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文网

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文殊院

发布时间:2024-05-16 02:47:48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文殊院占地20余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乃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风格,全木质建筑,六重正殿依次正对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主要景点

文殊院图片文殊院是四川省著名的佛教胜地,该院共有出家众八十人左右,其中包括小沙弥五、六十人,是西南地区出家僧众较多的大寺庙。据文殊院规定,年满十八岁以上青年才能入庙,经试用两试用格后得授予沙弥戒,正式出家。文殊院有悠久的历史。相传隋朝时,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时的「圣尼」信相所建,故称「信相寺」。五代时一度改名「妙圆塔院」。宋代仍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建筑俱焚,唯有十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

清朝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庵,苦行修持,数年之间行著四方,声名远扬。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人们认为慈笃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改信相寺为「文殊院」。

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一七〇六年),官绅军民捐资重修寺庙,嘉庆、道光年间,文殊院方丈本圆法师又采办了八十二根石柱,改建、扩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现今的规模。这八十二根石柱今天成为院中一景。

文殊院是成都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寺庙。共有房屋二百余间,总建筑面积一点一六万平方米,有僧人六十多人。现在是四川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走近寺前,只见古朴厚重的围墙盘绕在古刹四周,正门上嵌着「文殊院」三个大字,与围墙上「南无阿弥陀佛」、「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相映衬,使文殊院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寺内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等五重殿宇,两庑配以钟鼓楼、禅堂、观堂、客堂、斋堂、戒堂、念佛堂及各职事寮房,形成闭锁式的四合结构。

五重大殿连同前后照壁,分布在长二百米的中轴线上,各殿堂楼阁古朴宏敞,飞檐翘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殿堂之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疏密得体,大小相同,寺中有园,园中有院,院中有景,环境极是清静幽雅。又前临文殊院街,后畔万福桥侧,素有「寺殿接通衢,禅房远尘嚣」之说。

文殊院图片文殊院文物荟萃,宝物众多。寺内供奉着大小三百余尊佛像,有钢铁铸造,有脱纱、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丰富。从年代而论,有出土的梁代石刻,有唐宋年间铁铸戒神,更有清代青铜铸像,还有缅甸玉佛,这些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代雕塑、铸造等工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护法韦驮像,一八二九年本圆法师主持塑造,整个塑像均以青铜翻砂而成,韦驮威武而立,相貌端庄,盔、铠、靴、杵的链锁,浮雕花饰,都雕琢剔透,工艺精湛,是一尊难得的艺术珍品。

还有一尊观音大士像,也为一八二九年用青铜铸造。观音慈祥平和地坐骑在水兽身上,形象生动,缨络衣纹、细致流畅。所骑水兽,似狮非狮,似犬非犬,造型独特,温顺可爱。这尊造像,反映了清代较高的雕铸水平。

另有一尊缅甸玉佛,是文殊院和尚性鳞一九二二年一路募化,历尽艰苦,步行到缅甸请回的,也十分珍贵。 在藏经楼,收藏了各种佛经上万册,其中有康熙皇帝御赐的《药师》、《金刚经》等,十分珍贵。

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一七〇二年御赐文殊院的「空林」墨迹,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文曰∶「从皆趋世,出世者谁。人皆遗世,世谁为之。爰有大士,处此两间。非浊非清非律非禅。惟是海月都师之式庶,复见之众缚自脱。我梦西湖天宫化城,见两天竺,宛如生平,云披月满。遗像在此,谁其赞之,惟东坡子。」

果亲王墨迹是清朝雍正年间,果亲王赠给文殊院的墨宝。条幅上写着「日面月面,胡来汉现。有时放行,有时把断。世法佛法,打成一片。苦作一片会,遇贵即贱。不作一片,麦里有面。

」另有一副于佑任所书「岳满法界月,清凉功德池」的对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