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发布时间:2024-11-14 02:46:50作者:法华经全文网龙泉寺主持学诚法师认为,不少国人对佛教的了解还局限在武侠小说或者某些影视作品里,其原因就是缺乏正信道场对佛法的普及弘扬。一方面,寺庙应有的社会功能没能做到全面发挥,深入民间;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精神问题日益凸显,即便这样佛法也没有很好的服务于人的精神。因此,打开庙门,拆除寺庙与社会之间的藩篱,让寺庙的正能量与社会大众的心灵渴求形成畅通无碍的精神环流,应是当代一切修佛者和觉悟者的迫切责任。
头衔虽多,但任务只有一个
学诚法师的头衔很多,他有着中国佛教协会最年轻的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宝鸡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杂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贤二”的师父等众多头衔,其开通的微博也有千万粉丝。
但对于这些,法师只一句话:头衔虽多,任务只有一个,即发扬光大当代佛学,让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心灵受到佛学的惠及。学诚法师一直坚信——面对众生的迷茫痛苦,出家人有责任为社会和更多的人提供智慧启迪和清净正见。
法师的远见和担忧
通过自我的经历和社会的普查,学诚法师认为相当多的人对于佛教历史并不真正了解,在两千年中国佛教的大部分时期,佛教僧人都代表着当时的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的高端。唐宋时期,只有通过国家考试、素质磨练方能发给度牒,正式成为僧人。许多高僧大德天赋颖异,熟读儒典、博通三藏。更有如玄奘大师这样的杰出人物,精通中印语言、文化及大小乘佛法,并将1335卷佛经翻译为汉语,当时他在长安组织的大型译场里也汇聚了非常多高素质佛教人才。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越来越趋于知识化和科技化,我们对佛学的传播和发扬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总让佛学束之高阁,与广大众生处于越来越远的落后、脱离局面。这是目前,佛学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所在。
善用互联网,赋予社会正心正念正能量
《法华经》中说,佛陀现于世,是为了一个大事因缘——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在当今信息时代,怎么让大众“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呢?
法师指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及时广泛地传播正信佛法,这是一种适应时代的明智选择。所以,微博、微信、新媒体或自媒体,这些互联网工具我们都可以运用到佛教的建设中来。网络是个很好的资源共享平台,很多人即便不提问题,仅仅浏览这些问答,也能得到意外的启发。有时一个问题的解答,可能会让人的命运发生转折,乃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处于新时代的洪流中,我们要学会通过网络工具传播社会正能量,把那些歪风邪气打压下去。
当今时代,信息爆炸,人们的选择应接不暇,对外界的了解也是喜忧参半,善恶交织。媒体作为社会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对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苦乐感受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力量如果不加善用,将会对社会人心产生极大伤害。不少媒体喜欢追逐、报道负面新闻,花边新闻,刺激人的感官欲望,严重污染了现代人的精神空间。因此,新时代下媒体的定位以及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值得每一个媒体人认真思考的严肃课题。佛教徒有义务承担起净化世道人心的责任,通过创造更多富有佛法智慧和传统文化韵味的新媒体作品,源源不断地为这个信息海洋注入启迪人心的正能量。
精神问题增多,对信仰的正见解读和需求越来越强
学诚法师说,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攀升,人类的精神压力却与日俱增,社会大众对信仰的需求由此变得越来越强烈。
面对众生的迷茫痛苦,出家人有责任为社会提供智慧启迪和清净正见,帮助大家以正确有效的方式化解烦恼和压力,找回内心那片纯净的天空。所以无论是寺庙,还是佛学高僧,都有义务和责任承担起这份时代使命。
人性相似,人心相通,如果通过学佛让佛法智慧变为直指人心的探针和良药,在人生的践行中,顿悟烦恼的根源,从而找到化解痛苦的出路,那我们就不枉学佛,念佛了。
打开庙门,拆除寺庙与社会之间的藩篱
很多人认为寺院应该是清净的修为之地,代表着孤独和避世,其实这只是人们的误见或偏见而已。学诚法师认为,真正的佛学应该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它是积极的,进取的,它并不避世,也不苦灭。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现代人对佛教的价值层面不熟悉、不了解、不习惯,难以真正认识到佛教的特殊社会作用,也就是一般世俗的价值观和佛教价值理念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接轨,以致很多人认为佛教与世俗社会的关系是疏离的、对立的,佛教对社会现实没有什么作用。另一方面,明清以来中国佛教的确因自身及外部各种原因趋于衰落,逐渐走向山林佛教甚至经书忏悔佛教,尤其在近代以来整个传统文化遭到西方文化冲击的情况下,佛教的形象和价值在人们心目中日益低落,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这两方面导致了我们对佛教的误解和隔离。
