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文网

陈士强教授:小乘佛藏形态论(下)

发布时间:2024-10-26 02:48:09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陈士强教授:小乘佛藏形态论(下)

1、分别说部

分别说部,指的是佛灭后三百年间,统一的上座部中自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以后,剩下的那部分“根本上座部”(略称“本上座部”),因主张对未尽的教理作分别论究而得名。一般认为,说一切有部和分别说部是上座部最初分裂时形成的两大支派。但印度清辨《异部宗精传释》(藏译本)和西藏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已有汉译本)则将说一切有部、犊子部和分别说部看作是上座部下的三大支派,并认为化地部、饮光部、法藏部和传到斯里兰卡的铜牒部(又称“红衣部”)出自分别说部,是分别说部下面的四小部。由于分别说部主要是在斯里兰卡发扬光大的,故后世一般将传到斯里兰卡的那部分上座部佛教称为分别说部,又称“南传上座部”。传今的巴利文三藏就是南传上座部的经典。

分别说部的论典有七部,略称“七论”。

(1)《法聚论》。又称《法集论》。书首列举善法、不善法、无记法以下一百二十二门的论本母(即论的主题)和漏法、无漏法以下四十二门的经本母(即经的主题)。正文分为四品(又称“四章二:心生起品、色品、总说品、义释品。对散见于《阿含经》中的术语,如五蕴(色、受、想、行、识)等加以组织、整理、定义和细致的辨析。在“七论”中,它是最早产生的、基础性的论书。书首所列的论母一百二十二门被《分别论》、《界论》、《双论》和《发趣论》所引用。

(2)《分别论》。这是《法聚论》的续作。全书分为十八品(又称“十八分别”)。依次为:蕴、处、界、谛、根、缘相、念处、正勤、神足、觉支、道、定、无量、学处、无碍解、智、小事、法心。其中,前十五品(即《蕴品》至《无碍解品》)各有经分别、论分别、问难三段组成:末三品(即《智品》、《小事品》、《法心品》)则由本母和广释二段组成。

(3)《界论》。又称《界说论》。全书分为十四品,对蕴、处、界等法的摄与不摄、相应与不相应关系,特别是与心识、情感、善恶有关的各类名词术语,如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尘(色、声、香、味、触)、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的定义、组合和关联展开了讨论。此论的内容与汉译《品类足论》卷三、卷八至卷十、卷十八,以及《众事分阿毗昙论》卷二、卷六、卷七、卷十二所述大体相近。有觉音的《界论注》加以注释。

(4)《人施设论》。书首列举论母,将《阿含经》中有关“人施设”(即“人我”)的各种论述,按一法至十法的增支法分类编排,正文则对这些论母(名词概念)进行具体的办析和解说。此论的内容与汉译《舍利弗阿吡昙论》中的《人品》,以及《集异门论》十分接近。

(5)《双论》。又称《双对论》。全书分为十品,根本双论、蕴双论、处双论、界双论、谛双论、行双论、随眠双论、心双论、法双论、根本双论。其中第一品《根本双论》和第八品《,心双论》只有施设分(包括总说和义释):第七品《随眠双论》分为七分:随增分、有随眠分、断分、递知分、已断分、生分、界分:其余各品均分为三分:施设分、转分、遍知分。书中用问答的方式,对诸法(指佛教名词术语)的定义及相互关系进行了阐

(6)《发趣论》。又称《发趣大论》。书首为论母(包括设置分和缘分别分),正文由二十四发趣(即二十四品)组成。即先分为四会:顺发趣、逆发趣、顺逆发趣、逆顺发趣。每一会之下,又开展出六种发趣··三法发趣、二法发趣、二法三法发趣、三法二法发趣、三法三法发趣、二法二法发趣,从而构成二十四发趣。对事物兴起的各种因缘条件等有关的名词术语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7)《论事》。又称《论事说》。全书分为二十品,每品之末皆有摄颂。对公元前三世纪僧团中的各种论诤作了记叙,批驳了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等所持的二百一十九种见解,同时阐明了分别说部的观点。如:过去、未来法无实体: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可以顿得现观:缘起无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无“中有”,阿罗汉无退(证得阿罗汉后不会退转):补特伽罗无我(即“人无我”):三乘(声闻、缘觉、佛)修道不同等。有觉音的:《论事注》为之注释。

