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九章 毗婆舍那
发布时间:2024-09-21 02:49:22作者:法华经全文网第九章 毗婆舍那
毗婆舍那是梵文, 翻译过来就是观、智、照、看的意思。和其它所有大乘佛法的宗派一样,永嘉禅在实修方面也倡导止观双运、定慧等持,在用奢摩他把妄想杂念停下来后,行者欲不落入昏沉和无记,必须提起观照,观照的方法就是毗婆舍那。
佛法是以智慧为先导的,修行奢摩他就是为了进入正观,所以毗婆舍那在佛法里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将佛教的修行总称为“教观”。天台宗蕅益大师在《教观纲宗》的开头就说,“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佛法的内容,一个是教理,一个就是观行,教理就是佛陀修行的经验和对真理的描述,观行就是用教理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如果只学教理而没有观行,就会茫然而不知所措;如果只去观行而没有教理做指导,那修行起来就会非常危险。
我们学习完教理之后,在实修止观的过程中,先要通过奢摩他,把我们原来的贪嗔痴念头慢慢地止下来,同时也不能死在这里,还要以正确的智慧来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所以毗婆舍那又翻译成“看”。这在修行当中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是境,就是外在的境界,所观之境,毗婆舍那对境是有要求的,不能随便去观;第二是观,观就是能观的心,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看什么样的事情,这也是有规矩的;第三叫行,就是我们让观在生活中起到作用。境、观、行就是毗婆舍那的主要修行内容。
奢摩他让我们把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停下来,让心比较听话,起到改恶的作用,但不能起到向善的作用。但毗婆舍那就不一样了,我们要看这颗止下来的心,在对待外境时是否有所改善,如果改善了,就是进入毗婆舍那的修行了;如果打坐入定很好,生活中却我行我素,那你这个定肯定还有问题。所以对于所观的境,我们要有选择。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境、观、行三方面内容:
第一、观生死轮回之苦
我们要观想生死轮回的苦果,不要去观名利财色,比如如何去赚钱,赚来以后如何去用等等,这样的观想只能增加你的贪嗔痴烦恼,越观就越有问题了。所以我们要把平时对五欲的观想停下来,转为对生死轮回之苦的观想,观想人生从生到死究竟意义何在?观想痛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观想无常的真实和可怕,观想死时的凄凉和孤独等等。
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生活那么美好,为什么佛教会描绘得那么可怕?其实你去细细观察之后,就会发现,佛教说的是非常客观的,人生的本质确实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是我执。我们以前没有发现是因为缺乏智慧,也缺乏面对真实的勇气。只有这样观察明白了之后,我们才有机会超越痛苦和烦恼,生活才能变得美好。
所以学习佛法以后,看清了世间的真相,我们不但不会消极,而且会更有智慧和勇气,对待任何境界都不会失去理智。这样有智慧观照地去生活,就会消除所有的烦恼和痛苦,生活才会永远充满希望和阳光。
第二、观增长善根智慧的方法
善根和善行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去庙里布施,这是善行,如果行善的时候很开心,那说明你善根很好;如果你布施的时候感觉像割肉一样,那说明你善根不够深。所以善根是善在我们内心的稳定程度,是一切生命现象的真正命根,比如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环境和生活是好是坏,都是起源于这个命根。善根深厚的人不但福德好,也非常聪明智慧。善根是可以培养的,行善时命根就向善的方面发展了,所以即使没有善根也能通过行善培养起来。
对于凡夫来讲,有两个方法可以增加我们的善根和智慧,首先就是行善积德,对人对己都能增加正面的快乐,不会有任何副作用;还有一个就是增长禅定功夫,也就是心稳定的能力,不随外境转换的能力。外境是永远在变化的,我们增加了禅定功夫,心就不会随着外境的变化而乍喜乍悲了。用这种安定的心去生活,生命就会朝着健康和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就会给周围的人和自己带来非常愉快的感觉。
第三、观破诸烦恼之法
