后犹二手向上,抱住头部。我在重庆亲见猪在拉出被杀时,显发出仇恨、恐怖、怨毒的目光,使人不忍卒看。我们偶有些微疮伤,已觉痛苦不堪,何况抽筋剥皮,全身受戮。宋陆放翁诗云:“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冤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宋黄庭坚诗云:“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评曲直,自揣应何如?”《大涅槃经》更教导我们:“夫食肉者断大悲种。”奉劝世人戒杀放生,茹素念佛,必能吉祥圆满。

  23、佛法有大乘、小乘的区别。“乘”就是车乘,小车运载量少,大车运载量大。从断惑上讲,小乘只断见、思惑,大乘进断尘沙惑和无明惑;从了生死上讲,小乘了分段生死,大乘了变易生死;从发心上讲,小乘以自利为主,大乘兼能利他。学佛目的在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佛道。《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以佛法说二乘、三乘,都是方便说法,实际上只有一乘佛法。南传佛教,如泰国、缅甸、锡兰等东南亚国家,大都流行小乘教。中国等北传佛教流行大乘佛教,且正向欧美发展;特别是我国有大乘种性和气象。不负所期,奋发有为,济拔有情,同出三界,是有望于悲天悯人的志士仁人了。

  23、因果学说是佛教重要理论之一。“因”即原因,“果”即结果,有原因,有结果,世出世间决不会有无因之果,也不会有无果之因,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无不含有因果的道理。如你恶言伤人,人家就以恶言相报,你处处助人为乐,人家亦必然诚心相报,以前孟子说:“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都是因果律的生动反映。“五戒”即去恶,“十善”是行善,佛教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外,更要求“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在行善去恶基础上,更提高一步。什么是“自净其意”呢?行五戒、十善而不住于相,布施不住于布施,说法也不住于说法,所谓“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一切无所住,而又不断灭,这是什么心,勉强称之为 “清净心”。所以如是因,得如是果,以三业清净之因,自然得“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之果。

  24、大乘佛教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道德标准和修持内容,反映了立足人间、无私供献和奋发向上精神,能推动心灵气质的不断升华,对形成欢乐、和谐的人际关系,进入互助、团结的幸福境地,十分有利。目前躬逢盛世,且科学猛进,日新月异,但对精神文明却有待进一步建设。《大乘无量寿经》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特别指出:“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使人读后如梦初醒!

  25、小乘佛教以“无常、无我和涅槃寂静”三法印印证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所谓“无常”,即世间决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大如宏观世界的天体、星云,小至微观世界的原子、中子,无不都在刹那生灭、运动变化中。故《无常经》说:“大地与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法,不被无常吞!”世界有成住坏空,生物有生老病死,思想也有生住异灭,一切事物无不在缘起性空、生灭代谢中。至于所谓“我”也并没有实我可得,五蕴和合,幻化性空。穷通得失、疾病死亡,自己不能作主,听凭因缘的摆布,我又安在!特别是一般人即使明确生灭变化,但不知有不生不灭、圆明觉照的自性本体,往往由这一子之错,弄得全局皆错。大乘佛教更综合延伸而为一实相印,以实相印证诸法,泯众生知见,入佛知见,非思量所能及,非言辞所可测,不属迷悟,体绝凡圣。《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十法界都由迷悟的因缘,成凡圣的差别;迷了则六道流转,生死浩浩。悟了则背尘合觉,成佛作祖,这不是所谓“大事因缘”吗?

  26、一部《金刚经》文字不多,而妙义无尽!可谓开智慧眼,入无相门,它的玄旨似可以“不粘不断”四字概括之。度生无度就是不粘,离相布施就是不粘;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不粘。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就是不粘于“我”。无法相,就是不粘于“法”;亦无非法相,就是不粘于“空”。最后如《金刚经》所说:“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外,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得果而无所得;不应住著于六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乃至微尘非微尘、世界非世界、三十二相非三十二相,离相寂灭,皆是不粘的妙旨。虽然不粘,却非断灭,如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应生无所住心”,“此法无实无虚”,“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此“不粘不断”四字,实际上即是真空妙有,空有圆融,体用不二,无相无不相的真如实相啊!

  27、《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空是说因缘和合,其性本空,五蕴即是“性空”,这是一种说法。进一步修证,便了知五蕴诸法,全是真空,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五蕴即是“空性”。所以《楞严经》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譬如一金能成众器,众器皆是一金;金是指妙性不变之体,器是指妙性随缘之用。所以若遍计妄执,就不知相原是妄;若转识成智,则悟全相即性。随缘起用,一切法皆是佛法。六祖所谓:“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

  28、六祖在临涅槃时,曾教导学人:“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是断见闻觉知么?非也,是断妄见妄闻,非断真见真闻。六祖也曾说:“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真见真闻,不断不常,顽空不能领悟见性问题。

  29、一切法门--禅、净、律、密、教,都是佛陀悲心的流露,但有许多人怀有门户之见,怀疑密宗,认为希奇古怪,连弘一大师亦是先疑而后忏悔,何况一般人!实际上密坛布置和修法仪规,都是自性的表现,“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正说明相即是性,事即是理。《大乘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可见诽谤正法的罪很重,不能往生佛国。菩萨戒中“自赞毁他”,尚列入重戒,何况毁谤正法呢?