在分别说部“七论”中,除《论事》一书,是阿育王时目犍连子帚须为记叙当时佛教僧团内部的纷诤,确立自己一派的正统地位而编纂以外,其余六论都托称出自“佛说”。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以契经(《阿含经》)的材料为基础,加以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的。有的还成立较晚,如《双论》。据对勘发现,《分别论》与说一切有部的《法蕴足论》,《界论》与有部的《界身足论》,《发趣论》与有部的《识身足论》在讨论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分别说部的上述“七论”,大概在公元前二世纪后叶已经存世,因为稍后形成的《弥兰陀王问经》已经提到“五柯耶”和“七论”的名称。此后,分别说部又撰作了一些论典,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两部:一是公元二世纪斯里兰卡僧人优波底沙着的《解脱道论》,二是公元五世纪印度僧人觉音在斯里兰卡撰的《清净道论》。

(1)《解脱道论》。由梁代僧伽婆罗于天监十四年(515)译成汉文,凡十二卷。全书分为因缘、分别戒、头陀、分别定、觅善知识、分别行、分别行处、行门、五神通、分别慧、五方便、分别谛十二品,对佛教的“三学”——戒、定、慧进行了解说。

(2)《清净道论》。这是在《解脱道论》的基础上广作增订补充而成的,由近人叶均译成汉文。全书分为二十三品。前二品(说戒、说头陀支品)说戒:中间十一品(说取业处、说地遍、说余逼、说不净业处、说六随念、说随念业处、说梵住、说无色、说定、说神变、说神通品)说定:后十品(说蕴、说处界、说根谛、说慧地、说见清净、说度疑清净、说道非道智见清净、说行道智见清净、说智见清净、说修慧之功德品)说慧。对戒、定、慧的定义、种类、修持方法、福德等进行了详细完备的论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教理的集大成者。

2、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约于佛灭后三百年之际,从上座部分出,以主张过去、现在、未来(合称“三世”)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一切法”)均实有自体而得名。有部的基本论典是“一身六足”。“一身一指的是有部大论师迦旃延着的《发智论》:二八足”,指的是相传为佛陀的大弟子目犍连(又译“大目乾连”)着的《法蕴足论》,舍利弗(又译“舍利子”)着的《集异门足论》,迦旃延的《施设论》,提婆设摩的《识身足论》,世友的《界身足论》和《品类足论》。这七部论书中,除《施设论》以外,其余的全称都冠有“阿吡达磨”,如《阿吡达磨发智论》、《阿毗达磨法蕴足论》等。

先说二八足论一:

山《法蕴足论》十二卷。唐显庆四年(659),玄奘译。全书分为学处、预流支、证净、沙门果、通行、圣种、正胜、神足、念住、圣谛、静虑、无量、无色、修定、觉支、杂事、根、处、蕴、多界、缘起二十一品,分别对《阿含经》中提到的二十一种重要教说进行了解释。

(2)《集异门足论》二十卷。唐龙朔三年(663),玄奘译。全书分为缘起、一法、二法、三法、四法、五法、六法、七法、八法、九法、十法、赞劝十二品,对《长阿含经》卷八《众集经》进行了解释。

(3)《施设论》七卷。北宋景德三年(1006)至嘉佑元年(1056)之间,法护译。此论是对《长阿含经》卷十八至卷二十二《世记经》(单行本名《楼炭经》、《起世经》、《起世因本经》)的解释。藏译本(指西藏文译本)由《世间施设》、《因施设》、《业施设》三门构成,而法护的译本中,只有《世间门》和《因施设门》,而且《世间施设门》有目无文(只有标题,没有本文),有实际内容的只有《因施设门》,因此,非为完帙。

(4)《识身足论》十六卷。唐贞观二十三年(649),玄奘译。全书分为目乾连蕴、补特伽罗蕴、因缘蕴、所缘缘蕴、杂蕴、成就蕴,凡六蕴。以眼、耳、鼻、舌、身、意二八识”(又称二八识身”)与境物的因缘关系为轴心,论述了“人空法有”的主张。

㈤《界身足论》三卷。唐龙朔三年(663),玄奘译。全书分为二品:一、本事品,二、分别品。本事品略举有部“五法”(又称“五事”,指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中有关“心所法”的一些名词概念,如十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等:分别品下分十六门,对这些名词概念进行了辨析。据书末所附玄奘的弟子窥基的《后序》,《界身足论》的大本有六千颂,略本分别为九百颂和五百颂,玄奘所译的是九百颂中的八百三十颂。