观察破除烦恼的方法,这个观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因为修观能够增长智慧。
烦恼包括世间凡夫的烦恼和出世间阿罗汉的烦恼,前者叫分段生死,后者叫变异生死。烦恼的来源就是生死,我们想要破除烦恼,就要把生死斩断。斩断生死只有靠两个办法:禅定和智慧,也就是止和观。
凡夫的能所相对就是生死的根源,我们平常就生活在善恶相对、苦乐参半的生死轮回里,了断生死就是要把能所相对的状态打破,从相对的世界中超越出来,不思善不思恶,才能解脱凡夫的分段生死。
但“金屑虽贵,入眼成瞎”,如果把解脱分段生死后的境界再留下,就如同用洗衣粉把衣服上的污垢洗去之后,却把洗衣粉留在衣服上,照样也是污染了衣服。所以禅宗有句话叫做“好事不如无”,把阿罗汉所执着的体空再破除掉,消除了变异生死的缠缚,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和大自在。
这三种观法是非常重要的,详细说来,佛教根据众生着相程度的不同,分为藏、通、别、圆四种教法,在具体的观法上都有所不同,以便适应众生不同的根基。比如藏教根基的人,首先就要观察世间是苦的,苦是有原因的,再通过修行把苦的原因消灭,进入无生死的涅槃,这叫做生灭四谛的观法。通教根基的人,就可以直接观察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本体就是空的,再通过修习止观禅定,从有相中超离出来,空掉五蕴就证体了,叫做无生四谛。别教根基的人,就可以观察到生死轮回是空的、假的,世间的一切只有名称,并无真实的存在,所谓生死也根本没有生死存在,只是人生的幻象,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再到生活中去实践,所有的烦恼、我执等等,也就全都空了。永嘉大师的这篇毗婆舍那颂所讲的并不是以上三种的观法,而是圆教的观法,就是直接见到一切法当体即空的圆顿止观。包括以下三段内容:
一、有无双遮双照
圆教的观法是中道实相观,《大智度论》云:“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于中道。”这句话就是中道实相观,我们听起来好像是把一条路分成左、中、右三部分,既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只走中间就是中道了,就像有些人讲的中庸、不过激之类,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中道并不是中间。
常见和断见是两种外道,常见的人认为灵魂永远不死,所以也称为有见。断见的人认为人死如灯灭,所以也称为断灭见。藏教、通教根基的人,一般就要用析空观、体空观,观察这些万有的本质是苦的、是空的,才能让他们把凡夫执着的我见放弃,烦恼就解决了。别教根基的人,认为一切皆空,但这个空是与假相对立而存在的,所以就要用“有”把这个空破掉;这样空、有都破掉以后,中间也无你停留处,一切法了不可得,这就是圆教的中道观了。
所以中道的境界在语言上很难讲明白,但永嘉大师的文笔非常好,这篇毗婆舍那将圆教观法写得非常圆融。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则了境而生,境了则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无所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生无能生,虽智而非有;了无所了,虽境而非无。无即不无。有即非有,有无双照。这段文字讲的就是圆教的观法——有无双遮双照,双遮就是体,中道实相不承认空和有的真实存在,把空、有两边都否定掉,有是空的,空也是空的;双照是用,中道并不否认体有空、有之用,所以在实修中不会落入空有两边,又能同时见到两边,不被任何一边所瞒,这叫做双照。双遮双照才是行于中道。
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境是尘、外在的万法,这里的智特指出世间的智慧,外境需要智慧才能明了其空的本质,智慧在我们对境时才能生起,如果我们对外境不迷惑,也就不需要智慧来照破它了。智生则了境而生,境了则智生而了。明了外境本空的真相,智慧就产生了。智慧产生了,我们也就明了外境的真相了。
智生而了,了无所了。因有智慧而认识到外境本空的真相,外境本来就是空的,所以并不需要去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明了外境而产生智慧,外境本来是空的,所以智慧也了不可得。生无能生,虽智而非有;了无所了,虽境而非无。因为生无能生,所以智慧并不是实有;因为了无所了,所以外境也并非实无。无即不无,有即非有,有无双照。看不到的智慧并不是真的没有,看得到的外境也不是真的存在,外境了了分明,却无一相可得,这就是中道实相——有无双照。
所以双遮就是空有都不可得,双照就是空有都是妙用,既不否定空有,也不执着空有,内心完全打破了世间法的缠缚,无所住着,以这样的心态去生活,就是圆教的观法。