  30、天台宗讲“六即佛”,就是“六”而常“即”,不生退屈;“即”而常“六”,不生我慢。所谓“六即”:人人理体,都有佛性,是“理即”;宗下的明心见性,教下的大开圆解,是“名字即”;悟后起修是“观行即”;修至断见思惑,是“相似即”;破无明、见法性,是“分证即”;自利利他,福智圆满,是“究竟即”。“六”,所以层次分明,“即”,所以圆融无碍。宗下多讲见性成佛,初后不二;教下多讲三大阿僧祗劫成佛,次第历然。若知“六即”的意义,便无偏执。

  31、世间一切事事物物,无一不是种种条件的结合;因缘和合,似有假相,因缘散离,便不可得。所以《中论》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但是这个空,亦不可能执着,若见有个空,岂不又成妄有。所以《中论》又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那么归于空无、断灭吗?则又不会佛旨。《中论》又说:“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

  32、观世音菩萨悲愿广大,慈悯深切,一切众生,消灾免难,感应屡屡,功德智慧,非凡情所测。从前印光老法师曾劝全球人多念菩萨圣号。《法华经普门品》说:“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大慈大悲,同深悲仰!

  33、《华严经入法界品》上记载了观世音菩萨遥见善财童子的情况。菩萨说明我修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离开热恼、恶趣、生死以及逼迫身心的诸难八苦,并说:“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离怖畏已,“复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

  34、我们学佛的人重在断烦恼、了生死、度众生、成佛道。而生死一关,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说来,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则生灭去来,本非实有,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但多生妄习,非能消于一时。自力不足,则兼仗他力,或每天念佛、持往生咒,发愿生西;或每日念慈氏咒,求生兜率内院。求生净土的人,在临命终时,如能心不颠倒,正念分明,即可如愿往生,因为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正如《净土生无生论》所说:“若人临终时,能不失正念,或见光见华,已受宝池生。”

  35、人生在世,多数只是谋求生活,养家育子,图取名利,沉湎六欲,所谓日图三餐,夜谋一宿,匆匆一生不久老去,很少计及此身无常变幻,不可常保。应奋发有为,无愧此生。《维摩诘所说经》说:“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此可患厌,当乐佛身”。所以大心凡夫、志士仁人,当珍惜此难得的人身,宝贵此难闻的佛法,以无常观的世界观,实践菩萨行的人生观,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奉公守法,自利利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用六度四摄的航船,超度无尽无边的苦海,这样或许可以说是“无忝此生”了。

  36、《华严经如来出现品》说:“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妄想是我们日常分别计度的第六识,它是审而非恒;执着即是执我执法的第七识,它是亦审亦恒。六、七两识若能转化、降伏,五、八诸识便随之而转,息生死苦轮,作利他事业,而普照十方了。

  37、袁了凡先生有训子四文,列有《谦德之效》。谦虚是人之美德,《尚书》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天下没有骄傲自满而能成就学问、修养的;也没有贡高我慢而能说已断见思烦恼的。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自赞毁他,高树慢幢,师心自是,不免为识者所笑。

  38、《楞严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又《起信论》说:“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楞迦经》也说:“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等等,都说明妄想本空,虚幻不实,妄想息处,心无粘缚,则正智了了,得大法乐!反之,不明自心,认妄作真,执着不舍,放荡失主,成为世间第一等苦人;

  39、修行过程可概括为五个阶段,即学、悟、修、证、用。“学”是初步下手,寻修行门路,积累各种资粮;“悟”是经过实践,逐步使妄想由多到少,乃至根尘脱落,亲悟此一念不生、而灵知不昧的本心、自性;“修”,是悟后起修,在六尘境界上磨练,保任除习;“证”是亲证觉性,净极光通,彻证本地风光;“用”是由体起用,六度四摄,随缘利生,即色即空,了无挂碍。

  40、修心有二点值得注意:第一,上座修法,主要是修定,下座炼心主要是修慧,必须上下结合,动静不二,定慧交资,功德才易圆满。由于我们久远劫来,习气深厚,潜藏于八识田中,时时遇缘而起现行,非有坚强定力,每每不能自作主宰,遇境即粘,随业流转,故必须上座修定以得体,下座修慧以启用,经常在财、色、名、食、睡五欲,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贪、瞋、痴三毒,种种境界上打磨锻炼,常常与自己习气奋斗,越不易化除的越要化除,以慧照力,知诸法因缘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在一切有碍中忍得过,譬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情为我爱,便转而疏之,见为我执,便解而空之;又如为善而去恶固是好事,但若执着于善而保留不放,执见难忘,不在开悟之列。第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波旬天魔,外道邪师,误导行人,往往一言之差,丧失慧命,乃至《楞严经》所说五十种阴魔、种种五阴烦恼,无不是魔。当功夫得力时,第八识中各种烦恼种子,都会翻腾而出,有时欲念横发,有时心生苦闷,有时无事而生烦恼,功夫越深,习气往往翻出越多。根据憨山大师的指示,这时要用大精进力、大勇猛力,大忍耐力。切不可被它调弄,切不可当作实事,切不可被它笼罩,如横空宝剑,魔佛皆挥。魔有外魔有内魔,外魔易退,内魔难降,因此在习气翻腾时,务必不取不舍,一味不理。《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常念经语,内外诸魔,一齐退却。若不能度过难关,则可念佛、念咒,由佛力加持,正念昭彰,便可化险为夷,太平无事。吾师王骧陆公有偈说:“欲修最上乘,尘劳为资粮,冤家一齐到,庄严此道场。”

