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四、世间善法与出世间法
发布时间:2024-12-19 02:50:47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四、世间善法与出世间法
1.善与恶的标准
世间所有的事情,根据佛法的标准来判断,在本质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佛法所谈到的善,“善恶”的这个“善”,就是要让我们对终极目标建立信心。世间有很多的善,它其实只是一种外在的、有局限性的、局部的善,并且受很多条件因素影响。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或者行为的结果,它是由环境、条件来决定的。一旦这些环境、条件离开了、缺乏了,就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善的行为。世间的善都是相对的,都是不究竟的。一些事情、结果,对某些人来讲可能是善的,但是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讲,有可能就是恶的。
佛法对善恶的概念,就不是这样界定的。佛法中的善恶是跟自己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跟自己内心自在不自在联系在一起、跟内心安乐不安乐联系在一起的。
大家在社会上做了很多好事,但常常听到不少人说“好人没有好报”。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如果根据佛法来讲,好人肯定有好报;根据世间法来讲,好人就不一定有好报。为什么?因为世间的善是有漏善。所谓“有漏善”,就是对某一部分人有好处,对另一部分人不一定有好处,所以就是“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如果根据佛法来讲,好人一定有好报,因为佛法是从你自己的起心动念来下手。
世间法是根据你行为的结果来判断。以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它不一定公平、公正,有时候是公平的,有时候就不公平。当不公平、不公正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单位或社会对自己不公,这是常常会发生的。因为世俗社会的公平、公正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更何况,我们去帮助别人,我们做好人、做好事,本身就不能求回报,不能带有条件。如果我们做一件好事,还要附带条件、要求回报,那算什么好事?因为我们的动机不纯正,附加很多条件,并且都是在世间有漏善、有局限的善里边打转、打滚,虽然自己做了很多好事,往往自己对结果仍不满意。
2.世出世间难两全
佛法就不完全如此。佛法告诉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内心开始,去追求人生究竟的目标、圆满的善法。当一个人能够体验到世间的种种成就、名誉、地位、财富、魅力,所有的这一切不是作为自己生存的目标,不足以引起自己兴趣的时候,我们真正对佛法的信心,才能够培养起来。如果我们一方面对世间人所认为的种种成就非常地有兴趣、非常地执著,另一方面说我们对佛法很有信心,说我们要把佛法同世间的成就结合起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我们既要把世间的成就作为追逐的目标,又要把佛法的成就作为追求的目标,要把佛法和世间法结合起来,你想在世间有成就,在佛法上也有成就,这怎么可能?如果有可能的话,那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他一边当国王,一边成佛,那不更好?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要成佛,就不能当国王,你当国王,佛法上就很难有成就。当国王要去理政、管理国家。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管理企业有一整套的管理办法,但成佛是从内心解决问题,与世间法做事不一样。在世间,你要去理事,要去做事,要去处理问题,是根据外在的一些实际状况去处理,不能从内心来解决。也就是说,你要把内心的境界跟外在的境界圆满统一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当你在世俗社会有一官半职时,你就要根据职务来处理事情,而不是根据你本人的内心来处理事情。
如果我们学了佛法以后,内心有佛法,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就会有帮助,也能够起到指导作用,但是这种指导是有限的 ——绝对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做到圆满。你看古来祖师大德们,要真正在佛法上用功,都必须要全身心地、全过程地、完整地投入,才有办法。我们如果对世间的种种成就没有真正的兴趣,或者说兴趣越来越淡,不把它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我们才能够走向更深的生命层次。我们生命层次的深处有一个更高的渴求,也就是需要一种精神上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人没有钱的时候,他可能想拥有钱、拥有财富。当他成为了大企业家、亿万富翁后,财富对他来讲就不是很重要,他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价值和意义,他去做的善事更能够体现出一种精神。
如果一个人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财富、有很高的地位时,才去追求精神上的价值和意义,显然是来不及了。
世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在一生当中会有那么多的物质累积,更何况他今生今世当了大企业家、当了大老板,不是因为今生的福报,而是前生的福报累积而来的。因为他过去造了善的业,所以今生今世才有这么大的福。同样大家都是人,都是在一个社会当中出生长大,为什么有些人当国王,有些人当乞丐,有些人是亿万富翁,有些人身无分文?这都跟人的福报、跟人的业有关系,而不是说我们这一辈子去努力就能够得到的。我们这辈子的努力仅仅是一个缘而已,一个次要的条件而已,而不是主要的条件。
3.心境相应
我们要把主要的精力、时间用于种正因,种成佛之因上,要在这方面去思索、去努力、去造作。我们对自己周围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的价值认知,非常重要。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周围的这些人行为是如此相同、如此美妙、如此清净庄严的时候,我们对佛法的体会也就比较深。因为你内心是一个什么境界,你就会跟什么境界去相应。内心是清净的,对清净的境界我们就非常容易相应;我们内心如果是不清净的,我们就容易与不清净的境界去相应,就不容易与清净的境界相应。
当我们不容易同三宝、同佛法、同同行善友相应的时候,就说明我们内心还有烦恼,内心还有污浊的地方。我们相应不相应,自己会非常清楚。相应就是佛法,不相应就是世间法。所以我们常常强调,自己的所作所为要跟佛法相应,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强调我们自己的发心,要把动机安立在菩提心上。为什么这么强调呢?就怕偏离,偏离到做事上,忽视了对内心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