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梵法师:《讲义》释“事理圆融观”之一
发布时间:2024-08-22 02:51:53作者:法华经全文网第三、事理圆融观
前面我们已经解释完了本论第二门“生即无生门”章的内容,下面我们接着解释第三门“事理圆融门”章的内容。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过,“事理圆融门”即是对应着“大乘终教”,也就是说“事理圆融门”所阐述的即是华严宗大乘终教的教理观法。
那何谓“大乘终教”呢?大乘终教,又作实教、熟教、终教。即说真如随缘而生染净诸法,其体本自清净,故谓二乘及一切有情悉当成佛。如《楞伽》、《涅槃》、《密严》、《如来藏》、《胜鬘》等经,及《大乘起信》、《宝性》、《法界无差别》等论所说均属之。又此教多谈法性,少谈法相,所说法相亦皆会归法性;所说八识,通于如来藏,随缘成立,具生灭与不生灭二义,以其已尽大乘至极之说,故称大乘终教。又以所说皆尽诸法实理,故亦名实教。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弄不清楚华严的五教判与天台的四教判有何区别,有些人甚至武断而草率的就认为华严五判教实质上只是袭取天台旧说,不过在天台圆教之前别加了个“顿教”而已,这种看法与观点具有非常大的代表性与普遍性,此实则全未见出华严判教的独特意义,以及华严、天台二宗在判教上的诸多异趣之所在。下面将就华严大乘终教与天台别教在判教上的不同意趣略作些解释与说明。
我们知道在智者大师建构其判教理论思想体系之时,唯识学尚未系统、完整的传入中国,与此相应的大乘如来藏思想体系之相对于唯识学的独特意义也自然尚未能充分的显示出来,故智者大师基于诸大乘方等经中所彰显的别教菩萨道而判立的别教,从其判教理论模式上包容性而言,虽可将唯识与如来藏学说思想体系摄含在内,但就其实际内容和理论意图而言,却显然不是明确针对唯识和如来藏学说思想体系而设立的。
而华严之判教却正是基于对唯识与如来藏学说思想体系的完备理解与明确洞悉,其始教与终教正是特别针对唯识与如来藏学说思想体系之差异而建立,所开五教中的终教与顿教更是明确指向和根依于大乘如来藏学说思想体系。这实则即是华严、天台二宗所立大乘终教与别教之间意趣的根本不同了。
华严宗对如来藏学说思想体系的发现与认识,应该说这正是华严判教中最具独特意义与价值之所在。而华严宗对如来藏学说思想体系的独特判摄以及系统、详尽的解释与说明,亦实为后世学人提供了一个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理解如来藏学说思想体系的真正意义上的途径与方法,这也应该是在判教上华严与天台区别最大,亦非天台所能相比者。
华严宗大乘终教既是完全基于对大乘如来藏思想学说体系的判摄与阐释而建立,这里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如来藏思想”体系的学说作些简略的说明与介绍了。
据有关资料显示,如来藏之思想在印度较唯识说要早成立,其与中观、唯识等思想存在明显不同,然后世在唯识说之外,未别立如来藏,而于唯识说中论述如来藏。我国地论宗则以如来藏为究竟,而立净识缘起说。天台宗认为如来藏即实相,而视其为不可思议之妙法。在华严宗更是彰显并确立了如来藏思想体系的独特意义与价值之所在,在华严宗三祖法藏大师的《起信论义记》中就立有四宗教判,其第四宗即名“如来藏缘起宗”;内容含摄《楞伽》、《密严》、《起信》、《宝性》等经论之说,而就华严宗五教判而言,则相当于第三之大乘终教。
若依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圆觉经略疏》所云,“如来藏”者,具有三义,即:
一、隐覆义,谓覆藏如来,故云藏也。如《理趣般若经》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
”《胜鬘》云:“生死二法,名如来藏;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如来藏经》云:“一切众生贪嗔痴,诸烦恼中有如来身,乃至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二、含摄义,谓如来法身,含摄身相国土,神通大用,无量功德故。又,亦含摄一切众生,皆在如来藏内故。