㈤《品类足论》十八卷。唐显庆五年(6吕),玄奘译。全书分为辩五事、辩诸智、辩诸处、辩七事、辩随眠、辩摄等、辩千问、辩决释等八品,对“五法”以及“五法”以外的一些名词术语进行了解释。据《大智度论》卷二说,四品为世友作,四品为迦湿弥罗论师作。在二八足论”中,它是组织得较好的一部书。

再说“身论”,即《发智论》。

《发智论》于唐显庆五年(660)由玄奘译出,二十卷。全书分为杂蕴、结蕴、智蕴、业蕴、大种蕴、根蕴、定蕴、见蕴,凡八蕴(又称“八犍度”)。每一蕴又分若干纳息(又译“跋渠”,相当于“章”下面的“节”),总计四十四纳息。对佛教的义理和名相作了系统的阐述。由于与二八足论”相比较,它所说的法门最广,故成了说一切有部的代表作。

“一身六足一,大概是有部发展到中期,或者说在迦湿弥罗结集《大吡婆沙论》前后才出现的说法。如果从经典产生的历史顺序来考察的话,就会发现:“身识”与二八足论”,既不是“身论一在先,二八足论”在后:也不是二八足论”在先,“身论一在后,或者说“一身六足”同时成立。其中的关系颇为复杂。

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一身六足”中,属于有部初期论典的是二八足论”中的《法蕴足论》和《集异门足论》。因为它们都是解释《阿含经》中的古经和古说。原始论藏就是从释经开始,尔后逐渐进入独立构思的阶段,形成有独特体系的论书的。属于有部中期论典的,依次是:《施设论》、《识身足论》、《发智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因为《施设论》和《发智论》的作者迦旃延是佛灭后三百年时人,《施设论》所解释的《世记经》,在《阿含经》中也是较晚出现的。《识身足论》的作者提婆设摩,据《大唐西域记》卷五所说是佛灭后一百年时人,而从此论的本文来看,它广破“补特伽罗论师”有关肯定“补特伽罗”(义译“我”、“人我”)为实有的观点,显然是针对佛灭后三百年之间从有部分裂出来的犊子部而言的,因而必在犊子部产生之后。至于《界身足论》和《品类足论》的作者世友,则是佛灭后四百年(一说“五百年”)时人。而且《品类足论》中的《辩千问品》是以《法蕴足论》为基础撰成的,《辩七事品》又取材于《界身足论》。因此,二八足论”之中,有的成立于《发智论》之前,有的则成立于《发智论》之后。

“一身六足”之后,说一切有部的论典仍有较大的发展。这在中期,主要有:世友等人(一说“迦旃延弟子”)编集的《大吡婆沙论》(全称《阿毗达磨大吡婆沙》,约撰于二世纪中叶):在后期,主要有:法胜的《阿毗昙心论》(约撰于三世纪初)、法救的《杂阿毗昙心论》(约撰于四世纪初)、世亲的《俱舍论》(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约撰于四世纪末)。兹分述如下:

山《大毗婆沙论》一百卷。唐显庆四年(659),玄奘译。全书依照《发智论》的体系,分为杂蕴、结蕴、智蕴、业蕴、大种蕴、根蕴、定蕴、见蕴等八蕴,每一蕴又分若干纳息,对《发智论》的全文作了详细的解说。作者以有部迦湿弥罗师(即“东方系”,又称“东方师”,由迦旃延的弟子组成)的见解为正统,广泛搜集并评析了世友、法救(与《杂阿吡昙心论》的作者法救非同一人)、妙音、觉天四大论师以及与迦湿弥罗师相对的犍陀罗师(即“西方系”,又称“西方师”、“外国师”、“旧阿毗达磨师”)的解释,并对正统有部以外的其他佛教派别(如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大众部、分别说部、经部)和外道(数论、胜论、顺世论、耆那教等)的观点进行了批驳。是有部教理的集大成者,也是东方系的代表作。

(2)《阿毗昙心论》四卷。东晋太元十六年(391),僧伽提婆译。全书分为界、行、业、使、贤圣、智、定、契经、杂、论十品,以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为纲,采用偈颂(间有长行作注)的形式,对有部的教理作了概述。为有部的纲要书,也是西方系的代表作。