所以圆教根基的人,虽然通过佛法的学习,明白了万法皆空的真相,但不会因此废掉世间有相的万法,照样随缘地生活,只是不为万法的得到和失去烦恼了而已。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写道“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万法都是缘起性空,并非真实的存在,只有假名安立,所以取不得,取就是执着的意思;也舍不得,因为万法本来就是空的,你去舍什么呢?有个“舍”还是把万法看成真实的了,同样也是执着万法的表现。所以也不取,也不舍,随缘做事,心中无一事可得,了无牵挂,这就是双遮双照的表现。
一般凡夫很难理解圆教的思想,所以常常不是执有就是执空。执有的人会觉得生活很充实,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辈子兢兢业业地去占有和获取,学了佛法又会去积极地积善修福;执空的人分两种,悲观的人感觉很空虚,无所事事,甚至会选择结束生命,乐观的人会更乐观,很豁达,吃喝玩乐过得很快活,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种人就危险了,果报往往会很惨。这两种都是错误的观法,无论执空还是执有,都不明白万法的真相。
如果修行了奢摩他,把凡夫杂乱无章的妄想停下来,心澄静之后,就会出现种种空境,比如四禅八定、无想定、无记的境界,教理不通达的人,体会到了这里,常常会误认为这个空就是真理了,很容易偏于空境而不能自拔,那就完全错了。
所以永嘉大师告诉我们,一定要境、智双亡才是真空,所观之境、能观之心同时消灭,也不执着于这个心境双亡的空上。这个境界不在凡夫的意识范畴里面,只有证到才会明白,还没有证到的时候,我们就要修毗婆舍那,起正确的观照,从境、观、行三方面去落实,看对境和空两方面能不能空尽、看透,还有没有执着。
比如看到钱财、地位、名利乃至饮食男女这些境时,就要正确地去“观”,看到这些相都是缘起的,它们的本质是不受有相的无常事物影响的真如本体。比如我们看到杯子,从相上说它是无常的缘起法,而它的本质却是不生不灭的。看到它是缘起的,就不落于空;看到它是不生不灭的,就不落于有,空有两者双遮双照,这就是智慧生起来了。
智慧就是我们看到每一件事情,都能看到它们缘起法的前因后果。比如杯子是不锈钢做的,不锈钢就是因,杯子是果,世间的一切都有因缘果报,由因成果,没有一件事情是无因的,而因果本身也是性空的。我们观察到这样的事实以后,行为上就会有所表现,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没有智慧,待人接物或者遇到烦恼的时候,我们也会这样去观照,这些烦恼就干扰不了我们了,这就是行。
如果我们能再进一步观察到自己,包括一切众生,颠倒痛苦的根源就是我执,因为有了我执,或者说第一因、主体,就有了对立。有了主体就产生了能和所,能所对立就会有动相,动相就是无常,表现为时间和空间,我执就会因为错误的空间、时间感的不停变换而烦恼痛苦,永远不得自在。
这样观察以后,我们就知道解脱生死要从了断我执下手,而我执是虚妄的,所以生死也是空的,心里面就不会受生死现象的干扰,心态慢慢地开始平静,开始进入禅定,进而开发出我们本有的智慧,这就叫做妙悟萧然,如火得薪,弥加炽盛。薪喻发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薪比喻启发智慧的各种境界,火比喻圆教的观法,一旦悟到圆教的双遮双照,任何境界出现,都只会让智慧之火更加炽盛。
其辞曰:达性空而非缚,虽缘假而无着,有无之境双照,中观之心历落。这是永嘉大师为双遮双照的中道所下的定义,意思就是:通达了性空就不被诸法缠缚了,名为非缚;虽然随缘入假却无所执着。心境互相映彻,真空何畏假,入假方证空,中观之心明明历历,却了不可得。空不是嘴上喊的,而是事上见的;中道不是思考出来的,而是行出来的。
若智了于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花空,是了花空眼;若智了于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如果有看清外境真相的智慧,就是外境空而真智现前;如同眼睛看到了空中的花原本是空的,也就是能看清楚空花的眼睛;如果以智慧了知真空的智慧,就是以智慧空掉一切假相的真实智慧;如同眼睛看清楚眼识本空一样,也就是看到了眼识是空的眼睛。
智虽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无了境智,境空智犹有。了境智空智,无境智不了;如眼了花空,及以了眼空。非无了花眼,花空眼犹有;了花眼空眼,无花眼不了。这个智慧虽然可以明了意识和尘境都是空的,以及可以明了内在的智慧也是空的;并非没有明了外在尘境的智慧,外在尘境虽然空了,但能空了外在尘境的智慧还在。其实明白了外境的空性,也就明白了智慧的空性,没有尘境就明了尘境的智慧;就像眼睛明白了空花是空的,以及知道眼识本身也是空的。并不是没有看见空花的眼睛,空花自己已经是空了,眼睛还是在的;看清了花就明白眼睛是空的了,没有花就不会知道眼睛是会看的,没有外境就不知道智慧的妙用。