三、出生义,谓此法身,既含众德,了达证入,即能出生故。如《十地论》云:“地智能生无漏因果,亦能生起人天道行。”
此三义者,初约迷时,后约悟时,中间克体。
若约真、妄和合,如来藏有二种行相,即《圆觉经》所云:“如来藏自性差别”以及《大乘起信论》所云:“真如生灭。”
然于真、妄各有二义,真谓不变、随缘,妄谓体空、成事。真中不变,妄中体空,即真如自性也;真中随缘,妄中成事,即生灭差别也。
又初真如性中,复有二种行相,如《胜鬘经》云:“有二种如来藏空智,所谓空如来藏,脱离一切烦恼藏;不空如来藏,具过恒沙不思议佛法。”又《大乘起信论》中亦说“如实空、如实不空”,义全同此。
后生灭中,亦有二种行相,谓漏、无漏。无漏复二,即有为、无为;有漏亦二,谓善、不善。
此等行相,皆有业用。
初真性者,有其二种业用,即:一、能持自体恒沙功德,从本已来,不失不坏;二、能御客尘恒沙烦恼,无始时来,不染不污。
后生灭亦有二种业用,即:一、能起惑治业,旷劫长受,六趣生死。故《楞伽》云:“如来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乃至若生若灭。”二、能知真达妄,发心修行,证三乘果。如前所引《十地论》等。由是二种业用故,《宝性论》引经偈云:“无始世来性,作诸法依止,法性有诸道,及证涅槃果。”长行引《胜鬘》释云:“性者,如来藏;依止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诸道者,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证涅槃者;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既诸佛因果,始终依之,故入道行人,先须信解,离此别信,信则堕邪。”故《密严经》诃为“恶慧”。《华严》亦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恶。”据此则了之,方知正道。故《胜鬘》云:“若于无量烦恼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缠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华严》初会普贤即入“如来藏身三昧”,意在此也。
然方便而言,“如来藏”即是指一心也。如《大乘起信论》即指一心云“如来藏”。又《楞伽经》亦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
然千经万论,俱说万法一心,三界唯识,宗途有异,而学佛之人罕知,今但约五教,略彰其别:
一、小乘教(愚法声闻教),假说一心,谓实有外境,但由心造业之所感故;
二、大乘始教(权教),明异熟赖耶,名为一心,遮无境故;
三、大乘终教(实教,亦即今门所说之教),说如来藏,以为一心,理无二故;
四、大乘顿教,泯绝染净,但是一心,破诸数故;
五、一乘圆教,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理事本末,无别异故。
此上五教,后后转深,后必收前,前不摄后。然皆说一心,之所以有斯异者,盖以经随机说,论逐经通,人随论执,致令末代,固守浅权。今本末会通,令五门皆显。诠旨相对,复为三门:
一、约所诠,逆次顺法,从四至一,展转起末。谓本唯非染非净一法界心,由不觉之,名如来藏与生灭合,成阿梨耶识;复由执此为我法故,转起余七,成八种识;各由识体起能见分,由能见故,似外境现。执取此现为定实故,造种种别业共业,故内感自身,外感器界一切诸法。
二、约能诠,顺文逆法,从一至四,展转穷本。谓佛对下劣根性,未能顿达万法所起根本者,且言从业所感,此则初声闻教;次为机稍胜者,说能所感,一切唯识,展转乃至唯一真心名顿教等;皆由根有胜劣故,令说有浅深。若执前前,即迷后后,始终通会,方尽其源。
三、能诠所诠,逆顺本末,皆无障碍。由称法性直谭,不逐机宜异说故,即圆教也。
唯心之义,经论所宗。迷之则触向面墙,解之则万法临镜。又虽此心,凡圣等有,但果显易信,因隐难明。故致浅识之流,轻因重果,落于颠倒。今唯愿诸真修道者,但能深信自心!
由上面的论述可知,“事理圆融门”既是对应着五教之大乘终教,故本门亦主要在于宣说阐明于如来藏一心中,理事如如,事理圆融无碍之理与观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