  41、《华严经》说:“不了于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恶。”可见明心见性,彻悟本来,实为修心之关键,佛法之要领。但净土法门却是一种特别法门,三根普被,上根, 人即念返观,专注一境,从事持达理持,由染心转净心,破无明,见法性,以理一心不乱为旨归。所谓理一心不乱,实即明悟心性后的一心境界,空有双融,能所两忘,能往生极乐的实报庄严土。中根人一句洪名不离心口,前句后句相续不断,在一切顺逆境界上锻炼打磨,见思烦恼逐步由伏而断,证入事一心不乱,能往生极乐的方便有余土。下根人,虽不能念佛断惑,也可仗真信切愿的力量,心心相续,甚至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便能伏住惑业,顿出生死。可见净土持名法门断惑、伏惑都能往生极乐,了脱生死。所以称之为教内的别传。

  42、佛法的要领是般若,般若法门是根本法门,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摄,是条捷径,要想即生了脱生死,成办大事,非此法难以满愿。所以修任何法门,都宜以净土法门为指归。“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实是修行证果的圭臬。

  43、念佛法门通过念念相续,由生灭渐入不生灭。进入念而无念境界后,继续念佛,即是由体起用,放无量光明,得感应道交,即可消灾免难,又能成就功德,迳生极乐,菩提心中接佛光,真实不可思议!

  44、《华严经》说:“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于自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这里说明两点:一、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非从修得;二、学佛目的,只是离妄化执,主攻方向十分明确。

  45、一切佛法都是息妄化执的手段和工具,都是善巧方便,对症下药,或念佛念咒,或参禅明心,或礼拜供养,或回光返照,直至心空执化,光明自在。可是修心不难,难在妄想难息,欲息妄想,难在一门深入。然也有专一深入而得定开慧者,也有以种种法对治才能安于一处,不妄想驰逐者,根性不同,应机施教,实无定法可说。佛世有人拉风箱为业,佛的弟子教修不净观,另一人以看守坟墓为业,佛的弟子教修数息观,都不得力,想还俗不修。佛知道后教以交换修法,都证阿罗汉果。所以当机为贵,实不能“胶柱鼓瑟”。

  46、一切佛法是善巧方便,济度众生,黄叶止啼,用于一时,“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若固执所修法门,排斥别的法门,形成门户之见,自是非他,争论胜劣,不但愚不可及,亦是不明根本所造成的。

  47、一般来说,修法主要靠一门深入,如见异思迁,今天念念佛,明天参参禅,凝聚力量不足,习染实难降伏。若能二六时中,依法修持,凛然觉照,朝于斯,夕于斯,自然根尘脱落,从有相入无相,从生灭入不生灭,彻证自心的本来面目。

  48、学佛唯证相应。通过依法实践,逐步做到自我认识,自我体会,自我默契。所谓默契即是明悟不生不灭、无实无虚的本来面目。但必要时时回光返照,由生而熟,渐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空)、无法相(法空)、亦无非法相(空空);慧彻三空,妄心脱落,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9、净土持名修法,下手简易,人人能行,但往往由于太简易,反而使学人不老实。如能真信切愿,死心塌地,毕命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江味农居士说:起念就是妄,因为真如之性,本来是清净无念的,但因凡夫染念不停,才借念佛的净念来对治。念佛的念虽不是真如本体,却是真如的妙用,以念佛的清净念,念本具的清净心,如能念念相续,便能证入无念,所以说念佛是胜方便。可谓苦口婆心,彻底呈露。

  50、佛法三藏十二部汪洋浩瀚,八万四千法门看似繁复,实很简单,因学佛目的在除妄想、执着,若能一门深入,奋发图强,在刀口上用力,转识成智,功德便易圆满,佛法实无多子。

  51、一切佛法无不以戒定慧为要领。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戒是基础,定是依止,慧是先导。是故种种法门,莫不依止于定,所谓坐脱立亡,全凭定力。定又生慧,六度万行,都以智慧为先导,若非般若慧照,五度不免世间行业,不能成就出世事业。如能定慧摄心,则戒亦在其中了,故有“定共戒”、“道共戒”。有人说佛法是迷信,不是智信,岂非信口雌黄!

