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都是吵架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4-08-28 02:46:35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见惑”里面五种:
第一个,“身见”。你看看六道凡夫,哪一个人不是把身体看作“我”,对这个“我”非常执着,叫“身见”。这五种见,这个“见”都是错误的,错认了,假的,这不是真的。
第二种,“边见”,“边”是两边,我们一般讲对立,相对的两边。譬如迷、悟是两边,邪、正是两边,是、非是两边,人、我是两边,两边,对立了。
佛为什么叫我们要把“边见”放下?“边见”放下,没有对立,这就对了。为什么?对立是错误的。实在讲,大乘教里讲得很好,两边都不可得,就对了;两边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要把它放弃掉,这个错误的见解。
第三种,“见取见”。第四种,“戒取见”。这两种中国人常把它合在一起,叫“成见”,某人成见很深,成见就是这两种。在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在果上的成见叫“见取见”,它有因果。因果也不是真的,也是假的。
最后一种叫“邪见”。不属于上面所说的这个四种,其他所有错误的看法,这个“见”是我们的看法,“思”是我们的想法,六道凡夫看法错了,看错了,想也是想错了。
“思”里面也讲了五种——贪嗔痴慢疑,这个五种。这五种哪个没有?六道凡夫人人都有;纵然到天道,天上也有,比我们淡一点,还是有,色界天有,无色界天他也有,只是在无色界天、色界天他能把它伏住,没断。如果见烦恼断了,前面讲的五种“见惑”断了,证小乘须陀洹果,“见惑”,“思惑”要是断了,贪嗔痴慢疑断了,证阿罗汉果,小乘人所作证的。
“见思烦恼”:五种“见烦恼”;贪嗔痴慢疑,“思烦恼”。
我们每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离不开这十种,这叫“结使”。《弥勒发问经》里面所说的“十念”,这个“十念”是清净的十念、是平等的十念,不夹杂见思烦恼的十念。那我们就知道,“不杂结使”,阿罗汉以上证得阿罗汉果,是刚刚把“结使”放下了。我们一定会联想,烦恼还有习气,习气放不下,没有那么容易,习气要是放下了,他就不叫“阿罗汉”了,佛经称他为“辟支佛”,缘觉,缘觉比阿罗汉高一等。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习气没断;辟支佛见思烦恼断了,习气也断了。
他要修什么?他要修菩萨法。菩萨法,是从阿罗汉向上提升的。“尘沙烦恼”,“尘沙”是形容它多,烦恼太多太多了,叫“尘沙烦恼”。这里头善恶统统包括在里头,起心动念都是烦恼。所以菩萨要在这下功夫,修什么?修平等心。我们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是“见思烦恼”断了,得清净心;“平等”是不分别,分别就不平等,分别没有了。染污是“见思”,“见思”断了,清净心现前;分别断了,不再分别,不再分别就平等了。菩萨修的,三贤菩萨,平等就归一,“一”里头平等,“二”就不平等,这些概念非常重要。
我们学佛能不能得到佛教导我们无比殊胜的利益,从哪里看?就从“清净、平等、觉”里面看,你的心清不清净,有没有染污。
什么是“染污”?眼见色起分别,这个我喜欢,那个我不喜欢。“分别”就是“尘沙烦恼”,喜欢不喜欢是“见思烦恼”。你看看,眼睛一见,见的时候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起心动念接着就分别,“尘沙烦恼”;又起了爱欲,或者是爱憎,喜欢的、不喜欢的、讨厌它,烦恼全起来了。
大乘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起心动念,这完全用真心,这是自性见,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叫“了别”,它不是分别,“了别”,“了别”是般若智慧,“分别”是贪嗔痴慢疑,是落在这个里头,喜欢的,你贪爱它;不喜欢的你嗔恨它,他起这种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