(3)《杂阿毗昙心论》十一卷。刘宋元嘉十年(433),僧伽跋摩等译。全书分为界、行、业、使、贤圣、智、定、修多罗(即“契经二、杂、择、论十一品,撷取《大毗婆沙论》的观点,对《阿吡昙心论》进行增补和修订。与《阿毗昙心论》相比较,品目中增加了《择品》,以集中叙述有部特有的一些主张,如“阿罗汉有退”、“中阴有”、“三世有”、“四谛渐次现观”、“佛不在僧数”等;偈颂从原来的二百五十颂,增至九百九十六颂(一说二八百颂”);并且增加了大量的长行(散文,相对偈颂的韵文而言)注释。为沟通有部东方系和西方系宗义的着作。

(4)《俱舍论》三十卷。唐永徽五年(654),玄奘译。全书由本颂六百颂和长行注解八千颂组成,分为分别界、分别根、分别世、分别业、分别随眠、分别贤圣、分别智、分别定、破我执九品,以《杂阿吡昙论》为基础,广泛吸取《大毗婆沙论》的要义,以及经量部(佛灭后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分出的部派)学说,对有部的教说作了新的归纳、整理、批判和组织。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阿吡达磨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二种”分类的做法,以及《品类足论》中的“五法”之说,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其中,色法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法四十六种、心不相应法十四种、无为法三种),为小乘佛学的教科书。

有部的论书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街有:

瞿沙(意译“妙音”)的《阿吡昙甘露味论主一卷。此论属曹魏失译,下分十六品:布施持戒、界道、住食生、业、阴持入、行、因缘种、净根、结使禅智、三十七无漏人、智、禅定、杂定、三十七品、四谛、杂。对有部的教义作了简述。有的学者认为,吐火罗国法胜的《阿吡昙心论》就是以它为基础撰述的。

世友的《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十卷。此论由苻秦僧伽跋澄等译出。下分十四犍度(即“篇”):聚、心、三昧、天、四大、契经、更乐、结使、行、智、见、根、一切有、偈。对“一切有”等义作了论述。

法救的《五事毗婆沙论兰一卷。此论由唐玄奘译出。下分三品:分别色、分别心、分别心所法。明智旭《阅藏知津》卷四十认为,此论“文来未尽一。

塞建陀罗(意译“悟入”)的《入阿毗达磨论兰一卷。此论由唐玄奘译。主要解释了五蕴、三无为等佛教术语的含义。

众贤的《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八十卷。此论又称《俱舍雹论》、《顺正理论》,由唐玄奘译出。下分穴品:辩本事、辩差别、辩缘起、辩业、辩随眠、辩贤圣、辩智、辩定。站在有部正统派(迦湿弥罗系)的立场上,对《俱舍论》进行了批判。它的节要本为《阿吡达磨藏显宗论》(略称《显宗论》)四十卷(唐玄奘译)。

此外,还有一些经典。

3、贤胄部·正量部·经部

在上座部系统中,有论典传世的,尚有:贤胄部、正量部和经部。

贤胄部,佛灭三百年中期从犊子部(有部的分支)分出,因创始人是世贤(意译“婆素跋陀”),而此部乃是世贤的后代而得名。传今的论典有世贤的《三法度论》。此论抄东晋太元十六年(391),由僧伽提婆译出,凡三卷。下分三品:德品、恶品、依品。每一品又有三真度(即“犍度”)。《德品》分为施、戒、修三真度,《恶品》分恶行、爱、无明三真度,《依品》分阴、界、入三真度,总计九真度。将“四阿含”的义理归纳为德(善)、恶、依(根据)三类,逐层进行了解说。

正量部(意译二二弥底部”),约与贤胄部同期从犊子部分出,因自称其说正确无误而得名。传今的论典有《三弥底部论》。此论于二秦二刚秦、后秦)之际译出,译者不详,凡三卷。对罪福业报,特别是作为生死轮回主体的“补特伽罗”(即“人我”)作了肯定性的论证。

经部(又称“经量部”),佛灭后四百年初从有部分出,因专重《阿含经》而得名。在小乘十八部中,是最晚出现的一个部派。传今的论典有诃梨跋摩(意译“师子钟”)的《成实论》。诃梨跋摩是三世纪末叶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姓。出家后,师事有部论师鸠摩罗多(意译“童受”),研习《发智论》。因感到有部之学拘泥于名相,烦琐支离,乃自穷三藏,逼探诸部(其他部派的经典),考核比较,撰成了与经部前身“譬喻师”的学说相近的《成实论》。此论于姚秦弘始十四年(412),由鸠摩罗什译出,凡十六卷。全书分为发聚、苦谛聚、集谛聚、灭谛聚、道谛聚等五聚(即五篇),每一聚又分若干品,总计二百零二品,对有部吡昙学的“人空法有”说进行了破斥,阐述了众生和外界事物都是施设的“假名”,并无独立的实体和确定的性质的“人法二空一的思想。是一部包含某些大乘思想成份的小乘佛学的入门童曰。