  52、所谓妄想脱落,亦并非一蹴而就,其中亦有粗细深浅的分别,粗分妄想脱落,终日之间心无牵挂,念起能觉,不取不舍,但实际上细分妄想仍在,于动静寤寐未能一如,必夙夜之间,凛然常觉,越遇刺激事、触心事,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境界现象时,越能考验自己的定慧力。如能悬崖勒马,心不旁骛,逐步由长时转短时,由浓厚转平淡,由粗重转轻微,由勉强转自然,由着意转不觉,过去所坚固执着的根逐渐拔松,法尔进入广大圆明自在境界。

  53、黄念祖居士是现代大德,密净圆融,宗说兼通。他说“现在有人重视净土,谈一点禅都不许,谈禅就是背叛净土宗,这也未免过火了!”这话值得深思。“法门无量誓愿学”,只要正知正见,主助分明,净化人心,哪有不可以的?

  54、打座数百座至一千座,自觉原地踏步,并不得力,则可改弦易辙,以免耽误时间。如修净土法门,即是简要、微妙的法门。修时宜摄心专注而念,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容易获得念佛三昧;如能信愿真切,手结法界定印,心念、唇动、耳闻三结合,更易于得定开慧。念佛虽较简单,但不注意方法,每日朝暮功课,只是任务观点,是很难进入一心不乱境界的。

  55、虽寂然不动,但观照分明,虽照样生活,照样学习、工作,照样助人、利人,但了无一法当情,于事不粘,是真实受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真有画龙点睛之妙,六祖闻后,从此悟去。

  56、修心大都从事上下手,固是必要,但容易在事上起执着,贪取功德,以虚相代实相。经过一段时间,渐知事由理成,全事即理,布施、供养、礼拜、回向、一切事相,不离自性,理事圆融不二。功夫到家,则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皆是佛法,事事无碍,既不废事,亦不执理,清净无为,寂然不动,而圆明普照,不断不常,以如如智,照如如理。虽然如此,仍属有功用道。《圆觉经》说:“有觉有照,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可谓“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了。

  我们修心,必须于言语道断,心行灭处努力,从这里讨个消息,才有入门之处,这个境界是证悟,不是解悟。

  57、“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心理上不受外界影响,在境界上作得主,具体人事、生产、工作、学习、生活、一一照做,但不粘不着,如空中鸟迹,水上刀痕。

  58、明镜当台,清净无垢,是真空;人立境前,镜显人形,是妙有。影子虽妄,但与明镜同时存在,是不异;人若离开,镜影消失,是不一,是故真空妙有不一不异。真空是性,妙有是相;真空是体,妙有是用。性相体用,也不一不异,皆无分别智所证境界。

  59、有些同修感到所修之法,十分枯燥乏味。不管他有味无味,我只是心念耳闻,有事可做,埋头前闯,行之不息,一旦心意空寂,妄想脱落,不知不觉到达彼岸矣,无始来的浮滑习气,至此改造,妄想息处,正智现前。

  60、明悟本来自性后,进而打扫习气。众生病根就是妄想、执着,三毒、五欲、六尘,都不离妄想、执着。妄执全消,则寂然不动的现量境界,时时现前。

  61、很多人,打坐中出现“爆炸”现象,但不一定人人都有,也不一定是法身成就,主要是由于心理变化影响生理变化居多,也可说是一种业障化除现象。我们应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要执着,任运进道。

  62、修行人于一切事物、一切境界,念而无住,用而不著,不粘缚,不搭牢,俱化为妙有。此“有”微妙不可思议,也即由体起用。证体当起用,关键在起妙用,禅家所谓“死水不藏龙”。

  63、佛法的主要在“心”,行法的主要在“观”,如能照见五蕴皆空,自能度一切苦厄。具体说来,不论何法,修持到由定发慧时,便能了了灵知,而如如不动;虽然不动,而不落断灭,寂照同时,止观双运,逐步打扫无始业习。按“别教”来说,须破十二品无明;圆教来说,则须破四十二品无明,才能入妙觉位。虽然,般若是圆顿教,圆伏圆断一切烦恼。但破无明、见法性是法身大士境界,无始垢染,非一时可了。如业习息不下去,则念佛号化而空之,以佛号的不思议妙有,转化业习,日久功深,功夫扎实,依靠自他二力,自然能化惑业于无形,迳生极乐四土。念佛之法,非常简要,非常实用。

  64、一切佛法无非善巧方便,令人息妄想、去执着、病愈药废,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即是有,“非法”即是空,空、有两边不著,又不断灭,这是什么?可以大悟了。

  65、灵知了了。有人说灵知是意识,是常见外道。其实灵知与意识,有明显的界限。弥勒菩萨说:“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那么“分别”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思量识别、粘着不舍。所以简要说来,粘与不粘,是“分别”与否的标志,亦可说是灵知与意识的分界处。又根尘脱落,灵光独燿,真空妙有,圆融无碍,不能只说一边,否则便是断章取义,不免成为断见和常见了。

  66、有功之用,即是从第六意识下手,也即从生灭心下手修持,都是有为法。无功用道是八地菩萨以上境界,此时人法两空(我执与法执都空),三惑齐破(见思、尘沙、无明),不加功用,自然进道,直至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而成妙觉。