事实上,佛教的社会价值是不即世间而又不离世间的。不即世间,就是佛教思想价值体系不等同于世俗价值体系,它是对世俗价值体系的反思、超越、净化和升华,是跳出世间看世间,而这恰恰体现出它对社会人生的积极作用,因此也可以说是不离世间的。其实,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必须兼具物质与精神、世俗与超越双重结构,尤其在物质主义至上的现代社会里,更需要佛教价值体系对世俗社会进行引导和平衡。
如果你不懂佛教或佛学,佛法对内心的觉悟能力、对现实的超越能力、对生命的完善能力等这些正识力你是看不到的,那种让人心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大乘佛学你更是无缘得见。
寺庙的商业化和人们的功利心
自古以来,寺庙除了是出家人修行办道的场所,还承担着教化民众、净化人心、传承文化、慈善救济等多种社会责任。在古代社会,寺庙既是士夫文人等精英阶层的修心养性之所,也是平民百姓民俗文化生活的中心。精美的壁画塑像、生动的俗讲戏曲、丰富的法会庙会,以及免费施粥、诊病等,营造了寺庙与社会的亲切良性互动。而近代以后,寺庙和出家人的数量急剧减少,寺庙的社会功能不断萎缩。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寺庙虽然得以恢复,但很多是从发展旅游、促进经济的角度出发,与寺庙的本质属性有较大差距;甚至出现了寺庙“被完全商业化”的现象,高价门票、天价香,冷却了人们亲近三宝的热情,也破坏了佛教大慈大悲的形象。
因此,打开庙门,拆除寺庙与社会之间的藩篱,让寺庙的正能量与社会大众的心灵渴求形成畅通无碍的精神环流,是当代佛教的迫切责任。作为现代佛学坚持者,我们应该开辟出更多的丰富多彩的现代弘法平台,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正信佛教,让更多人了解佛教的优良传统和深邃内涵,获得身心的净化和生命的提升,促进社会的和谐与文明。同时也让现代人体验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理念,并与国际友人展开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寺院本是清净的道场,商业应该退出庙门,不然尘世的功利心会把很多精华东西毁掉。
人心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学诚法师认为,如果你从宗教的角度尤其是佛家的眼光来看问题,就会将所有问题的根本回归到人,即人心。处理好人心问题,其他各种问题会迎刃而解。发展源自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人民是社会的主体,而唤醒人们参与社会的主体性、激发人们奉献利他的创造性,正是当代中国宗教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
慈悲情怀、缘起智慧,最终都要回归到人心的自信和自觉,这是宗教的特殊社会价值,是佛教的特别优势,也是今后中国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精神食粮之一。
中国和中国人是否真的没有信仰?
有人说,中国和国人没有一个正式的宗教,比如西方有基督教,有《圣经》,阿拉伯地区有伊斯兰教,有《古兰经》,他们可以通过这些建立信仰,具备完整的精神信仰体系。而中国呢?尽管有儒释道的互补发展,但是总归不算是正规且带有绝对核心地位的信仰。
对于这个问题,学诚法师认为古往今来,人类一切奋斗的最终目标,无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远离痛苦(西方的天国理想,天堂与地狱的思维灌输,莫不如此)。可什么是幸福快乐、什么是痛苦不幸,人生应该追求什么,生活的意义究竟体现在哪里,身与心应该怎样去理解和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何认识和处理?面对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人们要么是找不到答案,要么是找错了答案,以至于为求乐而反受苦,把自己搞的本末倒置,狼狈不堪。真正的信仰所要解决的正是人生的苦乐问题,如果一个社会缺失了信仰,苦乐的标准便会模糊甚至颠倒,社会的问题、人生的痛苦自然也难以消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不仅有信仰,而且信仰真实,契合人本身。
儒释道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深厚的道德伦理和信仰根基,维系着千百年来社会人心的稳定。尤其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强调以心为归、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信仰,更具有净化人心、觉悟人性、安定社会的作用。时代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渴望着佛法的心灵智慧。这就是我们的信仰。信仰不一定非得贴上宗教或某个团体组织的标签,一个人真诚向善,并在行为上日日精进,造大德,行福祉,这也是信仰。
有了这些,我们就能感受竞争世界之外的清净善良,就会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将人生方向掉头。进而放下对物欲的贪逐,开始崇尚精神境界的提升,内心的喧嚣浮躁也就会跟着大大减轻。有了这些,我们的心灵将会面向于更长久的未来,才不会被眼前的得失成败所障碍。所谓“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精神提升后,我们就不会恃强凌弱,从而懂得用利他实现更高的自利,把关爱、帮助他人变为促进自己快乐的动因,最终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冷漠,体现自我人生的存在价值。如果我们都这样信仰,那我们的社会将会充满着祥和和友爱,很多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学诚法师寄语——
在人生修为的过程中,愿我们每人都学会利益众生的佛家智慧,参悟到佛学的普世精神。未来,希望世界每个城市都能有一座正信的佛教道场,让佛法的菩提种子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广利有情,给现代人类文明带来新的曙光和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