四、藏外典籍

藏外典籍,指的是未被正式编入经藏、律藏、论藏之内的一批佛教典籍。它们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在当初编纂经律论三藏时就已存在的典籍,只是由于编纂者的疏漏或其他原因,未被编入;二是在三藏的初型确定以后,陆续撰作间世的新的佛教着作。无论是小乘,还是大乘,都有这样的一批典籍。只是由于小乘三藏的框架确立较早,藏内和藏外的界限比较分明些,故续出的藏外典籍的数量也比较多:而大乘三藏的框架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确立,待到后来确定时,已经数百年过去了,于是将当时流传于世的大乘佛典,能纳入三藏的都编了进去,未编入大藏的很少。由于这一缘故,小乘佛教的藏外典籍远较大乘佛教的藏外典籍来得多。

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藏外典籍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三藏注疏。收有觉音、法护、近军、佛授、大名等人撰写的律疏二种、经疏十九种、论疏三种,总计二十四种;另一类是纲要书和史传。收有《岛史》、《大史》、《弥兰陀王问经》、《清净道论》等二十五种。

北传佛教中的藏外典籍数目不定。在汉文《大藏经》中,藏外典籍是不按大小乘分类的,通称为“贤圣集传”。下分一西土(也作‘西域”)贤圣集传”和“东土贤圣集传”两项。前者收录西域的佛教撰集,后者收录中国汉地的佛教撰集。与印度小乘佛教有关的主要是“西土贤圣集传”。其重要者有:

(1)《佛所行赞》。又名《佛所行赞经》、《佛所行赞传》、《佛所行赞经传》、《佛本行赞》等五卷,马鸣造。北凉玄始三年(414)至玄始十五年(426)昙无谶译。

全书分为二十八品,始《生品》,终《舍利品》,用五言偈颂的形式,赞述了释迦牟尼的一生。在佛教文学中,它的文辞最为优美。据考证,其思想观点是倾向于说一切有部的。

(2)《出曜经》三十卷,法救造。苻秦建元十九年(383),竺佛念译。全书分为三十二品,始《无常品》、终《梵志品》,由偈颂及其注释(长行)组成。书中用譬喻(即经名中说的一出曜二故事的形式,论述人生无常,只有通过修持戒、定、慧、才能得到解脱的理论。

(3)《百喻经》,又名《百句譬喻经》四卷,僧伽斯那造。萧齐永明十年(492),求那毗地(作者的弟子)译。全书共收录佛教譬喻故事九十八则,始《愚人食盐喻》,终《小儿得大龟喻》。论述了善恶罪福、因果报应、道法邪正、戒律持犯等义。

(4)《僧伽罗刹所集经》。又称《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僧伽罗刹集经》三卷,僧伽罗刹(意译“众护”)造。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僧伽跋澄译。书中记叙了佛陀自降生至涅槃的种种事迹。其中,有关佛成道以后四十五年间安居处所的记载,为他书所无,在佛教中堪称珍贵。

(5)《修行道地经》八卷,众护造。西晋太康五年(284),竺法护译。下分三十品,始《集散品》,终《菩萨品》,主要论述修习佛法的义门。其中,最后三品《弟子三品修行品)、《缘觉品》、《菩萨品》系根据《法华》义旨而添作的,为先前的后汉安世高译的古本《道地经》(一卷)所无。

(6)《异部宗轮论》一卷,世友造。唐龙朔二年(662),玄奘译。书中以说一切有部的教义为基础,记载了佛灭后一百余年至四百年之间,印度小乘佛教二十部的产生经过,以及各部派教义的异同,为研究部派佛教的必读着作。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署名或不署名的典籍。

需要指出的是,对藏外典籍的界定是相对的、变迁的,并非绝对的、固定的。原先属于藏外典籍中的某些经典,在重新编定三藏时,可以根据它们的体裁和思想内容,新编入藏。这在汉文《大藏经》编纂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原载《内明》第264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