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起源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3-01-23 18:10:04作者:法华经全文网禅,是梵语禅那Jhana(Dhyana)的最后一个母音脱落而成Jhan的音译,意译为思维修(养)习、功德聚(丛)林、入定、静虑、弃恶等。它是佛教的修持方法,是觉照正法的实践与安住。
相传佛陀在世时,曾经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他们以心印心,两相契合。这是禅的最初传承。
关于拈花微笑的典故,相传当时灵山会上,有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花供佛。佛随即拈花示众,并环顾左右,好象对大众有所徵询。可是在场的大众茫然不知佛之用意何在,此时独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领悟其中的妙旨,佛陀便知迦叶已经领会于心。即于大众中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授与摩诃迦叶。所以迦叶尊者即被后人尊为禅宗在印度传承的初祖。
禅宗在印度的传承,经过阿难陀、商那和修、优婆掬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密等,一直传到第二十八代祖师――达摩大师。
由达摩大师来到中华,开创了中华禅宗一脉,达摩大师也就成了中国禅宗的初祖。
达摩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南朝梁武帝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中国来到广州,先是在南京见到了梁武帝,后来又渡江来到北方。据说菩提达摩在北魏都城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壮丽精美,自言年已150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
达摩后来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当时有道育、慧可二沙门礼见达摩,并亲近和供养四、五年。达摩感觉他们真减,传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与慧可说:“我看中国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
据《景德传灯录》卷三等记,达摩临终时自许:“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总持得肉、道副(即僧副)得皮”的传说,可想其禅学程度之一斑。
达摩大师曾对慧可说偈曰:“吾本来此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预示着禅宗一脉将在华夏发展为五支,这五个宗派都是属于禅宗的派下,即禅宗的五家分灯。
禅宗的五支其一为沩仰宗。由于此宗的开创者灵佑和他的弟子慧寂先后在潭州的沩山(今湖南省宁乡县西)、袁州的仰山(今江西省宜春县南),举扬一家的宗风,后世就称它为沩仰宗。
其次为临济宗。开创者义玄,在河北镇州(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禅院举扬一家的宗风,故称临济宗。
第三为曹洞宗。开创者良价和他的弟子本寂先后在江西高安县的洞山,吉水县的曹山,举扬一家之宗风,故称(一说曹洞的曹是指洞山上承曹溪而言)。
第四为云门宗。开创者文偃在韶州云门山(广东乳源县北)的光泰禅院,举扬一家宗风,故后称它为云门宗。
第五为法眼宗。开创者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给以大法眼禅师的称号。故后世称此宗为法眼宗。
慈明楚圆的弟子黄龙慧南开创黄龙宗,另一个弟子杨岐方会,开创杨岐宗,这两宗加上五家,叫禅宗的五家七宗。
禅宗的宗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是文字以外的信息,不依赖文字,直接符合真心;教外别传,是禅宗对一代佛教(时教)表示自己的地位,也是禅宗的教相判释。
我们知道,禅是佛教的修持方法,是觉照正法的实践与安住。因此除了禅宗以外,佛教中还有种种之禅法。概而述之,有:
l、外道禅――是印度通行的禅,以生天为目的。
2、凡夫禅――实践五戒十善,即凡夫所行的禅。
3、小乘禅――足以小乘法,数息来进行思维修养,安般守意的,即安世高系统的禅。
4、大乘禅――也叫菩萨禅,以安般、不净、慈悲、因缘、念佛五门禅为对治内容,东晋至梁之间流行的禅观。
5、最上乘禅――也叫如来清净禅,以证悟大乘佛教“如来藏”佛性为根本的如来禅,即一行三昧或真如三昧,就是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后来叫做祖师禅。
“禅”的思想与内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儒家经典《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步就是教子弟后辈,先学止和静的功夫。其止静安虑的修习功夫、与佛教的禅习如出一辙。
根据《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的解释,认为通过“心注一境,正审思虑”的禅定修习,可以制服烦恼,引发智慧,超凡脱俗,抵达彼岸。禅定是菩提树下证道的助力。
“禅是我们人人所具的本来面目,真如理体;是真我的体现。古德所言我们应拥有一颗“禅心”。禅定,是菩提树下证道的助力。
我们有了禅,若有烦恼时,进行观想、觉照,使心归于一念,制心于一处,遇到任何事,哈哈一笑,万事皆休,何乐而不为。为什么不享受你不生气的“权利”呢?