  67、《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实为净宗的要领。所谓净念,起初是以一句圣号为净念,久久用功,佛号与杂念一并脱落,入于念而无念的净念相继境界。净念才是正念,净念才是无念,能观无念者即是趋向佛智了。

  68、佛法很多,可各随因缘和根性,按照不同的方法,依之修练。密法中的六字大明咒无相修法,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愚阿阇黎所传授的,《大乘庄严宝王经》专明此咒功德。其修持特点:一、一印一咒简单易修,口持咒不停,金刚念,唇动不出声,这是口密;专心持咒,两耳静听,不生妄念,这是意密;手接大莲花印,这是身密。二、无相、无住、无念,不必观想。直入无相之门,与金刚经相应。三、时间上不限制,由半小时到二小时都可,或早晚各半小时至一小时,由各人自由安排。凡修持者能强身免难、得定开慧、明悟心性、往生净土。是密法中简易的善巧方便法门。

  二十三、幻 斋 偶 谈

  学佛目的:在得定开慧。修法开始阶段,妄念纷飞,是正常的,不是坏事。到后来少了,渐渐再少、再后来自然不动,根尘脱落。此时一念不生又了了分明,不正是明心见性么?!既然明白真如实相,随缘自在,但应继续用功,修六度万行。定力不足时,仍以专修一法,一门深入为主(这样不影响修持,多了反而不好)。日常修持打扫三毒、五欲、六尘,“于有碍中忍得过”方见功夫(功夫得力了,便忍得过也冲得过)。接着渐破我执(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再破法执(法相),最后破空执(空相)。破无明见法身,破除一分无明就是证到一分法身,连空执(执空之相)也破了,就是《金刚经》所示: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妄想脱落,无挂无碍,一切法皆是佛法,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妄想即妙用。

  明心见性以后还要修,要打扫无始以来的习气,悟后起修,修到断见思二惑是阿罗汉,是小乘,出三界,粗的分段生死断了;但对大乘来说还是不够,还要回小向大,解决变易生死,破除尘沙惑(三界以外的迷惑)。破了尘沙惑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但是圆顿行人一修一切修,一断一切断。小乘见道位是斯陀洹,生死还没有了尽,大乘见道位是别教初地菩萨,强调修行是“有境界”,那末所谓无有少法可得,无智亦无得,怎么理解呢?二元对待、分别,是凡夫境界,无所得时这么得,也不是断灭。

  虽寂然不动,但观照分明,虽照样学习、工作、照样生活,应付一切,但了无一法当情,于事不粘是真受用。这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是什么?

  总的来讲,要得定开慧首先要定,持咒、结印、心念耳闻是三密相应,容易得定。禅宗参话头是从慧下手,根性差者往往不易照顾。修净土当以手结定印、口持弥陀、心念耳闻为好,至净念相继时,也即禅宗灵光独耀、禅净不二境界。总的要求把妄心息下来,心量广大,遍照法界。

  定慧不二,真如即定即慧,即体即用。老子也曾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即是起用,而凡事不能真正起用的根源:1、执相:事相上起执着,贪取功德,以虚相代实相;2、进一步明白一切了不可得,但还没圆融;3、再进一步明白事相不非,即是理性。供养、礼拜等一切事相,不离自性,理事圆融不二。功夫到家,一切法皆是佛法,事事无碍。既不放弃事,也不执着理。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清净无碍,寂然不动。毛病的根源是定力不足,故一切法门皆是以定为依止。

  练心之法:要在有碍中忍得过;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常与自己逆便是进功。有碍中忍得过是实际功夫,不是口头活计,事上证得才能真得大自在。

  “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转化业力,了生脱死,心无挂碍,心得自在。我空、法空、空空,随缘应用,一切皆了不可得。勿轻易放过“五蕴皆空”之“空”。不但是因缘和合,其性本空之“空”,而且五蕴诸法与真空不二,相即是性,性相不二。于财、色、名、食、睡,一关一关处处与自己奋斗、透过去,要实际做,非口头说说。《金刚经》无有少法可得,说明三空到底不留余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虽无所住,但还“生心”,无所住并非什么都没有了,还有一个“无所住心”这是什么心,会么?会则成佛有份矣。

  无得无证,一天到晚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说寂说照也是多余。照见五蕴,缘生性空,第一层意思:五蕴诸法,就是真空,第二层意思:到这里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得大法喜、大自在。《楞严经》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大光明,大力量,大智慧,皆从定出来,光明显发与佛光接触,定慧双融,感应道交。

  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时,讨个消息,这境界是证悟不是解悟。

  心若了悟,自能超脱,实相即非实相,无相无不相。“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最苦者是心有挂碍,学佛是心无挂碍。

  顿悟中还有深浅,古人有大悟一十八,小悟无数次之语。顿悟顿修顿证,非无其人,但多数是渐悟渐修,因缘有异,根性不同。

  简单一句话,当无念时,了了灵知还在,这离念的灵知无实无虚,即体即用。

  修持可概括为五个阶段:学、悟、修、证、用。1资粮,2明悟,3悟后起修,4证体,5起用。

  佛法的关键是般若,般若法门是根本法门,净土法门横超三界是条快捷方式,在此下手不但将来可生西,现在也可得受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苦难中磨练,锻炼自己,一切逆境就是成道资粮。娑婆本苦,苦性本空,照见五蕴皆空,岂不庆快平生!

