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不是对个人的盲目崇拜
发布时间:2024-12-12 02:48:52作者:法华经全文网盲目的崇拜会阻碍我们前进
跋迦梨是沙瓦提城里的一位婆罗门。有一天,他目睹佛陀到城里来化缘,佛陀安祥沉着的外表深深吸引他。他更因为对佛陀的执着而出家,加入僧团,俾能更亲近佛陀。
出家为比丘后,他总是靠近佛陀身边,而疏忽他的职责和修行。佛陀就告诫他:“跋迦梨,你这么注意我这不完美的肉身是不可能得到任何法益的。只有真正领会佛法的人才算是真正‘看见’我。不能领会佛法的人,并没有‘看见’我。所以你必须离开我的视线 ”,跋迦梨听见佛陀这么说后,十分沮丧,无法忍受下去,他就离开精舍,想要到山顶上,跳下来自杀。
这时候,佛陀清楚明白跋迦梨内心的痛苦,知道他可能因此丧失证得圣果的机会,就放光,使跋迦梨感觉佛陀好像就在他身边。跋迦梨果真马上忘记哀伤,内心安祥下来,正念也现前,他更决定要重新清净自己的内心。不久,他就证得阿罗汉果。
当我们的内心想要贪着和执取一切外物时,在动念的那一刻生起时,苦就会伺机而生起,会令我们焦虑和不安。无论我们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有喜欢的成分存在时,就会有想要占有的贪念存在。这些出于我执而喜爱的分别,都是无明作用的显现。因为我们总是被妄念和妄心所蒙骗。
佛教中对于产生轮回的根本原因,要从十二缘起论说起,即: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循环组成。我们因为不认识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实相,因而在心中有一个坚固的“我”存在。所以我们对于人事物和境,会有乐受、苦受等等的情绪,因而起贪、嗔、痴等烦恼。
当我们以固有“我”的概念存在时,无论行为如何都是会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因而钟“我”意,就贪爱,不合意就烦恼、排斥。这样我们无始以来都会有行为所造作的业而相随,同时招致今生的识、名色、六入、触,进而受的苦果。因为贪爱就会有执取,这样的循环中必定有生,结果就会有死。这就是轮回中的有漏皆苦的道理。这里只是浅谈。
对于现在的修行,大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人我执”和“法我执”。其实佛陀所传授的佛法中,八万四千法门,只是为了对治众生不同的根性和烦恼而已。法无有高下,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大家能脱离轮回之苦,而得到究竟的大乐。
但是现在很多人喜欢追随高僧大德们,像追星似的。这样的现象一个是因为,现在的人普遍内心中都没有安全感,希望找寻到一种依靠。这样的现象,从好的一点出发时,当我们结缘具德有缘的师父,以此转化成强烈的虔诚心和信心,那是有易于我们精进修行的。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只是盲目的崇拜和追随,为了自己的钱财、地位、权势等等目的,来得到师父们的加持。这样的贪心,只会阻碍我们的精进修行,因为起心动念就不纯粹。
佛法修行的根本,除了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并及时对治外,还要有利益众生,希望众生早日离苦得乐的大慈悲心和无上菩提心。佛陀希望我们能通过闻思佛法,生起正知正见而努力精进,因为解脱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但凡有一丝执著生起,那就会有烦恼和痛苦伴随。
佛陀在《金刚经》里都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以对于佛陀和驻世的大德们,有正确的仰慕是有利于我们精进修行的,但是盲目的崇拜却会阻碍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