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文网

学佛不离科学:曹兴诚二十字谈佛法

发布时间:2024-12-09 02:48:05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学佛不离科学:曹兴诚二十字谈佛法

喜欢研究的曹兴诚一投入,就发现:佛教本身就是科学。图:人间福报社

文/人间福报社

就跟收藏品是自己来敲门的一样,佛法之于接受理科训练的曹兴诚,也是自己找上门的,精确的说,是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接引的缘分。

‘是佛来找我的。’曹兴诚回忆,二年时,应圣严法师之邀参加科技与宗教的座谈,法师介绍他了解佛教、邀他参加禅修,要他‘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佛教’。

‘学科学的去看宗教,如果这宗教不够科学,是无法信服的。’喜欢研究的曹兴诚一投入,就发现:‘佛教本身就是科学。’

他现在能四处讲佛教与科学的课题,自有一番理论:禅宗一路小乘、大乘演变下来,在释迦牟尼佛后一千年,菩提达摩来到东土,将禅宗带到中国大陆,到唐宋时又融合中国的儒道,变成中国的佛教,到六祖惠能的时候发扬光大。

曹兴诚指出,中国人学佛自然会学禅宗、以六祖为宗师,‘佛教讲每个人都是佛,所以我皈依我自己。每个人一听都吓一跳,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狂妄。’

二十个字 负载深义

曹兴诚说,他现在可以二十个字把佛教讲完。二十字是“闻、思、修;体、相、用;缘起性空、真空妙有;禅修、平等、慈悲”。当然,每一个字皆负载深义。

‘闻思修’是不能随便相信别人讲佛法,要思考,觉得有道理,就照著修;如果不服气,就去修正。‘佛教的基本精神是鼓励你思考、挑战,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怀疑、挑战、修正,就跟科学一样。

‘体相用’是指万物皆有一体三面,本质是体,外面是相,每种相有其用途;而人的本体是心、外表是相,以相出现在社会上,各有其用途。

曹兴诚说:‘这是佛教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被表相骗了。这跟科学是一样的,佛教本身就是科学的,不讲迷信。’

‘缘起性空、真空妙有’是指万物出现都有缘故,火不会无缘无故燃起,燃起时的闪动,这是密度变化,也就是空性。曹兴诚解释:‘所以佛教的“空”不是没有,而是变化,是弹性。’

曹兴诚说明,小乘时代著重空性(变化),觉得追求会落空,不如回去禅修,‘小乘就是让大家从社会撤退,出家才能静下心来,小乘时代是遁世。’反之,他补充,大乘时代认为‘空’不错,真空则妙有,火是空性的,空性才有用,否则烧起来不熄(不变化),那就糟了,‘会变化才有用,弹性愈大愈有用。大乘认为加善缘以提升,人变成佛,开始强调人人具有佛性、人人可以成佛,用真空妙有积极地入世。’

曹兴诚表示,‘缘起性空、真空妙有’这八个字就是佛教的本体中心思想,不知道这八个字,就是在佛教外面绕,就是‘佛门外道’。最后六字,是指小乘、大乘都强调禅修可以得到平静快乐,禅修就是‘止’与‘观’。止就是停止思考,关注呼吸,不被自我意识带著跑,就能接触到人与生俱来的本觉,就会得到平安、喜悦、慈悲。

一番大道理,都在佐证曹兴诚所说:‘科学、宗教、艺术,都在追求秩序、规律、因果、恰当。’而这二十字,他双手往上一比,都是说给当初给他功课的圣严法师听的。

佛像收愈多 离佛愈远

‘我也不知道修习佛学对我的艺术品味有没有影响。有人说我修佛比较柔和了,我自己没感觉。’曹兴诚笑说。倒是常被问到为何不多收点佛像,他认真说:‘错了,佛像收愈多,离佛愈远,因为你只关心佛像去了。’

对他来说,佛像是佛教的象徵,也就是佛的真善美加智仁勇的精神结合体,‘佛像好像在微笑,那是自然而然浮现出的法喜禅悦,禅定的状况叫做寂照不二、能所俱泯,要把这种味道做出来,这是极难的。’

曹兴诚说:‘偶尔会发现有人达到这个水准,很有灵气。但很多庙里的佛,就看不到这样的境界,我都开玩笑说,那是洗衣场裁缝,就是去给佛做塑像,佛到哪里去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点佛味都没有。’

但修佛和收藏似乎有点矛盾?曹兴诚笑说:‘佛教最后是让你离苦得乐,不是让你放弃所有乐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