这段话讲得很辩证,逻辑性很强,也很严密,整体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认识外境的能力,那外境也就没有了,所以外境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如果有个所觉的外境,必然有个能觉的心,也就是第六意识妄想心。我们对妄想心有觉察,妄想也是空的,如果妄想不空,是固有不变的,就不能认识外境了;觉察到外境和妄想的称为“智”,这个“智”也是空的,如果不空,就不能把外境和妄想清晰地反映出来,这个智的本体就是无知无不知的“觉”。
其实我更愿意用镜子来比喻智慧,前面有东西,镜子就清晰地照出来了,这就说明镜子是空的,如果镜面上有东西,不是空的,那就照不清楚;反之,只要是能照清楚外境,就说明镜子是空的。
所以学习佛法的智慧,说难确实有些难,因为这个智慧是否定之否定之后才能悟到的;说容易呢,你打开本有的智慧以后,不用这些意识分析,直接见到的就是了不可得的空性,这就是见道了。这种直接见到的,才是真正的智慧,靠语言逻辑分析来的都不是,只是一种指点学人的方法。
如果你在永嘉大师的指点下,能够明白相信空性的道理,无形中你的智慧就增长了。你对世间的一切,乃至人生的痛苦烦恼,都会产生全新的认识,过去非常严重的我执就能放松些了,生活就会变得舒适起来。由于对因缘果报有了足够的认识,你会觉得不再委屈、痛苦。世上没有无因之果,所有烦恼痛苦的起源都是我们自己,并不是别人。于是你就会安然接受现状,不再引发新的仇恨,并发自内心地忏悔业障,自己的烦恼就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把自己的烦恼看透了以后,别人的烦恼就瞒不住你了,他只要一讲,你就知道他的烦恼根源在哪里,是因为我执产生的,还是因为外界的压力产生的?哪一方面的力量更强?你都会分析得很透彻,就可以用智慧帮助众生解决烦恼。
如果我们没有智慧,有时候就不能恰到好处地指导别人。比如外界压力太大,已经很痛苦了,你却还骂他有我执,让他放弃我执,他就会觉得很冤枉,你不理解他,于是你就不能帮他把烦恼转化过来,这就叫不对机。
佛陀就有让所有众生转化烦恼的智慧,所以佛又叫三觉圆满,也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解决自身的烦恼,这是罗汉。觉他是度众生,解决众生的烦恼,这是菩萨行。这两点好理解,觉行圆满则是佛陀把一切有缘众生都度尽了,才能圆满成佛。
可天下众生还那么多,为什么佛陀就已经成佛了呢?有句话说“众生看佛都是众生,佛看众生都是佛。”在释迦佛看来,我们根本不是给他带来麻烦的众生,而都是清净庄严的如来,所以在佛陀的境界里,一切众生早已经成佛了,佛陀也就觉行圆满了。可我们为什么还是众生呢?我们听永嘉大师继续讲解。
二、缘起性空
复次一切诸法,悉假因缘。因缘所生,皆无自性。一法既尔,万法皆然。我们前面讲过缘起性空,所以这段比较好理解,缘起性空就是一切诸法,都是因缘假和而成的幻象,都没有一个主宰的自我,都没有属于自我的特性,也就是自性是空的。比如书并没有书自己,而是纸张的缘起等等,一法如此,万法皆同,世间万法都是缘起而无自性的。境智相从,于何不寂。何以故?因缘之法,性无差别。智就是意识心,万法都不外乎能观之心、所观之境两个方面,境智本空合在一起,哪有不断烦恼的道理啊!为什么能起万法呢?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万法的本性都是空性,所以没有差别。故今之三界,轮回六道,升降净秽苦乐;凡圣差殊,皆由三业四仪。因此凡夫的三界,也就是轮回六道中,或者上升到善界、或者堕落到恶界,或者净、秽,或者苦、乐,乃至凡夫与圣人的差别,都是因为三业四仪不同造成的,三业就是身业、口业、意业,四仪就是行住坐卧。
六根所对,随情造业,果报不同。六根对六尘,随情造业,所以果报不同。善则受乐,恶则受苦。造善业就得善报,造恶业就得恶报。故经云:善恶为因,苦乐为果。所以佛经说,善为乐之因,乐为善之果;恶为苦之因,苦为恶之果。当知法无定相,随缘构集;缘非我有,故曰性空。我们应该知道,无常万法并没有固定的样子,都是因缘所集而构成的;缘不是我所本有的,不是我所能主宰的,比如纸并不属于书,这就叫做性空。
空故非异,万法皆如。因为性空,所以万法都没有区别。故经云:色即是空。四阴亦尔。所以《心经》说“色即是空。”受想行识四阴,也都是空的。如是则何独凡类缘生,亦乃三乘圣果,皆从缘有。如此类推,并非只有凡夫是因缘而生,即使三乘圣人,也都是因缘而有,凡圣无殊,皆同空性。是故经云:佛种从缘起。所以《法华经》说,空性的佛种不离缘起的万法。佛在《华严经》里也说,“佛者觉也,犹如大地能做一切众生依怙”,真佛就是觉性,也就是大空性,这个大空性就像大地一样,不分好坏美丑,能承载一切众生。大地是没有选择的,无论好人坏人它都能承载、安养,无论脏水、净水,它都同样接受,无论小草大树,它都一视同仁。毫无分别的大空性就是我们最完美的生命本质,而上至三乘圣人罗汉、菩萨、佛,下至六道众生,乃至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是缘起而性空的,本质上完全相同,只是因缘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表相而已。