  基本目的,见到实相,悟后起修,理事圆融。有如轮船开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培福修福,更加修慧,福慧双修便能成佛。法门无量誓愿学;修行门路很多,宜一门深入为好。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实际理地不受一尘。

  事法界,培福、供养、礼拜。理法界,回光返照见到自性实相。进而修理事无碍,供养礼拜恭敬培福,都是自心显现,不离自性。进而再修事事无碍。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诸佛者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无所住心即清净心。《金刚经》确实是为发大乘菩萨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具体做法,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以不粘为主。“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不着六尘,不着相,相没了,也无法相,亦无非法相。非法者空也,一空到底,你还修什么法?功夫到家,无修无得也无所证。

  至于宣化上人乘愿再来的问题,并不听到有何提示,但总归是法身大士救度众生而来,他在世常以净土勉励学人,所做功课也是禅净双修……愿与法界众生,同生西方,同见弥陀。

  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心理上不受外界丝毫影响,具体事情仍一一照做,做过就算,毫无粘滞。如空中鸟迹,水上刀痕。

  儒释道三教同源,方向一致,但深浅不一,老子最高只是非想非非想天。

  人人都知有个生老病死,但不是人人都有体会,若以慈善心、菩提心、惭愧心、精进念佛,一定能度过难关。

  人生不外十二字: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穷通得失。此十二字无常无我,如幻如化。

  人在镜前,镜显人像(影子),影子虽然虚妄,但与镜子同时存在。当人走开,镜影消失,是故镜影不一不二,真空妙有不一不二。

  《坛经》“寂寂断见闻”,是断见闻觉知么?非也,是断妄见妄闻,非断真见真闻,真见真闻,不常不断,顽空不能解释见性问题。

  “十分枯燥乏味”,不管他有味无味,我只是口念耳闻,有事可做,总是埋头前闯,行之不息。一旦心意空寂,妄想脱落,不知不觉到达彼岸矣,妄想息处,正智现前!

  开悟之后,进而打扫习气,一切无住,则寂然不动之现量境界随处现前。众生病根就是妄想执着,三毒、五欲、六尘都不离妄想执着。妄执全消,则寂光真境,常得现前。须知破妄离相,不仅破我相(四相)、破见思惑,还须破法相(有)、非法相(空)。至我空、法空、空空(破尘沙惑、无明惑)方是菩提本心,至此“无有少法可得”,“无智亦无得”,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熟读《金刚经》,便能了然矣。任重而道远,祈共勉之。

  学佛目的,在得定开慧,悟――修――证,是三个主要过程。最后切身体会到无相无不相的实相境界。

  很多人,打坐产生“爆炸”等现象,但不一定人人都有,并非法身成就,这里由心理变化影响生理变化居多,须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此“知”乃证知之“知”,非解知之“知”也。

  修定到一定阶段,应以动静双修为宜。原先打坐是为得定,若已打开本来,可不必拘泥于打坐之上。正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一切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妄想、不执着;到随缘自在,顺逆无拘,又进一步矣。

  修行不粘缚、不搭牢,俱化为妙有。此“有”微妙不可思议,也即起用,如有体(证体)无用仍没用,证体当起用。关键在起妙用,禅家所谓“死水不藏龙”。

  另主要用回光返照法,当下无念,但灵知不昧却心空无念:虽空空寂寂,但了了分明,不落断灭、寂照不二。逐步逐步打扫习气,按圆教教相说,须破四十二品无明。如妄念息不下去,则念佛,仗佛号转变妄念,以佛号之不思议妙有,转化习气,日久功深,功夫扎实,自然把习气化于无形。念佛之法,非常圆妙,非常实用!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说明自性包含虚空,心光通达,无处不照。

  见境心不起,即不生,不生即不灭,即无生灭,当下解脱,对迷说悟,本即无迷,悟亦不立,是故无迷悟可分,无迷悟可得。

  佛法遍在一切处,教学人向何处驻足?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大海和天空,因为其空,才能鱼跃鸟飞,所以学人亦当无住生心,随缘起用,妙用恒沙,正所谓: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此文由陈锋师兄整理,已经徐老审阅,普愿三宝弟子见闻得益,早证菩提。

  二十四、徐恒志老人追思法会纪实

  中国当代著名佛学家、上海市佛教协会第八届咨议委员、上海佛教居士林讲师、宁波佛教居士林名誉林长、弘一大师研究会顾问、广东省元音古寺顾问徐恒志老居士于公元2007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六)凌晨2:36在上海寓所“幻斋”安祥示寂,享年92岁。徐老半年前就预知时至,遗嘱安排周详。临终前神态自若,手结弥陀定印,目光炯炯,明亮有神,凝视三圣相,之后环视众人,仰望虚空,微笑念佛三声,声音响亮,念佛声落,安祥西逝,走得相当潇洒自在! 6日早给老人换衣服时,老人的身体柔软而且仍是温暖的。遗体停放于居室内,数日异香不散。

