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文网

农历七月三十 地藏菩萨圣诞 祈愿三界众生早日得度

发布时间:2024-05-16 02:52:22作者:法华经全文网
农历七月三十 地藏菩萨圣诞 祈愿三界众生早日得度

地藏菩萨(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2015年9月12日,农历七月三十,地藏菩萨圣诞,祈愿三界六道众生早得解脱。

地藏菩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菩萨之一,与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称为四大菩萨,在中国境内各有其应化道场,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就是文殊道场五台山、观音道场普陀山、普贤道场峨眉山、地藏道场九华山。

《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地藏。

地藏之 地 ,具有七义: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六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七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

地藏之 藏 ,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比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

一切众生皆为累世父母,明了本心,方能真实孝亲报恩。 地藏 之 地 ,也是一切众生之本然净心地,是一切众生之本觉。 佛 即是 觉 ,我们通过学佛,了达本觉之后,当依本觉而修,戒恶修善,积累一切功德资粮,福慧圆满,才成为 究竟觉 。

《地藏菩萨本愿经》等不同经典记载,地藏菩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一直以其无尽智悲愿行化身千百亿,悲悯救拔一切罪苦如母众生,令脱轮回之苦、趋涅槃路、究竟圆满无上佛果。因此,地藏菩萨同时以 大孝 大愿 被世人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 大愿地藏王菩萨 ,并且成为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又据佛教史籍记载,唐朝来华求法的新罗王子、金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化身。金地藏所在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应化道场,因此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地藏菩萨诞辰,在传世佛经中似无记录,但是民间相传,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萨诞辰,这里面有一个传奇故事

金地藏肉身成道的故事

佛陀住世时,有四大菩萨协助应化人间,他们分别是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直到佛陀灭度后,他们还是本着那分悲智愿力,不断在人间显迹、救度众生。在中国有十分著名的四大名山,即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九华山,这四座名山就是四大菩萨在中国显迹、度化的道场,而九华山是地藏菩萨所显迹的地方。

地藏菩萨在九华山显迹,大约是在释迦佛灭度后的一千五百年间,那时在新罗国 就是现在的南韩,王族中有一位年轻人,名字叫金乔觉,他因喜好佛学而出家修行,出家后他想:一定要到中国才能求得佛法。所以他搭船带着白狗 善听 ,渡海到中国安徽省,在沿海遇到一阵大风将船吹至岸边。这位年轻的比丘就弃船,带着白狗,向山的方向前进,不知不觉中来到山岭处,放眼一看,山下尽是一片平原,风景十分优美。他就停留在山中以洞穴为家,而且一停留就度过了七十五年的时间。

他在山中的生活过得非常艰难,因欠缺粮食,仅以野草、山果充饥,甚至在传说中他曾吃土维生,称为 观音士 ,这是传奇的记载,不过其生活的刻苦由此可以想见。山洞中又缺水,需要到山崖下五百公尺处才能提到一桶水,一天之内为了取水而必须上上下下,非常的辛苦。

在传奇中还有一篇小故事,有一天早上当金乔觉打坐时,忽然被一条虫咬到,他吓一跳出定后,见到一位身穿黑纱的妇人,在他面前叩头跪拜说: 非常忏悔,我的儿子不懂事,冒犯了圣体。为了表示忏悔和恭敬之心,所以在石崖边化出一条清水,供您取用以表示他的心意。 妇人说完话即消失了,之后果然离洞口不远的山崖出现一股清水,源源不断地流下来:听说无论如何的干旱,泉水仍是不断流出,这也是传奇之一。

金乔觉比丘在九华山修行经过多年,有一群诗人到那里游山玩水,想寻找灵感作诗,忽然间在山洞口看到一口破锅子放在石头上,柴火已熄灭了。看看锅内,只有野菜混杂着观音土,大家又探头往洞内看,原来有一位修行者在那里打坐。大家在洞口静静地等待,一直到中午时分,修行者终于出定,走出洞来。他看起来不太像中国人,据传奇的记载地藏菩萨的相貌很特别,他的身高约七尺高,额头很高很宽,所以那些诗人问他从何处来?比丘即自我介绍,并说他来自新罗国。

那些诗人听了觉得很惭愧,因为他们就住在山下,竟然不知道有一位远道而来的修行者已在山上住了好多年,而让他过着这么刻苦的日子,从此那群诗人就成为他的护法,又去禀告山主 闵公。闵公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知道山上有一位有道高僧时,心里非常欢喜,于是赶紧去拜访。看他住在那么简陋的山洞内,闵公也觉得很不忍心,因此决定和诗人们一起为修行者盖一座简单的精舍。

金乔觉比丘生活安定后,他更加用功修行、研习佛法,护法的这群人也常来请教佛法。尤其是闵公,他非常敬重三宝,每天都要供养一百位僧众;但是不管如何努力去邀请,总是只有九十九位,一定要专程去邀请金乔觉比丘,才会正好满一百位,长此以往,金乔觉比丘经常到闵公家里应供。闵公对这位高僧非常恭敬,于是让儿子随他出家。

有一天,闵公向金乔觉比丘说: 您应该扩大修行的道场,因为前来求法的信众愈来愈多,将来也会有人来此安住修行,是不是要扩建道场呢? 金乔觉比丘说: 只要有足够的地方就可以扩建。 闵公说: 您看,这整座九子山都是我的呀!您需要多大的地方都可以。 金乔觉比丘说: 我只要有一件袈裟大的范围即可。 闵公说: 那一点点怎么够呢? 金乔觉比丘说: 这件袈裟的影子能盖住的地方,就够用了。 闵公不甚解地答应了。金乔觉比丘就把身上的袈裟脱下来,向空中扬去,一阵乌云遮住了阳光,整座山被乌云遮盖犹如被袈裟遮蔽一般。闵公既惊讶又欢喜地把整座山奉献给金乔觉比丘,这群诗人即思惟着: 到底怎么为这座山命名呢?应称为 九子山 还是 九方山 ? 若以看莲花的心看这座山,它就像九瓣层叠的莲花,于是大家提议以 九华山 定名。

从那时起,护法的人愈来愈多,道场也很顺利地扩建完成。这位金乔觉大师在当时度人无数,从韩国渡海来跟随他出家修行的人也很多,而且一年年增加,后来僧众太多,发生缺粮的情况,而 僧多粥少 这句成语就由该地传衍出来。金乔觉比丘想把僧众分一些出去,但是大家好乐佛法,虽然生活困顿,还是为法忘躯,要跟随金乔觉法师,不愿离开九华山,有所谓 枯槁众生 ,用来形容在那儿好乐求法的人。

为什么后来大家会称他为地藏菩萨的化身呢?因为,白天他为弟子们说法,一到黄昏时他就入定了。据说,到了夜晚,九华山的周围常常会发出地狱刑具的声音。所以很多人传说金乔觉法师夜晚时分会到幽冥界去度众生,所以称他为 化迹的地藏菩萨 ,也有人尊称他为 金地藏 。他自二十四岁上九华山,直到九十九岁的七月三十日圆寂(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七二九年),在九华山度过了七十五年的岁月,可见地藏菩萨和中国的众生特别有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