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华严是怎么变成八十华严的呢?
发布时间:2024-04-17 02:49:45作者:法华经全文网文:弘法寺
大家知道,南北朝时期佛驮跋陀罗大师已经翻译过《华严经》。为什么两三百年后要重新翻译一次,变成八十华严呢?
据《高僧传》记载,武则天即帝位之后,重视佛法,尤喜大乘。晋译《华严经》虽然很好,但是内容不全,武则天希望得到完整的梵本重译。当时她听说于阗有完备的《华严经》梵文原本,便派使者前往访求,并迎请译师回国翻译。因为这样的因缘,实叉难陀带着梵文原本《华严经》,随唐使来到中原,不久,即组织译场。
据《开元释教录》记载,实叉难陀于证圣元年三月十四日,在东都洛阳大遍空寺开始翻译此经,由菩提流志和义净同宣梵本,弘景、圆测、神英、法宝、法藏等人担任笔受和证义,复礼任缀文。经过将近五年的时间,到了圣历二年十月八日,于佛授记寺完成《华严经》的重译工作,共八十卷,四万五千偈颂,称“新译”或“唐译”。先前的晋译《华严经》,梵文经本也来自于阗,但全经只有八会、三十四品,新译的《华严经》则为九会、三十九品,过去所遗译的经文补充了许多,文义更加完备。
景云元年十月,实叉难陀大师于大荐福寺示寂。荼毗之后,其舌不坏,门人送其灵骨及舌返回于阗,起塔供养。从前,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圆寂的时候发愿说,如果我翻译的经典没有译错,愿我荼毗后舌头不坏。如今甘肃省武威市的鸠摩罗什寺舌舍利塔已经有1600多年历史了。
实叉难陀大师也有这样的瑞相,实在不可思议。没有大师的呕心沥血奉献,我们哪里有机会读到这样完美的佛经呢?于是后人又于荼毗处建七重塔,称华严三藏塔,以为纪念。
实叉难陀大师之所以能胜任如此艰巨的译经工作,得益于他精通梵、汉和西域各国语言,更重要的是,他对于佛法甚深微妙的义理有着圆满的见解,是精通佛法、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如果不是这样,我们用谷歌和,或者拿本词典就可以翻译了,哪里需要大师呢?可见,翻译佛经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本焕长老教导我们说:一个人用功,得有一双“择法眼”,要有所选择,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