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一点,就是大开圆解,对佛法就能很好地理解了,这属于解悟的境界。解悟之后我们不能停在这里,要马上起观照,在行为上落实,而修毗婆舍那,如果不落实到行为上,就谈不上修行了。
比如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用缘起性空来观照:首先,观生死轮回,那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其次,看到无我的真相后,就是涅槃。这种无我属于智慧,不是定境里的空境,所以永远不会丢失,永远也不会变化。再次,性空就是不生不灭的真相,有生灭变化的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它的规律是因缘果报,也就是万法就是空性的起用,中间并没有一个我在用。
比如我们用钱买东西,钱和东西都是缘起性空的,我们有缘能赚到钱,有缘才能买到东西,东西可以养活身体,身体依赖买来的东西而存活,同样也是性空的,在这个过程中都是空性随缘起用,并没有一个我可以去控制。如果钱被偷走了,偷盗也是性空的,并不需要去痛苦,这样我们的心就很平静,不会受外相变化的影响和污染,定力和善根都会得以增长。
定力增加以后,我们修行就有可能进入禅定。禅定的觉受是很安稳快乐的,也可以开发很多功能,所以凡夫就不愿意从禅定里出来,这也很麻烦。所以我们要观察禅定也是缘起性空的,并非真实的存在,这样就可以再把对禅定的执着破掉,我们才有可能继续进步。
如果进一步证体了,分段生死断掉了,我们还要继续观察涅槃也是缘起性空的,并非究竟的实相。我们依靠大开圆解的智慧就能从偏真涅槃里解脱出来,从空入假,进一步修行菩提道,证得空假不二的实相。
空性是毫无分别的,凡夫往往因为善恶好坏的分别心太强了,才会产生痛苦烦恼。喜欢的就去追逐,讨厌的就去毁灭,造下了无数恶因,感得很多苦果,被你争我夺、辛苦病难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理解了缘起性空之后,我们就可以摆脱凡夫的状态,把分别心停下来,生活中的这些压力也就空了,无论生命随缘呈现何种果报,其中并没有一个“我”在承受。大乘菩萨之所以能在世间现凡夫相,不遗余力、不求回报、累生累世地救度众生,就是因为他见到了万法的实相。
三、法尔如是
是以万机丛凑,达之者,则无非道场。色像无边,悟之者,则无非般若。机是机缘。所以万法都是因缘的和合,通达空性的人已经悟到佛教之宗旨,所以处处都是道场,任何相现前,都能对机施教,度化众生。色相之法无量无边,悟到空性的人,色相就瞒不过他的眼睛了,禅宗讲“郁郁黄花皆是佛性,青青翠竹无非般若”。相性不二,故经云:色无边故,当知般若亦无边。所以佛经说,色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应当知道空性的智慧也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则了境而生,境了则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无所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生无能生,则内智寂寂;了无所了,则外境如如。
如寂无差,境智冥一;万累都泯,妙旨存焉。这段话说的是相、性之间的关系。境就是相、万法,智就是空性、般若。如果没有智慧,就不能了达万法的实相;如果没有万法,智慧也无从生起。见到了万法的实相,智慧就有了;万法的实相,是因为智慧才见到的。因智慧见到万法本空的实相以后,并没有任何一法可了;了达万境的智慧,也并不是境界所生。所以内心的智慧是本寂的,并无一相可寻;外境本来也是空的,只是空性如理如法的显现。如如的万法和寂寂的空性没有任何差别,境智冥然合一;一切向外攀援、追逐的劳累都泯灭了,就见到了中道实相的妙旨。
故经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如是则妙旨非知,不知而知矣!所以佛经说,般若是无知而无所不知的。无知是因为空性本寂,无所不知是因为随缘起用,正因为如此,妙旨本来无知,无知却能如法如理而知 。
般若是自性本具的,不属于知,也不属于不知,但能随缘起用。世间万相都不能离它而独立存在,无非都是我们对境生起智慧的绝好机会,也就是修毗婆舍那的好时机。因为只有对境起用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心有多么的伟大和自由,如果我们能把缘起性空落实在一切相,对一切相都自在无碍,就是成就了大乘的般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