  3月17日“徐恒志老居士往生西方净土追思法会”在上海益善殡仪馆隆重举行。当日凌晨2点,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弟子们便陆陆续续赶来追悼上师,大家恭送恩师法体往殡仪馆。此时虽然已是后半夜,来瞻仰上师的人却越来越多,达数百人。令我感动的是有许多老年人、还有许多带着小孩的居士全家来给上师顶礼。瞻仰过上师遗容后,我们发现恩师相貌比在世时更年轻了,头发也黑了许多。大家由法师带队,众人排成长龙在寂静的广场上绕佛念佛,表达对徐老的缅怀。灯火映照下的上海夜空祥云朵朵。肃穆的殡仪馆,佛号声声,连绵不绝。

  早晨8点30分,追悼仪式正式开始。徐老的亲属和生前友好以及众多佛教界人士约两千人参加了此次追思法会。教界大德以及徐老的亲友、弟子为徐老题写的挽联挂满了整个追悼厅,花圈、花篮一直从大厅四周摆到了门外。

  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老和尚及常住大众、广东云门大觉禅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扬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庆慈云寺方丈惟贤老法师、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师、苏州灵岩禅寺方丈明学老法师、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大和尚、普净寺方丈智正法师等,他们为徐老的圆寂,特意派代表送来了花篮;澳洲净宗学会、净宗学院、净空老法师和全体僧众、台北海明禅寺悟明长老和全体僧众、浙江三门多宝讲寺方丈智敏老法师和全体僧众诵经回向等;另外,从全国各地送来了无数的唁函、花篮和挽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各界人士对老人无限的缅怀和哀悼。其中有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先生、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会长贝学贤先生、台湾法尔禅修中心张玄祥居士等。

  17日上午8点30分,追悼仪式正式开始。与会大众先是一起唱颂三宝歌。然后由主持法会的上海市佛教协会陈妙丽副会长致词,并由维妙居士领众念颂发愿往生净土文,令与会者同沾法雨、共发菩提。接着宁波居士林林长徐文芳女士、广东元音古寺代表道西法师、在家弟子刘志强居士和朱庆生居士、徐老儿子徐觉哉先生先后致词。诸位代表的讲话字字矶珠,发自肺腑,无不令人动容。上午十点,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无锡市佛教协会会长、灵山祥符禅寺住持无相大和尚为徐老着荼毗法语。

  荼毗后,在灰烬中又奇特地发现了数千七彩的舍利,其中有指骨、颚骨、锁骨、头盖骨等,呈现出种种神异的现象,其形有珠粒、有花瓣、有莲花、有珊瑚,其色有赤、有白、有绿、有碧,真所谓五光十色、烟白如雪、晶莹剔透。更为殊胜的是其完整的头灵骨和舌舍利,金刚不坏,且舌抵上颚,见者无不唏嘘赞叹。历史上仅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和唐三藏法师玄奘有此希有瑞相,徐老为第三人。这是徐老一生精诚修持,为戒定慧道力所熏修得大成就之表相。

  荼毗法会第二天,家属及上百位弟子护送部分灵骨到苏州灵岩寺,并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灵骨安放仪式后天降花雨,瑞相昭著。徐老之骨灰安放完毕,一切回向和纪念完毕后。在院子里,从天空中纷纷飘落如雪花一样洁白状物。到院外看,院外并没有,只有院子中有飘落。此时天空安详沉寂,白色花瓣状物纷纷飞舞和飘落,情形如同下雪,但比雪花大,有的大如指甲盖,接到手上,一抹即无,也并无水迹。院外其它地方并没有。参加追悼的师兄都看见此稀有瑞相。

  全国各地众多佛弟子也纷纷自发为徐老举行放生念经法会。在浙江卧龙山普净寺由住持智正老法师主持,举行了为期四十九天的念佛追思纪念活动。徐老的部分灵骨和舍利花也在法会期间供奉,供佛弟子瞻仰礼拜。

  为纪念徐老终生为法忘躯,广行慈悲喜舍之道的厥功伟德。宁波市是徐老的桑梓故里。宁波市佛教居士林徐文芳林长携全体同仁与家属及弟子信众共同发心筹建“徐恒志纪念馆”。馆址位于宁波市佛教居士林安养院西侧,馆内伫立徐老塑像,还有水晶塔供奉舍利瞻仰,并陈列徐老生前的藏书、著作及书法等墨宝珍品。

  虽然徐老已经舍报生西,但他老人家广大宏深的悲愿、爱国护教的精神、身体力行的教化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祈愿有缘佛子因此而痛念生死、发菩提心,立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庄严佛土、利乐有情而精进不懈,真修实证,方不负徐老倒驾慈航的慈悲恩德。

  二十五、徐恒志上师荼毗小记

  2007年3月17日,在上海老沪闵路1500号上海市益善殡仪馆举行了徐恒志上师的追悼会,凌晨2点,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弟子们陆陆续续赶来,宁静的殡仪馆,佛号声声,连绵不绝。由于人多,厅小,由法师带队排成长龙在寂静的广场上绕佛助念,灯火映照下的上海夜空祥云朵朵。

