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日籍作者:文字与修行——道元留学谈《典座的开示》(田里亦无)
发布时间:2024-05-16 02:45:33作者:法华经全文网——道元留学谈《典座的开示》
[日]田里亦无著 陈星桥译
道元禅师在24岁那年的2月离开京都,踏上入宋的旅途。3月从博多乘商船,途中遭遇风暴,加上患病,辛苦异常。4月上旬到达浙江的宁波。他没有立刻上岸,在船上住了三个多月,拜访了附近的寺庙,期望能尽快熟悉这块土地。在此期间,道元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那是在5月4日遇到上船求购香菇的阿育王寺的老典座,并进行交谈的结果。
道元在他所著《典座的开示》一文中将当时的情况作了如下描述。
1223年5月初,我住在停泊的船中,这时来了一个60岁左右的老僧,他是来购买日产香菇的。我请他饮茶,并作了以下对话:
老僧:这次买到了香菇,明天可以为大众提供鲜美的面汤了。过会儿就得回去。
道元:(依依不舍地)不能多呆会儿吗?
老僧:不行啊!耽误了明天供众的斋饭就有过了。
道元:贵寺不至于没有能替代的人吧,您不在时总得吃饭呀。
老僧:我这些年一直担任典座一职。虽然上了年纪,也是激励修行的难得的机会,怎么能让他人来干呢!而且也不允许在外过夜。
道元:象您这么大的年纪怎么那样热心于工作呢?我想,坐坐禅、读读古德的语录等应是更有效的修行吧;
老僧:您到底是外国人,看来还不大了解什么是修行以及文字。
道元:(由此言而感到惊异、羞耻,受到强烈的冲击)请教方才所说的文字与修行!
老僧:(慢慢地)若能时刻不忘方才提问的那种心情,必有明白之日。
道元:对老僧的语意不大理解.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老僧:(观察道元的表情)若还不能理解,后天请到育王山来找我,以便慢慢地跟您谈文字与修行的本质(说完,看看天空)啊!天黑了,得赶快回去(作礼而去)。
同年7月,老僧走访在天童山修行的道元。
老僧:我最近没干典座回家乡去了。偶然从同参那里听说您在这里修行,我就想务必见见您。
道元:(由衷的高兴)欢迎欢迎。其实我应当上门向您请教,而您倒来先看我.真过意不去。原来我就常想着要去拜访您,只是担心人地生疏而有失礼。那么就请开示先前说到的“文字”与“修行”。(恭敬地俯首作礼)
老僧;学文字的人须知道文字的本质,而从事修行的人须把握修行的本质。
道元:(挨近身子)什么是文字?
老僧:(注视着道元)一、二、三、四①。
道元:(紧接着)什么是修行?
老僧:(依然注视着道元)遍法界不曾藏②。
①道元曾经对文字给予了过高的评价,认为学习“文字”即是学习“真理”。他之所以排除万难留学中国,是因为他相信在中国学习“文字”能解决在日本怎么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因而在中国学习文字对他来说就是修行。
②老僧谓修行“遍法界不曾藏”是说没必要修什么特别的秘法。
约而言之,老僧的开示表明,“文字”的范围狭而“修行”的范围广。这是道元从前没想到的。从这种观念来看,道元是不须特意留学中国的,在日本也一样修行。这即使在现在也同样如此。
关于“文字”我想作点补充说明。禅宗常说“不立文字”,这个“不”字是“截断”的意思。《坐禅箴》中药山禅师曾说“思量不思量的”,这个“不”是截断思量的意思。
思量是逻辑性的统一的思考方法,而将其条理截断得七零八落,就是要破坏其统一。“一、二、三、四”是合乎逻辑的有秩序的组合,而将其截为“二↙三↙一↙四”,前后的关连就被破坏成非逻辑、无秩序的,药山将此称为“非思量”。文殊菩萨说“世尊非思量的境界为佛境界”。此外,《普劝坐禅仪》说“非思量的,此即坐禅之要述。”即通过坐禅而臻于“佛境地”。为此道元强调“只管打坐”。
一般人喜欢让“一、二、三、四”成为连续的数字。可是老僧故意将其连续性截断,举示给道元,这就给死的文字注入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