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法师:中日佛教文化的八点不同
发布时间:2024-11-07 02:47:21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编者按:佛教创始于释迦牟尼佛,其后传往四方,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经过千百年的传播与弘扬,真正迎来最辉煌的时代。按照世俗说法,佛教在印度衰微乃至灭绝后,中国才是佛教文化尤其是大乘佛教的真正代表,高丽、日本诸国的佛教文化都由中国间接传入。不过在后世具体发展过程中,高丽、日本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佛教形成不同风格,拥有不同特色。那么,中国与日本两国的佛教文化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可以来看看一代高僧太虚大师的心得体会。
鉴真东渡图(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一,日本佛教,初由朝鲜传来,旋即消灭。后经圣德太子之经营,渐次派遣贵国高僧留学敝国,而敝国之大乘各宗斯传贵国。中国佛教,虽由汉明帝夜梦金人于前,而摩腾、竺法兰以后,传教之梵僧大都自动而来。内求与外来不同,此中日佛教之异点一。
二、日本佛教,起初由圣德太子个人之深信与提倡,后又由大多数贵族之继承维持,并有出家而维持佛法者,在中国则与异也。
中国佛教,纯由深山大泽之高僧住持,历朝佛法虽由当朝保护,出家住持佛法者大都以隐逸为高。朝贵与野逸之不同,此中日两国佛教之异点二。三、日本佛教,经圣德太子提倡之后,国民能领受佛法,并各自努力提倡。而中国由汉时排百家而尊儒,而以神仙惑世之道教亦同时成立。至佛法之到中国,初经五岳道士之排斥,继以三武、一宗之摧残,全国佛法几经绝续,而唐宋后儒者排佛之风亦盛。在贵国自圣德太子而后,蒸蒸日上,维新初虽经神道教之妒诟,然于佛教之大体无损。承受与排毁之不同,此中日两国佛教之异点三。
四、日本佛教自传来之后,一一皆能保存持久,如天台、真言均发扬光大,至今未衰。在中国,则以朝代之变更、国内之战争,有明德之帝主则佛法兴,遇横暴之君王则佛法毁,唐而后各宗之式微以此。保持与流变之不同,此中日两国佛教之异点四。
五、一国有一国之国民性,而国民之性寄于宗教学术。贵国固有之教为神道教,故贵国国民心理近于神秘,而佛教密宗之能在贵国特放异彩,此为一大原因。而在敝国则人心趋重性理及自心之修养,古文化之诸子百家与佛法之大小乘经论皆不甚融洽。逮唐朝慧能大师,直下明心之禅宗始兴。推原佛教之所自,流出于佛陀之大菩提心,禅宗在直下印证自心为与佛无二之觉心,一方既穷佛法之根核,一方又适应华人之心理,遂打入华人之心理深处,发舒为宋明儒者之理学,故隋唐后之佛教当以禅宗为中心。密与禅中心之不同,此中日佛教之异点五。
六、日本现存佛教之各宗派,大率由高祖传来如何,即保存与传受如何,故各宗派皆有独立之精神。此精神之目的,即在尊传来之祖,日本佛教大都如是。中国佛教对传来之祖虽有相当之尊敬,而实际上则尤推重于释迦牟尼为唯一无二之所尊,以祖传之法亦出于释尊故。尊祖与重佛之不同,此中日佛教之异点六。
七、日本佛教之能有进无退之原因,则在圣德太子宪法之制定而政教一致,故能以佛法施诸朝野、充满全国。至中国治国之责向为儒家所专有,佛教不但不愿加入,纵加入亦必与儒者冲突,故佛教徒率以闭门自修为职志。化群与修己之不同,此中日佛教之异点七。
八、近代日本佛教,于古代所传保存无缺,适应现代由西洋来之新文化,渐变其古风而期普及民众。至近代中国佛教徒之努力者,在恢复隋唐间佛教之古风,以隋唐光明灿烂之古风复则佛法之胜以彰,故为复古思潮之运动,校勘经论而从教理之整顿。适今与复古之不同,此中日佛教之异点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