  早晨8点30分,追悼仪式正式开始,有两千多人参加了仪式。上海居士林、宁波居士林、出家法师、在家弟子、上师的儿子先后发言。众人的讲话字字矶珠发自肺腑,令人心动。上师儿子的一番话特别让人感动,他说:“上师不只是我的父亲,也是属于大家的。”仪式后大家跪在地上诵“嗡嘛呢叭咪吽”诵一字一番慈力,诵一字一番悲仰。参加仪式的弟子是有福报的,上师的福智法雨尽洒会场,上师的智慧光明普照大千。在上师的庇佑下,上根者得大福田,中根者得中福田,下根者得小福田,最上利根者得无所得。立志成佛的弟子见上师现佛、如来的威仪,立志弘化众生的弟子见上师现观音菩萨威仪。虽然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弘法利生亦不离有相。

  中午近12点,无相大和尚点火,上师遗体被送进了1200度的电化炉。仪式结束了,与会的人慢慢散了。我们南京来的弟子们一直在等待,大家都想等待看一看舍利子,因为在火葬场的焚化炉内电加热、抽风机、加之1200度的高温会不会破坏舍利,众人又不免有一些担忧。过了一个多小时,来生法师见上师的儿子出来,赶上前询问情况,告之有几千颗七彩舍利子,更为殊胜的是舌舍利,金刚不坏。舍利子太多,需要盒子装。乾圣师兄、耿师兄现场出资8800多元,购买了六个骨灰盒,其中一个放上师完整头骨的圆柱形骨灰盒,是殡仪馆最大号的盒子。一般人一个小号骨灰盒还装不满,六个盒子需要人送进现场,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得以进入现场,并拍摄了上师舍利子照片。火葬场的工作人员看到我们拍摄的照片也感到惊奇,他们说:“一般人也就是白色的灰,那些生前用药很多的人,骨灰会微微发绿,但不是很明显,象这样头骨完整,身体骨骼保持较好,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舍利子,从来没见过!从来没见过!”

  众人听说此事后,都欢喜无比,均得上师无上加持。伟大的上师啊,您朴素、平凡、低调的一生为我们示现了一个修行者高尚的情怀,伟大的上师您永远活在弟子们的心中。

  悲悯众生怜有情,

  倒驾慈航入娑婆。

  示现维摩居士身,

  讲经说法唤迷人。

  无来无去无证者,

  无相盛开般若花。

  ——南京弟子智华

  2007年3月19日于南京

  编后记

  恩师徐恒志老人,一生的修学以明心见性为主旨,显密圆融、归心净土。潜修密证,严谨治学、悲心广大,佛教界诸大德称其为“当代维摩诘”。恩师淡泊名利、简朴平易、谦和待人的独特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已饮誉海内外,为三宝弟子所感佩和尊敬。恩师末后一着预知时至,手结弥陀定印,安祥念佛,自在生西。荼毗后舍利无数,更为殊胜的是舌舍利金刚不坏,历史上仅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和唐三藏法师玄奘有此希有瑞相,徐老为第三人。这是恩师一生修持得大成就的表相。

  恩师谆谆教导我们:“佛法的要领是般若,般若法门是根本法门,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摄,是条捷径,要想即生了脱生死,成办大事,非此法难以满愿。所以修任何法门,都宜以净土法门为指归。‘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实是修行证果的圭臬。”“信愿念佛是手段,一心不乱是要求,往生极乐是目的。故一心不乱很重要。”“学佛之人,应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为要领,否则纵有修持,难以究竟。”

  杨振刚师兄谨遵恩师之教,以观心、念佛自行化他,他常常叮嘱后学要老实念佛。在我编完《徐恒志居士佛学书信集—幻斋心鸿》后,他勉励我再编辑恩师的《净土文集》以报师恩。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下,经半年的时间终于将此稿完成。文集中这些内容是师尊深入实证的经验体现,对学佛、修证过程中种种疑难,都给予契理契机的解答。

  能幸遇恩师是我辈的无上福报,今生了脱是真感恩报恩啊!祈愿诸同仁奉之,把定要津,一念回光,识自本心,悟自本性,同归安养,究竟圆满无上菩提,则不负师恩矣。感谢来生法师作序,感谢杨磊居士校对文稿并为此书流通大力支持。同时,由于收录整理匆忙,及编者自身水平有限,错漏之处难勉,还望诸同仁及时指正。

  公元二零零九年岁次已丑后学许洪亮 沐手敬书

  回 向 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士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普为出资及读诵受持辗转流通者回向偈曰

  愿以此功德  消除宿现业

  增长诸福慧  圆成胜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与饥谨等

  悉皆尽灭除  人各习礼让

  读诵受持人  辗转流通者

  现眷咸安乐  先亡获超升

  风雨常调顺  人民悉康宁

  法界诸含识  同证无上道

  敬请常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求生净土

  南无观世音菩萨   消灾免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