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文网

默照禅的修行要诀

发布时间:2022-04-16 09:28:04作者:法华经全文网整理

现在学习佛门禅宗中的人已经是有很多了,因为禅中是可以让自己的内心清净,锻炼自己的心性,让师兄可以更好的去修行。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去修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默照禅的修行要诀吧!

默照禅的修行要诀

禅宗发展到近现代,其静坐工夫论方面基本上仅余“看话禅”与“默照禅”二类。“默照禅”因其有一句“只管打坐”的口号,因而常被人诟病为“沉空守寂、枯坐”云云。但实际上,这是对默照禅原理的一种误解。其实默认禅修的是“觉照”,并不是单纯守静,必须以照为主、以默为伴、默照同时,不可偏废。本文根据古今大德开示、著作,把默认禅的修行要诀整理如下。

首先,我们需知“默照禅”的修行理念,这可概括为三点:

无心合道。这是默照禅的基本修证指导原则。

一切现成。这是修习默照禅必须具足的信解前提,相信“一切现成”。

休去歇去。这是默照禅的用功原则和方法。作为扫除妄想的休歇,不是对治法,不是心境互侵、将境灭心、将心灭境的对抗法,而是容而不受,不取不舍。

所谓“无心合道”,即要认知先天“本觉”。“本觉”在其妙用中所显示出来的与平常心理上的表层意识(生灭意识)具有完全不相同的种种特性。这种体认过程在于:

试图在当下的生命活动中,对本觉找到一种亲切感——这是修行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前提和环节,否则修行就是盲修瞎炼。此过程称为“借功明位”。

是借此明确后天的始觉之智,自觉究竟该如何用功才能合乎先天之本觉。这个属于“借位明功”。真正的“功”都是自觉的,而非学习而来。

禅宗“无心合道”的修行理路就是从这里面建立起来的。从悟道的角度来看,后天的始觉只有当它趋于无为的时候——即“无心而照、照而无心”,也就是不起心动念,它才跟本觉相应。

圆悟克勤禅师说:“况自己本有根脚,生育圣凡、含吐十虚,无一法不承他力,无一事不从他出,岂有外物为障为隔?但恐自信不及,便把不住去。若洞明透脱,只一心不生,何处更有如许多?所以道: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要须直下承当‘从本以来自有底活卓卓妙体’,然后于一切时、一切处无不逢渠、无不融摄,吃饭著衣、凡百作为、世出世间,皆非外得。既达此矣,只守平常,不生诸见。”

天童正觉禅师说:“妄息寂自生,寂生知自现。知生寂自灭,了了唯真见。”

注: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字。渠——相当于现代汉语代词“它”。对于绝大多数修行人来讲,“将心待悟”的心、“有求有得”的心是他修行过程中需要攻克的最大也是最隐蔽的堡垒。

默照禅的修行方法,分为五个层次:

放松身心

观照全身

观照环境

内外无限

常寂常照

只管身体

默照禅的修行要诀

把姿势坐好,身心放松,以有心无心地注意自己整个的身体。不是只感觉身体的某一部位,而是在同一时间内,观照整个身体的任何部位,同时要放轻松。紧张的话,很快会累。所谓放松,是神经、头脑不要紧张,但是身体及坐姿必须正确,背及后腰不能放松,否则马上弯腰驼背,那就是懈怠了。松懈时容易打瞌睡,方法也用不上,头脑必须保持非常清醒,如果感觉有点懒,并且迷迷糊糊的,这都不是只管打坐或者默照时应有的状态。

把环境当作身体的一部分

清楚地知道身体在那里,但是,它并没有给你负担及感觉,虽然身体的痛还在;甚至于,痛也没有,而周遭之环境如同你身体的一部分,此时有风吹声、鸟叫声,但是,对你来讲, 环境没有打搅到你的心,而是很自然地跟你的身体在一起。身体在,环境在,你的心也在; 有主观的自己,客观的身体,同时被观照得很清楚,但是,就是没有负担,没有受到干扰。