凡做一件事,都有原因,如吃饭因肚饿,穿衣想保暖,住屋为避风雨等。为什么要静坐、习禅?首先要知道人的一期生命,是身心的组合,即精神与物质的结合,身体来讲是物质,即四大的结合,四大种中若一大不调和,即会产生一百一十种毛病,若四大不调便有四百四十种毛病产生,细胞的组织是新陈代谢,生灭不已,这是生理方面而讲。至于心里,指的是我们的思想念头,时刻起伏不停,前念过去,后念续来,为此会消耗体能,降低智慧功能,并产生种种毛病,如失眠、血压提高,精神衰弱、头晕眼花等。
由于有以上身体与精神的各种毛病,所以需要静坐习禅“调理身心,减少杂念,使头脑保持轻松与冷静”;并且习禅、静坐能使四大调配,减少各种疾病,增进食欲,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禅是一种境界,一种受用,一种体验,一种方法和手段,一种生活艺术,同时,也是一条通向解脱之路。对禅的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的境界是觉者的生活境界,所以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佛的安详、自在、喜悦的境界。
习禅,又名静坐、打坐、宴坐,或叫坐禅。名称虽不一,意义却相同。
《大乘义章》十三曰:禅定者别名不同,略有七种:1.禅,2.定,3.三昧,4.正受,5.三摩提,6.奢摩他,7.解脱,亦名背舍。
祖师禅把悟见众生本具的本觉真性,叫作慧;把修见众生本具的本觉真性,叫作定;这种定慧就叫作禅,使整个心性显现。
习禅有三步骤:即调身、调息、调心。调身是基础,调息是方法,凋心才是坐禅,习定之目的。
古德言:“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坐禅要善调养身心,在禅堂的行香、坐香,用意就在于凋整身心。
历代介绍修行禅法的经典很多,下面列举大小乘禅法的几部经典:
1、小乘禅法经典:后汉安世高译《安般守意经》、《大十二门经》、《小十二门经》、《道地经》。
西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鸠摩罗什译《坐禅三昧经》。佛陀跋陀罗译《达摩多罗禅经》。
2、大乘禅法经典:后汉支娄迦谶译《般舟三昧经》。南朝畺良耶舍译《观无量寿经》。鸠摩罗什译《首楞严三昧经》。
禅宗的修行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禅法有“五门禅”,或称“五停心观”、“五度观门”。即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另一种说法以“念佛观”取代“界分别观”)。
数息观:修习数息观这一禅法的六个环节,即六妙门(六事):数、随、止、观、还、净。数息观,梵语译称“阿那般那”,东汉安世高译作“安般守意”,或译出人息、息念观。阿那(Anna)意为人息,般那(恤ana)意为出息。安世高译《(安般守意经》曰:“安为人息,般为出息,念息不离是名为安般。”但竺法护译的《修行道地经》在卷五有不同的解释:“出息为安,入息为般。”安即阿那,般即般那。两者解释不同,但都说得通。若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吸气和呼气,简称呼吸。修禅法的初级阶段可借助呼吸的出入,来调节身心,使思虑集中,逐步进入禅观。
数、随、止是禅观的准备;观、还是禅观的中心阶段;净才是禅观的目的。在修习数息观当中,可以进入十六特胜(胜行)的意境,不管进入什么阶段,都应“念息出入”。
随:即意念集中,随顺着呼吸的出入,很自然地呼出和吸人,但不再数次数。《坐禅三昧经》卷上曰:“人息至竟当随,莫数一;出息至竟当随,莫数二”。可感觉出入息的差别和长短、冷暖,不可生杂念,通过思虑呼吸,观想事物的无常性,进而想到自身不外是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皆非我所有。
止:通过数息、随息的步骤,心已经高度集中,真正达到入定,“系心一处,是名为定”。
观:是正式进人观察和观想的阶段。从观想出人息的生灭无常,进而观想构成人身基本成份的五蕴的生灭无常。《安般守意经》说:“何以故止?欲观五蕴故;何以故观蕴?欲知身本故。”观想的内容可以有很多,除了观五蕴外,还可观四大、十二因缘。若作进一步的观想,即可通过“转观”。
还:也译为转观、转,是将意念从注意气息的出入、长短,对人身五蕴等的粗略观察,引向更细密深入的观察、思维。从观察具体的东西到观察一般的道理,从念息的出入,可以转到念身、受、心、法的四念住(处),进而观想四谛。
净:即清净,通过转观,领悟诸法无常、苦、空、无我和四谛之理,培植善根(所谓见道的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经历四禅,断除情欲烦恼,增长智慧,最后可达到清净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