以空作为观照

向内观照,内心无限地深远;向外观照,外境无穷地广大。环境在,身体在,但是自己已经不在;没有主观的自己及客观的环境,一片明朗、清净。到了这个程度,身心世界,整个宇宙,都是我自己;以为没有境界,事实上,空境即为观境。此时,是否开悟了呢?还是没有,一离开打坐,进入生活的环境中时,还会受到干扰……默照,其实就是止观并有,止的时候,心中没有杂念,观的时候,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杂念;因此,观的时候止,止的时候观;照的时候也在默,默的时候也在照。将观用作照,将止用作默。所以虽然源出于止观,却不是止观。基础方法刚开始用时,是观照自己身体的全部,观整体不观局部。必须要有一样对象让心有所住,然后才能无住;有所住,并不是住于不断起伏的杂念、妄念,而是住于正念,此正念便是观整个的身体,同时通过注意身体的整体,而不让自己有妄念。身体的痛、痒,腿的不舒服,一定还有,但是,你要不管。就像我们看到地板上有很多墨迹,但是,不是只看到某一点,而是意识到整个的地板上有很多的黑点——即“有距离的观察”。开始时心不安没有关系,只是留意身体的全部,其他什么都不要管,慢慢就会专心在方法上。初时,可借助随息,以整个身体的觉受为所观之境,作为旁观者,有意无意而照之。之所以借助随息,一则可以进一步放松身心,二则可以令心不驰散。之所以要以整个觉受而不是某个部位的觉受为所观境,意在平等无分别,破除执著。之所以要有意无意,是为了更好地趋向无心。因为太作意必将不知不觉地滑入分别取舍执著当中;若不作意,即有可能散乱外驰,失去正念。此有意无意,大慧宗杲谓之“忘怀管带”,其分寸唯当人慢慢体会、灵活把握。

以惺惺为正,以寂寂为助。注意这其中的主次(正、助)分别,寂惺二者并不是同一地位的。修心之人,亦复如是,必先息缘虑,令心寂寂,次当惺惺,不致昏沉,令心历历。

背熟口诀

建议初学者先把三祖的《信心铭》、永嘉大师的《证道歌》全部背诵下来,烂熟于心。(有条件者,还可以加上其他一些禅宗大德的经典诗偈和法语,如傅大士的《心王铭》,牛头法融禅师的《心铭》,六祖《坛经》中的几首《无相颂》和《涅槃偈》、《自性真佛偈》,腾腾和尚的《了元歌》, 懒残和尚的《悟道歌》,石头和尚的《草庵歌》,以及四祖开示牛头和尚的那段法语,澄观大师的《答皇太子问心要》等)。

与“看话禅”的穿插

用功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状态,有针对性地拈出其中的一句或几句,顿在心中,如口中衔着一块糖相似,不断品味。把这些诗偈短语当作口诀来使用,帮助我们及时提起正念。修默照禅时,用心相对于参话头来说,比较松缓,正念稍一不力, 就会落入无记中,恍恍惚惚,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坐在枯木寒岩中,止多观少。此为修道之大忌。也有人选用参话头这种“紧”的 方法,穿插其中,以保持定慧等持、默照同时。例如,仰山雪岩祖钦禅师是按曹洞宗的用功方法,看“狗子无佛性”之话头——就是在杂识杂念生起的时候,向鼻尖头轻轻举一个“无”字,只要念头一消,便一切都放下,只是单纯默默地坐着。先通过默照,将粗重的妄想扫尽,身心安稳之 后,即开始提起所参话头,通过不断地提起话头,将随时出现的妄想和昏沉打掉。等到没有妄想、心境清明时,又保持默照。如果不清明又出现了,或者有妄想了,又微微提起话头, 如此慢慢地捱下去,如鸡孵卵,如猫捕鼠,即可达到一念不生、不参而参、无心而照的境地,到了那个时候,时节因缘一到,自然会磕着碰着,豁破本来。雪岩祖钦禅师之用功过程,有一定的代表性。先通过默照,将粗重的妄想扫尽,身心安稳之后,即开始 起所参话头,通过不断地 起话头,将随时出现的妄想和昏沉打掉。等到没有妄想、心境清明时,又保持默照。如果不清明又出现了,或者有妄想了,又微微起话头,如此慢慢地捱下去,如鸡孵卵,如猫捕鼠,即可达到一念不生、不参而参、无心而照的境地,到了那个时候,时节因缘一到,自然会磕着碰着,豁破本来。

默照禅的修行要诀

以上就是对默照禅的修行要诀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就是在生活中要坚持不断的去修行,在修行的时候要多加用心和不断的坚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的得到领悟,让师兄可以更加轻松的生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